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1010(807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2461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政策: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本书分国际篇、国别篇和比较借鉴篇三个部分, 重点回应以下核心问题: 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内涵与特征。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政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一般发展模式与个性化发展模式。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制定的一般规律与经验教训。国际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启示和借鉴。 刘宝存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G639.1 96 0 荐购
2462 基础教育与教学发展研究 本书以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精神为依据, 整合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编写而成。本书的内容主要包含基础教育与教学发展研究, 分领域介绍了基础教育方面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成果, 对教育生态、学科教育、学科素养、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师模式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德育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专业度, 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 了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基本趋势。 王笑寒著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G639.2 58 0 荐购
2463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第四十七卷 本书主要聚焦基础教育阶段, 分教育前沿问题、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德育研究、课程教材改革、学科教学策略等栏目, 分领域介绍了国内外基础教育方面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成果。由多位教育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师所写, 每篇论文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专业度, 围绕教师、学生、学科教学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探讨, 提出了可供参考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 反映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重要的参考用书。 主编何云峰 上海教育出版社 G639.2 50 0 荐购
2464 “以‘学’为中心”理论的建构与田野实践 本书立足基础教育, 以“学生学习中心”理论的建构为核心, 梳理教育发展源流、分析教育改革形势和机遇, 吸纳前沿教育理论和成果, 将国家课程“转述”为基层实践语言, 从学习目标、学习空间、教学关系、教学流程、教学评价等维度, 全面建构“学生学习中心”支持体系。 王白云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G639.2 40 0 荐购
2465 高等教育管理与教学创新研究 本书共包括7个章节, 分别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概述、高等教育管理系统论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创新实践、高等教育教学理论概述、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体系、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及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深入探讨高校教育管理及教学实践的创新。 王迎编著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G64 68.8 0 荐购
2466 当代大学生双创素质教育培养机制研究 本书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入手, 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的融合进行了分析研究; 另外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机会的把握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做了一定的介绍; 还对大学生企业运营与管理创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及“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做了简要分析; 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培养工作的科学道路。 汪淑双著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G640 78 0 荐购
2467 创新能力培养新视野 本书围绕智慧因素、非智力因素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培养。书中就创新的巨大价值、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智慧和创新思维的特点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 同时也就非逻辑思维训练的主要方法和逻辑思维训练、非智力因素的优化等方面展开了探索。本书是一本创新思维实践方面的著作, 在快速变化的今天, 掌握并了解思维和创新的发展规律对于大学生们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益处颇多, 对社会青年和创业者来说学习并了解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自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余华东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G640 95 0 荐购
2468 基于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有效性研究 本书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所产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研究了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设计调查问卷, 描述心理学视域下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的现状。第四部分结合心理学理论基础, 对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第五部分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过程等方面, 进一步提升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第六部分根据前面的研究, 探讨得出高校第二课堂教育育人体系的具体路径。 包璐璐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G640 72 0 荐购
2469 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构建与实践 本书拟通过梳理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历程, 分析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到深度融合的演进过程中,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基础, 以合作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 形成利益共同体, 开展科技创新, 推进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形成与变革的机理。从宏观层面探讨新时代我国政府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导向演变的历程。结合新时代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基本态势, 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到深度融合的基本路径,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 杜茂华, 陈莉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G640 88 0 荐购
2470 “四间”赋能“产教”攻坚:乡村振兴“田间学院”教学探索与实践 本书属于高等教育方面的著作, 全书构架由五大部分组成, 即“四间”赋能、稻田“行间”一条鱼、“车间”一头猪、游在“乡间”一堂课、产学“研间”一次改。全书以乡村振兴为核心, 将学校人才培养与水稻种植技术、田鱼养殖技术、生猪养殖技术、腊肉食品加工技术等一一串联起来, 并根据当地农业特色开设各类“乡村振兴学院”, 组建“教授战队”, 尽锐出战、冲锋陷阵, 对乡村振兴、职教扶智、“产教”攻坚等方面的研究者具有学习与参考价值。 陈章, 李炯光, 赵福奎编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G640 79 0 荐购
247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新模式研究 本书主要阐述了包括中国发展与社会创新、创业的内涵解读、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模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体方法分析、触摸创新之魂、展开创新的双翼、实现创新之梦、拓展创业之路, 做好创业准备、打开创业之门、创业启航等方面的内容。 黎博, 曾依依, 唐星星著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G640 76 0 荐购
247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本书紧跟时代发展, 从人文素质教育理论、礼仪与修养、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四个方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 书中列举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创新策略及方法, 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 并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还运用心理学理论、团体辅导、心理剧等方式将心理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对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实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鑫著 延边大学出版社 G640 54 0 荐购
2473 高校文化育人探索研究 本书内容: 在文化强国战略下,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 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因此, 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高校作为文化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 其文化育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程。因此, 对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将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本书就如何进一步创新文化育人方法、深化文化育人基础建设、健全文化育人长效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主编朱建军, 魏刚, 杨诚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G640 56 0 荐购
2474 大学生科技创新育人体系研究与实践 本书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育人体系构建、实践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活动探索等内容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相关的实例, 旨在为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启发, 并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重点介绍了科技活动实施过程, 展现科技创新活动缤纷多彩的魅力, 激发读者科技创新兴趣, 为相关学科的大学生或对此领域感兴趣的青年朋友开启创新之门。 张晓琪, 夏涛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G640 69 0 荐购
2475 产学研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本书以信息通讯技术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从创新网络的视角, 深层次把握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 并揭示创新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 打开产学研协同互动的“黑箱”, 从而为充分利用优良的网络结构所形成的功能倍增器作用,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快解决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育政策。 高霞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G640 56 0 荐购
2476 发展视野下的大学生综合素养培育 本书为大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研究著作。本书针对目前大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立足于我国大学生教育现状, 详细地论述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并从发展的角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 探讨了大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及时代意义, 并将其细致划分为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人文素养培育、职业素养培育、心理素养培育以及创新素养培育等内容。 唐祥云, 黄静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G640 79 0 荐购
2477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 本书从实践出发, 分别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重点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措施。 潘子松著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G640 58 0 荐购
2478 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路径 本书共包括七章内容: 第一章对大学生人学教育进行了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初识大学、学会学习以及了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以期能够帮助大学生对大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并能够很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二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研究, 首先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内涵, 接着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第三章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行了研究; 第四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研究; 第五章至第七章分别对大学生创新教育、就业教育以及创业教育进行了研究, 大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 所以一定要掌握就业及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 为未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少英著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G640 48 0 荐购
2479 学海拾贝:高校感悟 本书为作者科学网博文精选集锦而成。以一名高校教师的视角, 审视10余年高校变迁, 通过亲身经历, 观察思考, 发表评论和感言。从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高校改革等方面, 揭示和评论高校的现象和问题, 如教学过程、教材、项目、论文、期刊、培养人才理念、师生关系、招生、论文选题、毕业答辩、就业、老师现状、职称评定、体制改革、管理评价等, 详细阐述了个人见解和观点, 提供思考和经验思路, 体现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李东风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G640-53 95 0 荐购
2480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贯彻落实这一教育理念的成果汇编, 分为两个篇章--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共14篇文章。本书内容紧紧围绕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革命精神传承、课程思政探索等方面, 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创新成果, 旨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 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 G641 85 0 荐购
页码:124/289页  每页: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