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5期2094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961 立体构成:第4版 立体构成是造型设计的基础课程。它不追求具体的实用功能, 而是通过训练, 使学生初步掌握材料的点、线、面、体的要素、特性及构造、形态、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对造型的感觉能力、构成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三维意识, 为进入立体设计打下基础。全书主要介绍立体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构成方法, 在强调基础理论的同时侧重于讲述形态的应用, 通过产品、雕塑、建筑、展示等方面的立体形态应用, 展现形态与空间的现实意义,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认识形态的美、空间的美, 从而自觉提高对形态的感悟能力、洞察能力, 并逐步提高有目的的形态创造能力。 主编秦怀宇, 韦文波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J06 89 0 荐购
962 数智媒体艺术 本书详细阐述数智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 结合相关技术实践与创作案例, 对数智绘画艺术、NFT加密艺术、数字电影艺术、数码摄影艺术、数字全息投影、数字装置艺术和电子游戏艺术进行了深入剖析。本书包括数智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数智绘画艺术与案例分析、NFT加密艺术与案例分析、数字电影艺术与案例分析、数码摄影艺术与案例分析、数字全息投影艺术与案例分析、数字装置艺术与案例分析、电子游戏艺术与案例分析等8章。通过本书的学习, 读者将理解技术与艺术的相互作用如何推动数智艺术的创意萌发, 认识数智媒体艺术在现代社会文化中的重要性。 杜丹, 王涌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 J06-39 58 0 荐购
963 人工智能与设计应用 本书以清晰的逻辑架构与跨学科视角, 系统探讨了AI技术与艺术设计的创新融合。本书采用章节结构, 每章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首先介绍相关理论知识, 确保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 展示AI在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与成效; 最后设置实践项目, 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从而提升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每章末附有思考题与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开阔学习视野。 朱和平主编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J06-39 68 0 荐购
964 身体视域下西方艺术观念演变研究 本书通过考察西方艺术观念在身体话语中被形塑的过程, 挖掘隐伏在其中孕育其变化的线索, 梳理出艺术观念演变的若干主要阶段。通过追溯艺术在哲学视野中被身体话语形塑的过程, 将哲人们的艺术观作为他者进行观照, 对其历史上相关内容进行范式提炼、类型总结以及演变规律梳理, 从中考察它在史的推进中被不断塑造与变迁的过程。 何浙丹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J11 58 0 荐购
965 六十一个蒙娜丽莎:美术史的另一面 本书作者以其个人独特的艺术感悟, 津津有味地向读者讲述了日本及西方美术史上不为大众所知的艺术造假事件, 拨开了真品与赝品、名画与假画、原创与伪作之间的重重迷雾, 剖析了大师、骗子、画商、收藏家之间的恩怨纠葛。濑木慎一将尘封的史料化为鲜活的故事, 将睿智的观点融入有趣的叙述, 读后令人掩卷而思: 谁是造假者? 谁是大师? 还有多少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或者某一天当你在美术馆欣赏名画时不禁会问:“这些画该不会是赝品吧?”。 (日) 濑木慎一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J110.9 70 0 荐购
966 艺术大变革:1770-1914 本书见证了“高雅艺术”和“实用艺术”在更加广泛的受众基础上竞相发展的新局面。从18世纪兴起的新古典主义, 到20世纪逐渐瓦解了具象绘画的立体主义, 艺术家作为创作者的角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推崇, 而这也是贯穿这一时期的一大特征。与那些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艺术史不同, 本册中的“艺术批评和美学理想”“艺术史的兴起”“艺术博物馆和画廊”这些章节, 主要是为了呈现“艺术世界”的理论框架和重要机构, 这些背景知识对于理解1770年之后的艺术尤为关键。 (英) 马丁·肯普 (Martin Kemp) 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J110.9 108 0 荐购
