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1 |
|
橙红的早星:随着陈映真重访台湾20世纪60年代 |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是篇解, 一共10篇。以陈映真在20世纪60年代的早期小说为对象, 逐篇分析在陈映真的文学中看到作者陈映真是如何面对、思考, 并证言他所身处的那个几乎已经被我们遗忘或扭曲时代。后一部分是衍义, 是朝一种比较具有空间特质的回忆与反思展开。作者以陈映真文学为契机, 挖掘并整理自己的台北回忆, 以及东北参访经验。另外, 作者也以陈映真的文学与思想为基础, 反思两岸与第三世界的问题, 从而借此勾勒出台湾20世纪60年代的一些时代眉目。 |
徐秀慧主编 |
九州出版社 |
I206.7-53 |
68 |
0 |
荐购
|
| 742 |
|
园林名花紫薇古诗词鉴赏 |
本书对紫薇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进行深入的赏析和研究, 涵盖了从唐代至清代等五个朝代的紫薇诗词, 旨在引导学生体悟中华诗词优秀文化之美, 立意较好。通过对历代紫薇诗词的赏析, 体会诗词所蕴含的意象以及精神, 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地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
顾翠花, 王守先, 沈晓婷等主编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207.2 |
35 |
0 |
荐购
|
| 743 |
|
分类古诗词名句鉴赏 |
本书共收录经典诗词名句200句, 每句自成一篇, 内容包括: (1) 诗句原文: 诗句原文中难字、多音字标注拼音。(2) 注释出处: 对诗句中会造成读者理解障碍的字词给出通俗、简洁的解释; (3) 分析鉴赏: ①根据诗句所在类别给出相应的翻译和解读, 特别要说明其中的特色和亮点。②对出现的经典意象如“王谢”“长亭”“折柳”“红豆”等进行简单解读; ③对出现的典故故事进行解读; (4) 写法借鉴: 深入分析诗句中的典型写作技巧, 为读者提供写作借鉴。 |
游俊松主编 |
四川辞书出版社 |
I207.2 |
45 |
0 |
荐购
|
| 744 |
|
汉语诗歌的词汇与句法 |
本书分为上、下编, 分别讨论了汉代以后五言诗和七言诗中的词汇和句法问题。它们属于汉语词汇学和句法学的研究范畴, 讨论对象为诗歌这一特殊文体。有一些问题是诗歌特有的, 在传统诗学中也较少涉及或未曾充分展开。词汇方面, 主要调查诗歌中词语使用情况, 包括高频词的分布、常用词的沿袭更替、复音词的源起、专门适用于诗歌的“诗语”的创造等问题, 句法方面, 则包括五、七言诗的句式分类和使用频次统计、与诗歌审美之关系, 等等, 试图找到一条由语言特点到诗歌句式、再到诗歌内容及审美特征的连通管道。 |
谢思炜著 |
中华书局 |
I207.22 |
118 |
0 |
荐购
|
| 745 |
|
春江花月夜 |
本书以唐代诗人张若虚的经典名作《春江花月夜》为主题, 通过诗、画、文结合的方式, 为读者呈现一场跨越千年的诗意盛宴。插画师以细腻的笔触为每一句诗创作了精美的插图, 将诗中的春江、明月、花林、夜色等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带领读者沉浸于诗画交融的唯美意境中。书中不仅收录了诗词原文, 还附有注释、翻译和导读, 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语言之美、意境之深和情感之真。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艺术欣赏者, 都能从这本书中感受到古典诗歌的永恒魅力, 体会到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
(唐) 张若虚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I207.22 |
79.8 |
0 |
荐购
|
| 746 |
|
《诗经》草木名物的英语命名研究 |
本书以专名理论为指导, 从植物名称的专名属性出发, 将《诗经》草木名物汉英翻译过程视为跨语言社区的命名活动过程, 以《诗经》对草木名物的文字记载为起点, 沿着历代的注疏文献资料追寻名物专名的历史因果传递链条, 以现代植物学名为纽带, 衔接其在非汉语语言社区的命名活动传播链条, 实现《诗经》草木名物汉英名称的“名”“实”“状”的正确关联, 并将其应用从传统的文学翻译领域拓展到与文化产业相关联的博物学领域。 |
莫丽娅, 张立电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I207.222 |
98 |
0 |
荐购
|
| 747 |
|
清代词学家研究:下册 |
本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论述了陈子龙、朱彝尊、王士禛、刘熙载、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王国维等31位在清代词学史上有重要理论建树和影响的词学家, 对每一位词学家进行系统研究, 包括该词学家的词学文献、研究状况、主要词学观点、词学史价值和影响等, 并将这些词学家按照时代先后排列, 既观照词学家的个性特点, 也从整体上显现清代词学的走向和发展嬗变的规律, 从而构成了清代词学史的全面展示。 |
