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1 |
|
辽宁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 |
本书就辽宁资源型城市棕地开发利用策略进行探究, 就合理开发再生空间,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细致分析了辽宁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的发展策略并进一步探究辽宁资源型城市棕地开创再生空间的转型路径, 包括生态修复、空间再利用、拓宽开发利用渠道等。同时介绍了城市棕地的本质属性以及研究与开发城市棕地的意义, 还介绍了相关棕地的研究形态。 |
白鹏, 赵宇南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F299.273.1 |
78 |
0 |
荐购
|
| 1402 |
|
城市住房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 |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和全面谋划, 确保住房领域发展目标、重要战略及相关举措的有效传导和具体实施,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积极探索编制并实施住房发展专项规划。本书从理论和案例两个维度做一些探索性的讨论和分析, 以期增进住房发展规划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领域的思考和对话。在理论篇, 阐释了住房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住房发展规划变迁的轨迹, 并围绕如何进行前期研究, 如何编制住房发展规划, 以及如何实施和评估住房发展规划进行阐述。在案例篇, 一方面回顾了国外主要城市住房发展规划的发展历程, 重点剖析了纽约、东京等重点城市的相关情况, 另一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编制和实施住房发展规划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并以《上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为个案, 将规划编制作全景式诠释。 |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F299.275.1 |
98 |
0 |
荐购
|
| 1403 |
|
转型时期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及整合机制研究:以山东为例 |
本书内容包括国外农村城市化模式的相关理论综述; 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模式现状分析; 转型时期山东沿海农村城市化新特点、新问题; 沿海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协调互动; 沿海农村城市化德转型社区等。书稿结构合理, 内容丰富, 对研究沿海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同时, 书稿理论与实践兼具。 |
邵峰著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F299.275.2 |
58 |
0 |
荐购
|
| 1404 |
|
创新视域下的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研究 |
本书共三章, 内容包括: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 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设想; 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
朱阿丽, 石学军著 |
阳光出版社 |
F299.275.2 |
45 |
0 |
荐购
|
| 1405 |
|
特色之谜: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小城镇发展转型研究 |
本书在全面梳理既有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经验上, 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小城镇发展的历程, 深刻分析小城镇分化发展的空间格局与职能分布特征, 全方位探索其特色成长的机理, 全过程揭示其特色成长的机制与规律; 在研判未来人口迁移和布局趋势的基础上, 理清和把握浙江小城镇未来发展的3大格局与模式, 提出面向“和而不同”区域关系的小城镇特色成长与分类管理的政策和建议。乡村建设是当今我国城乡建设的热点话题。本书以浙江乡村建设为案例, 研究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与演变, 这对我国的乡村建设具有重大指导作用。乡村建设理论; 国外乡村发展历程与经验借鉴; 浙江乡村建设演变历程; 浙江乡村建设实证研究; 浙江大都市区乡村建设。 |
陈前虎, 王岱霞, 武前波等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F299.275.5 |
168 |
0 |
荐购
|
| 1406 |
|
城市群绿色发展布局及其协调发展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
本书内容讲述: 探究湖北以城市群为主体承载形态的绿色发展布局的体制形成过程及其架构, 分别从优化低碳控碳、生态修复与保护、污染防治、资源高效利用、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变五个方面挖掘湖北绿色发展的主要成效及其城市群承载形态, 在分别对这五个方面对标“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的基础上, 在湖北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布局, 加快形成“强核、壮圈、带群、兴县”多点支撑、多极发力格局下, 提出湖北优化绿色发展布局, 推动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策略和综合政策。研究成果对于全国及湖北省以城市群为空间承载主体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和推动绿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张欢, 成金华, 呙孙林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F299.276.3 |
98 |
0 |
荐购
|
| 1407 |
|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研究 |
本书以产业结构优化理论阐释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内涵; 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结构演化理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比较优势陷阱理论和适度规模理论阐释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必然性; 以资源诅咒理论阐释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机制; 基于供给需求的视角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动因。 |
肖滢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299.276.33 |
78 |
0 |
荐购
|
| 1408 |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
从粤港澳合作到粤港澳大湾区, 是国家改革开放40年辉煌历程的缩影; 展望未来, 独具中国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 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背景下, 本书分别就粤港澳三地合作的成功经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与其在开放型经济中的作用、构建大湾区跨区域多层次协同机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两阶段发展目标”框架下, 展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愿景和神圣使命。 |
樊纲, 许永发主编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F299.276.5 |
68 |
0 |
荐购
|
| 1409 |
|
广东省城市评估数据蓝皮书:韧性城市视角下的城市评估:2020 |
本书以后疫情时代为背景, 从城市健康与城市系统韧性理念出发, 针对广东省21地市在此轮疫情中反映出的城市人口系统、用地系统、农业系统、交通系统、经济系统及生态系统等城市关键系统的脆弱性问题, 通过大数据手段对各关键系统进行科学评估, 发现系统脆弱性节点, 并提出韧性强化的策略建议及信息化设想, 以为强化城市治理能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选题从: 1人口韧性、2土地韧性、3农业韧性、4交通韧性、5经济韧性、6生物资源韧性 (生物资源复壮能力)、7数据增强韧性、8信息化增强韧性等8个方面进行论述。 |
王浩, 马星, 胡慧建主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F299.276.5 |
188 |
0 |
荐购
|
| 1410 |
|
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0:提升城市品牌形象:2020版 |
本书从全球城市排名评价分析、国际经贸、国际交往、国际传播等方面对广州城市国际化状况展开研究, 并设国际交往中心专题就城市国际化的升级发展路径展开探讨, 提出广州着力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全力打造国际大都市的对策建议。 |
主编尹涛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F299.276.51 |
128 |
0 |
荐购
|
| 1411 |
|
都市区发展边界与生态区土地利用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
