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61 |
|
新时代中国电视剧创作研究 |
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是关于新时代中国电视剧创作的相关研究成果, 下编是关于2018年以来热播电视剧、网络剧的评论文章, 全书内容主要来源于作者自2018年至今近五年来主持的课题研究成果, 以及在《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综艺报》等报刊发表的剧集评论文章。 |
储钰琦著 |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J904 |
68 |
0 |
荐购
|
| 4062 |
|
中国电视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 |
本书从中国电视剧审美文化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出发, 系统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提出以来的电视剧创作与理论研究现状, 将中国电视剧审美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和意义进行系统的理论梳理, 为中国的电视剧创作提供全面翔实的案例分析和较深入的学理化探讨, 从而为中国电视剧理论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
杜莹杰著 |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J904 |
48 |
0 |
荐购
|
| 4063 |
|
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 |
本书主体部分共有五个章节, 分别从“身份与阶层”“他者与自我”“制作与创作”“互构与升华”“环境与心理”五个方面阐述对于创剧人的研究。本书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 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 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 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
尤达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J904 |
98 |
0 |
荐购
|
| 4064 |
|
影视发展及基础制作流程研究 |
本书属于影视发展及制作方面的著作, 分为影视发展篇和影视制作篇两部分内容。影视发展篇研究了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 由影视艺术概述、中外电影艺术的发展、中外电视艺术的发展三章内容组成, 对中外影视艺术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研究; 影视制作篇阐述了影视制作的整体流程, 由影视项目的策划与制作流程、影视产品的基本创作过程、影视产品的语言表达、影视产品的后期制作四章内容组成, 对影视产品的制作流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
平凯磊著 |
汕头大学出版社 |
J905.1 |
88 |
0 |
荐购
|
| 4065 |
|
英语影视与文化鉴赏 |
本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编写, 为《指南》中所规定的文化类课程 (如“英美电影赏析”“英美社会与文化”“中外文化比较”等) 的配套教材。本书通过从影视资源中提炼主要的英美文化主题和问题进行探讨, 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 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同时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本书提炼的主题内容涵盖英语文化主要的热点话题和生活各方面, 包括家庭、婚姻、职场、交友、娱乐、休闲、校园、邻居, 等等。每个主题的编排体例包括文化背景、视频学习、话题讨论 (一般3-4个话题) 和词汇练习四个部分 (一般10个题目)。 |
刘诺亚编著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J905.1 |
58 |
0 |
荐购
|
| 4066 |
|
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作品商业价值评估 |
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的商业价值评估模型, 以及在新媒体时代影视作品商业价值评估的新维度。主要包括电视剧商业价值评估、电影融资及商业价值的预测和评估、新媒体背景下影视作品价值评估机制的新发展、国际文化贸易视角下影视作品海外传播的影响因素和效果分析四大部分。本书分别分析了传统电视剧收视率和商业价值评估、电影作品的版权和融资、票房影响因素及预测、社交媒体和IP对影视作品商业价值的影响、我国与外国影视作品海外传播模式和效果的对比等话题, 为衡量影视作品的市场表现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
王锦慧, 王闪闪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J905.2 |
95 |
0 |
荐购
|
| 4067 |
|
21世纪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研究 |
本书共六章, 内容包括: “时代语境: 青春电影的内外支撑”“题材范式: 青春影像的内部分类”“人物形塑: 青春主角的形象更迭”“叙事模式: 青春故事的艺术建构”“电影语言: 青春镜像的视听图解”“美学风格: 青春景观的内在向度”。 |
王晖等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J905.2 |
