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1010(807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421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 本书在作者多年教学和深入基层展开调研的基础上编写完成, 内容全面覆盖了涉农经济组织会计业务核算的各个方面。从组织形式上说包括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 从内容上说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及其他农业经营活动内容。在编写过程中编者搜集了相关法规中新的规定, 并通过走访、研讨、调查广泛收集了大量素材, 引入大量的实例及案例, 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务性, 是农业企业会计教材更新换代的较好版本。 主编雷秀明, 张新, 黄尚举 辽宁大学出版社 F302.6 45 0 荐购
1422 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生态农旅产业耦合系统机制研究 本书共分为7部分, 内容包括: 绪论;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产业耦合系统中资源的最优利用; 产业系统发展中的环境容量影响分析; 产业耦合系统最优化增长的路径上产业结构的动态分析; 数值模拟与实证; 研究结论与展望。 尹新哲, 李菁华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F303.4 48 0 荐购
1423 海外农产品市场研究:2019 为了给“一带一路”农业区域合作和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信息参考, 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在第3届海外农业研究大会之际, 汇集了全球19个主要农产品品种的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 希望通过本书能形成多方合力, 持续提升海外智库影响力, 共同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也为区域农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市场分析和预测。 聂凤英, 李辉尚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F304.3 180 0 荐购
1424 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治理-风险-绩效研究 本书的创新点主要有: 该书运用经典的剩余控制权理论, 分析日本农协和韩国农协内部信用合作风险防控的治理机制设计。通过对日本农协和韩国农协内部开展信用合作的成功经验及我国开展信用合作的经验教训分析, 验证了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相匹配理论在信用合作组织治理研究中的适用性; 运用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治理与风险防控理论及剩余控制权理论来分析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治理对其风险和绩效的影响; 用监督效率模型分析四个典型模式的治理-风险-绩效之间的内在机理, 从而为设计治理机制实现不同模式信用合作的稳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田杰, 李佩哲, 尤德豪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F306.4 56 0 荐购
1425 黄河上游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评价研究 本书在运用生态学及经济学等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 利用有关生态监测数据和《国家林业统计年鉴》、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的统计数据, 采用综合分析、价值计量和层次分析等方法, 对黄河上游的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研究结果对于已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的科学评价以及未来的退耕还林工程的合理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政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307.2 78 0 荐购
1426 现代林业理论及其应用 本书探究了现代林业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问题, 介绍了现代林业的基础知识, 揭示了高校网络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明确了森林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建设是实现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事实; 主要运用文献调查的方法揭示了现代林业的研究面貌, 指出了现代林业培育与保护体系建设对现代林业系统性保护的具体影响; 围绕育苗、营造技术、林业资源管理等重点论述了现代林业理论创新与应用发展问题。本书在内容选取上既兼顾到知识的系统性, 又考虑到可接受性, 涉及面广, 实用性强, 使读者能理论结合实践, 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 理论与实践并重, 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张军著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F307.2 76 0 荐购
1427 现代林业理论与生态工程建设 本书首先对现代林业理论发展以及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 对现代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特点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重点阐述了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的类型以及生态工程建设对现代林业发展的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具体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基于当前现代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 对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李泰君著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F307.2 72 0 荐购
1428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及其核算系统研究 本书研究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下的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其核算系统构建。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在科学合理保护与经营的情况下, 可持续不断为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提供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本书基于对我国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总体目标和内在要求的分析, 结合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 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其核算技术的研究。通过研究, 在理论层面解决为什么要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什么的问题; 在技术层面解决怎样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 如何构建核算系统实现按年度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问题。通过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及核算技术的研究, 丰富我国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张卫民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F307.26 49 0 荐购
1429 上合组织国家农业技术交流、培训与示范需求分析报告:2019 本报告通过四部分内容对上合组织国家农业技术交流、培训与示范需求进行深度分析。第一部分对开展上合组织国家农业技术交流、培训与示范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从基本概况、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政策这五个方面阐述各成员国农业与科技发展概况。第三部分从四个方面对上合国家农业科技交流、培训与示范的需求内容进行深度分析, 包括对区域发展共同面临问题分析、对各成员国农业发展面临问题分析、对农业科技交流、培训与示范对象和内容的深度剖析, 以及对培训方案多角度设计等。最后一部分从组织层面和资金层面阐述促进上合组织国家农业技术交流、培训与示范的保障措施。 聂凤英, 赵新力主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 F31-20 128 0 荐购
1430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中美欧农业支持政策比较研究 本书共分8章, 分别为农业支持的概念、内涵及理论沿革; 中美欧农业支持政策的形成过程与特点; 农业基础设施与产业开发的支持政策分析; 农业科学技术及其推广应用的支持政策分析等。 刘静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F310 49 0 荐购
1431 农村土地退出:理论、意愿与实践 本书从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在继续、大量农村人口将向城镇转移的大背景出发, 结合当前的农村宅基地低效率利用甚至闲置的实际情况, 深入论证了允许进程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农村宅基地重要性, 提出了乡城迁移视角下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成因、偏好及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 并系统梳理了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进展与挑战。在此基础上, 本书利用2014年和2018年在黄淮海农区做的2次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 系统分析了农户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宅基地退出意愿和方式偏好, 并采用MvProbit模型和内生转化Probit计量分析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方式偏好和对退出后的宅基地承接主体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 本书基于福建晋江、浙江乐清、山东青州等宅基地退出典型案例, 比较分析不同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 以及农村宅基地退出面临的问题, 进而提出城乡一体化趋向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改革思考与政策建议。 刘同山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311 78 0 荐购
