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1 |
|
大马戏:迪化故事集 |
本书中收录了她创作的若干个乌鲁木齐老故事。新疆乌鲁木齐, 旧称迪化。乌图禾听父亲讲述父亲小时候关于迪化城的记忆, 通过想象、挖掘和创造, 将记忆丰富为一篇篇文笔老辣、余韵悠长的故事, 具有浓郁的新疆风情。如萧红的《呼兰河传》一般, 用细腻的笔触, 写下了人的生与死、爱与苦, 塑造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形象, 编织出一段段悲喜交加的发生在几十年前的老故事, 描摹出迪化这座城的骨骼与肌理。 |
乌图禾著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I247.81 |
58 |
0 |
荐购
|
| 1162 |
|
蔚洲故事 |
本书主要记述了与江苏昆山周市镇相关的故事, “蔚洲”即周市的别称。全书由“古代名流”“革命故事”“时代先锋”“公益楷模”四大部分构成, 每一部分又分别选取一二十篇故事, 系统描述了周市自古以来涌现的一批优秀人物, 包括尉迟恭、骆宾王、韩世忠、杨性等, 既有个体描写, 也有群像刻画, 通过这批优秀人物的故事展现出了一定的时代风貌。深厚的历史底蕴、典型人物事迹等为周市在现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为外界了解周市、认知周市打开了一扇“窗口”。 |
昆山市周市镇社区教育中心编著 |
广陵书社 |
I247.81 |
38 |
0 |
荐购
|
| 1163 |
|
风展红旗如画:浦东、永安、大田红色文化资源掠影 |
这是一部描述浦东、永安、大田三地部分重要红色地标、纪念场所,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极其专业的叙述, 直观地展现三地鲜为人知的历史的纪实作品, 由中共浦东新区委员会党史办公室等三地党史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文史研究人员, 在充分准备、精心编写的基础上形成的这部书稿。全书分成“浦东卷”“永安卷”“大田卷”这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人物故事, 也有烈士陵园、革命史迹馆、抗战纪念碑、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特殊地标和纪念场所故事。这些故事再现了在当年峥嵘岁月中, 我党早期领导人及三个地区领导人、革命先烈、党的地下工作者和普通战士不畏艰难、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 也使一大批英雄人物通过本书得以重生。 |
中共浦东新区委员会党史办公室, 中共永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中共大田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 |
文汇出版社 |
I25 |
46 |
0 |
荐购
|
| 1164 |
|
满街红:记忆红军标语 |
本书作者通过大量实地考察、采访, 结合历史文献,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赣南原中央苏区腹地发现的部分红军标语、漫画背后的感人故事, 做了生动描述, 反映了革命先辈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书稿内容丰富, 资料详实, 情感真挚, 文笔流畅。书稿中记录的红军标语字字铿锵、笔笔有力, 不仅是历史的见证, 更是那段岁月最耐人寻味、最震撼人心的风景。作者用动人的笔触文字追寻这些标语背后红军战士的故事, 追寻他们的荣光与牺牲。通过阅读这些标语和标语的感人故事, 仿佛能听见从字里行间涌出的信仰之声, 感受到红军战士奔涌的血脉, 触摸到那穿越时光仍沁人心脾的深情。 |
卜谷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I25 |
88 |
0 |
荐购
|
| 1165 |
|
云江鳌水:走读飞云江、鳌江 |
本书约25万字, 以文化走读形式, 通过生动、真实的故事系统记录飞云江、鳌江流域的人文地理。飞云江是独流入海 (东海) 河流, 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 浙江省第四大河, 温州市第二大河; 鳌江是独流入海 (东海) 河流, 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 浙江省第八大河、温州市第三大河。飞云江和鳌江是浙南大地上的“姐妹河”, 中下游曾经都可以通航, 优质的航道贯通起人潮与物流的同时, 也滋生了深厚而浪漫的文化, 在江岸边陆续被发现的古岩画, 就像先民们留下的书简, 告诉我们古老的秘密, 也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新猜想。该书着重抒写三个历史阶段的两岸人民的苦难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复兴史。 |
曹凌云著 |
春风文艺出版社 |
I25 |
68 |
0 |
荐购
|
| 1166 |
|
抗美援朝中的浦东人和事 |
本书以纪实或当事人回忆的笔墨, 通过四个板块, 生动记述了浦东儿女在朝鲜战场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 以及身居后方的浦东人民强大的动员能力和支援前线的热情。所有撰稿者皆为战争亲历者及其亲属后代、相关专家学者等, 并由中共浦东新区党史办、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史学会核实相关史实史料及图片, 有相当的权威性和文史价值。 |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党史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史学会编 |
文汇出版社 |
I25 |
70 |
0 |
荐购
|
| 1167 |
|
野马重返中国 |
本书稿分五个章节, 以一定的时间脉络、事件脉络, 以生动真挚的语言, 讲述了我国从1985年启动野马还乡计划至今发生在野马回归荒原历程中的动人故事, 同时体现了野马守护者感人至深的奉献, 全景式展现了野马重返中国40年的风雨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继, 彰显了生态文明保护的“中国担当”。作者在大漠戈壁守护珍稀濒危物种普氏野马近三十载, 被誉为“野马天使”, 以见证者、参与者的身份呈现野马重返中国、重返荒原的历程, 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
