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4期2042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861 杨陵村落物语 本书汇集了60余篇记录了杨陵已经消亡或即将消亡的60余个村落发展变迁史的散文, 作者为了留住根, 留住魂, 留住乡愁, 用文字记录了这些村落的人文历史、世俗民情, 曾经有过的辉煌、悲壮, 乃至传说故事。追溯历史, 记录杨陵从古有邰国尧封后稷、秦设邰县至杨陵区成立, 其间行政建制废置离合、名称更迭屡经变化, 但绝大多数地名一直延用至今。然而, 随着时代变迁, 一些村庄已经消失了, 为了让这一切活在文字里, 永久地流传下去, 作者撰写了这些美文。 贺绪林主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I267 88 0 荐购
862 葛剑雄文集:9:也是读书 本书的上百篇文章或为序言, 或为跋语, 凝聚了葛剑雄教授在读书、写作中的深刻见解。这些文字包罗万象, 上溯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地理、文化, 剖析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同时记录了作者治学生涯中的心路历程与藏书趣事。它们横跨数十年光阴, 完整呈现了一位学者内心深处的坚守与思考。透过这些回忆与感悟, 我们得以重新探寻读书、治学的精神与意义。 葛剑雄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I267 118 0 荐购
863 爱在蓝田:语冰客文化散文集 本书描写了蓝田秀丽的山水、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将蓝田的历史概况、人文遗迹、历史名人、文化渊薮等娓娓道来, 呈现了蓝田悠久灿烂的人文史。 葛金城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I267 88 0 荐购
864 大漠胡杨 本书稿按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丝路沙海走来”收录二十余篇散文, 内容上主要围绕新疆、兵团以及这里发生的事情, 这里生活的人群, 描写特殊地理环境下, 新疆人、兵团人独特的风采; 第二部分“春风沉醉的村庄”收录十余篇散文, 内容主要是回忆性的文章, 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作者的成长轨迹, 饱含着作者对故乡、对家人的思念与眷恋; 第三部分“这边风景独好”收录十余篇散文, 主要是作者在各地旅游创作的作品; 最后一部分“感悟人生的真谛”, 主要抒发了作者在人生各个时期的感悟和见解。 赵天益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I267 52 0 荐购
865 67号的妈妈 本书收录了梅子涵15篇经典散文。本书中有温情笔触的《去看妈妈》《小脚奶奶》, 有充满哲思的《扫地人》《童话》……作品情感真挚、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切的心灵关怀, 以特有的沉静的力量, 与小读者探讨生活态度、家庭关系、同学相处等成长的人生课题, 带来焕然一新的阅读体验, 传递值得每个人追寻的美好价值观。 梅子涵著 青岛出版社 I267 38 0 荐购
866 随风忆 本书共分为三个篇章: “远赴人间惊鸿客--琐事琐记”“今生的佳期如梦--细语平常”“致那些年随风散去的回忆”。作者细腻的心思, 用看似平静的笔调, 来描述刻划那些往往被忽略的不易察觉的物事, 树木、花草、云霞、流水, 民间情感与人物行迹等。李明博, 2008年8月, 现为天津实验中学高二学生。 李明博著 国文出版社 I267 69.8 0 荐购
867 一边园花一边野卉 本书作者具有独特的视角、运用胸间学识、细微体察和笔下功力, 收放自如, 参透世间。作者与上海有缘, 自2016年成为《文汇报》副刊“笔会”的专栏作家, 佳作迭出, 因所涉范围广, 花草、人物、胜景、美食、宠物一一信手拈来, 文化韵味十足, 醇厚而醉人。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是近五年在《笔会》刊发的作品, 配上作者亲绘的插图, 相得益彰, 锦上添花。作为“中国作家看世界丛书”的新兵, 相信这样一本图文并茂的美美之书会取得不俗的双效益。 何频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I267 78 0 荐购
868 葡萄的秘密 本书是一部描写家乡库尔勒生活与风光的散文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洞察力, 编织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字里行间不仅流淌着对儿时纯真岁月的温馨回忆, 还饱含着对家乡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由衷欣喜。书中既有对平凡人生不懈追求的赞歌, 也有对瓜果飘香、农产品大丰收景象细致入微的描绘, 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无论是香梨、葡萄, 还是高速路和动车组, 这些与家乡相关的事物, 在作者笔下无一不体现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 郭忠华著 太白文艺出版社 I267 88 0 荐购
869 中游击水 本书是作者创作的散文作品合集, 共辑录80篇, 分为进取、情怀、休闲三大部分, 另附有前序和后记。作者以翔实细腻的笔触, 从多个角度书写个人成长和环境的美好。作品主题鲜明, 取材广泛, 以故土、学校、家庭等场景为主, 文字中倾注了真情实感。其中大量的文字描述故土的风情、人物和美食, 展现出炙热的桑梓情怀。另有不少文字围绕家庭或家族展开, 传递出尊老爱幼、和睦互助、愉悦成长的家庭美德和家教心经。 刘征胜著 北方文艺出版社 I267 89.9 0 荐购
870 京华石榴栽 本书选取自己著作的六十篇文章, 记录十六年期间对人生点滴的所思、所想、所念、所悟。其中, 有旅途中的游玩散记, 有做北漂时对人和事的感悟, 也有对人生的思索和总结, 还有对读书、学习的倡导, 更有做游子的对故乡亲情友情的挂念, 还有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十六年的时光, 对作者来说, 是从懵懂的青年成长为成熟的中年大叔, 一路有对人生的感慨和感悟, 也有时代进步带来的思想变化。文章写作跨越多年, 字里行间也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和乡村, 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均取得的巨大成就。 鲁京著 北方文艺出版社 I267 69.8 0 荐购
