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1 |
|
108种手艺:1: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
本书共分三辑, 通过寻访108位手艺人, 展示了108种涵盖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多种技艺, 如苗绣、木雕、钧瓷、古法造纸、制笔、油纸伞等, 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本书, 可以让读者领略到非遗文化中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基因, 是人类生命的记忆, 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
王的手创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J52 |
198 |
0 |
荐购
|
| 1082 |
|
消费、艺术与媒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
本书试统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多维面向, 辅之以生动广泛的广告艺术文本解析, 为广大广告学, 专门史, 消费文化, 媒介研究等同侪及关注者提供具有多学科视角的研究参考, 展现中国现代社会中广告的历史方位与独特魅力。 |
吴文瀚著 |
科学出版社 |
J524.3 |
108 |
0 |
荐购
|
| 1083 |
|
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新时代·新征程·新民艺:浙江省竹工艺大展作品集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浙江竹工艺发展概述、浙江竹工艺的分布与特色、不同时代竹工艺的发展变化及代表作品与人物、浙江当代竹工艺的创作创新成果, 收录展品共计200余件。 |
郑蓉主编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J528.5 |
280 |
0 |
荐购
|
| 1084 |
|
嘉兴民间传统土布传承与创新 |
本书共分为七个部分, 首先介绍土布的概念、用途、风格、发展历程 (介绍土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工艺流程等; 第二部分介绍嘉兴民间传统土布的审美特征, 从纹样、色彩和民俗内涵进行研究; 第三部分介绍嘉兴传统民间土布的保护和传承, 调研非遗项目和土布非遗馆等研究事业性保护的举措, 并对土布在日常服饰中的运用传承等进行研究; 第四部分介绍土布的纹样创新设计, 通过运用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设计元素提取和创新纹样设计; 第五部分进行创新纹样的实现, 根据设计进行面料小样的试织; 第六部分为创新纹样运用, 分别就在现代服饰上的运用和文创产品上的运用进行研究; 第七部分为小结。 |
裘玉英, 彭玉晶, 邓洪涛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J529 |
98 |
0 |
荐购
|
| 1085 |
|
音乐教育研究导论:理论与运用·范例与阐释 |
本书共分21个部分, 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讲解进行音乐教育研究时应注意问题, 如研究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教育研究的典型组成部分、相关文献的综述工作、历史研究, 等等。作为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课程的教材。 |
(美) 彼得·米克萨等著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J6-059 |
128 |
0 |
荐购
|
| 1086 |
|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 |
本书共七章, 主要阐述了学校音乐教育的概念、目标及理论基础, 梳理国内外音乐教育历史及改革, 阐明学校音乐教学的程序和教学设计的写作方法。作者不仅关注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 还着重探讨实际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 在理解学校音乐教学评价的理念与意义的基础上, 归纳音乐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法和依据, 力求为读者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指导。 |
王莹, 陈菁编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J6-4 |
68 |
0 |
荐购
|
| 1087 |
|
高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
