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41期2430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041 初唐王绩诗文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较为全面探究王绩诗文创作及其文学价值的学术著作。全书共分为绪论、王绩的家世和生平、王绩的文学思想、王绩的诗文研究、王绩的诗文赏析五个部分, 介绍了王绩的研究现状、家世背景、生平经历, 为剖析其诗文内涵提供了历史情境; 细致分析了王绩文学理论; 多方位考察王绩的创作成就, 涵盖山水田园诗、饮酒诗、边塞诗等各类体裁, 还涉及赞体文、赋、书信体散文等不同文体, 全面呈现其在初唐文学中的地位; 诗文赏析章节, 通过经典作品的解读, 对王绩诗文的意象构建、语言特色以及与其他诗人的诗意碰撞进行了探讨。 殷丽萍, 赵刘著 河海大学出版社 I206.421 98 0 荐购
1042 新宋学:第十三辑 本书内容涵盖宋代词学、诗学、文学、版本学、历史、哲学、语言、艺术等各个方面, 其中有关于特定文人及其特定作品的专题研究, 如王安石、白居易、惠洪、柳永、姜夔等; 有关于某种文学类型如赋笔风土诗、平韵《满江红》等独辟蹊径的探讨; 有关于具体文学事件的考证, 如同文馆与武成宫的锁院唱和活动、南宋边事试策等; 有关于宋代重要人物生平的考证和年谱长编, 如二程门人、林桷、杨杰等; 还有对文献版本源流的考辨、对宋学研究专著的评品。作者既包括前辈学者, 也包括学界新锐, 以及海外的研究专家, 体现了当前宋代研究的最高水平, 对促进宋代文史哲研究颇有助益。 王水照, 朱刚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I206.44-53 108 0 荐购
1043 新月派对西方文学思想的跨文化重构 本书研究新月派对西方文学思想的重构。首先, 具体阐述新月派文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次, 分别梳理探究新月派文学思想的中西方思想资源。最后, 着重分析新月文人思想中中西方思想的融合方式, 探究新月文人如何对西方的文学思想进行重构, 总结新月派思想对中国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意义。本书运用跨文化的方法研究新月派的文学思想, 从其思想的生成方式来探究新月派文学思想背后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基本方式, 并通过新月派对西方文学思想的重构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方式。 孙思邈著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I206.6 59 0 荐购
1044 古诗里的意难平 本书内容: 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 似乎都被古诗词吟咏过了。在华夏文明的浩瀚长卷中, 古诗词如同千年古树, 根深叶茂, 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一段未了的情缘, 每一滴露珠都映照出一颗意难平的心。 于志升著 三环出版社 I207.2 59.8 0 荐购
1045 人间诗书 本书共八章, 包括心动情话篇、离愁别恨篇、壮志凌云篇、人情冷暖篇、夸人金句篇、吃喝玩乐篇、游山玩水篇、生活艰辛篇。 三只蝉工作室编著 台海出版社 I207.2 59.8 0 荐购
1046 竹枝词研究 本书收录了王慎之、王子今先生利用所辑资料, 合作撰写的30余篇介绍和研究竹枝词的文章和论文, 除了考据竹枝词的作者和版本外, 还对竹枝词所表抒的历史情感、文化观念、社会思想以及乡土意识进行了介绍, 并借之从多角度反映诗歌诞生之时社会文化的若干特征, 兼具史料价值与研究价值。 王慎之, 王子今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I207.22 89.8 0 荐购
1047 清代台湾宦游诗歌研究 本书将系统论述清代台湾宦游诗人的诗歌创作, 展示其发生发展的全景: ①归纳创作主题与艺术特色, 结合朱仕玠、林树梅、施钰等代表诗人进行个案分析, 发掘宦游诗歌的文学价值; ②提炼宦游诗歌特有的主题、文化建构及话语模式, 辨析这三种要素在郑用锡、施琼芳、赵元安等本岛诗人诗歌中的继承与发展, 揭示宦游诗歌对于台湾古典诗歌的发端作用; ③结合时代背景, 考察宦游诗歌发展的阶段性, 辨析各种文化要素是如何作用于宦游诗歌, 使其书写的台湾形象逐渐由“番地”演化为“吾土”; ④根据对诗歌书写中台湾形象转变过程的分析, 推导宦游诗人所代表的精英群体是如何完成对台湾的文化认同的。 何李著 台海出版社 I207.22 99 0 荐购
1048 《诗经》赏析与朗诵 本书以如何更好地呈现朗诵作品的角度, 从《诗经》中选取经典诗篇进行赏析和朗诵示范。本书共八章, 其中《国风》分六个主题进行介绍,《小雅》按照“亲亲贤贤”“国之大事”和“怨悱不乱”三类选取了部分诗篇,《大雅》中选取了反映周部族的史诗诗篇, 最后从《周颂》《鲁颂》《商颂》中择取了可以帮助我们日就月将的诗篇。 张君静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I207.222 59.8 0 荐购
