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21 |
|
梨园一斛饮 |
本书为艺术评论文集, 主要是戏剧评论, 其中囊括了戏剧理论、名剧改编, 电影电视书评略涉及。笔者从文本建构、舞台呈现、演员表演特色和主旨思想等方面内容着眼, 从艺术理论角度深入浅出, 条分缕析的解剖, 同时从艺术的不同角度对剧目进行点评, 并提出个人观点, 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观众如何欣赏原创剧目深层次或多方面的现实意义表达。读者在阅读审美愉悦的同时, 可以窥探戏剧文学在舞台的完美诠释和剧本创作技巧。本书是一部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的艺术评论文集, 既适合戏剧专业人士和研究者阅读, 也适合广大戏剧爱好者品读。通过阅读本书, 读者将能够提高自己的戏剧鉴赏能力, 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艺术。 |
常瑞芳著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J805.2-53 |
98 |
0 |
荐购
|
| 4022 |
|
当代美国戏剧思潮与流派研究 |
本书稿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美国戏剧思潮研究”的成果。书稿对当代美国戏剧思潮和流派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介绍, 包括奥尼尔与美国现实主义戏剧思潮、左翼戏剧与社会问题剧、美国地域文化与乡土戏剧流派、谢泼德与信息部传奇等。 |
韩曦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J805.712 |
98 |
0 |
荐购
|
| 4023 |
|
云南农村戏曲史 |
本书作者认为云南农村戏曲史有两个系统: 一是源于明代小曲, 也是各地方的土戏、土调的集合和云南的牧歌, 是为旧灯剧; 二是由道情、弹词变化而来, 是为新灯剧 (即玉溪花灯) 。云南花灯“包含着许多真实朴素的民间歌谣”, 主要内容是“反映着艰辛的纯朴的农民生活和真诚的洁白的农民感情”, “保留下一些不平之鸣”。“有喜剧, 有悲剧, 但是淫词很少”是“为农民所有的最高贵的艺术”。花灯是至今保留了最原始的歌舞剧“连相”的演唱形式。其中的秧歌还留有明代吴歌的痕迹。 |
徐嘉瑞著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J809.2 |
68 |
0 |
荐购
|
| 4024 |
|
古代戏曲中之“鬼戏”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
本书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戏曲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学术书。本书尝试以中国古代戏曲中之“鬼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 对古代鬼戏之生成及其所反映的民间鬼神信仰、儒释道思想进行阐释与分析。本书认为, 古代鬼戏创作受到民间鬼神信仰、儒家思想、佛教思想、道家思想的直接影响, 通过形象生动的情节设置反映了古人之“乐生恶死”的基本信仰, 刻画了众多具有忠孝节义等品质的角色, 表现了儒家所倡导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理念, 直接反映了佛教之因果业报、轮回转世观念等等。 |
刘库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J809.22 |
95 |
0 |
荐购
|
| 4025 |
|
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增订本 |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一书以中国古代戏剧观念的历史演进和古典戏剧理论的历史分期为“史”的线索, 以“曲学”“叙事理论”和“剧学理论”为三大体系, 从横向角度清理古代戏剧理论的独特思想内涵, 探索中国古典戏剧的理论体系、理论特色以及价值功能, 进一步揭示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民族性格。此次修订再版, 结合十余年专业研究新成果, 精益求精。此书历来为中文系推荐之参考书目, 也适合推荐给广大古典戏曲爱好者, 可对中国戏曲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
譚帆, 陸煒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J809.22 |
118 |
0 |
荐购
|
| 4026 |
|
宋元戏曲史 |
本书是王国维先生多年从事戏曲研究的一部总结性著作, 被公认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开山之作。它大大提升了戏曲在文学中的地位, 将之从“托体近卑”的俗文学拉升到了文学艺术的范畴。全书以宋、元两朝为重点, 征引历代有关资料, 考察中国古典戏曲形成、演变、发展的过程, 描绘出清晰的途径和线索, 对戏曲语言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作了具体的分析和发挥。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戏曲发展史的专著, 材料丰富, 治学态度谨严, 影响深远。本书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对中国戏曲史研究的杰出贡献, 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戏曲发展史的专著, 其开辟之功, 良不可没。 |
