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1 |
|
浙江画院四十回望作品集:走进松阳写生作品:江南秘境 |
本书精选了浙江画院艺术家们深入松阳县进行实地写生创作的作品集锦。松阳, 这片被誉为“江南秘境”的土地, 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人文风情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目光。浙江画院的艺术家们在此汲取灵感, 创作出了一批清新自然、生动传神的作品。这册作品集不仅是一次对松阳美景的视觉巡礼, 更是艺术家们与自然对话的记录。书中收录的作品展现了松阳的山水之美、田园之韵以及村庄的生活气息, 每一幅画作都是对这片土地深情的描摹。 |
茹峰主编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J221 |
320 |
0 |
荐购
|
| 1042 |
|
山海渔韵画集 |
本书选录作者近年来在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作教学、课堂练习以及带学生外出写生的若干山水画作品。所选的近百幅作品大多为江南一带湿润的写意水墨山水, 色彩大多倾向浅绛设色, 笔墨浑厚苍润。作者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与同事、学生相互探讨, 比较注重传统水墨绘画的学习吸收与南方自然山水郁郁葱葱草木的写生运用, 尤其是元明清文人画的笔法与墨韵的运用, 同时也近取现当代大家的笔墨山水的意象表达, 注重山水画整幅画面的意境的传达与笔墨韵味的内在融合。 |
高云龙著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J222.7 |
128 |
0 |
荐购
|
| 1043 |
|
艺海耕耘 |
本书收录李燕生先生书画篆刻作品242件, 涵盖书法72件、绘画15件、篆刻155件, 是作者五十余年对艺术的孜孜探索和总结。书稿展现的百余件书法、绘画、篆刻作品, 其中书法篆隶楷行草诸体皆备, 尤以篆籀笔意的书法作品为主。绘画以水墨为主, 构图多取雄浑壮阔之景, 墨色氤氲、笔触苍劲。篆刻兼取秦汉印的端庄严谨、汉代封泥的古朴与明清诸家流派的特征, 艺术素养较全面, 具有较高的传统功底和个人风格。 |
李燕生著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222.7 |
380 |
0 |
荐购
|
| 1044 |
|
诗画人生 |
本书为刘劲松先生和刘清源先生为纪念他们的祖父刘建瀛先生而出版的个人画集, 从书画整理的准备工作到书籍出版, 历时一年之久。本书共收录其作品200余幅, 刘建瀛先生的作品以墨竹为最佳, 方之当世名家可以无愧; 山水花木翎毛种种, 皆为游戏。如其画鸡雏数幅, 皆神完气足, 顾盼如生。若无真切观感, 决不能致此生动。又有指头画山水、猫头鹰二帧, 为其作品中最兴会淋漓之作。二图充分展现了指画魅力, 有“指所到处, 笔勿能及”之妙趣, 而风度洒脱, 与清代指画大师高其佩若有契合。 |
刘劲松, 刘清源主编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J222.7 |
218 |
0 |
荐购
|
| 1045 |
|
长平秋色图 |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写生与创作的作品, 内容包括: 以昆曲《牡丹亭》为创作灵感的《游园惊梦》组画; 以江南园林为题材的组画; 以路上的风景为题材的路标组画; 写生四姑娘山的25米工笔长卷。作者用精妙的水墨表现生活, 在画面中探索现实与梦幻的空间布局, 用超现实的笔法展现细腻敏感的瞬间和女性题材纷繁复杂的情绪, 体现了水墨艺术多样化的表现方式, 展现了作者20年的从艺心路历程, 其中部分作品以现实主义为题材, 赞颂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成果、新气象。 |
姚媛著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J222.7 |
198 |
0 |
荐购
|
| 1046 |
|
黄骏:三让 |
本书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黄骏先生在艺术探索之路上个人画集。黄骏教授笔下的众多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黄骏教授的作品跨越了传统与现代, 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前瞻性的视野, 融合中国画笔触与中西方艺术精髓。作品巧妙运用中国画的灵动笔触, 结合西方艺术的构图与色彩理念, 实现了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转换, 引领观者穿梭于现实与幻想之间, 感受艺术的无限魅力。 |
黄骏, 刘潇主编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J222.7 |
498 |
0 |