1049 读诗骚 识草木 本书由研读《诗经》《楚辞》入手, 引出《诗经》《楚地》中的花草树木, 先作通俗解释, 再引经据典, 考辨古今花草树木称谓之异同。最后, 择其要妙, 集《诗经》《楚辞》花草树木的古称、今称、别称于一处, 并标明植物科属, 列表张目, 既见异同, 也见矛盾, 或可引发人们研读经典,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花木知识的兴趣。 毛选选著 中国言实出版社 I207.222 78 0 荐购
1050 诗经八堂课:彩图修订版 本书以“风雅中国”之序言开头, 点出《诗经》风雅精神的优美与千年传承。正文分八讲, 既有《诗经》的起源、基本概念、与当时社会之关系, 又有对《诗经》三大组成部分“风”“雅”“颂”的详细讲解, 最后点明《诗经》“群经之首”的历史地位。循序渐进, 将《诗经》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附录则精选《诗经》名篇数十篇, 作详注与评析, 是一本全方位满足读者学习、欣赏《诗经》所需的通俗读物。此彩图修订版, 拟全彩印刷, 增配《诗经》有关历代图绘、反映商周礼乐的文物, 穿插于阅读中, 并在版式上升级, 提升美感, 以体现诗的风雅。 刘冬颖著 中华书局 I207.222 88 0 荐购
1051 东亚唐诗学研究:第九辑 本书由上海师范大学唐诗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东亚唐诗学研究会合办, 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共同把关, 精选唐诗在东亚各国传播、整理和接受的相关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以期推动唐代文学研究, 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经验和实绩, 为当下东亚命运共同体建设寻找历史文化资源。此次出版的是第九辑, 由点及面地探讨唐诗在东亚汉文化圈中的传播、接受与影响情况。本书内容丰富, 视野开阔, 兼具高屋建瓴的宏观指导、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和理据扎实的文献考证, 既是近年来东亚唐诗学研究的精彩回望, 也是新时代唐诗学研究的导路先声, 相信对于青年学者治学方法、学术论文写作也有示范作用。 查清华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I207.227.42-53 128 0 荐购
1052 苏轼的有限与不朽:诗歌里的辩证“自然” 本书以苏轼为切入点, 对这种传统看法提出了挑战--人对自然的追求, 或许永远无法真正抵达, 但正是在这种永不停歇、注定徒劳的追寻中, 人的价值能得以凸显, 苏轼的创作即是这种写照。 本书讨论了苏轼文学创作背后的佛、道等思想资源, 又以苏轼对牡丹和名石的吟咏来阐发对自然美的争辩, 最后落在他晚年和陶诗及丹学上。把苏轼几经贬谪的命运与各种带有象征性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展现了苏轼的审美、创作以及他在有限的肉身与无限的自由之间的挣扎。 杨治宜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207.227.441 68 0 荐购
1053 漂泊江湖:南宋诗歌与文学史问题 本书为美国汉学家傅君劢2013年初版于哈佛大学出版社的作品, 运用布迪厄的“文化场域”理论, 探讨了诗歌美学的发展, 尤其是在道学崛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演变。作者不仅揭示了南宋诗歌的深刻变化, 还详细分析了这些变化的具体形式和产生的原因。采用多层次的研究方法, 追溯了从北宋到南宋期间的认识论的转变。作者傅君劢,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东亚研究系荣休教授, 获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古典中国文学博士学位, 随后在哈佛大学任教, 之后加入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一直任职至2021年退休。 (美) 傅君劢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I207.227.442 78 0 荐购
