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41期2430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701 中国森林保险发展报告:2022 本书梳理了2021年我国森林保险的政策、运行和市场建设情况, 总结了森林保险在机制创新、技术应用创新、特色保险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实践探索和经验做法, 展示了森林保险在生态保护恢复、抵御林草风险、改善林草投融资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F842.66 80 0 荐购
702 文化间性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基于中国经验的全球对话范式探索 本书遵循“理论建构-历史溯源-实践创新-未来展望”的逻辑闭环, 在理论建构层面, 第一章深入剖析西方传统跨文化传播理论中“文化霸权”的形成机制, 从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追溯其根源; 第二章从中华文明史中提炼“和合共生”的实践智慧, 证伪“文明冲突论”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章至第四章结合数字技术与在地化案例, 呈现文化间性范式的可操作性; 第五章至第六章直面现实挑战, 提出兼具伦理温度与技术锐度的解决方案, 最终指向“全球文明共同体”的愿景。 纪之文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G0 53 0 荐购
703 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编年摘要 本书以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重要理论阵地--《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年刊》和《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季刊》1974-2022年的公开出版物 (共46卷本) 为研究对象, 深度还原两本期刊的全息性知识脉络, 通过对其进行编年式摘要综述, 全面呈现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确立与发展的思想脉络。上册为《年刊》部分, 下册为《季刊》部分。本书是国内首次对国际学术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两本重要期刊进行综述式梳理的图书, 具有重要思想史史料价值。秉持中国视角, 对两本期刊的知识经验进行整合, 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供镜鉴。 姜飞主编 商务印书馆 G0-53 128 0 荐购
704 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 本书共十二章, 分上下两篇, 上篇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 论述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区别, 指出人具有创造“理想世界”的能力, 并独树一帜地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下篇转入对人类世界本身的考察, 从人的定义出发, 对各种文化现象, 诸如神话、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 进行全面的探索。 (德) 恩斯特·卡西尔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G02 88 0 荐购
705 中西文化对话 本书以“中西文化对话”为理论起点与特色实践路径, 力图在对比与交流中重新发现文化的共鸣场域, 并以语言、文学、哲学、日历与星学、艺术、饮食、科技与海外生活等八组文化母题为线索, 既追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 也关注其在当代表达中的新生形态, 探讨其如何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实现感知与理解的共通性。本书既是一部学术编著, 也是一份面向未来的文化思考。 刘畅, 刘欣, 林皓编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G04 42 0 荐购
706 中西文化教程:China and the west 本教材共分八个单元, 系统介绍了文化的概念、中西文化起源、中西绘画、建筑、语言、文学、美食与文化交流。教材围绕文化思辨设计, 每单元以中外名言对比引入, 通过代表性阅读文本与多种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提升语言与跨文化能力, 再借助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 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培养思辨能力与跨文化意识。 主编傅晓燕, 陈晖 中南大学出版社 G04 39.8 0 荐购
707 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年谱 本书以“年份+事件”的清单式写作思路, 对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五大平台”的内容进行提取、罗列、梳理与总结。共分三册, 具体内容如下: 《人物、机构、组织分册》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 人物, 即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书中将每位学者列为1个条目, 在条目中按照人物的生平年份梳理其教育经历、主要事迹、重要学术著作篇目和学术贡献。第二, 机构与组织, 即跨文化传播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政府主办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 书中将每个机构或组织列为1个条目, 在条目中按照机构运行年份梳理其发展历程、重要事件、主要的培训和教育项目等。第三, 索引, 按照英语字母顺序, 标出关键词在书中的章节和页码。 姜飞主编 商务印书馆 G112 186 0 荐购
708 跨文化交际新教程 本书共7个单元, 与线上课程《跨文化交际》相辅相成。在内容选材上兼顾中英文化, 提升育人质量。在理论讲解上本着深入浅出的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该教材内容涵盖跨文化交际学科介绍、跨文化交际在当前社会及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交际的解构与建构、文化的表象与核心、应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模型解构文化异同、非语言交际及语言交际的理论及实践、语境影响的意义及道德考量等, 囊括跨文化交际学科的重要理论及应用实践案例。 主编谭小翠 商务印书馆 G115 45 0 荐购
709 和谐文化溯源及教育实践创新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和谐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及教育实践作为研究对象, 以和谐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 对和谐文化的传统思想根基进行溯源,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和谐文化思想进行分析, 对和谐文化教育实践体系的目标诉求与实施路径进行了创新探索。 李灿荣, 高东新著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G12 36 0 荐购
710 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本书深入探究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于当代社会当中的传承和创新途径。聚焦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备的活态性这一关键特征, 同时考量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宏观背景之下, 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胡顺晓著 哈尔滨出版社 G122 68 0 荐购
