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1 |
|
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 |
本书一共由50首长短不一的练习曲组成。 |
(法) 莱蒙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J657.411 |
39 |
0 |
荐购
|
| 942 |
|
全国电吹管演奏能力测评作品集:1-6级 |
本书分为10级, 1-9级每个级别各有练习曲6首, 乐曲6首; 第10级有练习曲4首, 乐曲4首; 2.本教程的程度设定: 1至3级为初级; 4-6级为中级; 7-8级为高级; 9-10级为专业级。 |
王葆栋编著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J657.7 |
108 |
0 |
荐购
|
| 943 |
|
舞蹈教育学 |
本书共分绪论及十六章节的主要课程内容及课后作业, 纵向涵盖了“舞蹈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什么是舞蹈教育、其研究过程与方法、目的、制度”; 横向涵盖了“舞蹈教育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舞蹈中的德育、舞蹈教师职业概述、科学管理在舞蹈教育中的应用、舞蹈院校管理的办法与实施”; 方法论涉及了“舞蹈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与实施、教学方法、舞蹈教学的组织形式与基本环节、舞蹈教育实习”等内容。 |
王杰编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J7-42 |
69 |
0 |
荐购
|
| 944 |
|
舞蹈鉴赏 |
本书内容共十二章, 分别是舞蹈基础知识、舞蹈鉴赏概述、舞蹈的人文内涵与学科融合、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西方芭蕾舞、中国舞剧及舞蹈诗、现代舞、中国当代舞、国际标准舞、流行舞蹈和新媒体舞蹈。 |
主编孟梦, 高原, 赵阳 |
北京出版社 |
J705 |
55 |
0 |
荐购
|
| 945 |
|
高校南狮运动教程 |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坚持以文育人, 在充分吸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与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相关项目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教材全面概述了南狮运动; 阐述了南狮传统文化; 整理汇编了南狮运动技术、南狮运动传统套路与动作创编; 详细介绍了南狮运动的教学原则、方法、教学步骤、效果评价和南狮运动训练的选材、训练原则、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以及运动竞赛规则; 探讨了南狮运动的现代化传承与创新。 |
史建伟, 张程飞主编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J722.21 |
68 |
0 |
荐购
|
| 946 |
|
英国剑舞的仪式与审美研究 |
本书内容分为四章, 另有序 (导师欧建平所做)、绪论 (交待了研究缘由、研究对象及意义、研究方法等)、附录、参考文献等部分。四章的主题分别是《历史中的英国剑舞仪式》《英国剑舞的仪式审美形态》《英国剑舞的”仪式化”进程》《英国剑舞中的”仪式与艺术”精神》。舞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 因此, 在研究路径上, 选择以英国民间的剑舞为研究对象, 并从它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邻艺术形式切入, 由外及内地追溯其历史起源, 并基于此研究了英国剑舞仪式与审美的演变。 |
余凯亮著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J732.4 |
80 |
0 |
荐购
|
| 947 |
|
舞台美术设计基础研究 |
本书主要是从舞台美术设计概述出发, 详细论述了舞台美术的构成、舞台美术的道具制作、舞台美术服装造型设计和多样化的舞台美术设计五部分内容。本书具体分析了舞台设计的产生与发展、舞台布景的样式和舞台美术设计的艺术性等内容, 又从舞台空间及舞台文本、色彩、构图等方面介绍了舞台美术设计。同时还分析了舞台道具制作的流程、分类以及服装造型设计的要素、构思等内容, 并论述了独幕剧、多幕剧、中国戏曲和歌剧之间不同的舞台美术设计, 形成多样化的舞台美术设计思路。 |
徐艺著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813 |
68 |
0 |
荐购
|
| 948 |
|
老年人学唱戏:京剧唱段优选集 |
本书是音乐类目下的《老年人学唱戏: 京剧唱段优选集 (大字版)》, 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京剧入门常识) 占全书容量20%; 第二部分 (京剧唱段优选集) 占全书容量80%。第二部分选曲经典唱段三十余首, 按照演唱难度划分为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三个等级。 |
银龄艺韵编写组编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J821.2 |
33.3 |
0 |
荐购
|
| 949 |
|
中国民族歌剧表演美学的多维构建与戏剧表达 |
