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1010(807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4121 日本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 本书是上海社科院“中国城市文学研究”团队组织编纂的《海外亚洲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系列》之一。主要收录了18篇由日本学者撰写的上海文学研究论著, 大体上反映了近30年内日本学者对上海文学研究的状况, 其中不乏日本名家的本色当行之作, 如鲁迅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木山英雄、丸山昇、北冈正子均有文章收录在内。以期较为全面地呈现域外学者的研究风格和研究范式, 从而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 深入认识中国本土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本质特点, 并有针对性地反思不同地区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路径、思想和方法。 王晴编 上海远东出版社 K207.8 99 0 荐购
4122 东南亚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 本书主要聚焦新世纪以来东南亚学界对上海文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涉及东南亚文学中的上海书写, 海外华人华侨心目中的上海乃至中国的文学想象等。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较多的研究对象, 如鲁迅、郁达夫、徐志摩、张爱玲、杨骚、刘呐鸥、刘延陵、王安忆等作家都有至少一篇学术性比较强的专文论述。越南学者阮秋贤是从译介学的角度看上海文学和越南现当代文学的关系, 视角独到。附录部分则选择了几篇和上海作家相关、比较轻松的随笔和访谈性质的小文章, 可视为一种余韵, 让阅读多些轻趣。 (新加坡) 王润华, 南治国编 上海远东出版社 K207.8 92 0 荐购
4123 中国通史简编 本书由原始社会一直写到鸦片战争, 着重叙述了中国历代政治、军事成败的根源, 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文化与艺术生活。本书写法上夹叙夹议, 文字简洁生动, 深入浅出, 几经修订再版, 累计印数达数百万册。本书开创我国新的通史的著述范式, 是一部地位崇高又及其重要的中国通史著作, 很值得一读。 范文澜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K209 59 0 荐购
4124 中华文明简史 本书选择了先秦至晚晴时期的思想文化、文学、汉字、建筑、科技、绘画、雕塑等多个方面, 系统完整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广阔外延, 同时全方位多视角深入开掘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 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全面立体展示出来。我们编辑此书的思路是以文为枝干, 以图片为绿叶繁花, 让文因图而丰富, 图因文而贯通。图文并茂, 构造出一部血肉丰满、鲜活生动的中华文明史。因此行文力求精炼简白, 系统、生动地勾勒出中华文明史每个侧面的发展历程。配图则力求丰富多彩, 用历史文物、绘画、复原图等相结合的手法, 把绚丽斑斓的中华文明用多远的视觉元素鲜活再现, 以全新的视角全面展示各个文明要素。 朱亚娥主编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K220.3 68 0 荐购
4125 古代文明:第15卷 《古代文明》是由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于2002年联合主办的大型学术辑刊, 文稿内容以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为主 (包括考古、历史、艺术史、科技史、思想史等诸多方面), 该学术辑刊的出版及时地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 进一步促进古代文明研究的深入发展。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K220.3-55 118 0 荐购
4126 中国东南古代社会考察 本书就东南汉人融合疍家造就了中国海洋文化展开了论述, 书中展现了从畲人到客家种山经济在东南的漫衍, 沿袭南方文化的女性劳动习俗对女性家庭地位的两面性, 并从血缘、地缘、神缘到业缘、学缘, 以男性为核心的乡族社会形态的多样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同时作者全面考究了以福建为核心的古代东南社会底层中的义门、械斗、厚嫁、溺婴、结契等社会习俗。 徐晓望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K220.7 95 0 荐购
4127 论学杂著选辑三编 本书收录了张广志先生的29篇文章, 均为其在专著以外所写的中国史散篇论文, 以及部分非学术性的散文杂文。文章内容主要涉及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和考古研究、先秦历史研究, 以及作者在其他书刊、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有价值的文章。本书是张广志先生从事学术研究以来学术成果的汇集之作,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适合对中国史、先秦史领域感兴趣的专业读者和普通大众读者阅读。 张广志著 天津古籍出版社 K220.7-53 78 0 荐购
4128 尚书 本书记载了自尧舜到夏商周两千多年的历史事件。其内容大多是商周时期的政治文件。主要包括: 尧典、舜典、皋陶谟、益稷、甘誓、五子之歌等。 佚名著 中国书店 K221.04 59 0 荐购
4129 国语 本书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 (公元前990年) 西征犬戎 (约公元前947年), 下至智伯被灭 (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春秋) 左丘明著 中国书店 K225.04 55 0 荐购
4130 左传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 (前722年), 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前468年)。《左传》的叙述内容和具体详赡, 远远超出了《春秋》, 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规模宏大而内容详实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时期的历史赖此留存。同时, 《左传》语言精炼, 文辞优美, 善于叙事, 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我国古代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赵捷, 赵英丽译注 崇文书局 K225.04 49.8 0 荐购
