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1 |
|
红色文化蕴青州 |
本书是一部记录地方红色文化的文献整理图书。书中选编、收录了革命战争年代发生在山东青州的感人故事, 特别是收集整理的“青州烈士事迹”解说词部分,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是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书中展现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以及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青州党史, 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页面设计适当留白, 让读者写下心得感悟, 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 传播红色文化。 |
樊光湘, 樊步青, 刘畅主编 |
线装书局 |
K295.24 |
68 |
0 |
荐购
|
| 4162 |
|
清江浦故事 |
本书以”清江浦故事大王”串联成书, 每一篇包括”景点故事、景点介绍、景点历史背景、景点企业、景点图片”等篇章, 将清江浦这一地方的旅游特色、亮色以及人文特征梳理出来, 配以精美的图片, 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现清江浦的文旅风貌以及文化底蕴。全书分为四个篇章, 分别是: 运河史事, 主要介绍大运河沿岸的历史往事; 名胜雅事, 主要介绍清江浦的名胜古迹的各种风雅之事; 名人往事, 主要介绍在清江浦出现历史名人的故事; 美食趣事, 这一部分介绍舌尖上的清江浦。本书可谓色香味俱全, 是一场文化、旅游、美食的盛宴。 |
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编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K295.34 |
128 |
0 |
荐购
|
| 4163 |
|
红色合肥 |
本书系统梳理了1919年至1949年合肥及其所辖巢湖、庐江等县区的红色革命历史。全书记述了合肥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奋斗的历程, 撷取了合肥众多革命历史人物及故事的精萃, 是对合肥红色历史文化的真实记载。全书基本按时间顺序进行编排, 以专题史的形式展现了合肥的红色历史文化。 |
沈松林编著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K295.41 |
75 |
0 |
荐购
|
| 4164 |
|
红色宿州 |
全书采取专题式写作, 通过早期党团组织的创立、工农运动风起云涌、日军铁蹄下的宿州、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共筑淮北抗日根据地坚强堡垒、中流砥柱 夺取抗战胜利、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决战双堆 宿州解放八个专题展现宿州地区1919年至1949年的红色革命历史。 |
胡北编著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K295.43 |
85 |
0 |
荐购
|
| 4165 |
|
红色六安 |
本书系统梳理了1912年至1949年六安及其所辖霍山霍邱等县区的红色革命历史, 主要围绕土地革命时期六霍起义以及鄂豫皖苏区根据地建立、抗战时期对敌斗争、刘邓大军在六安大别山战斗等重要事件, 分专题介绍。 |
苏明波编著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K295.43 |
75 |
0 |
荐购
|
| 4166 |
|
红色金寨 |
金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2016年4月2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金寨时满腔热情地指出,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烽火岁月, 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并首次指出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本书以“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为切入点, 全面、客观地介绍金寨的红色历史、红色事件、红色人物、红色遗址、红色精神。 |
胡遵远编著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K295.44 |
85 |
0 |
荐购
|
| 4167 |
|
红色泾县 |
本书围绕泾县1913年至1949年的红色革命历史,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为指导, 以泾县各革命历史事件为参照, 重点梳理了新四军建军历史及其抗敌斗争的过程, 以写实的笔法再现了泾县红色革命史。 |
张伟国编著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K295.44 |
75 |
0 |
荐购
|
| 4168 |
|
信州文史:第五辑:抗战 |
上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自古即为战略要地, 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是一座不可忽略的抗战历史名城。《信州文史: 第五辑·抗战》共有抗战经济、抗战文化、抗战遗址、抗战综述、名人轶事、全民支前五个专栏, 以历史为依据, 发掘上饶抗战史料, 研究抗战文化的深层内涵, 弘扬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 传承抗战精神。本书的出版对弥补上饶文化研究的缺项, 提升上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重大意义。将会让年轻的一代人了解上饶的抗战历史, 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
政协上饶市信州区委员会编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K295.63 |
68 |
0 |
荐购
|
| 4169 |
|
信州文史:第二辑:名胜 |
全书按内容类别分为六个栏目: 山水胜迹、名人故宅、书院学府、名胜追踪、古寺遗存、纪念地。山水胜迹, 主要记述古信州的名山胜水; 名人故宅, 记述了遗存及消失的名宅名园的建筑艺术; 书院学府, 记载了古代府学和讲学名区; 名胜追踪, 对信州已消失的著名景观进行了考证追述; 古寺遗存, 对信州较著名的几座古寺, 进行了详简不一的介绍; 纪念地, 对“皖南事变”中关押新四军官兵的上饶监狱旧址进行了详尽介绍。 |
政协上饶市信州区委员会编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K295.63 |
78 |
0 |
荐购
|
| 4170 |
|
信州文史:第四辑:文学 |
本书内容包括信州历代文学家的研究, 历代文学家的史料及诗文作品。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 文学研究、抗战文学、文学史料、信州诗词、信州散文。着重介绍了宋代文化南移时上饶侨寓士大夫文学的状况, 上饶抗战时期的文学, 精选了三位侨寓、三位本地诗人的诗词作品以及十余篇上饶历史上的精彩散文, 并作出综合性介绍。 |