69.8 |
0 |
荐购
|
| 4068 |
|
国产娱乐片的文化谱系研究:1979-1994 |
本书聚焦于1979-1994间的国产娱乐电影, 主体结构主要由三个部分所构成, 分别是“方兴未艾的类型探索”、“娱乐精神与人文思潮的协商”与“‘时代最强音’的回响与变奏”。 |
陈彦均著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J905.2 |
88 |
0 |
荐购
|
| 4069 |
|
流行镜像与价值追问:新世纪中国影视文化的现象批评与理论建构 |
本书从影视合流的文化立场出发, 立足于经典理论与中国影视前沿现象的互鉴、互渗, 力图把脉新世纪以来中国影视艺术创新传播的总体规律。在研究对象上, 本书既有对分化与重构的新世纪商业类型电影的关注, 也有对宏大国家形象影视表达的梳理; 既有对经典理论的追溯与重访, 也有对流行影视传播现象的批评与叩问。专著坚持客观、理性、思辨的影视批评观, 在充分尊重传统理论的阐释效力的同时, 也力争对具体理论发展的时代性和前沿性问题进行突破与创新。 |
孔朝蓬, 战迪著 |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J905.2 |
78 |
0 |
荐购
|
| 4070 |
|
21世纪中国电视剧英雄叙事的话语衍变及价值审视 |
本书全面梳理了21世纪中国电视剧中英雄叙事作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状况、话语生成机制、话语生态研究、话语衍变路径、话语衍变特点以及价值审视和反思。书中探究了英雄叙事的话语生成机制以及21世纪中国电视剧中英雄叙事的话语生态, 以系统地把握新世纪我国电视剧中英雄叙事的话语内在机理和外在场域; 从话语维度探究新世纪以来我国电视剧当中英雄叙事较为集中的类型剧中英雄叙事的话语衍变路径和特点, 全面把握我国电视剧中英雄叙事的话语衍变状况; 从审视21世纪中国电视剧中英雄叙事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以及与之对应的叙事策略和话语逻辑, 并对相关曲解英雄叙事的现象进行反思。 |
胡辉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J905.2 |
95 |
0 |
荐购
|
| 4071 |
|
“之间”关系的敞开:论美国家庭剧的叙事伦理 |
本书试图打破家庭剧传统的叙事学分析思路, 将现象学作为理论工具, 以存在主义视角潜入那些对人类普遍“存在”进行“真理性”揭示的作品世界。发现其中关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世界, 并以此为框架展开对虚构的叙事世界与现实伦理之间深刻关联的剖析。第一章主要针对的是美国家庭剧所聚焦的身心之间的关系, 围绕身世之谜的破解、女人作为他者从属身份的更正、种族身份和性别取向迷思等角度, 探索叙事如何唤醒主体内心的生命感觉并确立自身;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将自我与他者间的关系裂痕和缝合作为逻辑展开。探讨如何通过叙事伦理缝合现实中分崩离析的爱情、支离破碎的亲情以及脆弱不堪的友情; 第四章主要探讨美国家庭剧关于生命本质的思考, 通过对死感的直击, 生欢死寂的演绎, 以较深层次处理着向死而生、生死权利和生命持存等问题; 第五章从“真理性”出发审视美国家庭剧, 发现其以“家园”作为叙事旨归, 使“之间”关系重返生活世界并获取诗意栖居成为可能。 |
于淼著 |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J905.712 |
59 |
0 |
荐购
|
| 4072 |
|
影视制作与短视频创意策划研究 |
本书围绕影视制作与短视频创意策划展开论述, 在内容编排上共设置六章, 第一章论述影视艺术拍摄技术, 内容主要包括摄像机与拍摄要领、影视拍摄画面结构要素与形式要素、影视拍摄构图方法与构图形态、固定镜头拍摄与运动镜头拍摄; 第二章是影视艺术后期编辑技术, 内容涵盖镜头画面组接与转场方式、声音录制编辑与节奏处理、影视色调与字幕设计、影视后期特效技术; 第三章通过四个方面- 影视广告的定义与构成要素、影视广告的创意构思、影视广告的拍摄方法与表现形式、不同类型影视广告的创作技术, 来研究影视广告创意策划与创作技术等。 |
韩晓著 |
新华出版社 |
J91 |
40 |
0 |
荐购
|
| 4073 |
|
电影色彩模型与应用研究:基于数理分析 |
本书主要是通过电影色彩的分析对色彩元素进行分析的一篇论文著作, 色彩是电影的重要元素之一, 从1895年电影诞生开始, 电影工作者们就一直痴迷于电影色彩的运用。电影色彩的技术也从手工着色、物理化学实验、双色工艺、三色工艺、多层彩色胶片到现代化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着。电影色彩既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的技术, 可以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烘托氛围、突出主题。 |
吴晓慧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J913 |
85 |
0 |
荐购
|
| 4074 |
|
短片研究:另类电影实践 |
本书共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 概述短片研究的背景、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主体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 从短片历史研究的角度梳理其概念, 通过概念流变及短片与长片关系的发展变化, 讨论短片特殊的发展与存在形态。第三部分, 以先锋实验性为核心, 讨论短片电影史中不同时期, 实验短片的流派和风格。第四部分, 从类型片角度讨论经典短片创作个案, 分析短片如何体现创作者个人艺术风格。第五部分, 讨论短片教学在电影教育中的重要功能, 分析电影节与短片创作者的关系, 以当代优秀学生短片为个案, 梳理学生短片创作特点。对当下网络视频平台的发展给短片创作带来的机遇和前景进行展望。 |
李丽娜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J95 |
85 |
0 |
荐购