本书共分七章。首先, 简要梳理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发展脉络, 分析西方歌剧传入后中国民族歌剧的形成与发展, 尤其是其在表演形式和美学表达上的演变。紧接着, 本书深入探讨中国民族歌剧表演美学的理论构建, 揭示其文化属性与表演原则, 系统梳理了表演美学的多维度理论框架, 包括声、形、神、情的统一。这部分的理论贡献在于通过对中国民族歌剧表演美学的体系化研究, 创新性地构建了其美学分期与核心特征, 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 |
冯晓玲著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822 |
88 |
0 |
荐购
|
| 950 |
|
黄梅戏唱腔教程 |
本书是针对黄梅戏四年制本科生的专业教材, 核心内容以唱腔板式和演唱练习为基础, 对不同板式的唱腔特点及其适用场景进行了详细分类和阐述。全书共分为“黄梅戏概况”“黄梅戏演唱中的练习”和“黄梅戏唱段100首”三个章节, 着重于让学生熟悉黄梅戏的声腔体制和语言特色, 从而提升他们对黄梅戏唱腔的演唱能力和鉴赏水平, 专注于解决学生在理解唱腔知识或掌握唱腔技能技巧方面遇到的难题, 帮助学生实现灵活运用各种唱腔板式进行表演的目标。 |
傅润杨编著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J825.54 |
86 |
0 |
荐购
|
| 951 |
|
通渭刘氏影戏线谱 |
本书是一部甘肃地方戏图谱。皮影戏, 又称“灯影子”“灯戏”“小戏”等, 清乾隆时期, 就流行于通渭县境。通渭县固堆河刘氏影戏创建于清嘉庆年间, 迄今已传承七代。刘氏影戏在两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作者依据刘氏皮影戏的剧情需要, 酌情增删, 适当创新, 精心绘制了皮影戏线谱800余幅, 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已有旧谱。本书内容全面, 结构合理, 图谱生动逼真,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一定的艺术价值, 对于通渭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
刘尚贤绘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J827 |
98 |
0 |
荐购
|
| 952 |
|
小剧场学校:激活戏剧课程的育人价值 |
本书聚焦深圳市坪山区打造的作为“普及化课程”之一的底色艺术“炫”课程--音乐与戏剧“小剧场”, 该课程旨在以戏剧教育促进学生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有效提升, 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真正落地, 以多彩艺术教育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通过开发集歌、舞、乐、演为一体的融合性课程,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全面滋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全书介绍了“奇迹戏剧社”“童梦小剧场”“京剧学堂”“逐光剧场”“创新戏剧社”“文源戏剧社”“星彩戏剧社”“彩虹戏剧”“弘剧场”“麒麟剧场”“和美戏剧”十一个戏剧教学校本开发的优秀教学案例, 能够为各学校校园戏剧教育提供教学思路和借鉴参考。 |
高海波主编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J891 |
48 |
0 |
荐购
|
| 953 |
|
2024演出安全生产年度报告 |
本书关注新技术应用给演出安全生产带来的风险变化和新挑战, 内容丰富多元, 包括制度研究、标准化工作、技术服务工作、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题研究、应用案例等章节, 涵盖了2024年剧院场馆舞台设备检验检测工作、2024年重要活动文艺演出监检工作情况、演出场所演出服务安全初步研究、演职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初步研究、剧场舞台技术管理与安全初步研究、演出飞行装置运动性能参数检测方法研究、演出场所机械运动看台技术特性及检验方法研究、演出场所灯具蓝光危害评估与测量方法研究等多个方面, 这些文章既有对安全生产理论的宏观探讨, 也有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 充分展现了演出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 为各类演出项目如何兼顾工艺与安全提供借鉴与参考。 |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 国家舞台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编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J892.4 |
128 |
0 |
荐购
|
| 954 |
|
电影中的戏曲艺术 |
本书稿围绕中国电影对中国戏曲的“同化”, 即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电影吸纳、转化作为客体的中国戏曲的艺术元素因而愈加丰满的现象和可能, 展开两者更深层次交互的研究。书稿主要从三个层面分条缕析, “中国电影与中国戏曲的歌舞”分析了歌舞影片与戏曲歌舞、戏曲歌舞片段在电影中的功能、电影表演技巧与戏曲歌舞技巧, “中国电影与中国戏曲的叙事”部分主要就主题表达、题材选择、情节设计、结构安排、叙述视点和人物角色进行论述, “中国电影与中国戏曲的诗性”就以诗言志的抒情、淡化情节的叙事、细腻精微的心理、情景交融的意境、心物溶化的意象进行详尽论述。 |