孙克强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I207.23 |
96 |
0 |
荐购
|
| 748 |
|
中国古典曲粹导读 |
本书内容分为小令编、套数编和剧曲编三大部分, 每编的作品先进行文体介绍, 后以时间为序, 分元、明、清三组依次导读作品。所选曲作涵盖古典曲作的代表作品, 既考虑了不同历史时期曲体文学成就的不同比重, 又考虑了曲体体制特征的广泛代表性, 从文体上看, 各类主要曲体的作品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
孙书磊编著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207.24 |
78 |
0 |
荐购
|
| 749 |
|
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 |
本书是将清代评批《红楼梦》的最主要的八家辑录在一起。原无成书, 是各自散见的八家, 有的自成一书, 有的只有评文不附原文。现经冯其庸先生汇集, 整理核校, 将各家评语分别归入所批原著的句、段、回, 疏理到正文之下, 属于回后评的则置于各回之末, 属于眉评的则仍列于眉端。由此成为一书, 以便读者阅读。所收八家都是原书全文, 不作删节, 以利读者得见全豹。这样读者可以披卷而得八家之评, 亦可见清代评点派红学之要。 |
冯其庸辑校 |
青岛出版社 |
I207.411 |
980 |
0 |
荐购
|
| 750 |
|
水浒江州传 |
本书依据《水浒传》第三十六回《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第三十七回《没遮拦追赶及时雨船火儿夜闹浔阳江》、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等几个与江州有关的章回, 结合江州当地的名胜古迹、传说故事、诗词、人物进行了扩展演绎, 可以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江州。 |
洪福, 谭小添编著 |
研究出版社 |
I207.412 |
58 |
0 |
荐购
|
| 751 |
|
作为地方的岛屿叙事:台湾新世代女性小说研究 |
本书内容: 作为岛屿存在的台湾, 首先是一个地理存在, 既可视为“空间”, 也可视为“地方”。但“空间”和“地方”不同, “空间”比“地方”更抽象, 被视为缺乏意义的领域, 当人将具体生存的内涵赋予特定的空间, “空间”就成为“地方”。同样, 作为岛屿存在的台湾, 还是一个时间存在。当然, “时间”不同于“历史”, “时间”比“历史”单薄空洞, 当人将特定的意识观念赋予特定的时间, “时间”就成为“历史”。台湾岛屿不同族群繁衍生息的生命羁痕、沧桑风华的历史悲情, 成为台湾女性文学书写中地方书写和历史叙事的源泉。 |
王艳芳著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I207.42 |
85 |
0 |
荐购
|
| 752 |
|
对联课 |
本书是知名文史专家程章灿教授以在大学讲堂多年讲授“对联课”的讲义为底稿, 重新调整润色, 写给大众读者的“对联课”。全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对联的发展历史、结构变化、艺术特色、审美趣味等, 并结合名联名对, 介绍了相关的文史掌故等; 结合当代人拟写的对联, 细致赏析, 条分缕析, 以普及有关对联的文化常识, 帮助读者掌握创作对联的基本规则要求, 提升大众欣赏对联的审美品位, 进而传承和发扬对联这一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化。 |
程章灿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I207.6 |
76 |
0 |
荐购
|
| 753 |
|
语图叙事的童年想象:347种图画书赏析与共读设计 |
本书选取由教育部推荐的这347种幼儿图画书, 对其整体概貌、原创特色、母语启蒙以及儿童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差异性以及在五大领域中的综合性运用等方面做全景梳理和专业研判。每一本图画书的文本简介、图文特点, 尤其是强调“教育无痕”前提下, 推进成人与儿童的“共读与反思”, 为图书馆、幼儿园、教师、家长、阅读推广机构等进行相关工作提供阅读指导方案。这347种幼儿图画书覆盖了童话、儿童生活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儿童散文、儿童诗、童谣、寓言、成语故事、科普小品文、科幻故事等体裁。 |
姚苏平编著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I207.8 |
98 |
0 |
荐购
|
| 754 |
|