|
| 4075 |
|
新世纪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实践研究 |
本书以大量的实际创作案例、具体深入的研究呈现了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作品, 为读者完整呈现了文献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史与其历史意义。通过“文献纪录片的定义与功能”“中国文献纪录片发展的历史变迁”“文献纪录片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像重构”“文献纪录片中的历史叙事体系研究”“重大题材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实践”五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文献纪录片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结合文献纪录片整体发展态势, 对文献纪录片叙事语言系统和多元化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深入研究其在历史叙事话游、集体记忆整合与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影像构建特色及作用。 |
但敏等著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J952 |
88 |
0 |
荐购
|
| 4076 |
|
影视翻译理论与实践 |
本书共分为三篇; 上篇 影视翻译史; 中篇 影视翻译理论; 下篇 影视翻译实践。 |
姜学龙, 王谋清编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J955 |
46 |
0 |
荐购
|
| 4077 |
|
译制艺术导论 |
本书共八章, 包括四个主题, 分别论述译制艺术的基本属性、本体特征、视听品格以及媒介形态。第一单元两章, 从纵横两个视角界定我国译制艺术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属性, 形成关于译制艺术的基本认识。第二单元两章, 是本书的核心, 重点论述译制过程中“译”的本体特征和“制”的艺术方式, 其中包括翻译艺术的五个主题和制作艺术的三种形态。第三单元两章, 从节奏和语境两方面研究译制语言转换的视听品性和风格取向。第四单元三章, 从引进译制、民族语译制和对外译制三个方面分析我国译制产业的三种媒介形态及其发展。 |
麻争旗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J955 |
95 |
0 |
荐购
|
| 4078 |
|
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 |
本书围绕当下占据北美市场主流的四种亚类型展开研究, 即动作犯罪喜剧、动作冒险喜剧、浪漫喜剧、公路喜剧, 以票房、口碑为依据, 筛选代表性影片进行文本细读, 探讨其类型形态、人物形象、情节模式、喜剧机制, 尝试构建类型理论体系。对于当下本土创作而言, 极具参考价值。此外, 本书还深入分析了喜剧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 涉及新自由主义危机、身份政治、民粹浪潮等热门社会议题, 为读者理解喜剧的本质、理解我们这个时代, 提供了一种新颖、广阔和富有启发性的视角。 |
吴琼等著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J975.2 |
70 |
0 |
荐购
|
| 4079 |
|
中国影视剧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
本书分析了中国影视的相关概念与艺术观念; 阐述了中国影视的改革、创新研究, 针对中国影视发展的方向与创新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对不同时期中国影视剧各类题材 (农村、红色、灾难等)、各种类型 (纪录片、文艺片、爱情片等) 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探索, 着重分析了警察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实践; 从电影美术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电影与美术之间的关系, 并针对电影与美术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
李娜著 |
延边大学出版社 |
J992 |
54 |
0 |
荐购
|
| 4080 |
|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内涵研究:1999-2019 |
本书属于影视文化产业方面的著作, 由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与国外影视对比、影视文化产业内涵建构、国外影视文化产业的借鉴、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等部分组成。本书以文化产业、地域文化、文化认同、电影地理论为研究视角, 以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为具体研究对象, 多维度的分析了影视文化产业在我国综合国力增长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社会调查、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 阐述了我国影视文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分析了我国影视文化横向与纵向的互动过程, 并提出了影视文化产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创新策略。 |
于苗著 |
九州出版社 |
J992 |
5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