邵雯艳等著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J905.2 |
45 |
0 |
荐购
|
| 955 |
|
剑来动画笼中雀:官方美术设定集 |
本书稿是《剑来》动画的设定集, 内容十分详实, 收录了《剑来》动画中主创人员访谈、故事梗概、角色道具、场景设计等内容。本设定集不仅涵盖了超五万字的故事背景、人物特征等方面的介绍, 还有千余幅精美的3D渲染图, 能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动画制作的方方面面。此外, 书中还有主创人员的访谈和作者寄语, 生动叙述了动画背后的故事。 |
腾讯视频编著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954 |
158 |
0 |
荐购
|
| 956 |
|
互鉴与共进:海外电影引进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
本书以经济学中的知识溢出理论为指导, 探讨海外电影对我国电影产业的溢出效应与影响机理, 揭示海外电影对提振中国电影产业的贡献与不足, 为电影产业政策的优化提供依据。 |
张雷, 王牧耕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J992 |
106 |
0 |
荐购
|
| 957 |
|
通史新义:新校本 |
本书作者总结并发挥了司马迁、刘知几、章学诚等古代史家的传统史学理论, 对史料研究的方法以及通史编纂的原则进行思考, 建立其新通史理论体系, 对中国现代新史学的建设有着重大贡献。作者分析了历史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之异同, 提出了史学研究者应报有之态度和作学之方法, 并通过西洋史学原理与中国传统史学之对比, 阐明了通史与其他史学之关系, 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史学理论认识。全书分上下两编, 上编分十章, 专论社会史料研究法, 系统阐发史料考订与事实编比的理论; 下编共十一章, 专论社会史研究方法, 详解社会史的著作法及相关问题。 |
何炳松著 |
九州出版社 |
K061 |
38 |
0 |
荐购
|
| 958 |
|
大道惟史:百年史学与中国史研究趋向 |
本书以史学发展的脉络为切入点, 介绍中国史学中传统史学与新史学的发展脉络与承继。全书分为上、下篇, 上篇分为新史学百年变革的历程、唯物史观与中国学术体系的构建、中国史学研究的趋势与路径三部分; 下篇邀请剑桥大学、北京大学等十位当前海内外学界知名学者, 以经世致用、鉴古知今的人文情怀, 融贯中外、博古通今的学术境界, 聚焦一系列中国史研究的最新研究趋势, 在传承与破立之间, 构建中国历史研究的新框架, 确立史学研究的新起点。 |
闵祥鹏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K092 |
68 |
0 |
荐购
|
| 959 |
|
罗马共和国的终结:征服和危机 |
本书是该系列第三卷, 主要讲述了从公元前146年到公元前44年罗马共和国走向终结的历史, 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会先对某一具体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叙述, 再对该时期罗马国内外的发展变化做出解读。其中第一部分在时间上以同盟战争的爆发收尾, 可以说是全书唯一针对罗马共和国本身的内容, 因为波利比乌斯所描绘的那个国家在这场战争中土崩瓦解, 之后的罗马与之前的迥然有别。第二部分记述了同盟战争及其衍生出的内战、苏拉一党的胜利, 以及苏拉为罗马政治体制改革所做的早期尝试。第三部分以公元前70年开头 (从多个意义上讲, 这一年似乎的确标志着罗马历史上的一个崭新开始), 又以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遇刺身亡作结。凯瑟琳·斯蒂尔讲述了这个关键而动荡的世纪的历史, 重点关注自由、荣誉、权力、贪婪和野心等问题, 以及共和国备受珍视但被滥用的制度, 这些制度是当时事件的核心, 从那时起就一直让历史学家们着迷。 |
(英) 凯瑟琳·斯蒂尔著 |
上海三联书店 |
K126 |
75 |
0 |
荐购
|
| 960 |
|
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共和国的恢复与帝国的建立 |
本书是“爱丁堡古罗马史”系列第四卷, 讲述的是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 围绕“罗马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展开。奥古斯都不仅是罗马皇帝, 世俗历史学家还将其视为一个让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人, 视其为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些最为重大的变革的推手, 或者至少也是一位参与者。鉴于奥古斯都于这一时期的罗马世界的极端重要性, 本书主要聚焦这位声称只带来了微不足道改变的人物, 聚焦这一时期罗马的规模和结构发生的变化, 通过对这一时期进行叙述, 来解释这些显著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并尽可能阐明变化发生的原因。 |
(英) 约翰·理查森著 |
上海三联书店 |
K126 |
65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