张赫凡著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I25 |
56 |
0 |
荐购
|
| 1168 |
|
沂蒙乡战 |
本书是一部详尽而深刻地描绘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人民英勇抗战历程的长篇纪实文学巨著。该书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和细腻的笔触, 全面展现了沂蒙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如何紧密团结、发动群众, 进行了一场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斗争。书中通过塑造众多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 如英勇无畏的土八路王保胜、机智灵活的飞虎队员宋美续等, 生动再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中, 沂蒙儿女不屈不挠、舍生忘死的抗争精神。作者杨文学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扎实的史料研究为基础, 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真实而感人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杨文学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I25 |
68 |
0 |
荐购
|
| 1169 |
|
长城小张 |
本书主要讲述了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长城乡小张村的农民张选的故事。张选, 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西省北部小村--大同市阳高县长城乡。改革开放后, 他离开家乡, 到太原务工, 先后在砖窑厂、建筑工地、炼铁厂、啤酒厂和木材厂工作, 试图改变命运。经过多次挣扎, 最终在作协大院找到了一份工作。赵瑜通过近二十年的关注和实地采访, 记录了张选的生存状态和困境。赵瑜的创作意图在于通过一个小人物的生活, 反映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普通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 |
赵瑜著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I25 |
38 |
0 |
荐购
|
| 1170 |
|
众志成“橙”:湖北秭归脐橙12个“亿元村”纪实 |
本书内容讲述湖北秭归, 是世界级大诗人屈原的故里。2017年以来, 秭归县先后涌现出12个脐橙亿元村, 老百姓因此富起来了, 脐橙成了他们的黄金果、致富树。作者前往秭归县深入生活, 采访了大量秭归县干部群众, 了解他们在三峡两岸艰苦创业, 战天斗地, 坚定不移发展脐橙产业的艰难历程, 讲述发生在12个亿元村里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歌颂了新时代背景下秭归人民勤劳致富的精神品质, 为读者艺术呈现了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 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一个美丽样本。 |
羊角岩著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I25 |
78 |
0 |
荐购
|
| 1171 |
|
有温度的手术刀 |
本书是一部基于真实医疗案例创作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陈光超系中国台湾顶尖外科医师, 人工耳蜗医疗之父, 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全方位听觉健康中心副院长。作者以虽平实但不乏技巧的文字向读者讲述了从业以来亲身经历的或感人, 或有趣, 或发人深省的故事。既描写了病例救治过程的曲折惊险, 亦表达了作者对处理“病”与“人”关系的思考, 更有对自己30余年从医心路的剖白与反思。既呈现了医患之间存在的矛盾, 也刻画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些故事短小精悍却反转颇多, 呈现出黑色幽默的风格。 |
陈光超著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I25 |
59.8 |
0 |
荐购
|
| 1172 |
|
追医铸梦:一位介入医生的笃行之路 |
本书是一部记录作者追医筑梦50余年奋斗历程的纪实作品。书中讲述了作者求学、从医的过程以及工作中的实践与启示。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 为读者呈现了医学领域尤其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非凡的发展历史及其背后更多的故事。本书对于医学领域及其相关学科的各级从业者, 特别是专门从事医学影像学和介入医学专业的中青年医学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级医疗机构中的医疗骨干、学科带头人和医院管理者, 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
徐克著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I25 |
128 |
0 |
荐购
|
| 1173 |
|
杂记赵家:纪念版 |
本书细腻记录了她与元任先生长达一个甲子的婚姻生活。透过本书, 读者即能了解二人的琐碎家务事, 也可看到二人的核心“朋友圈”。杨步伟用质朴诙谐的语言, 讲述了很多趣闻轶事: 陈寅恪和俞大维在留德期间专心治学, 就像“宁国府门口的一对石狮子, 最干净”; 刘半农经过六个小时的魔鬼考试, 终于拿到博士学位; 金岳霖因为母鸡“难产”, 打电话急请杨步伟帮忙……, 这些鲜活的小故事串联起来, 生动展现了现代学人更为生活化的一面。本次推出的纪念版, 精心选配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使读者更真切地感受书中描绘的人物故事。 |
