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1 |
|
融媒体时代新闻实务探索 |
本书从融媒体的基本概述入手, 详细剖析了融媒体的概念、发展渊源、产生原因、构建模式以及发展意义。在此基础上, 本书深入探讨了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变革, 包括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生产主体的多元化、生产内容的创新以及生产技术的革新。随后, 本书从新闻编辑、采访、写作等多个方面, 全面解析了融媒体时代新闻实务的具体操作和技能提升方法。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方面, 本书重点介绍了Vlog新闻和H5新闻的创意与制作, 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 |
孙琳黎著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G21 |
85 |
0 |
荐购
|
| 742 |
|
新媒体编辑与文案写作:AIGC版 |
本书深度融合AIGC, 从新媒体编辑与文案写作的角度出发, 全面介绍新媒体编辑的基础知识与各种类型文案的写作, 包括新媒体编辑概述、新媒体文案写作策划、新媒体文案写作基本方法、新媒体营销文案的写作、新媒体平台文案的写作、新媒体新闻的写作、新媒体图文编辑、新媒体音视频编辑、网络直播编辑和H5页面制作等内容, 以帮助读者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
龙海鸣, 张慧文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G210.7 |
56 |
0 |
荐购
|
| 743 |
|
非虚构写作课: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
本书是一本聚焦人物报道与写作技巧的实用指南, 旨在帮助写作者掌握塑造鲜活人物的方法, 让非虚构作品中的人物跃然纸上。本书是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非虚构写作课程讲义基础上编撰的, 十余位来自新闻业界的资深编辑记者通过剖析经典案例为学生分享人物新闻采写的实践经验与技巧, 展示了如何在人物写作中捕捉时代精神, 传递真实情感, 内容涵盖选题捕捉、结构搭建、叙事表达等。 |
吴冬艳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G212.2 |
49 |
0 |
荐购
|
| 744 |
|
当代中国职业评论员研究 |
本书内容包括: 绪论、历时考察: 中国职业评论员的演变、当代评论员的职业特征、新闻机构对评论员的规约、外部环境对评论员的影响等。 |
吴佳珅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G219.2 |
78 |
0 |
荐购
|
| 745 |
|
中国传媒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24-2025 |
本书是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重要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本书与《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是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的两大拳头产品。本书选择了图书、报业、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领域的重要传媒企业, 从企业基本情况和履行社会责任关键指数评估等方面对2024-2025年度传媒社会责任执行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描述和分析, 对于媒体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助益。 |
主编崔海教, 刘建华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G219.2 |
158 |
0 |
荐购
|
| 746 |
|
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与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研究 |
本书基于后疫情时代背景, 分析国家舆论治理的理念与路径, 在此基础上开展重大突发事件的多语种国际舆论生成、国内外舆论演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促进全媒体时代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建设。本书将面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开展多语种国际舆论引导研究, 加强国家舆论治理能力, 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
吴瑛著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G219.26 |
78 |
0 |
荐购
|
| 747 |
|
近代宁波教育报刊史料汇编 |
本书以原始文献为基础, 收录清末至民国时期 (1840-1949) 宁波地区教育档案、报刊报道、教育机构名录、名人手札及口述史料等珍贵材料, 涵盖教会学校、实业学堂、女子教育等专题内容。本书以“穷尽搜访、精准选编”为原则, 系统梳理晚清至1949年间散见于《四明日报》《时事公报》《宁波民国日报》《上海宁波日报》《宁波旅沪同乡会月报》《申报》《宁波日报》等沪甬报刊的教育报道与文献, 按专题辑佚、分类、校释。既立体呈现宁波教育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坐标, 也为今日宁波教育强市与文化大市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源头活水。 |
宁波博物院 (宁波帮博物馆) 编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G219.275.53 |
118 |
0 |
荐购
|
| 748 |
|
媒体融合背景下视听新业态转型的湖北实践 |
本书以湖北广播电视台为例, 深入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湖北广播电视台涌现出的视听新业态样本, 探讨新的视听业态如何改变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并对媒介格局产生影响, 为进一步加快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供给侧改革、推动智慧广电生态建设, 提供行业实践与前沿思考。 |
王彬, 曹曦晴, 赵欢编著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G219.276.3 |
65 |
0 |
荐购
|
| 749 |
|
电视媒介融合创新研究 |
本书聚焦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行业转型路径, 以跨学科视角, 通过典型案例剖析, 系统探讨电视媒体在内容生产、传播模式与产业生态等维度的创新实践。全书共六章, 既涵盖《三体》电视剧的跨媒介叙事策略、重庆轻轨短视频构建城市IP的传播机制, 也深入分析《天天农事通》农业节目的融媒体转型困境、网络微短剧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实现路径, 以及《雾都夜话》等传统栏目的融合创新实践, 最后围绕微纪录片, 阐述其特征、现状并提出创新发展策略。通过将理论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揭示媒介技术迭代下电视内容生产逻辑的重构、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形成, 以及跨媒介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等, 为电视媒介融合创新提供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参考坐标。 |
张建, 孟丝琦著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G22 |
68 |
0 |
荐购
|
| 750 |
|
图书编校谬误举隅 |
本书收录了图书编校中常见的谬误, 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修改建议。全书共分九章, 分别是: 错别字, 多字、少字、字词位置不当和字词用法差错, 病句, 知识差错, 标点和引文差错, 图片和表格差错, 拼音差错, 其他差错以及对提升图书编校质量的探析。全书整合了图书编校实务中较为常见的部分差错, 在将各类差错列举的同时进行了简要解析, 并给出了可供参考的修正意见。书稿中列举的实例均来自作者个人在付印前的三个校样中发现的差错, 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涵盖面。列举、简析和修正之外, 对某些编校差错的修正方法进行了归纳梳理, 并在最后一章进行的理论层面的总结, 对提升图书编校质量进行了尝试性的总结与思考。 |
