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1 |
|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理论与实践 |
书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江苏大学“三全育人”的典型案例总结,引入系统化、协同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理论,以“三全育人”及其实践探索为研究对象,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目的,将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对“三全育人”的内涵和特征、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构成了“三全育人”的学理基础,进而分析目前“三全育人”工作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三全育人”的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构建“三全育人”科学运行机制。 |
杨道建主编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G649.2 |
78 |
0 |
荐购
|
| 1122 |
|
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与优化: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研究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方案、高等教育资源理论、科技资源理论、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我国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现状、我国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分析、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环境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运行机制分析等。 |
李文龙,高金祥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G649.2 |
68 |
0 |
荐购
|
| 1123 |
|
高校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和实施 |
本书包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策略概述;高校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人才培养合作对象的选择;人才培养合作对象的选择;国内人才培养的校际合作模式;国际人才培养的校际合作模式;合作培养人才的意向和协议;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课程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策略;教学方法优选优组策略;教学技术的优选优组策略;合作培养的人才的学业评价和认定。本书内容新颖、丰富、密切联系高校合作人才培养的实际。 |
李晓慧,王文博,罗家莉编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G649.2 |
42.8 |
0 |
荐购
|
| 1124 |
|
一流本科教育探究 |
本书以一流本科教育的发展为切入点,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及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情况,最后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探究国内外一流本科教育院校的教学实践及经验,以期为我国一流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
宋彩萍,朱炎军,梁宇等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G649.21 |
88 |
0 |
荐购
|
| 1125 |
|
文脉:21世纪初的清华文科 |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全面总结21世纪初清华文科的建设和发展,以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一桩桩生动客观的故事告诉读者:新一代的清华文科人是如何用他们自己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故事,接着讲述老清华文科的历史;他们是如何以一种扎扎实实的努力,克服着一个个重建过程中的困难,在恢复中走向新的辉煌;他们又是如何以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在新的文科实践中秉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将清华文科带向新的境界,进而在文科领域形成了一种“高原初步形成、高峰若隐若现”的格局;而且,这其中也包含了新世纪清华文科人的思考、改革与创新,浸润了他们在新世纪清华文科建设和发展过程里的智慧与探索。 |
谢维和等著 |
商务印书馆 |
G649.281 |
75 |
0 |
荐购
|
| 1126 |
|
北大哲学系1952年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汤用彤先生 贯通中西、华梵的大学者;冯友兰先生 阐旧邦以辅新命;张岱年先生 刚毅木讷近仁等。 |
何醒编 |
商务印书馆 |
G649.281 |
45 |
0 |
荐购
|
| 1127 |
|
诗画镇江 遇见江大 |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重点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有地标特色的自然及人文风景,包括像四山一渡等知名景点,也有从镇江走出的名人、诗词、美食、典故等。山水胜地,文化宝地,创业福地。镇江特殊的地理场的效应,江河交汇,文化交融,为优秀高校的孕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下篇以江苏大学的校史为主线,分别讲述了三校合并前后的分合演进。以老、中、青三代各科优秀校友的回忆文章为辅助,充分展示江苏大学在师资培养、人才培育、科研创新、江大精神建设等方面的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
王彦主编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G649.285.33 |
58 |
0 |
荐购
|
| 1128 |
|
“学为世界人”的迷思:中国近现代留学生的表象史研究 |
留学,绝非单纯地“学”,它更意味着从故土移居异域,为求索新知,必得拓展新的自我,适应陌生空间,熏染别样风习。本书即聚焦于晚清至1949年之间的中国留学生形象。此处,“留学生”特指由中国去往异国获取学位、考察、访学、游学的中国人,他们所处的叙事空间可为中国,亦可在境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风东渐,留学生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载体;彼时人士对留学生的认知,涉及自我认同、民族国家建构、文化冲突等重大命题,其中有会通,亦有撕裂。因而,从表象社会史的层面而言,“时人眼中的留学生”这一话题相当值得探讨,以此为圆心,其半径覆盖至一系列思想概念的形成、变异和传播。 |
余婉卉著 |
商务印书馆 |
G649.29 |
85 |
0 |
荐购
|
| 1129 |
|
通往精英之路:法国大学校与中国留学生 |
本书详细介绍了法国大学校的教育体制源流,剖析了中国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大学校精英教育模式中接受培养的全过程,较为全面的阐释了法国大学校精英培养制度的理念与模式,对今天转型中的中国大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安延著 |
商务印书馆 |
G649.565 |
38 |
0 |
荐购
|
| 1130 |
|
美国州政府对州立大学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 |
本书稿在华南师大博士研究和在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的基础上,以对康尼迪格、俄亥俄、密歇根、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和相关的州立高等教育董事会的访谈、会议旁听、文献查阅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梳理了美国州立大学的治理历史和治理分类。文稿论说清楚,资料翔实,对深入了解美国州立大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规则,改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都有较好的帮助与参考。 |
杨文明著 |
商务印书馆 |
G649.712 |
42 |
0 |
荐购
|
| 1131 |
|
大学招生潜规则:谁能优先进入美国顶尖大学 |
本书作者(《华尔街日报》记者)丹尼尔·高登通过深入采访,披露了美国一流高校招生中长期存在的潜规则,并将这些潜规则公诸于众,即财富、权势对大学录取的左右。经过长期深入调查,高登发现,在美国哈佛、杜克、布朗、斯坦福等一流大学的新生录取中,富裕白人具有明显优于一般民众的优先录取权,因此获得了2004年的普利策奖。这本书即是在这些系列报道研究基础上写成的,详细披露了美国大学招生办公室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和财富以及权势对美国大学招生工作的潜在影响。 |
(美)戈登著 |
商务印书馆 |
G649.712 |
49 |
0 |
荐购
|
| 1132 |
|
