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6期2373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001 当代法国诗学研究 本书对当代尤其21世纪以来的法国及法语诗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考察、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本书从时间与空间上界定了当代法国诗学的范畴, 进一步明确了当代法国诗学的外延与内涵, 梳理了当代法国诗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介绍了这一学科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从写作本质研究、文学类型研究、叙事研究、虚构研究、风格研究等方面对当代法国诗学展开深入探索, 呈现了21世纪法国诗学的发展趋势, 思考了诗学批评独特的方法与功能, 并结合相关诗学理论进行了诗学批评实践。 曹丹红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I565.072 168 0 荐购
1002 普鲁斯特与符号 本书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对普鲁斯特的经典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哲学性解读, 共12万字。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 普鲁斯特的作品不仅仅是对时间的回忆, 更是对符号的探索。德勒兹认为, 普鲁斯特笔下的世界充满了各种符号, 这些符号来源于爱情、社会、艺术和感官体验, 它们需要通过不同的解读方式才能被真正理解。德勒兹从哲学角度剖析了普鲁斯特的写作结构和符号学意义, 探讨了记忆、欲望、真理与时间的交织关系。 (法) 吉尔·德勒兹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I565.074 58 0 荐购
1003 局外人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 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为止, 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这种叙述毫无抒情的意味, 而只是默尔索内心自发意识的流露, 因而他叙述的接二连三的事件、对话、姿势和感觉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 给人以一种不连贯的荒谬之感, 因为别人的姿势和语言在他看来都是没有意义的, 是不可理解的。在第二部分里, 牢房代替了大海, 社会的意识代替了默尔索自发的意识。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 利用被告过去偶然发生的一些事件把被告虚构成一种他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形象。 (法) 阿尔贝·加缪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565.45 68 0 荐购
1004 亨利·劳森诗歌选译 本书是一本诗歌选译集。亨利·劳森( HenryLawson, 1867-1922) 作为澳大利亚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其诗歌以质朴的语言和深沉的笔触, 生动勾勒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澳大利亚社会的全景图卷。三位译者精选百余首最具代表性的诗作, 力求呈现出这位“丛林歌者”的诗艺精髓。译者在忠实传递原作精神内核的基础上, 巧妙平衡了方言俚语的地方性与诗歌意象的普世性。通过严谨的学术考证与诗性再创作, 既还原了劳森诗歌中“澳大利亚文学”的原始肌理, 又令当代中文读者得以触摸到文字背后的人文关怀。 (澳) 亨利·劳森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I611.25 78 0 荐购
1005 伊甸之东 本书描写了两个移民家族从南北战争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长达半个世纪三代人的命运, 运用象征和写实交融的手法, 描绘了善与恶之间的斗争。特拉斯克家族的第一代人赛勒斯伪造参加南北战争的经历, 骗取了名誉和财产, 并专横地送儿子亚当从军, 生性善良的亚当收留了一个重伤的女子卡西, 却不料她为人邪恶, 抛下亚当和一对孪生子改名换姓走上了歧路, 后来孪生子又因发现她的秘密而走上不同的生活道路。另一个家族的家长汉密尔顿却正直、勇敢、智慧, 他教育成人的子女都秉承了他的善良性格并各有成就。 (美) 约翰·斯坦贝克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712.45 149 0 荐购
1006 在路上 本书讲述萨尔·帕拉戴斯、狄恩·马瑞阿迪等人在美、墨等地大量游历的故事, 被公认为“垮掉派”的经典之作, 入选《时代》周刊20世纪百大最佳英文小说、美国图书馆20世纪世界百大小说、英国BBC票选读者最喜欢的百部小说, 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堪称经典。1962年, 黄雨石、施咸荣、李文俊、刘慧琴、何如五位译者以“石荣、文慧如”为笔名, 合力翻译出版了中国首个《在路上》节译本, 出版时贴近原文所属时代, 语感恰切。 (美) 杰克·凯鲁亚克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I712.45 69 0 荐购