967 中国艺术史学导引 本书共分十个章节, 分别从艺术史研究理念、“乐·图·文三位一体”理论体系的内涵深化及教育教学与学术实践、“学”的建立与“法”的转化性创造、“中国艺术实证学”方法论体系、中国艺术起源问题探释、图像史迹揭示“乐·图·文”艺术观念、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固有品格以及中国艺术学资助体系的构建等十个方面深入考证研究, 力求探索人类艺术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体现中国文化的整体性。 李岩松著 上海三联书店 J120.9 76 0 荐购
968 异域之眼:美国汉学中的中国艺术问题研究 本书聚焦于20世纪中期以来当代美国汉学对中国古代视觉艺术进行跨文化阐释和艺术史书写建构的方法论体系与问题, 从跨文化的理论视角出发, 系统梳理美国汉学家的中国古代视觉艺术研究方法论的建构、演变与特点, 分析他们在中西跨文化语境中面对中国艺术时所引发和涉及的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其他诸多艺术理论问题, 考察他们由此做出的调整与阐发, 厘清这一汉学领域中的中西文化与思想互动形态与方式, 探寻相关的比较文化研究框架。 吴佩烔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J120.92 128 0 荐购
969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本书讲述了13至19世纪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 从以乔托为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开始, 历经“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之辉煌, 直至17、18世纪, 伦勃朗、鲁本斯、雷诺兹与庚斯博罗们相继登台, 为艺术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于19世纪, 以风景画为起点, 西方美术史又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全书从绘画、美术到音乐、哲学, 深入浅出, 娓娓道来, 优美文字辅以精美插图, 带给读者一场丰富而深刻的人文艺术之旅。 傅雷著 重庆出版社 J205.1 88 0 荐购
970 日本画与材料:近代中创造的传统 本书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美学史, 既与绘画材料有关, 又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有关。作者紧扣近代日本与西方、日本与中国关系的演变, 阐释了适应世界大势的变化, 100多年来日本美术界做出的思考和回应。从社会学与材料的视角, 通过科学分析近代以来日本画的材料与技法特征, 结合近现代日本社会历史的变迁, 诠释传统“日本绘画”到近代“日本画”转变的动态特征, 以及其对中国正在复兴的重彩画、岩彩画的影响。本书涉及以下三大要点: (1) 近代日本画材料的科学分析; (2) 近代日本社会背景与美术行政特征; (3) 近现代日本画对中国画的影响。 (日) 荒井经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J209.313 78 0 荐购
971 中国书画艺术:中英双语版 本书以《中国画入门·花鸟》为基础, 以中国画用笔、用墨、用色基础以及花鸟的造型等入手, 并增加中国书法相关内容, 深入浅出地指导初学者学习和练习。本书图文并茂, 共有19个章节, 1-8章为书法部分, 包括篆书、隶书、楷书等, 9-19章为中国画部分, 包括梅、兰、竹、菊、荷花等。 王琦编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J212 168 0 荐购
972 富春山居图:合璧卷 本书正面细腻呈现了黄公望笔下层峦叠嶂、江水浩渺的江南山水长卷, 将疏朗简远的文人意趣展露无遗。背面赏析分为三大板块, 首先详述画家生平际遇与创作渊源, 展现作品诞生的时代语境; 其次深入解析画作的文人意趣与“逸品”格调; 接着围绕“《富春山居图》为何有两卷”展开叙述; 最后系统梳理卷中历代题跋、鉴藏印章的流转脉络, 构建完整的艺术研究体系。 茅含枫撰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J212.26 128 0 荐购
973 乔治·伯里曼人体结构描摹本:第二册:手足结构 本书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图画展示了人体在运动中的变化, 把复杂的人体造型, 简约化理解为基本立方体的组合, 用写实和立体造型方法表现空间中三维变化的形体。人体解剖学知识对画家和雕塑家来说都是必须研究和掌握的基本功, 应尽量多的了解人体内部结构, 包括骨骼和肌内的造型特征与功能, 以及运动变化对人体外部造型的影响。然而过去我们所见的艺用解剖学图册, 大多侧重在理性地讲述人体内部结构、骨骼造型特征、肌肉起止点和作用及对外部造型影响等等, 其图例大多缺乏生动性, 往往不能切中要害, 使得美术院校的学生在上解剖课程时, 常觉枯燥单调, 学习热情受到抑制。本书增加了绘画难点讲解视频, 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人体结构。描摹本的设计对于绘画初学者更加友好, 增加初学者对人体结构理解的信心。 吴扬编著 福建美术出版社 J214 29.8 0 荐购