王国维撰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J809.244 |
48 |
0 |
荐购
|
| 4027 |
|
戏剧在美国的衰落:又如何在法国得以生存 |
本书追溯了这段美国戏剧衰落的历史, 同时也讲述了它是如何抵抗, 如何与时俱进的。它向整个世界--黑人、拉美人和亚洲人--敞开胸怀, 也向各种身份的群体--女性、同性恋者--张开怀抱。社会戏剧复苏, 先锋戏剧再次觉醒, 大学戏剧在新技术的滋养下繁荣发展, 它们都开始征服新的观众。幸运的是, 在法国, 戏剧仍处于人们的关注之下。但为了走出商业化趋势和精英主义诱惑的无谓之争, 为了避免自身走向衰落, 戏剧需要奋起直追。美国戏剧是一面镜子, 它可以反映戏剧何以衰亡, 何以重生。 |
(法) 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 |
商务印书馆 |
J809.712 |
52 |
0 |
荐购
|
| 4028 |
|
导演艺术构思 |
本书阐述了导演、导演思维、导演教育的相关知识; 分析了导演在人物、结构、时空、主题上对剧作的把控; 探究了表演元素、表演技巧和导演对演员的相关工作, 导演对演员、机位、轴线等的调度工作, 以及导演在构图、景别、光线、色彩、剪辑等方面的视听工作; 并对导演的工作流程、统筹以及与各部门的沟通等工作进行了研究。 |
陈世妍著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J811.2 |
68 |
0 |
荐购
|
| 4029 |
|
演出叙述:从实验戏剧到行为艺术 |
本书是对演出叙述进行符号学分析的研究专著。以符号叙述学为理论基础, 聚焦演出叙述的元戏剧性, 勾连实验戏剧与行为艺术两大重要艺术门类。实验戏剧方面, 本书主要涉及史诗剧、残酷戏剧、荒诞派戏剧、说话剧、偶发戏剧、沉浸式戏剧, 以及林兆华、孟京辉、牟森、赖声川等人的戏剧实践。行为艺术方面, 除了对行为艺术与戏剧艺术关系的分析外, 本书还将其置于观念艺术和参与式艺术的脉络中进行观照, 从而勾勒对行为艺术的立体认知。实验戏剧与行为艺术并置在演出叙述中进行考察, 有利于加深对各自的理解, 推动新艺术形态的生成, 同时反哺符号叙述学的理论建设。 |
潘鹏程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J812 |
56 |
0 |
荐购
|
| 4030 |
|
戏剧表演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 |
本书以戏剧表演的基础理论与实践作为研究对象, 从戏剧艺术的基本概述入手, 分析了戏剧冲突、时空一致性等戏剧艺术的特点, 阐述了心灵净化说与模仿说、古典主义与“三一律”、布、斯、梅三大表演体系及学说等戏剧艺术理论, 阐述了表演艺术的基本内容, 以及演员在表演艺术中的体验与体现, 之后分析了戏剧动作与戏剧行动, 分析了戏剧表演与角色塑造, 最后阐述了戏剧表演中关于角色塑造的实践。 |
高峰著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J812.2 |
59 |
0 |
荐购
|
| 4031 |
|
即兴续篇 |
本书是基思的性经典著作《即兴》的续篇一步详细介绍了现代即兴体系的形成、即兴表演是如何讲故事的、如何在人际交往的探索中发挥作用, 尤其是引入了曾启发美国喜剧节目《周六夜现场》的“即兴剧场运动会”。书中以通俗生动、情境化的文字记录了作者在世界各地的教学现场, 仿佛一段段通往未知的冒险, 看似天马行空的230多个游戏和练习, 为演员、表演教师和导演解放了想象力, 也关乎艺术、教育、心理, 帮助我们以更开放的心行沟通、施展创意。 |
(英) 基思·约翰斯通著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J812.2 |
92 |
0 |
荐购
|
| 4032 |
|
戏剧影视表演 |
本书是针对影视艺术创作人员所需的重要知识结构所设计的, 涵盖了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剪辑、美术设计等专业的主要课程, 从前期策划、剧本创作、导演构思、美术设计到现场拍摄、后期剪辑、电脑特技制作合成等各个环节。 |
李雪涛著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J812.2 |
50 |
0 |
荐购
|
| 4033 |
|
舞台灯光设计与实践 |
本书探讨了舞台灯光设计与实践, 主要介绍了舞台灯光设备、舞台灯光的光学系统、舞台灯光艺术表现手法、舞台灯光的体现手段等。同时, 分析了基于视觉艺术的舞台灯光设计、基于中国戏曲艺术审美的舞台灯光设计另外, 还阐述了舞台灯光设计实践。 |
缪伟著 |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J814.4 |
48 |
0 |
荐购
|
| 4034 |
|
传统戏曲与古典歌剧通识研究 |
本书的写作是基于歌剧与戏曲的普通欣赏者的需求, 从对中国传统戏曲和欧洲古典歌剧发展史的梳理出发, 追寻这两种中西方古典艺术样式成型、发展、演变的脉络, 最终在“家族相似”的同构性框架内分析两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大部分内容具有普及性, 语言力求深入浅出。希望本书能为广大的歌剧和戏曲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审视中国传统戏曲和欧洲古典歌剧的新视角。 |
刘暄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J82 |
46 |
0 |
荐购
|
| 4035 |
|
中国高等戏曲教育研究 |