政协上饶市信州区委员会编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K295.63 |
78 |
0 |
荐购
|
| 4171 |
|
信州文史:第七辑:记忆 |
信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有着丰厚的历史遗存。在“黑白照时代”, 记录信州的老照片弥足珍贵, 整理这些老照片而写成的回忆性文章, 也非常有意义。《信州文史: 第七辑·记忆》中的老照片, 大都拍摄于20世纪和21世纪初。全书分为信州遗韵、峥嵘岁月、百年树人、丹青追忆、旧影回眸五个专栏, 是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大餐, 也是一道独特的乡土文化大餐。不仅使读者对信州的近代风貌有更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 而且对进一步推动信州的近代历史文化研究, 促进信州经济社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
政协上饶市信州区委员会编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K295.63 |
85 |
0 |
荐购
|
| 4172 |
|
信州文史:第六辑:人文 |
本书由政协上饶市信州区组织编纂, 共有千年传承、地名浏览、方言民谣、艺术长廊、古风民俗、信州非遗展示六个专栏, 专辑是从上饶人文的形成与变革来进行探讨, 有对信州地名与历史关系的寻源, 有对信州宗祠文化的研究, 有对信州方言、民歌的形成与发展的考察, 有对信州各种民俗的描述, 还有对信州艺术介绍, 等等。从这些文章中, 可以清晰地看到信州历史上的五次大融合所带来的人文变化, 也揭示信州人文的内在的特征与发展规律。 |
政协上饶市信州区委员会编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K295.63 |
85 |
0 |
荐购
|
| 4173 |
|
信州文史:第三辑:瑰宝 |
本书主要介绍与研究信州区历代可移动文物, 分为丹青万象、陶瓷鉴赏、碑志镌华、文物撷英、文物研究、考古发掘六个单元, 介绍与研究了信州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存世的书画、陶瓷、碑刻、铜器、金银器、古籍、货币、革命文物等。文体风格有的着重介绍文物背后的故事, 有的着重介绍文物背后的人物关系, 有的着重介绍文物的历史与考古价值, 有的着重介绍文物的艺术与文献价值。 |
政协上饶市信州区委员会编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K295.63 |
78 |
0 |
荐购
|
| 4174 |
|
暇港回忆:一个赣西乡村若干年中的存在史记述研究 |
本书为宜春学院赣西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的校级课题研究成果, 是地方院校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的成果, 具有保存与传承区域传统文化的重要史料价值。本书稿是对赣西村落历史与文化的挖掘、整理与研究的成果, 由暇港村概况、新中国成立前后暇港村历史回忆等部分组成, 全书以暇港村为研究对象, 首先介绍了暇港村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建筑格局、农田作物等方面的概貌, 接着对暇港村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记忆进行了现象与事体相连的记述描写, 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多个侧面反映了暇港这个古老乡村经历的深刻历史变迁及崭新发展面貌, 意味深长, 风格稳实。 |
胡银根著 |
群言出版社 |
K295.65 |
68 |
0 |
荐购
|
| 4175 |
|
闽侯村落行记 |
本书选取闽侯地区包括甘蔗街道及荆溪、白沙等14个乡镇的代表性村落作为研究对象, 共计约31篇文章, 总字数约为18.5万字, 配以丰富的图片资料, 全面展示各村落的建制沿革、姓氏人口、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内容。 |
陈常飞著 |
福建美术出版社 |
K295.75 |
130 |
0 |
荐购
|
| 4176 |
|
天下之中:秦汉三河区域研究 |
秦汉时代, 由河南、河东、河内构成的三河区域被视为“天下之中”。本书从基本概念入手, 通过梳理三“河”及“三河”区域称谓的形成过程, 揭示秦统一进程对区域融合的深远影响。进而以分区域、分时段的方式, 考察三河地区的政区沿革、经济发展、军事纷争、文化演进, 着力展示各个亚区域在秦汉统一及分裂时期的发展共性与特色, 初步显现区域历史的整体意义。而探讨三河地区在秦汉行政管理方面的特殊性, 以及对边防、漕运等全局性事务的参与, 则使区域历史的整体意义得到进一步凸显。 |
崔建华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K296.1 |
128 |
0 |
荐购
|
| 4177 |
|
淯井 |
本书共分《盐事》《战事》《文事》三个篇章。《盐事》, 着力于探寻淯井的发现、历史流衍, 及生产方式等。《战事》, 生动演绎了蜀南汉代到宋代五次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文事》, 表现了苏轼、黄庭坚等到过淯井的文豪与此地的关系。正是这些历史的鲜活表达, 对于长宁竹海的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
邹永前著 |
九州出版社 |
K297.14 |
49.8 |
0 |
荐购
|
| 4178 |
|
崇州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
《崇州文史资料 (第三十五辑)》是由四川省崇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的论文集。编委会对征集的相关稿件进行审慎的甄选后, 按主题将文稿分为“百年征程”“脱贫攻坚”“改革开放”“岁月留痕”“城乡记忆”“人物春秋”“追本溯源”七个部分, 内容涵盖崇州的社会发展、生活民俗、文物遗存等, 以崇州人讲崇州故事的方式再现了崇州数千年来的历史人文, 体现了史料性和可读性, 彰显了崇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四川省崇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K297.14 |
85 |
0 |
荐购
|
| 4179 |
|
“涪陵”沿革研究 |
本书共八章, 内容包括: “涪陵”沿革的学术追寻; 涪陵与地名位移研究; “涪陵”名义考释; “枳”之历史演变; “涪陵”名行政设置; “涪陵”地域的行政离合; “涪陵”沿革与周邻关系。 |
曾超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K297.193 |
99 |
0 |
荐购
|
| 4180 |
|
木洞镇志 |
本书设有基本镇情、古镇保护、木洞港、木涧山歌、旅游、风土民情、名人与名镇、艺文杂记、大事纪略等类目。 |
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
方志出版社 |
K297.195 |
13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