974 采风 本书包括第一章“采风写生”、第二章“艺术考察”2个部分, 涵盖“采风”课程中的速写写生、油画写生、水粉画写生、采风摄影、民俗民间美术考察、少数民族美术考察、博物馆美术考察等内容, 十分适合美术、绘画、设计专业教师结合各自专业方向和教学任务在采风教学中选择使用。本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以培养未来美术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创作精品、服务社会的专业思想为育人理念, 吸收国内外美术采风, 创作和教学先进经验, 针对学生实际, 锚定采风写生、艺术考察、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深入浅出、严谨规范地传授各个教学项目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兼顾了知识性和可读性, 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又使学生易于操作。 主编彭燃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J214 59 0 荐购
975 乔治·伯里曼人体结构描摹本:第三册:躯干四肢 本书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图画展示了人体在运动中的变化, 把复杂的人体造型, 简约化理解为基本立方体的组合, 用写实和立体造型方法表现空间中三维变化的形体。人体解剖学知识对画家和雕塑家来说都是必须研究和掌握的基本功, 应尽量多的了解人体内部结构, 包括骨骼和肌内的造型特征与功能, 以及运动变化对人体外部造型的影响。然而过去我们所见的艺用解剖学图册, 大多侧重在理性地讲述人体内部结构、骨骼造型特征、肌肉起止点和作用及对外部造型影响等等, 其图例大多缺乏生动性, 往往不能切中要害, 使得美术院校的学生在上解剖课程时, 常觉枯燥单调, 学习热情受到抑制。本书增加了绘画难点讲解视频, 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人体结构。描摹本的设计对于绘画初学者更加友好, 增加初学者对人体结构理解的信心。 吴扬编著 福建美术出版社 J214 29.8 0 荐购
976 乔治·伯里曼人体结构描摹本:第一册:头部结构 本书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图画展示了人体在运动中的变化, 把复杂的人体造型, 简约化理解为基本立方体的组合, 用写实和立体造型方法表现空间中三维变化的形体。人体解剖学知识对画家和雕塑家来说都是必须研究和掌握的基本功, 应尽量多的了解人体内部结构, 包括骨骼和肌内的造型特征与功能, 以及运动变化对人体外部造型的影响。然而过去我们所见的艺用解剖学图册, 大多侧重在理性地讲述人体内部结构、骨骼造型特征、肌肉起止点和作用及对外部造型影响等等, 其图例大多缺乏生动性, 往往不能切中要害, 使得美术院校的学生在上解剖课程时, 常觉枯燥单调, 学习热情受到抑制。本书增加了绘画难点讲解视频, 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人体结构。描摹本的设计对于绘画初学者更加友好, 增加初学者对人体结构理解的信心。 吴扬编著 福建美术出版社 J214 29.8 0 荐购
977 乔治·伯里曼人体结构描摹本:第四册:全身动态 本书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图画展示了人体在运动中的变化, 把复杂的人体造型, 简约化理解为基本立方体的组合, 用写实和立体造型方法表现空间中三维变化的形体。人体解剖学知识对画家和雕塑家来说都是必须研究和掌握的基本功, 应尽量多的了解人体内部结构, 包括骨骼和肌内的造型特征与功能, 以及运动变化对人体外部造型的影响。然而过去我们所见的艺用解剖学图册, 大多侧重在理性地讲述人体内部结构、骨骼造型特征、肌肉起止点和作用及对外部造型影响等等, 其图例大多缺乏生动性, 往往不能切中要害, 使得美术院校的学生在上解剖课程时, 常觉枯燥单调, 学习热情受到抑制。本书增加了绘画难点讲解视频, 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人体结构。描摹本的设计对于绘画初学者更加友好, 增加初学者对人体结构理解的信心。 吴扬编著 福建美术出版社 J214 29.8 0 荐购
978 素描表现材料语言 本书从素描基础认知着手, 围绕表现性与材料性这两大关键内容展开, 针对绘画专业具象与非具象表现这两个实践方向的素描课程进行深入探讨, 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基础信息、素描的材料与实践方法、综合材料引入表现性素描教学与拓展、具象与非具象表现素描训练的认知、素描材料方法与绘画因素运用、素描材料课程题材限定。本书通过调研课程侧重内容的教学现状, 以及对传统素描材料进行归类分析, 将综合绘画材料引入素描教学作为实践切入点, 并结合前置素描课程中人物与人体的训练内容, 把训练目标设定为拓展学生对素描可能性与艺术性的启蒙认知, 同时借助实践方式、方法, 提升学生对素描问题乃至艺术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冯建宇, 张博夫, 沈颖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J214 79 0 荐购
979 大家艺述:中国年画十讲 本书对祖国最为精美的年画做了全面分析, 全面展现各地的绘画风格、曲目及表演特色。在编辑上。更以各种文字层次, 深入年画动人的精髓, 表现出中国历史和文化博大的内涵。 王树村著 北京出版社 J218.3 108 0 荐购
980 繁花集 本书收录的50余幅作品, 大多是家藏和藏家藏品。这些画作拙朴动人, 亲切生动, 无论读者身份如何, 都会受其感染。本书以精美的设计和装帧表现出戴泽花卉作品的动人, 高清的作品图片能使读者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戴泽绘画的精妙。 戴泽绘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J222.7 68 0 荐购
页码:49/90页  每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