本书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戏曲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总结了戏曲高等教育和高层次戏曲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并从中提炼了有价值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目前我国戏曲高等教育所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重点对戏曲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戏曲人才培养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教学科研环节的体制机制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矛盾等做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和思考, 并在综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实践典型案例基础上, 提出了破解制约我国戏曲高等教育发展制度性难度题的方案和思路。本书旨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艺术, 更好地开展戏曲艺术高等教育工作, 培养更多高层次戏曲艺术人才提供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 |
黄暾炜著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J82-4 |
68 |
0 |
荐购
|
| 4036 |
|
闻歌想影:齐如山说京剧 |
齐如山为一代戏曲理论家, 是梅兰芳的“御用”编剧, 与王国维、吴梅并称“戏曲三大家”。本书从齐如山诸多剧学著作中精选关于京剧组织、京剧行当、梨园名伶、戏界掌故等文章四十篇, 特别收录齐如山手绘并题跋的明代京剧摹本, 以及清代宫廷画师所绘的京剧人物图, 细述京剧的前世今生, 全面还原京剧之美, 是一本图文精美的京剧艺术通俗读物。齐如山学识渊博, 语言京味十足, 一人综合了观众、行内人、评论者、研究者等多重身份的不同视角, 戏台内外事谙熟于心, 诸多剧目历史沿革娓娓道来, 市井坊间伶人轶事谈笑风生。阅读本书不仅能收获京剧各方面的知识, 还能窥见和领略旧时梨园所独有的热闹和绚丽。 |
齐如山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J821-53 |
48 |
0 |
荐购
|
| 4037 |
|
中国歌剧艺术发展与演唱实践研究 |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舞蹈及美术等各种艺术元素高度熔铸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是人类艺术史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高级艺术形态, 因此堪称“人类艺术皇冠上的宝石”。本书通过对中国歌剧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其代表性作品进行梳理, 勾画出我国歌剧艺术发展的清晰轮廓, 建构起中国歌剧的历史研究框架。全书共有六章内容, 包括中国歌剧艺术的萌芽期 (1920-1936)、中国歌剧艺术的探索期 (1936-1949)、中国歌剧艺术的繁荣期 (1949-1966)、中国歌剧艺术的复苏与多元化发展 (1976-至今)、歌剧演唱技巧与表演、经典歌剧作品演唱实践。本书内容全面, 深入浅出。通过对本书的学习, 必将加深各国观众和同行对华夏文明及当代中国形象的理解和认同。 |
郭年平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J822 |
80 |
0 |
荐购
|
| 4038 |
|
中国音乐剧创作与表演艺术研究 |
本书以中国音乐剧的创作与表演艺术作为研究对象, 从音乐剧的概述出发, 阐述了音乐剧的中国本土化, 分析了中国音乐剧的剧本创作, 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音乐剧的音乐创作以及中国音乐剧的舞蹈创作, 阐述了音乐剧的表演艺术, 之后进行了有关中国音乐剧的表演及导演艺术探讨, 阐述了中国早期音乐剧的历史鸟瞰, 最后分析了中国的当代原创音乐剧。 |
袁勤著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J822 |
54 |
0 |
荐购
|
| 4039 |
|
中国歌剧民族化审美元素研究 |
本书为中国民族歌剧方面的学术研究著作, 内容由绪论、中国歌剧创作溯源与发展、中国歌剧理论思潮集萃、中国歌剧表演的探索、中国歌剧民族化的舞台表演美、中国歌剧民族化的音乐表现美、中国歌剧民族化的表演人物、中国歌剧民族化审美中的文化自信等几方面构成。本书以中国歌剧为研究对象, 介绍中国歌剧的起源、发展与相关理论思想, 通过对中国歌剧民族化的舞台表演、音乐表现、表演人物和审美中的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描述, 充分介绍了中国歌剧民族化的审美元素。 |
张灿毅著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J822 |
68 |
0 |
荐购
|
| 4040 |
|
歌剧艺术及其舞台表演探究 |
本书立足歌剧艺术, 主要研究歌剧艺术舞台表演的相关内容, 通过探讨歌剧艺术的界定、歌剧艺术的体裁类别、歌剧艺术的结构、歌剧艺术的价值, 进一步分析歌剧艺术的文学特性与戏剧特性、歌剧艺术的音乐表现、歌剧艺术的综合美感、歌剧舞台表演准备与角色构思、歌剧舞台表演实践。 |
王婕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J822 |
66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