1054 宋词三百年:词人及其词的创作 本书是黄天骥先生前著《唐诗三百年》的姊妹篇。全书精选宋词30首, 除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每人两首外, 其余词人一人选词一首, 精选能代表其生平或创作倾向的经典作品, 以词人生活年代为序, 通过30首词, 串联起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思想变迁, 两宋的兴亡史也蕴含其间。黄先生博考经籍、比较群言以裁量词意、观察世运、烛照文心, 深入浅出地分析作者创作时的种种思量, 深入发掘宋词的创作之妙、文辞之美、诗情之深, 兼及作者的生平与时代的变迁, 既体现出词人的创作倾向, 又展现出两宋时期三百余年词在题材、体式、功用等方面的变化, 进而展现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学思想的总体背景, 以三十首词照见有宋三百年。 黄天骥著 东方出版中心 I207.23 78 0 荐购
1055 文体、翻译和新旧之争: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之路 本书以众多不同的个案, 从不同的角度, 对新诗通向现代性道路上的方方面面, 包括“文体”“翻译”和“新旧之争”等作了探讨。本书以中国有代表性的胡适、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梁宗岱、卞之琳等诗人和学者为个案, 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新诗在其通往现代性之路上与“文体”的微观层面, 即语调、音高、格律、诗节、句法、措辞、意象等方方面面的诗学问题。由“翻译”问题入手, 该书考察了中国新诗作为一种新的文类的文体状况 (“声音”), 并延伸到了对中国现当代争论不休的“新旧之争”问题的探讨。 陈太胜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207.25 75 0 荐购
1056 崇奇贵幻: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奇幻美学研究 本书结合时代背景和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奇诡幻诞”“朴拙稚气”“真挚动人”之审美特征, 以文本为基石, 从鬼、神、仙、妖、精怪的形象, 人进入特殊境界发生的奇异故事, 人与异类生命体之间的各种奇特关系,故事情节中归纳提炼出奇幻美学思想, 进而对“奇幻”进行美学释义, 展示其区别于后世文学作品和西方之“奇幻”的独特之处显现其中蕴含的“生命精神”内涵。本书从神话思维、巫术思维、星期道教观念探讨思想义化渊源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奇幻美学的浸润, 围绕历朝历代特有的审美风尚, 探讨该美学思想在后代文学作品中的传承与演变。 李爽著 商务印书馆 I207.41 98 0 荐购
1057 中国古代小说在东亚的传播影响 本书主要从古代东亚三国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文化在东亚三国的传播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在东亚三国的传播影响、中国古代小说在东亚三国的传播影响, 以及古代东亚三国汉文小说的发展等角度进行阐述。重点论述东亚三国小说受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明清小说影响的深刻程度, 及适合各自历史与国情在借鉴基础上的创新。 李时人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7.41 528 0 荐购
1058 红楼梦新证:增订本 本书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 一、考证了曹雪芹的籍贯、出身、家世、生平等问题, 开创了红学研究中的“曹学”; 本书征引详博, 举凡通史、政书、档案、地方史志、文集、谱牒、传记、笔记等史料无不包涵, 以此使读者明了《红楼梦》成书之背景。二、结合“曹学”对《红楼梦》进行考释。三、对脂批、《红楼梦》各版本进行考证, 对《红楼梦》流传过程中的读者接受给予评价。《红楼梦新证》是二十世纪红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著作, 也是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 它在出版之初就广受赞誉, 一纸风行, 影响播于海外。 周汝昌著 中华书局 I207.411 178 0 荐购
1059 新世纪甘肃小说创作概论 本书立足于新世纪以来甘肃小说二十多年的创作现状, 综合运用区域性、现代性、文学性、时代性视角进行多维探赜, 从甘肃乡土小说创作、甘肃城市小说创作、“甘肃小说八骏”品牌、甘肃女作家小说创作、甘肃小说宣传现状、甘肃小说文学价值和发展策略等层面进行理性辨识和学理研究。 刘敬伟著 西安地图出版社 I207.42 48 0 荐购
1060 中国歌谣:纵览中国古今谣韵 本书内容包括: 歌谣释名、歌谣的起源与发展、歌谣的历史、歌谣的分类、歌谣的结构、歌谣的修辞等。 朱自清著 济南出版社 I207.7 58 0 荐购
页码:53/121页  每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