童谣:民族的摇篮曲 |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传统童谣的现代阐释》是作品的主体部分, 作者将中国的古代童谣放到现代文学理论的视野里予以观照, 对传统童谣的概念进行框定, 论述了童谣的特点以及童谣内部更小的类型特点, 最后论述童谣为什么在晚清走向终结。这样, 将童谣研究以专题探讨的形式灵活地梳理出来。下篇从英语童谣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童谣的音乐形式入手, 展现了童谣中西文化交流和童谣的音乐性。本书在儿童文学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具有重要思想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
吴其南, 黄夏青著 |
河北少儿儿童出版社 |
I207.8 |
85 |
0 |
荐购
|
| 755 |
|
《格萨尔》女艺人研究及玉梅文献辑录 |
本书包括两编: 上编为《格萨尔》女艺人研究述论, 从藏族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地位论及《格萨尔》史诗女性观, 由此深入论述《格萨尔》女性说唱艺人的产生与多样性发展的过程; 下编汇集散见各处的关于著名说唱女艺人玉梅的研究论文, 并收录她的两部说唱本《牛卡木材宗》和《廷岭武器宗》汉译本。 |
伦珠旺姆, 徐文娣编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I207.914 |
98 |
0 |
荐购
|
| 756 |
|
“女性向”网络文学初探 |
本书稿是关于网络文学研究的论文集。书稿聚焦于“女性向”网络文学, 是作者对过往十年研究成果的一次系统总结。书稿描绘了“女性向”代表网站晋江文学城生产机制和用户生态; 分析了数据库写作、“网络女性主义”等现象; 阐释了“大女主”“大历史”、“女性向”同人、女频东方幻想等网文类型。此外, 书稿收录数篇女频网络文学的年度综述以及十余篇网络小说评论, 并汇集了作者对“女性向”网络文学发展史的基础性史料梳理工作, 为今后的“女性向”研究奠定基础。 |
肖映萱著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I207.999 |
55 |
0 |
荐购
|
| 757 |
|
中国网络文学理论评论年选:2023 |
本书收入国内2023年度的网络文学研究成果。作者们长期从事网络文学相关的研究和组织工作, 密切跟踪国内网络文学发展动态和前沿话题, 其中不乏网络文学研究领域领军人物。这些成果研究视角新颖, 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 提出了一些较有创新性、针对性、前沿性的学术观点, 扩大了网络文学研究视域, 系统性、多视角提出了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的理论范式与实践路径, 剖析了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效果及其优化提升策略。 |
黄发有主编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I207.999-53 |
150 |
0 |
荐购
|
| 758 |
|
记忆·构形·想象:中国文学与电影的“故乡”嬗变 |
本书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与后工业时代的背景, 对中国文学与电影故乡构形上的深层关联、“传统故乡观”到“新故乡观”的转变, 从“概念厘定”“历史梳理”“现实观瞻”等基本范畴进行了全景式与历时性梳理, 并对故乡与异乡、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等问题展开了重点研究。 |
齐峥峥著 |
九州出版社 |
I209.91 |
58 |
0 |
荐购
|
| 759 |
|
古诗文常用名句辞典 |
本书精选古代名句, 收录名句约3900条, 所涉文献上起先秦, 下讫晚清, 主要包括经典文献、诗文名篇等。选条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俱佳, 每句设“出处、通解、赏析”予以清晰解读:“出处”除部分史书、诸子著作外, 均标明朝代、作者、书名等; “通解”简单明了, 通俗易懂, 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赏析”包括文学形式鉴赏、思想主旨、名句所在古文献的背景介绍、相关典故、语用表达等, 让读者得到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 |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 |
商务印书馆 |
I211-61 |
45.9 |
0 |
荐购
|
| 760 |
|
李清照全集评注 |
本书囊括了李清照平生精粹的词作, 全面地展现了词人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水平。评注者对每首词的重要词语加以注释, 然后再做评讲, 使之更加浅近易懂, 非常适合大家领略一代女词人的文学魅力。大胆创新版式与装帧, 用料考究, 独具匠心, 使之成为一套赏心悦目的艺术藏品。 |
徐北文主编 |
济南出版社 |
I214.412 |
1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