1007 费尔蒙特中学的流星岁月:弗诺·文奇科幻杰作选:Ⅱ 本书收录了雨果奖五冠王、美国硬科幻代表作家弗诺·文奇的10篇中短篇佳作, 包含超级电脑、增强智能、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主题, 既有成功预言AR技术的《费尔蒙特中学的流星岁月》, 又有反转不断、烧脑紧张的《Cookie怪客》……全书囊括多篇获奖及提名作品, 涵盖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西班牙伊格诺特斯奖等12项世界科幻大奖。弗诺·文奇的作品聚焦于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以及对传统伦理规范的冲击, 这促使读者和科技界人士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网络空间等前沿科技展开深入思考, 同时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伦理、人类身份和未来社会形态的广泛社会讨论。 (美) 弗诺·文奇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I712.45 78 0 荐购
1008 孤注一掷:弗诺·文奇科幻杰作选:Ⅰ 本书收录了雨果奖五冠王、美国硬科幻代表作家弗诺·文奇的8篇中短篇佳作, 包含超级电脑、增强智能、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主题, 既有讲述一个忘记自己任务的人工智能的《孤注一掷》, 又有充满温情的太空歌剧《呱啦啦》……全书囊括多篇获奖及提名作品, 涵盖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西班牙伊格诺特斯奖等12项世界科幻大奖。弗诺·文奇的作品聚焦于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以及对传统伦理规范的冲击, 这促使读者和科技界人士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网络空间等前沿科技展开深入思考, 同时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伦理、人类身份和未来社会形态的广泛社会讨论。 (美) 弗诺·文奇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I712.45 76 0 荐购
1009 广岛 本书是普利策奖获得者、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约翰·赫西调查广岛原子弹爆炸后, 采访报道关于与原子弹使用造成的危害, 用清晰、冷静而克制的文字, 记录了六个普通人的平常经历和他们四十年的人生轨迹, 折射出“被爆者”一代的创伤记忆。该书分为一道无声的闪光、大火、深入调查、黍草和白菊、战后等章, 通过对佐佐木敏子、藤井正和、中村初代、威廉、佐佐木文辉、谷本清等六位普通人的人生历程的描写, 展示他们彻底改变的人生历程。 (美) 约翰·赫西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I712.55 58 0 荐购
1010 真光书院的四十五年历史:1872-1917 本书是真光书院的创办者、美国长老会女传教士那夏理对真光书院从创建至发展近四十五年历史的回顾与忆述。这本回忆录中所描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时代风云、社会生活, 都为作者亲见、亲历或亲闻, 却又是其他文字史料尤其是同时代官方史料所失载、忽略甚至误记的。这一史料的发掘与译介, 不仅为华南这所历史最为悠久的教会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佐证, 也为国内研究者或普通读者开展近代教育史与城市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参考, 进而拓宽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广度。 (美) 那夏理著 广州出版社 I712.55 98 0 荐购
1011 艺术与科技融合探索: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人才培训”论文集 本书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编的一本论文集, 其中36篇文章 (暂定) 来自全国各地文旅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实践者, 他们从各自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出发, 结合具体案例, 总结了当前艺术与科技融合工作中的成果, 梳理了经验和教训。稿件内容前沿, 且案例新颖, 可读性强, 对目前在文旅工作中如何加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提供了案例与理论支持。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J-05 158 0 荐购
1012 艺术学界:第三十二辑 本书以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为主要特色, 同时兼及艺术学其他一级学科, 力求站在学术前沿, 集中反映观点新颖、资料性强、较为深入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内容涉及艺术前沿课题、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等相关最新成果。 主编龙迪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J0-53 148 0 荐购