本书首先论述了音乐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观念下的音乐教育以及高校音乐教育核心课程的构建, 在此基础上, 系统地介绍了体验式教学法、视听教学法、微格教学法等高校音乐教学法, 以及声乐教学、钢琴教学与合唱指挥教学等音乐技能教学。接着论述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课堂的应用做了一定的分析。随后阐述了高校音乐的审美教育以及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同时探究了新时代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以及互联网思维下音乐教育理念的转型。 |
赵严, 许多, 郎立夫著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J60-059 |
58 |
0 |
荐购
|
| 1088 |
|
传统非遗音乐文化研究 |
本书是关于传统非遗音乐文化方面的研究, 首先对传统音乐文化和非遗文化进行概述, 其次论述了非遗音乐文化的相关内容, 再次对非遗歌曲、非遗器乐、非遗戏曲进行介绍, 最后对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究。 |
徐欣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J605.2 |
78 |
0 |
荐购
|
| 1089 |
|
中国音乐年鉴:2015 |
本书编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分别论述了2014年中国音乐学科视角研究综述、专题研究综述、人物专栏、年度纪事四个部分。本书内容涉及中国古代音乐史、乐律学、曲艺音乐、近现代音乐史、音乐美学、宗教音乐、歌剧及音乐剧等方面的研究, 以及国家大剧院、中国爱乐乐团和中央民族乐团主要演出记录及数家音乐出版机构成果。将2014年音乐创作、表演与相应各音乐学科进行理论研究结合, 有助于读者较全面地了解2014年中国音乐各研究成果及活动记事。 |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605.2-54 |
88 |
0 |
荐购
|
| 1090 |
|
广东汉乐探研 |
本书中通过详尽阐述广东汉乐发展的地缘文化背景、历史发展脉络, 以及广东汉乐名家与他们的传承成果, 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广东汉乐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作者系统地介绍了广东汉乐传承与发展的探研特征、探研价值、探研内容以及探研趋势, 旨在为广东汉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广东汉乐是研究客家民系迁徙历史、文化交融以及中原音乐文化南传的重要历史见证, 通过对广东汉乐的深入研究, 可以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智慧和力量。 |
张贵, 庞博著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607.2 |
62 |
0 |
荐购
|
| 1091 |
|
山东省大运河沿线明清俗曲的衍变与传承 |
本书以山东省大运河沿线明清俗曲的传承为研究对象, 基于大运河文旅产业建设的社会背景, 结合山东省大运河沿线明清时期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 整合运河沿线代表性音乐类型内的明清俗曲个案, 运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分析归纳、模式推演等研究方法, 发掘大运河山东沿线明清俗曲遗产价值, 进而结合相关传播学、社会学等理论, 从繁荣振兴运河文化、打造山东运河文旅品牌的角度, 探讨大运河山东段现有俗曲的赋存状态、利用现状等内容, 探索促进其文旅开发的实施机制、具体措施和实现途径等内容。 |
张晓萌著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J609.2 |
68 |
0 |
荐购
|
| 1092 |
|
牛津西方音乐史:卷二:17与18世纪音乐 |
本书以深邃的历史视角和细腻的音乐分析, 带领读者纵览19世纪的音乐长廊: 贝多芬与罗西尼的辩证对立, 歌剧的浪漫主义转型, 舒伯特、帕格尼尼与李斯特等艺术大师的崛起, 歌剧双雄瓦格纳与威尔第, 以及交响曲的复兴……在这一时期, 音乐成为民族认同的象征, 艺术家们通过音符探索着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微妙界限。凭借出彩的洞见、回味无穷的分析, 以及对历史、文化、政治、艺术、文学、宗教和音乐之交叉作用的全景呈现, 读者得以窥见那些塑造了音乐世界的关键时刻。 |
(美) 理查德·塔鲁斯金著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J609.5 |
238 |
0 |
荐购
|
| 1093 |
|
牛津西方音乐史:卷三:19世纪音乐 |
本书中, 塔鲁斯金将带领读者纵览这一辉煌世纪的音乐发展全景。所涉主题包括歌剧的浪漫主义转型, 舒伯特与德国艺术歌曲, 帕格尼尼与李斯特等艺术大师的崛起, 19世纪歌剧双雄瓦格纳与威尔第, 比才与普契尼的抒情剧, 以及布拉姆斯对交响曲的复兴。凭借出色的观察力, 令人难忘的音乐分析, 以及对历史、文化、政治、艺术、文学、宗教和音乐之间交叉作用的全景呈现, 本书将是渴望了解这一多彩时代的人必不可少的读物。 |
(美) 理查德·塔鲁斯金著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J609.5 |
238 |
0 |
荐购
|
| 1094 |
|
牛津西方音乐史:卷四:20世纪早期音乐 |