1432 从耕者有其田到乡村振兴:中国特色“三农”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本书共分为五大块, 分别是绪论篇、农业篇、农村篇、农民篇和展望篇, 对不忘初心, 牢记推动“三农”发展的使命,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农”道路, 促进中国“三农”领域的深化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等,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顾海英, 王常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F32 105 0 荐购
1433 农地流转促进专业农场经营问题研究 本书将重点放在中国和日本的农地流转背景下, 把握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的意识、意愿, 并梳理通过农地流转进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过程和现状。具体而言是从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对农地流转的农户意愿及行为、农地流转与农业经营规模扩大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研究, 并以这些研究为基础, 提出相应的研究课题。 金红兰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32 88 0 荐购
14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三农”协同发展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同名课题的成果, 专著, 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协同发展而展开。导言开宗明义地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紧接着从纵向演进与横向援引两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三农”协同发展进行了理论溯源, 并基于对“产业结构转换”的经济视域局限分析, 引入了“空间结构共生”的整合视域并搭建了理论框架,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然后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的历史进程, 总结了实践中所形成的系列基本经验, 揭示了理论与实践互动中所呈现出的特色表征, 基于实践反思为社会主义“新三农”协同发展提供了经验遵循。课题的重点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三农”协同发展面临的国内矛盾与国际挑战; 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攻方向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三农”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 从党领导下的工作机制、政府“牵引力”、市场“源动力”、社会“驱动力”以及“内外联动机制”等方面构建了“新三农”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最后从根本途径、制度调适和政策保障三个维度提出了“新三农”协同发展的支撑体系。总之, 该成果主题突出, 环环相扣, 自成体系。 王国敏等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F32 168 0 荐购
1435 新时代“三农”战略思考 本书以分部分记叙的形式, 提炼智库报告, 并按照时间顺序呈现报告形成时段的观点、判断和建议。一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系统回顾了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经验及对世界的贡献, 总结、提炼中国减贫的主要做法与成就, 战略性地提出需及早谋划、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系统推进两大战略, 实现历史交接与无缝衔接的方案。系统梳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技需求, 编制了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规划、计划, 扛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引领全国农业科技整体跃升, 以期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二是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 沿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 从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绿色发展、供需形势、农业科技发展、食物营养与健康、海外农业市场六个维度, 围绕现状、问题、挑战及建议作出系统研判, 提出: 需重新审视中国农业-食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需以绿色科技行动促进绿色改革; 需对动物疫病防控等技术领域、技术保护能力及核心专利质量等给予充分关注; 需在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满足基本供需的同时, 加强对健康营养的关注, 调整战略重点与任务。三是直面社会各界重大关切, 聚焦“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的核心产 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组织编写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F32 150 0 荐购
1436 立足“三农”, 推动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新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系统地探讨和分析, 从推动农业农村转型的制度改革、发展农村互联网经济、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选择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等方面展开阐述。 杨照东著 中国商务出版社 F32 76 0 荐购
1437 舜耕论坛精华集:自然科学篇 本书共收录专家报告文稿18篇, 涵盖了棉花、大豆、水稻等作物, 涉及了节水农业、智慧农业等范畴。既有对当前农业宏观政策、行业发展的思考, 也有对农业科技前沿领域的探索, 宏观研究与微观探索并重, 一方面是对学术成果的展示传播, 另一方面对促进不同学科深入交流、激发科学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舜耕论坛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宗旨, 立足我国农业生产实际, 引领农业科技创新方向,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聚集国内外行业高端人才, 交流学术思想, 迸发智慧火花, 搭建起高水平政研企、农科教、产学研交流平台, 为山东农业发展建言献策。该本书共收录专家报告文稿18篇, 涵盖了棉花、大豆、水稻等作物, 涉及了节水农业、智慧农业等范畴。既有对当前农业宏观政策、行业发展的思考, 也有对农业科技前沿领域的探索, 宏观研究与微观探索并重, 一方面是对学术成果的展示传播, 另一方面对促进不同学科深入交流、激发科学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万书波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F32-53 120 0 荐购
1438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研究 本书从基础理论、案例分析和现实问题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将农业产业化置于乡村振兴背景下, 阐述乡村振兴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机理, 深入分析农业产业化及其组织形式的基本理计论, 选取三个典型的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代表国家-美国、法国和日本, 对这三个典型国家的农业组织发展进行比较从中找到对我国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的经验与做法。 张春华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F320.1 59 0 荐购
1439 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创新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研究 本书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 主要从理论层面对我国“四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同步等现象展开深入研究。在明确中国“四化”发展基本格局, 以及“四化”同步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制基础之上, 明确了“四化”同步战略框架和推进路径, 并针对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生产要素流动与经营模式改革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宽视角、深层次地探讨。同时, 通过构建“四化”指标体系, 估算了工业化、城镇化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拉动作用。 孔祥智等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F320.1 158 0 荐购
1440 走好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 以“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 (太谷) 论坛”为交流平台, 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 深度阐述了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化的实践与思考。现将论坛论文汇编成书, 以飨读者。书中文章代表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新见解。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编 研究出版社 F320.1-53 29.8 0 荐购
页码:72/289页  每页: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