4131 门户以外:《春秋》研究新探 本书正文七章: 前四章是检讨晚清以来《春秋》研究者的迷思, 重新审视经学史教科书的某些失误; 后三章是案例研究, 努力突破过去经学争讼的门户习气, 指出一些《春秋》研究的公案需要结合不同经传, 加以客观比较, 方能获得可靠的结论。 黎汉基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K225.04 56 0 荐购
4132 《左氏会笺》研究 本文以该著为研究对象, 将其与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近人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进行具体的对比研究, 从纠谬订补、申发推衍等几个方面探析(左氏会笺》对杜预注的继承和发展;从基本接受、约取其意、择取一说、订补申发等数端分析杨伯峻注对《左氏会笺》的受容及发展状况, 并总结该著的注释特点, 以此揭示《 左氏会笺》在《左传》学史上的继往开来之功。 孙赫男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K225.04 95 0 荐购
4133 秦汉历史专题探研 本书是中国古代史专业秦汉史方向的阶段性成果汇编。共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分别是汉代的启蒙教育、汉代女性教育、汉代地方官学的发展、王充的教育思想、从婚姻看汉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西汉中后期的奢侈风气、汉代的鹿车、春秋至西汉时期雍城地位的变迁, 从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对秦汉时期的历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这些研究领域的内容, 有助于学界从这些微观的层面对秦汉时期的历史能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郝建平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 K232.07 78 0 荐购
4134 虎啸中原 本书详尽叙述和分析了曹魏国家组织系统中多层人物的个性特点、职场作为和人生得失, 这包括: 为理想而投奔曹魏、并在职任上建就奇功的有志之士; 对国家战略方针产生重要影响的军政才俊; 对地方治理和边境设贡献突出的州郡名臣; 长期统兵率众在战场上奋发虎威的出众武将; 在当地具有特殊影响的隐者侠士等。全书通过曹魏中上层多种人物的职场活动, 表现了中原大国众多才俊的人生追求与曲折命运, 也展示了三国时代多类雄才汇聚相互影响的职场图景。 冯立鳌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K236.07 78 0 荐购
4135 曹家龙兴 本书从《三国志》《后汉书》及《资治通鉴》中搜集归纳了东汉末沛国谯县曹氏家族重要人物的事迹, 反映了由曹腾开始的家族翻身, 经过曹嵩而到曹操走向兴盛的过程, 展现了汉末杰出人物曹操的成长、成熟及在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一生, 表现了他在平治天下的过程和对曹魏事业的开创, 同时详尽揭示了曹丕、曹叡两代魏国帝王获取最高权力的曲折过程以及其后在国家治理上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与实际效果。 冯立鳌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K236.07 78 0 荐购
4136 三国前奏 本书依据多部史志记载, 清晰地揭示了东汉社会向三国鼎立过渡几十年间社会发展演变的三条线索: ①在朝廷中枢的权力斗争白热化时, 高层人物错误决策引发的朝政大裂变; ②国家高层政治控制力削弱而导致地方割据、群雄纷争的天下混乱局面; ③以汉献帝刘协为代表的中央政府在艰难情况下为恢复正常秩序的不懈努力。全书观察扫描汉末社会的国家高层职场圈, 分析触角深入到朝廷执政人何进、何太后及宦官头目张让、军阀头目董卓等人的内心世界, 也涉及到辽东公孙氏、淮南袁术、幽州公孙瓒、冀州袁绍、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刘璋父子、关中马腾韩遂、江东孙坚及流寇吕布等四方诸侯的政治诉求、个人作为及事业兴亡, 展现了汉末社会大裂变时期的职场与人生。 冯立鳌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K236.07 78 0 荐购
4137 宋遼金元明史札録:影印本 本书内容包括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五种资料摘录, 为吕先生阅读上海集成图书公司藏版“钦”定二十四史拟作札记著史的草稿, 已标明卷次页码, 初步分类编排。原稿分专题, 仅标注书名简称及页码, 抄写较草, 整理不便, 故拟影印, 供学界窥见先生宋辽金元明史研究之一斑。 吕思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K240.7 68 0 荐购
4138 中古中国的知识与社会: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系列文集:二 本书是南开大学中古社会史工作坊系列文集的第二辑, 主要围绕三个论题展开讨论: 作为知识传播实物载体的简牍、写本、石刻中反映出的知识与社会的互动; 文本与文学叙述在知识传播中的历史定位; 思想与信仰中的知识储备及其发展变化。 夏炎主编 中西书局 K240.7-53 86 0 荐购
4139 中古中國研究:從寫本到田野專號:第三卷:絲綢之路 本书稿共收录论文9篇, 札记与史料2篇, 书评论文1篇, 书评4篇。内容涉及中古时期的政治、思想、美术、社会生活、文献等多个领域。作者中既有对现有史料的再发掘与研究, 也有对新出土史料的分析与探讨。其中不乏对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的成果。 余欣 中西书局 K240.7-53 80 0 荐购
4140 天水一勺:研宋品书序跋漫谭 本书为著名宋代研究专家王瑞来数十年来所撰写的书评和自著序跋, 以及追忆文章, 分品读篇、自序篇、漫谈篇和缅怀篇。品读篇主要收录作者撰写的以宋史著作为主的书评, 如评论《宋会要辑稿》、《宋代登科总录》、《朱瑞熙文集》等, 很多发表于《文汇学人》、“澎湃新闻”、《中华读书报》等媒体, 涉及宋代科举、人物、文化、理学等方方面面; 自序篇收录作者近年来有关宋史的著作和论文集的序言, 揭示了作者对于宋元变革、宋代人物研究等的基本认识; 漫谈篇收录了近年来作者有关研治历史尤其是宋史方面的随笔, 特别提出在新技术条件下所应警惕的研究陷阱等问题; 缅怀篇则收录了作者对几位已故宋史学者刘浦江、张其凡等的悼念文章。 王瑞来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K244.07-53 68 0 荐购
页码:207/289页  每页: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