荐购
|
| 1047 |
|
斗破苍穹:79 |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萧炎的成长历程。漫画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 以幽默与热血的手法, 细腻描绘了萧炎从一个无名少年, 历经千难万险, 不懈追求, 最终成为一代斗气强者的励志故事。本册讲述了在药族遭遇灭族危机时, 萧炎陪伴师父药尘为尊严和正义而战, 不仅成功为药尘父母正名, 更在药典上一举炼出九品玄丹, 荣获“天下第一炼药师”的殊荣。然而, 危机接踵而至, 魂族魂虚子乘机发动袭击。在药族族长等长辈的牺牲下, 萧炎带领族人年轻一代勇敢突破重围, 逃离死地。 |
天蚕土豆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J228.2 |
19.8 |
0 |
荐购
|
| 1048 |
|
灶台物语 |
本书精心收录了其中57篇精选佳作。作者将生活比作美食, 通过一道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味佳肴, 阐释出启迪心灵的智慧箴言, 在简短的语句中用充满幽默的方式表达作者对人生的观察与独到的感悟。每篇短文均配有一张精美彩色漫画。 |
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J228.2 |
68 |
0 |
荐购
|
| 1049 |
|
新圩阻击战 |
本书用连环画的形式再现当年红军长征过湘江的历史。新圩阻击战场, 位于灌阳县城北部的新圩镇。由红三军团五师3900余人,阻止从灌阳县城北上侧击中央红军渡江的桂军。从1934年11月27日下午开始到11月30日交防止, 桂军共出动7个团的兵力, 先后对红军阵地发起了数十次猛烈进攻。红五师将士们在长达10余公里的阵地上节节阻击, 抵住了拥有飞机大炮优势的桂军的疯狂攻势, 从左翼掩护了中央红军抢渡湘江的安全。红五师团、营、连、排干部伤亡殆尽, 全师牺牲2000余人。接防的红六师十八团独军作战, 几乎全军覆没。 |
彭书华编著 |
广西美术出版社 |
J228.4 |
20 |
0 |
荐购
|
| 1050 |
|
脚山铺阻击战 |
本书用连环画的形式再现当年红军长征过湘江的历史。新脚山铺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中著名的三大阻击战之一, 是湘江战役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斗。在国民党方面, 刘建绪指挥的湘军包括十六师、六十二师、六十三师和十九师1个旅、4个补充团共六七万人。蒋介石派驻衡阳的飞行大队随时飞来助战, 配合湘军的地面进攻。在红军方面, 是林彪的红一军团的两个师13000多人。在脚山铺战斗的第一天, 红一军团投入了红一师的1个团和红二师的3个团。 |
彭书华编著 |
广西美术出版社 |
J228.4 |
20 |
0 |
荐购
|
| 1051 |
|
光华铺阻击战 |
本书用连环画的形式再现当年红军长征过湘江的历史。1934年11月28日, 红三军团四师受命到光华铺一带阻击从兴安北上的桂军。11月29日晚上, 红四师十团开始与桂军展开激烈的战斗。11月30日中午, 桂军主力反复攻击红十团阵地, 红十团伤亡严重。此时, 红四师派另两个团接应十团。第二天天亮时, 红五师两个团从新圩赶来, 与红四师一起打退了桂军主力数十次的连续进攻, 以超人的毅力坚守到12月1日中午。在光华铺阻击战斗中, 红三军团以牺牲两任团长、损失1000多人的代价, 掩护了中央两个纵队安全渡过湘江。 |
彭书华编著 |
广西美术出版社 |
J228.4 |
20 |
0 |
荐购
|
| 1052 |
|
中央纵队过桂北 |
本书用连环画的形式再现当年红军长征过湘江的历史。1934年10月中旬, 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 先后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 到达湖南道县。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 组成第四道封锁线, 企图将中央红军全歼于广西的湘江以东地区。中央军委调兵遣将, 组织红一、红三、红五军团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新圩、脚山铺、光华铺和后卫阻击战。最后以中央红军损失过半的惨痛代价突破了湘江。1934年11月30日到12月6日, 中央纵队渡过湘江, 翻越三千界, 之后折向兴安的华江, 从华江的龙潭江、雷公岩翻过老山界抵达资源的塘洞, 顺利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剿。 |
彭书华编著 |
广西美术出版社 |
J228.4 |
20 |
0 |
荐购
|
| 1053 |
|
中国古代神灵精怪录 |
本书是一本集神灵、妖异、鬼魅于一体的精美画集。神灵篇包括上古神明、二十八星宿、龙与九子和民间神祇四部分, 妖异篇包括妖、精、怪三部分, 鬼魅篇包括鬼怪和鬼魂两部分。书中收录百余幅精美作品, 展示了种种奇幻的形象和故事, 构建了一个丰富绮丽的精神世界。 |