李培勇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G232.2 |
72 |
0 |
荐购
|
| 751 |
|
古籍出版初探 |
本书收录了以下三部分内容: 一、关于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的一些认识; 二、重要古籍整理项目学习的体会; 三、对中国文史知识的普及和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从杨牧之先生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实践经历中, 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 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借鉴。 |
杨牧之著 |
岳麓书社 |
G239.2 |
88 |
0 |
荐购
|
| 752 |
|
中国童书出版编辑力研究:2000-2023 |
本书内容立足编辑学视角, 围绕童书编辑工作的流程与特点, 对中国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对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内涵、特征、构成和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与研究, 从宏观编辑力、中观编辑力、微观编辑力三个层面, 提炼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童书出版编辑力评价体系框架, 并对如何提升我国童书出版编辑力, 分别从童书编辑个体、童书出版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三个角度, 提出了一些策略与方法。 |
张炯著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G239.2 |
75 |
0 |
荐购
|
| 753 |
|
会展英语:第2版 |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概述、筹备会展、商务旅行和参加会展。另附12个附录, 为读者提供与会展相关的各种表格、样板、指南等实务内容。 |
主编李雪松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G245 |
49.8 |
0 |
荐购
|
| 754 |
|
展会经济与管理的研究方法、方法论与研究范式:基于中文文献的研究 |
本书从展会经济与管理研究领域出发, 首次对该领域的知识体系进行门类区分, 探索该领域学术研究方法、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概念和内涵, 建立展会研究的术语概念、逻辑体系和方法规范, 帮助使展会研究取得应有的学科地位。 |
王进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G245 |
98 |
0 |
荐购
|
| 755 |
|
跨媒介设计与创意策展 |
本书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节以概述形式介绍了当代跨媒介设计策展的概念、研究现状、设计案例以及教学内容; 第二章至第四章三个章节, 分别介绍了教学方法XYZ轴中“文本与洞察”“空间与感知”“技术与体验”三个流程, 从理论知识、案例介绍、参观实践和学生作业案例四个方面, 介绍了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进展。最后一章节, 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策展方案, 展示了基于教学方案形成的教学成果。 |
潘镜如, 曹宇嘉编著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G245-39 |
59.8 |
0 |
荐购
|
| 756 |
|
智慧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创新 |
本书围绕智慧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创新展开研究。首先, 阐述智慧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逻辑, 以及新技术在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其次, 聚焦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归宿--读者服务, 讨论了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内容及原则, 进而探讨智慧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转型与重塑。最后, 探究微信平台、智能客服、AR技术在读者服务中的创新应用, 旨在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读者满意度。 |
赵永芬著 |
九州出版社 |
G250.76 |
88 |
0 |
荐购
|
| 757 |
|
计算机技术与图书馆信息管理 |
本书深入探讨了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信息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深远影响。从计算机硬件与设备的配置, 到操作系统与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 从数据库技术与资源存储, 到网络技术与资源共享的实现; 再到信息检索、多媒体技术、编程语言、物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安全等多个方面, 本书均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掌握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信息管理中的核心知识与技能, 提升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智能化发展。 |
艾贻刚著 |
大连出版社 |
G251-39 |
65 |
0 |
荐购
|
| 758 |
|
文献整理学术传统在古籍数字化中的价值实现 |
本书通过对我国古代文献学史的梳理, 归纳出我国古代文献整理的五大学术传统: 即在文献整理的总体原则上要求做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在版本源流的考辨上, 做到“万流同归, 百虑一致”; 在版本选择和文字校勘上, 做到“广勘异本, 择善而从”; 在书目的编制上, 做到“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 在文献内容的编纂上, 做到“会通”百家。在新文科建设的学科背景下, 尝试将中国古代文献整理的优良学术传统与当前古籍数字化实践结合起来, 用技术手段去实现传统文献学的一些思想和理念, 探索人文与技术融合的途径, 对于提高当前古籍数字化的学术性和规范性, 满足人文学者的专业需求具有重要参照价值。 |
李明杰, 关思雨著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G253.6-39 |
119 |
0 |
荐购
|
| 759 |
|
科技信息检索 |
本书通过对信息素养概述、信息检索方法、中外重要数据库检索、论文撰写方法和文献管理工具使用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讲解, 有助于读者掌握科技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 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检索能力。同时, 使读者也注意到了信息素养和信息检索在科研和学习中的应用, 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
刘洋主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G254.97 |
48 |
0 |
荐购
|
| 760 |
|
网络资源多维度聚合与知识发现研究 |
本书入探讨了网络资源的关联结构特征、网络资源关联数据网络中的知识分布、网络资源关联数据网络的演化、网络资源关联数据网络中的用户及用户行为, 从而进一步丰富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资源的基本理论、拓展基于多维度聚合的网络资源知识发现方法及方法体系, 并基于此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泛滥”、“信息迷航”等实际问题, 深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服务内容, 推进图书情报领域知识服务创新发展。 |
夏立新著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G255.76 |
6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