本书涵盖西方音乐从中世纪至20世纪末的发展过程。自2005年首版至今, 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已成为西方音乐理论界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史著作之一。第四卷《20世纪早期音乐》从19世纪末现代主义的萌芽, 一直延伸到二战结束。塔鲁斯金深入探讨了马勒、施特劳斯、萨蒂和德彪西作品中的现代主义因素, 斯特拉文斯基的现代芭蕾舞, 一战后十二音技巧的运用, 艾夫斯的音乐, 农民歌曲对巴托克的影响, 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阶段与20世纪音乐的真正开端, 汉迪、格什温、汤姆森等作曲家作品中的美国印象, 以及政治因素对托斯卡尼尼等音乐家的影响。 |
(美) 理查德·塔鲁斯金著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J609.5 |
238 |
0 |
荐购
|
| 1095 |
|
乐记集说辩证 |
本书主要包括集校、集注、辨证三部分内容, 此书汇辑古今重要校勘成果, 从上百部的古注本中检选具有学术价值和学术史意义的注说, 同时从《清经解》《清经解续编》等经学丛书以及各种学术笔记中辑出有关《乐记》的考证文献, 列于相应的条目之下, 加以辨析, 以集 (集说) 代史 (乐记学史), 并对经文训诂、礼乐制度、观念起源等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考证。如此, 既可以互相参证, 又可以反映学术的衍变, 为现代《乐记》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能够体现古代学术水平的集说本。此书堪称《乐记》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
羊列荣著 |
文物出版社 |
J612.1 |
480 |
0 |
荐购
|
| 1096 |
|
朱载堉“舞谱”考释 |
本书以《乐律全书》中的舞学著作《六代小舞谱》《小舞乡乐谱》《二佾缀兆图》和《灵星小舞谱》及《律吕精义·外篇》九、十卷中的舞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方面严谨解读《人舞谱》《六代小舞谱》《小舞乡乐谱》《灵星小舞谱》《字舞谱》和《二佾綴兆图》六个乐舞舞谱, 包括舞谱构成、舞谱类型、舞姿类型、舞姿特点、舞谱核心纲领、乐舞风格等内容; 一方面详细考证舞谱中的乐, 包括器乐组合、歌词即乐曲旋律。 |
高伟, 孔义龙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612.1 |
68 |
0 |
荐购
|
| 1097 |
|
高级练耳技术研究 |
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 分别为第一章单声部旋律专项训练,第二章节奏练习专项训练,第三章和弦听辨专项训练,第四章调内音程连接专项训练,第五章二声部旋律听记专项训练,第六章调内和弦连接专项训练,第七章四部和声连接专项训练和第八章音阶听记专项训练。内容兼顾理论讲解与实践练习, 运用丰富的例题与训练模式使学习者在听觉识别、音乐记忆、即兴演奏等方面获得系统提升。 |
周立冉, 王丽君著 |
新华出版社 |
J613.1 |
48 |
0 |
荐购
|
| 1098 |
|
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大协奏曲创作研究 |
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 主要阐明论文的缘起和意义, 对施尼特凯生平和他的音乐创作特点进行概述。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共六章。第三部分共三章, 分别就施尼特凯的“复风格”创作思维的发展历程与实现途径进行了总结论述, 同时总结了施尼特凯对大协奏曲在20世纪复兴所做的贡献, 并详细论述了他的大协奏曲与交响乐体裁互相影响融合的关系, 在附论部分论述了中国现代音乐中的“复风格”创作思维与手法, 附录部分附上了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的所有作品目录。 |
谢福源著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J614 |
39.8 |
0 |
荐购
|
| 1099 |
|
徐大椿《乐府传声》研究 |
本书采文献考证方法, 依据中国古代音乐文献、各朝史料及中国古代乐论、唱论、曲论、剧论等史料, 系统地研究《乐府传声》, 以声、字、板、口法、宫调、辞情作为研究核心, 考证作者徐大椿生平及《乐府传声》成书及版本情况, 对《乐府传声》所论曲之源流进行理论梳理, 从曲唱中的声、字、板三个维度进行挖掘, 对《乐府传声》所论演唱口法进行逐一分析, 剖析《乐府传声》有关宫调、声情、谱字与演唱关系的论述, 并对所载《鹿鸣》“我有嘉宾”谱字旋律进行小考与译谱。 |
白宁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617 |
88 |
0 |
荐购
|
| 1100 |
|
零起步萨克斯入门一本通 |
本书是一本针对萨克斯初学者设计的教程书籍, 旨在帮助读者轻松入门并掌握萨克斯演奏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书中通过图示和详细说明, 介绍萨克斯管的基本指法, 包括各个音阶的指法排列和练习方法; 提供一系列进阶练习曲目, 精选适合初学者的经典曲目, 包括流行金曲、经典乐曲等, 帮助初学者在掌握基本技能后, 进一步提升演奏水平和技巧。 |
饶世伟, 饶健编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J621.26 |
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