871 名家笔下的老北京 本书以北京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为线索, 以文学视角切入, 借名家之笔传递老北京的神韵, 精选关于北京的古诗、童谣、名家名作等美文, 每篇每组后都设置有名师助读栏目“读与思”和“群文探究”, 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北京文化, 增强阅读能力, 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读北京, 赏北京, 更要去北京。书中名师为读者精心设计了研学路线和研学活动, 带领学生游北京。 周群主编 济南出版社 I267 35 0 荐购
872 心声 本书稿汇集了作者多年来撰写的散文作品, 分为行旅漫语、人生悟语和商路心语等三卷, 真实地记载了作者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诚如作者所言“字由心而选、词由心而定、情由心而生、理由心而言”。 火星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 I267 60 0 荐购
873 关山笔记 本书共收录作者36篇散文, 其中大部分曾在报刊发表或在散文奖项中获奖。通过作者个人真实的生命体验, 主要书写人生岁月中通过各种乡土事物体悟到的人生思考、阡陌人家中鲜活生动的人物记忆以及行走旅途中的风景风情体验和收获。作者通过对细小事物、平凡人物和旅途风景的勾勒描绘, 展现出浓郁的乡情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这些散文主题鲜明、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任艳苓著 山东友谊出版社 I267 70 0 荐购
874 榆溪文韵:《榆林日报》副刊文集 本书精选2007年至2022年9月刊登于《榆林日报》副刊上的以榆林为主题的优秀作品, 分为上中下三卷, 对应讲述历史渊源、河岳胜景、人文情怀三个部分。书中既有对历史的探究, 也有对这片土地自身变迁的记录, 还包括对最为灵动的人类活动和情感的书写。纵观历史, 曾经的榆林饱经沧桑。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榆林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书情景交融, 既向读者展示了榆林的历史、地理、人文, 也从文学的角度使读者品味到榆林人民对榆林的深沉热爱及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豪与幸福。 榆林日报社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I267 688 0 荐购
875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本书以散文的笔触, 讲述了“我”在青春期的躁动中暗恋一个叫做朱裳的姑娘的故事。作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描写, 生动细致地刻画出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内心里那种悸动的感觉。《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是冯唐的“北京三部曲”第一部、《万物生长》的前传。“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 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冯唐用莽撞的文字刻画出一个身处青春期男孩的内心, 并通过男孩们的群像还原出20世纪80年代少年们眼中的的北京。 冯唐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267 68 0 荐购
876 诚实与善思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为适应当下读者阅读需求, 推出平装版。本书特邀请人文社史铁生作品资深编辑杨柳编选, 收录了《扶轮问路》《爱情问题》《身与心》《昼信基督夜信佛》等史铁生关于灵魂与生命的扣问十六篇: 关于爱情、关于信仰、关于肉体, 关于心魂, 关于来路, 关于生命的去向。作者在《昼信基督夜信佛》中说: “道路的无限即是距离的无限, 即是差别的无限, 即是困苦的无限, 也便意味着拯救之路的无限, 幸而人之不屈不挠的美丽精神也可以无限--唯此, 无始无终的存在才不至于陷入荒诞。”道尽了作者的生命哲学。 史铁生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I267 42 0 荐购
877 暗示 本书是韩少功作品系列第十二卷。韩少功的文字一直呈现着一个探索者和怀疑论者的坚定面容。他智慧的笔触, 时刻渴望在历史、文明和语言的死结中突围, 这迫使他的写作必定更多地关注被压抑和被遮蔽的生活真相。他一次次地勇敢探索, 一次次地突破语言和文体的边界, 似乎就是为了追问, 在现有的语言未能抵达的地方, 生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精神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形态。韩少功把写作变成了一种高难度的自我较量, 他用语言反抗语言, 用具象反抗概念, 背后却在找寻语言与内心焦虑之间的秘密通道。他的写作已经成了文体变革和精神探索的象征, 这个象征, 因为有了2002年度出版的《暗示》, 开始初具经典的意义。 韩少功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I267.1 78 0 荐购
878 熟悉的陌生人 本书分为“关于社会与历史”、“关于人生与道德”、“关于文学与文化”三部分, 收录了作者《完美的假定》《熟悉的陌生人》《读书拾零》《岁末扔书》《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等六十四篇随笔。随笔是韩少功三十年来主要的作品类型, 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颇具时代的厚重感与人性的震撼力。 韩少功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I267.1 68 0 荐购
879 法陌点滴 本书稿是杨立新教授从事司法和法学工作50年的自选随笔集, 收入其人生不同阶段的文章70余篇, 分职之点滴、人之点滴、学之点滴、法之点滴、游之点滴、味之点滴、杂之点滴七辑。 杨立新著 法律出版社 I267.1 88 0 荐购
880 阿昌族民间故事集:一 本书囊括了流传在阿昌族人口聚居地区梁河县陇川县户撒乡和保山地区腾冲县、龙陵县, 以及大理州云龙县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说故事。本书收集的113个阿昌族民间故事包括: 《遮帕麻和遮米麻》《曹扎和龙女 》《老姑太》《谷稷》《送路》《仁义山歌》等。 成功, 杨叶生编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I277.3 88 0 荐购
页码:44/92页  每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