黄熙林编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J228.5 |
69.8 |
0 |
荐购
|
| 1054 |
|
星光熠熠:苏联版画选 |
本书概述自1917年至1991年苏联版画的发展历程, 举例说明不同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主要作品。本书遴选从1917年至1991年在苏联版画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书籍插图艺术家、版画艺术家七十余位, 分别展示其若干作品, 并附艺术家简历。 |
(俄) 杨嘉冰编著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237 |
450 |
0 |
荐购
|
| 1055 |
|
中国传统经典书论:下册:临习指要 |
本书从浩瀚的书论文献中精心遴选, 让您尽览精华, 掌握书法理论的全貌。希望在古今之间搭建桥梁, 让书论经典焕发新的生机。丛书精选在当下仍适用的历代书法理论, 精确到篇、章、段、句, 以白话文注释、解读, 以审美规律、技法教导分布为上下两册。上册选对书法规律有价值的书学文献, 重在展示书学演变; 下册择目前仍有效的书论教学法, 重在实践意义。上下二册重新审视史材, 叙其精华理论, 条分类例, 剖判明晰, 既可全面反映各种类书论典籍存供传承, 又科学地反映了中国书法学术体系, 能让学书者一目了然各代书家名论, 获得实践指导。 |
苏士澍, 叶培贵主编 |
广西美术出版社 |
J292.1 |
58 |
0 |
荐购
|
| 1056 |
|
中国传统经典书论:上册:名篇选读 |
本书精选在当下仍适用的历代书法理论, 精确到篇、章、段、句, 以白话文注释、解读, 以审美规律、技法教导分布为上下两册。上册选对书法规律有价值的书学文献, 重在展示书学演变; 下册择目前仍有效的书论教学法, 重在实践意义。上下二册重新审视史材, 叙其精华理论, 条分类例, 剖判明晰, 既可全面反映各种类书论典籍存供传承, 又科学地反映了中国书法学术体系, 能让学书者一目了然各代书家名论, 获得实践指导。两册合为一体, 既能帮助研究者厘清书学脉络, 又能为书法学习者提供直接的实践指导。 |
苏士澍, 叶培贵主编 |
广西美术出版社 |
J292.1 |
68 |
0 |
荐购
|
| 1057 |
|
中国书法大字楷则 |
本书专讲大字楷书 (含行楷) 笔画写法, 大字指5寸高 (约17公分) 的字, 以《瘗鹤铭》为典范。书中阐述大字书写技法, 包括执笔站位、中侧锋用笔等, 并系统讲解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写法, 助力读者掌握书法精髓。 |
张伯荣著 |
齐鲁书社 |
J292.1 |
28 |
0 |
荐购
|
| 1058 |
|
楷行双体28天速成 |
本书专为初学书法的人群设计, 从科学控笔入手, 形成正确的楷书和行楷的用笔手法。书中包括从楷书过渡到行楷的7种方法训练, 其中“牵丝引带”侧重笔画的起收笔变化训练, “化直为弧”“化方为圆”侧重笔画的行笔变化训练, “变画为点”侧重笔画的整体形态变化训练, “笔顺变化”“变繁为简”“字形变化”等侧重字的整体形态变化训练。笔画组合训练对字的局部结构进行系统性掌握, 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
李六军书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292.113.3 |
32 |
0 |
荐购
|
| 1059 |
|
赵之谦魏碑楷书技法解析 |
本书主要针对赵之谦魏碑楷书作品《齐民要术》《盘古开天地》进行技法解析。书中重点对二帖的基本点画、偏旁部首以及结构进行归纳解读, 每部分选取代表性的例字进行讲解分析。同时, 书后还附有完整原帖, 便于读者在学习中参考、欣赏。赵之谦在书画印领域造诣颇高, 其魏碑楷书独具特色, 《齐民要术》《盘古开天地》为其魏楷代表作, 二帖整体风格相近, 但其在技法处理上有个别差异, 二帖合并解析, 也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参考和借鉴。 |
韩建正编著 |
河南美术出版社 |
J292.113.3 |
39 |
0 |
荐购
|
| 1060 |
|
六品练字帖:软笔篆书 |
本书包括上、下两册, 内含控笔训练、基础笔画练习、汉字练习、知识拓展等部分, 让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其中控笔练习采用简单的图案, 让原本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在书法学习打好一定的基础后, 再搭配对应的篆书学习, 让练习者能够通过书体的演变, 了解汉字的本义, 加深对汉字的记忆, 并在反复训练中提升书写技能, 在保障汉字练习效果的基础上, 拓展书法知识。该书整体设计风格简洁大方, 满足练习者的练字需求。 |
李六军主编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292.12 |
30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