1013 遗珠拾粹:非遗的文明维度与非遗美学 本书上编从当代思想和哲学的主流话语之一“文化空间”入手,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众普及哲学及美学思想。下编聚焦雕塑、书法、鼓书、木版年画、摄影等门类艺术的审美形态特点, 对相关艺术审美观念进行深度挖掘, 力求探索一条中国艺术审美的新方法和新路径。艺术的审美形态与文化内涵的独特性, 源于其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哲学思想、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同时, 艺术的美学思想不仅存在于哲学家的思想之中, 还在绘画、舞蹈、书法、声乐等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有所体现, 并且各门类艺术不仅有着自身独特的体系, 还彼此互相影响, 由此逐渐形成了有着独立审美文化传统的中华美学精神。本书两大部分互为呼应, 既有深邃的理论思考, 又能面对艺术实践展开讨论, 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美学及艺术研究, 综合提高审美素养。 向云驹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J01 68 0 荐购
1014 美与当代生活 本书作者从“什么是美学”谈起, 对美在主观/美在客观、审美距离说/移情说等重要美学命题进行了探究, 进而讨论到“什么是艺术”, 关注艺术边界的变迁、大众文化给艺术带来的挑战、艺术起源的新争论等, 既能为今天中国当代美学的构建, 以及如何看待当代艺术提供有益的视角, 又有助于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高建平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J01-53 68 0 荐购
1015 传统造物文化基因中的形态语义 本书立足研究传统造物文化基因与形态语义的类型演化, 从设计形态学角度, 通过追溯、厘清造物基因的原型与类型, 宏观的梳理造物文化基因演进逻辑。进而在此基础上探索传统造物形态语义的当代及未来设计转化路径。 卞京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J06 128 0 荐购
1016 三维设计基础:第2版 本书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三维设计概论, 旨在帮助学生对三维设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掌握基本的形态分析方法以及三维形态的材料应用, 主要讲解在练习中经常用到的几种材料的材质、性能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为学生挑选材料提供一定的参考, 并为第二章的实践课程做知识储备。第二章是三维设计的核心章节, 也是实践章节: 第一节讲述以二维形态建立2.5维形态的方法, 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二维空间转换为2.5维空间; 第二节讲述三维形态的各种造型关系, 也就是三维形态的形式美法则,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三维形态的基本造型规律; 第三节和第四节是主题教学案例, 通过“漂”和“坐”两个主题教学案例, 以启发为主对前述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实践练习。第三章是视野拓展章节, 为学生呈现自然形态、艺术形态、设计形态等多方面的三维形态资料, 旨在帮助学生拓宽形态视野, 在多角度、多领域的感官刺激下汲取形态设计灵感与营养。 主编邱春来, 衡小东 安徽美术出版社 J06 65 0 荐购
1017 创意设计劳动 本书内容有新时代大学生的设计劳动观、追求设计劳动的善与真、文化创意设计劳动、民俗文化设计劳动、公共空间设计劳动、可持续设计劳动。 宋眉, 卢艺舟, 李俊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J06 68 0 荐购
1018 和合设计 本书遵循了设计再造、设计再传、设计再生的创新路径, 将传统且经典的优秀民族文化创新转化为当代的视觉设计, 并不断进行传承与创新, 坚持在可持续性设计方向进行探索与实践。同时, 本书深刻解析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试图建构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 通过比较中西方设计文化与历史的发展脉络, 探索设计的起源以及当代设计在社会生活方式中的重要文化价值。 焦振涛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J06 89 0 荐购
1019 设计师社交网络与新时代社会化创新 本书探讨了设计师在新时代社会化创新中的独特价值, 包括审美、使用、服务和社会价值。同时, 深入研究了设计师社交网络的内在机制、商业机制, 以及技术、社会和商业模式的变化。此外, 还讨论了社会化创新的理念与实践,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展望了社交网络与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及设计师的角色。 王焱著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J06 78 0 荐购
1020 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 本书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 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视觉等关键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接着, 本书详细探讨了人工智能艺术在各个领域的实践案例, 如图像创造、视频创作、机器绘画等。此外, 本书还关注人工智能艺术所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引导学生 (读者) 深入思考科技进步对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于幸泽, 于蒙群, 罗霄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J06-39 98 0 荐购
页码:51/100页  每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