7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构建与教育传承:中国经验与国际实践 本书内容: 21世纪以来,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推进, 有关非遗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非遗资源丰富、保护成就卓著的中国, 探索并解决相关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书是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国际学术论坛”研讨成果的结晶, 其中汇聚了国内和国际相关领域多元行动方共同探索非遗学科建设和教育传承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非遗教育体系提供了视野开阔、有思想深度的样本。 杨利慧, 万建中主编 商务印书馆 G122 118 0 荐购
7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思考 本书共分五个章节,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实践与挑战、课程设计与实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以及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界定, 明确其分类与特点, 梳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研究现状, 通过成功案例的解析总结可行的经验与模式,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戴剑雄著 文化发展出版社 G122 68 0 荐购
713 非遗数字化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本书从非遗数字化的时代背景、基础理论、信息采集、呈现方式、技术创新、教育模式以及商业应用创新等多个维度, 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非遗数字化的理论与实践。本书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注重理论体系的建构, 又强调实践应用的探索。 王云熙著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G122-39 83 0 荐购
714 乡村数字文旅发展概论 本书探索乡村数字文旅发展的现实状况与推进机制, 为国家崛起提供理论、实践思路以及实现机制政策支持。作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特色文旅景观汇萃地、国家安全战略地,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文旅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关乎国家崛起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显得异常重要。在城市化进程和疫情常态化影响下, 乡村数字文旅既有绩效提升的机遇, 也存在问题压力。居民意愿、游客需求、投资偏好、政府支持等都影响文旅资源的价值激活开发模式重塑。 主编黄文, 阳宁东 中国旅游出版社 G124 49.8 0 荐购
715 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 本书聚焦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重大理论主题与鲜活实践内容,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根据广泛深入的国内外调研, 系统阐释了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观念、内容与路径, 回答了“传什么”与“怎样传”的问题。本书具有鲜明的全球视野与中国立场, 围绕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精神, 深入挖掘了全人类意识、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全球文明观, 围绕中华文脉的传承与传播, 深入挖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昆仑文化的当代传播, 围绕国际传播中的当代路径, 深入挖掘了国际出版与网络游戏的传播意义与创新实践。 胡钰著 人民出版社 G125 76 0 荐购
716 国家图书馆藏西学汉籍文献萃编 本书是一部文献汇编影印类图书。全书从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两千余部西学汉籍中, 精选八十几种珍稀的、重要的文献, 影印出版。每种书前均附提要, 著录作者、译者、出版机构、文献内容、版本等方面的信息。西学汉籍是指明清以降, 在汉字文化圈传播西方知识过程中形成的以汉文书写的文献, 大致包含两方面: 一是西方人在中国或东亚地区用中文介绍西方学问的文献; 二是中国或东亚学者译、著的关于西方学问的文献。此次收录的西学汉籍以科技类古籍为主, 兼有少部分政治、历史等人文科学方面的文献, 宗教类文献不在收录范围。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编 岭南古籍出版社 G125 23000 0 荐购
717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25 本书由总报告、专题篇、技术篇、案例篇、区域篇五部分组成。总报告总结了2024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数据, 分析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特色亮点, 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京成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127.1 188 0 荐购
718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5:新质生产力与北京非遗保护 本书分为总报告、北京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北京非遗的数字化、北京非遗与乡村振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的非遗、北京非遗的优秀案例和附录等部分, 从不同关注点和视角对北京非遗特定领域的问题进行阐释和分析, 为学界和业界观察和理解相关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指南。 张旗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127.1 128 0 荐购
719 燕赵华章 非遗冀忆 本书聚焦河北省多姿多彩的国家级或省级非遗项目26项, 创造性地将口述史研究方法应用于源语构建阶段, 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和译介学研究范式, 探索有效的译介策略和传播途径, 将中文版译为英文, 读者对象包括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海外受众和国内翻译学习与研究者, 以期讲好中国非遗故事, 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景生, 魏俊玲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G127.22 99 0 荐购
720 闽台“福”文化观念探源 本书梳理了我国历代典籍以及先贤智慧, 阐释我国“福”文化的观念来源和不同表现, 同时与时俱进地结合实际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求“福”的内涵, 最后介绍闽台地区“福”文化观念的特点。 吉峰著 鹭江出版社 G127.5 54 0 荐购
页码:36/121页  每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