杨步伟著 |
商务印书馆 |
I251 |
60 |
0 |
荐购
|
| 1174 |
|
岁月流金:怀念我的亲、师、友 |
本书是一部饱含深情的学术回忆录。作者以“亲、师、友”为脉络, 深情回顾了对他人生与学术生涯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书中开篇追忆了将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父母, 随后重点记述了众多考古学界的泰斗与引路人, 如春风化雨的苏公、严谨治学的宿白先生、叩开远古村落的石兴邦、守护北京古城的徐苹芳、国际知名的张光直、路易斯·宾福德等中外名家。同时, 也包含对高明、严文明、童恩正、安特生、马尼士等杰出学者的追思, 以及对同辈学友柳元、伯桢的怀念。全书不仅是对个人成长历程的“砥砺前行”之记录, 更是一部温情展现中国现当代考古学人精神风貌与学术传承的珍贵篇章。 |
李水城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I251 |
120 |
0 |
荐购
|
| 1175 |
|
2024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 (新闻) 获奖作品奖 |
本书选入的是2024年度在国家以及上海广播电视评奖中获奖的上海优秀新闻作品, 包括中国新闻奖、上海新闻奖、上海长江韬奋奖等。这些获奖作品是在2024年中由上海广播电视协会所辖的成员机构: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 以及浦东新区广播电视台等上海郊区9家广播电视台在新闻采访活动中采制的新闻报道、新闻专题、新闻直播和新闻专栏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2024年度上海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水准, 也是上海新闻宣传的历史印记, 更是广播电视同仁进行新闻业务学习的样板。 |
上海市广播电视协会编 |
文汇出版社 |
I253 |
78 |
0 |
荐购
|
| 1176 |
|
媒体融合下半场: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
本书汇编来自各新闻核心期刊、融媒体新闻年鉴及入选中直机关精品党课的新闻采访、经验报道和理论文章, 全面回顾光明日报近五年来在媒体融合方面进行的新探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以及新媒体人对未来的打算和展望。力争做到文、图、视频结合, 精品化编辑, 全媒体呈现。 |
毕玉才主编 |
研究出版社 |
I253 |
98 |
0 |
荐购
|
| 1177 |
|
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宣传“写作创作制作”竞赛优秀作品集:2024 |
本书中的故事催人奋进, 图文并茂, 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代表性, 为加强国家能源集团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先进典型选树, 集团公司评选了国家能源集团“好故事”“新闻奖”优秀作品, 汇编成本书。为进一步讲好国家能源集团故事, 展示集团风采, 提升文化软实力, 从众多获奖作品中精选了部分优秀作品, 出版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宣传“写作创作制作”竞赛优秀作品集 (2024), 发放至各基层班组, 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发现美分作美的热情, 激励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 |
应急管理出版社 |
I253 |
146 |
0 |
荐购
|
| 1178 |
|
家国情怀:Ⅱ:语言生活派二十年 |
本书以北京、广州、上海、闽台等地方皮书和语言服务、语言资源、语言产业、粤港澳大湾区等领域皮书为补充的中国语言生活皮书“方阵”。这些皮书各有侧重, 相互配合, 相得益彰。这是中国语言生活研究二十年, 也是“中国语言生活派”诞生的第二十个年头。本书拟通过访谈的形式, 走进从事这项工作的倡导者、组织者和亲历者的心灵, 记录下大家的理想与激情、艰辛与喜悦、困惑与成功、经验与教训, 尤其是近十年来大家的心路历程, 以飨读者。本书内容大致包括语言生活的皮书方阵、语言生活的期刊方阵、语言资源保护与传承、语言服务与语言产业、植根大地的科学研究、科研机构方阵的扩容、资政服务与智库建设、语言生活派不断壮大、二十年仍延续的故事、语言生活派未来展望等十个章节的内容。 |
邹煜编著 |
商务印书馆 |
I253 |
80 |
0 |
荐购
|
| 1179 |
|
习近平走进百姓家 |
本书选取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过的32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 (村、社区), 细致讲述总书记问生计冷暖、察民情民愿、讲惠民政策的感人故事, 生动刻画“人民领袖爱人民, 人民领袖人民爱”的感人场景, 展现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和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 |
《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编写组著 |
外文出版社 |
I253 |
186 |
0 |
荐购
|
| 1180 |
|
人是可以越过越好的 |
本书内容讲述当生活的假面层层包裹, 我们是否只能在妥协中沉浮? 肖骁以其标志性的“毒舌温暖体”, 挑破心中积压的伤疤; 25位来自娱乐、辩论、创作等不同领域的“过来人”, 则用各自趟过泥潭、伤痕累累又倔强生长的真实故事, 提供了丰富多元的生存样本和破局视角。这里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只有真诚的分享、深刻的共鸣与激烈的思想交锋。最终, 你将真切地感受到并相信: 越过泥泞, 越过沟壑, 人是真的可以--越过越好的。 |
肖骁著 |
江苏凤凰出版社 |
I267 |
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