本书分为两篇。第1篇“都市区发展边界研究”分为七章内容, 第1章、紫2章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 目前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第3章主要阐述相关的基础理论; 第4章至第7章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2篇“生态区土地利用研究”分为七章内容。第8章、第9章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和典型生态区土地利用模式; 第10章主要阐述相关的基础理论; 第11章至第14章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
李斌, 李辉等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F299.277.19 |
59 |
0 |
荐购
|
| 1412 |
|
新时代背景下重庆新型城镇化实现路径研究 |
本书按城市地理学理论体系, 系统建构了重庆新型城镇化核心内容, 主要包括: 重庆城镇化基本要素, 重庆城市目前的类型, 重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重庆城镇化水平及其目标, 优化重庆城镇空间格局, 提升重庆城镇等级体系, 绿色城镇化, 小康社会城镇化与建设标准等。本书对重庆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有着参考意义。书稿分为《重庆城镇化路径的总体设计与目标战略》、《新时代背景下重庆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重庆市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路径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重庆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低碳经济下的重庆城镇化实现路径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基于高效的重庆城镇化的路径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多样化的重庆城镇化的路径研究》9个篇章。 |
李坤, 殷朝华著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F299.277.19 |
58 |
0 |
荐购
|
| 1413 |
|
古镇发展:基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研究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分布有七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风貌与环境特色最为显明。作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对象, 目的在于将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的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布局结合起来, 从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统筹考虑, 探讨采取综合措施, 有效保护示范区的人文历史环境和整体生态、空间的秩序。同时, 在示范区发展政策的制定过程中, 将历史文化古镇作为重要因素和重要价值取向。 |
范志刚, 张立莉, 蔡晟等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299.295 |
68 |
0 |
荐购
|
| 1414 |
|
土地经济研究:13 |
本书是有关土地流转的学术论集, 成果来自中外重点大学有关土地经济研究的学者, 我国的土地包括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 这两种土地分别如何流转, 如何实现公平, 以及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 如果实现乡村振兴, 是本书主要研究问题。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十篇土地经济方面的文章。各篇的作者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围绕土地经济研究展开了不同角度的探索, 不论是理论分析, 还是实证研究, 不论是文字阐述, 还是模型演示, 都给读者以启迪。 |
主编黄贤金, 严金明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F301 |
45 |
0 |
荐购
|
| 1415 |
|
土地经济研究:第16辑 |
本书是有关土地流转的学术论文集, 成果来自中外重点大学有关土地经济研究的学者, 我国的土地包括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 这两种土地分别如何流转, 如何实现公平, 是本书主要研究问题。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十篇土地经济方面的文章。各篇的作者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围绕土地经济研究展开了不同角度的探索, 不论是理论分析, 还是实证研究, 不论是文字阐述, 还是模型演示, 都给读者以启迪。本书旨在通过凝聚土地经济研究智慧, 推进土地经济学科研究与发展。 |
主编黄贤金, 严金明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F301 |
45 |
0 |
荐购
|
| 1416 |
|
土地经济研究:14 |
本书是有关土地流转的学术论集, 成果来自中外重点大学有关土地经济研究的学者, 我国的土地包括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 这两种土地分别如何流转, 如何实现公平, 以及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 如果实现乡村振兴, 是本书主要研究问题。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十篇土地经济方面的文章。各篇的作者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围绕土地经济研究展开了不同角度的探索, 不论是理论分析, 还是实证研究, 不论是文字阐述, 还是模型演示, 都给读者以启迪。 |
主编黄贤金, 严金明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F301 |
45 |
0 |
荐购
|
| 1417 |
|
土地经济研究:第15辑 |
本书是有关土地流转的学术论文集, 成果来自中外重点大学有关土地经济研究的学者, 我国的土地包括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 这两种土地分别如何流转, 如何实现公平, 是本书主要研究问题。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十篇土地经济方面的文章。各篇的作者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围绕土地经济研究展开了不同角度的探索, 不论是理论分析, 还是实证研究, 不论是文字阐述, 还是模型演示, 都给读者以启迪。本书旨在通过凝聚土地经济研究智慧, 推进土地经济学科研究与发展。 |
黄贤金, 严金明主编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F301 |
45 |
0 |
荐购
|
| 1418 |
|
土地资源学 |
土地资源学是土地科学学科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体系) 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本书构建了土地资源学科较完善的结构体系,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系统地论述了土地资源学的各个方面; 既有理论分析, 也有多种方法的探讨; 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观点的新颖性, 将理论和学术性探索与应用性并重的原则贯穿全书。 |
杨子生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301 |
98 |
0 |
荐购
|
| 1419 |
|
特色专业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以海南大学为例 |
本书以特色专业作为研究背景, 介绍了高校特色专业研究和国内外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探究了土地资源管理科学的学科内涵, 并对国内外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高等教育发展及研究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土地资源管理省级特色专业为例, 对特色专业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 结合大学生特色科研活动, 对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特色专业背景下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
栾乔林, 熊昌盛, 谷秀兰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F301.2 |
70 |
0 |
荐购
|
| 1420 |
|
农地利用的宏观转型诱导及其环境影响研究 |
本书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后, 观察了农地利用的数量特征变化(集约变化)、农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特征变化(农业景观变化)以及农地利用的污染性投入变化, 解释了宏观转型对农地利用特征改变的诱导; 探究了农地集约利用中的碳排放效率以及以农地流转为中介的城镇化对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 解释了农地利用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低碳排放价值取向的农地利用优化; 分析了农地流转通过农地投入强度对癌症发病率的影响, 解释了农地利用对健康的影响。 |
游和远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301.2 |
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