乡贤文化视域下公费定向师范生教育研究 |
该书为岭南师范学院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新乡贤文化视域下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该书基于新时代“注重发挥乡村教师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的政策呼吁,从乡贤文化视角探讨公费定向师范生的职前培养问题,在确证乡村教师何以成为时代乡贤的基础上,主要对公费定向师范生教育的政策目的、文化偏向、乡情不足、价值定位进行分析论证。全书内容丰富,逻辑层次清晰,对公费定向师范生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和现实参考意义。 |
闫闯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G65 |
98 |
0 |
荐购
|
| 1133 |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县村调研行: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报告荟萃 |
本书内容分为五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城县村经济发展调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城县村政治发展调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城县村社会发展调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城县村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城县村文化建设调研等。本稿是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生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顺应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潮流。也有助于大学生们的发展。 |
谭吉华,龚舒主编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G652.45 |
68 |
0 |
荐购
|
| 1134 |
|
中国社会转型期教师教育形态与机制调整:1990-2010 |
本书从对教师培养活动的历史回顾入手,具体阐述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体系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总结教师教育体系的应然特征,论述教师培养形态转型与机制转型的关系,提出并分析教师培养机制“转型”的三个层面:外缘机制转型(机构转型)层面、中缘机制转型(学科与专业转型)层面与内缘机制转型(课程转型)层面,以及转型期高师院校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最终将形态转型与机制转型统一于教师专业化这一目标,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比较具体的解决对策。 |
谢冬平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G655.1 |
38 |
0 |
荐购
|
| 1135 |
|
全程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本书以样本高师院校(忻州师范学院)的全程实践教学活动为依托,构建学校层面的全程实践教学基本模式,尝试探讨实践教学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一套指导样本院校全程实践教学的基准体系。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样本高师院校全程实践教学的现状的分析,具体包括全校全程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典型案例全程实践教学的具体设计、全程实践教学的效果分析;第二部分是在建模理论的指导下,构建高师院校全程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高师院校全程实践教学的发展策略。 |
任丽婵,李惠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G658.3 |
59 |
0 |
荐购
|
| 1136 |
|
从昙华林到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校史简明读本 |
悠悠岁月,赫赫史册。华中师范大学已经走过了110多年的历史,在整整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华中师范大学在时代的风雨中兼程,在历史的嬗变中新生,在建国后的曲折中前进,在新时期的改革中发展,而今又在实现新世纪转型中的跨越。每一位华师学子,都应了解和铭记百年来华师的历史和辉煌,将华师精神代代传承。本书针对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和热爱校史文化的读者,以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在历史概览的基础上,选取了每一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师名家和风物逸事进行介绍,力求在呈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脉络的同时,让学校精神更加饱满。 |
赵凌云主编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G659.286.31 |
36.8 |
0 |
荐购
|
| 1137 |
|
基于“环境—动机—行为”模型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优化研究 |
本书共6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揭示了学生使用资源库的学习情况,并基于文献研究,提出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和对学习环境不够满意的主要原因的假说;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的资源库学习行为、主要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第四章通过访谈调查,挖掘资源库存在问题并分析问题成因;第五章实施准实验研究,验证资源库优化策略的实施效果;第六章总结研究的发现和结论,并为下一步开展研究提出努力方向。 |
宗诚著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G71 |
48 |
0 |
荐购
|
| 1138 |
|
职业教育资源论 |
本书立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挖掘资源潜力、改善资源效益为目的,总结职业教育资源规划与配置、开发与利用、整合与评价的基本规律,对职业教育师资、实训基地、信息系统、文化系统等各种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试图探索在现有条件下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路径和操作方法。本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突出特点,以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的多个视角审视职业教育资源问题,将教育资源与生产资源系统整合作为重点,力求通俗易懂,朴实无华,使读者能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
田秀萍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G71 |
30 |
0 |
荐购
|
| 1139 |
|
信息化教学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
本书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相关概念及理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有效性界定、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概述、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方法、MOOC的创新特征及扩散价值等。 |
管昕著 |
辽宁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G719 |
58 |
0 |
荐购
|
| 1140 |
|
职业教育学 |
《职业教育学》一书,吸取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积极成果,立足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实际,以行动导向理念为指导,建构有区域特色和实践应用性的职业教育学。在此基础上,本书在职业教育学学科发展史、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介绍的基础上,讨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职业教育的本质、目标、体系等基本问题,辨析、澄清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设置、教学、德育、职业指导和教师专业成长等基本环节、要素进行介绍和探索,试图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工作给予可能的导向。 |
贺祖斌,李强主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G719.2 |
27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