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1010(807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3181 词与物的互文 现代汉诗之所以被认为在目前有“边缘化”之虞, 根本原因在于学界对现代汉诗文体学的切入点不够准确和细致。重述诗歌作为“游戏”的本体论特征, 以及彰显“趣味”审美观, 厘清游戏与物性、味“道”与味“物”、“博物”与“诗学”之间层层递进的理论关联, 同时在具体文本分析上结合“辩物启蒙”、“寄物诠性”、“陈物志史”、“博物凝思”等汉语诗歌文体特征与“博物学”之间的根本联系进行更为深入、更切合时代文化背景的思考, 有助于把握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的现代诗歌文体格局, 并由此展开相应的诗歌阅读、阐释与批评。 王书婷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207.22 129 0 荐购
3182 诗学生成比较研究:以中法近现代诗学为视角 本书是新中国第一部对中法近现代诗学做整体性比较研究的学术性专著, 它采用多视域的文化诗学研究范式, 史论结合, 点面兼顾, 对中法近现代诗学生成与发展从文本内到文本外, 予以立体式观照和探寻。本书强调文学及诗学生成离不开民族国家这一现代性追求的大背景, 展示和论述了中法近现代诗学演进与追求的特质以及存在着一种异质性同构的关联和位相差异, 并且还聚焦于主体性与中法诗学生成的多维空间, 深描和发现了长期被忽视的两国诗学现代性生成及其文学与艺术之跨界与融合以及审美经验的内在相似性与个性特征, 体现出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话性特质, 突破了传统研究的单一模式, 给中法比较诗学研究带来了新气象, 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侯洪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I207.22 99 0 荐购
3183 诗和远方:江南诗性文化的多元解读 本书内容: 我国的江南地区, 风光旖旎、人杰地灵, 温山软水的环境不仅最宜人居, 也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江南文化是在吴越文化基础上, 经长期吸纳融合、取舍扬弃而逐渐形成的诗性特色极为鲜明的区域文化。这种诗性特质超越了束缚人性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成为中华民族舒解心灵、追求诗意栖居的内在动力, 使人的生活更人性化, 也更具情调、趣味和意义。本书从十个不同的向度和层面, 对江南文化的诗性特质进行了解读, 并力图揭示出这种文化对历史、社会和生活的深刻影响。 庄若江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I207.22 93 0 荐购
3184 庐山诗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以两晋至唐宋的庐山诗为中心 本书是一篇研究庐山诗歌的博士毕业论文。作者选取了庐山诗这一视角, 分别围绕佛教文化与庐山诗画、道教文化与庐山诗、书院文化的儒学底色与庐山诗等三方面, 通过分析和解读两晋至唐宋的文人士子在庐山游玩时吟咏的庐山诗歌文本, 阐释庐山诗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其审美价值。 邹菁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I207.22 95 0 荐购
3185 卢仝诗歌研究 本书通过对卢仝生平、诗歌内容、“卢仝体”等几方面探讨后认为或可从如下几方面窥其端倪: 一是个性独特。突出表现在“卢仝体”的创制上。二是风格多样。他可以写出在中国诗史上堪称最“怪”之《月蚀诗》,也可以写出极平易之《寄男抱孙》和《示添丁》等“家书”类的诗。三是影响广远。《月蚀诗》以怪异题材影射时政的写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对饮茶绝妙的描写, 卢仝遂为“茶仙”而和“茶圣”陆羽一起成了中国茶文化的象征。 郑慧霞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I207.22 95 0 荐购
3186 韩东诗歌创作研究 本书以韩东的诗歌创作为中心, 对韩东诗歌创作的背景、主题、艺术和理论进行分析。内容包括: 韩东诗歌创作研究综述; 韩东诗歌创作背景研究; 韩东诗歌创作主题研究等。 郭海玉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I207.22 68 0 荐购
3187 神话与启蒙:臧棣研究集 本书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梳理和探讨了臧棣诗人作品的概貌、诗人及其作品研究视角的变迁, 可借此捕捉到诗人对汉语写作进而言之对汉语本身做出的贡献, 观察到新诗发展历程的诸多侧面。 王东东编 华文出版社 I207.22 98 0 荐购
3188 清诗颜色词研究 本书以清代13位汉族和满族诗人近115万字的诗歌作品为语料来源, 建立清诗颜色词语料库, 从中甄选出232个颜色词, 将其归入黑、白、红、黄、绿、青-蓝、紫七大颜色范畴, 对这些颜色词进行了详细语义分析。从语义显著度、语义广义度和色彩属性三个方面, 对同一范畴中的不同颜色词成员进行了对比研究。清诗中颜色词的语义包括原型义和非原型义, 非原型义是在原型义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产生途径主要有隐喻、转喻和社会文化赋予三种机制。本书还结合文体性和时代性, 对颜色词在清诗中的语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杨福亮著 三晋出版社 I207.22 80 0 荐购
3189 康熙时期中朝诗歌交流系年:1682-1702 本书时间范围以清康熙二十一年 (1682) 为上限, 康熙四十一年 (1702) 为下限, 历时21年, 收录《燕行录》作品39种, 以康熙时期中朝诗歌交流本事及创作时间为重点考察内容, 通过对以使臣为媒介的中朝诗歌交流实况的系统考察, 透视清代中朝文化交流风貌。本书所言“朝鲜”, 指朝鲜半岛自1392年由太祖李成桂建立, 至1896年高宗李熙宣布独立这一段历史时期, 史称朝鲜王朝, 与古朝鲜、整个朝鲜时期及当今朝鲜国家相区别。本书所录朝鲜文士的诗歌、日记等皆为汉诗、汉文作品, 非汉语创作 (如以朝鲜谚文撰写的歌辞、时调等) 的作品不在本书收录范围。 谷小溪, 刘海玲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I207.22 99 0 荐购
3190 史诗文化的教育传承与数字化保护研究 本书以教育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观点为指导, 采用史论结合、以史为鉴的史学思维方式, 分析了蒙古英雄史诗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主要内容与表演形式; 运用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 了解蒙古民族的群体特征以及所依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通过问卷调查法从现有史诗艺术形式中掌握年轻一代受众群体对蒙古英雄史诗文化的认知, 概括了蒙古英雄史诗文化传承的实态, 找到传承困境所在。 包莹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I207.22 89 0 荐购
3191 吴兴华诗艺研究 吴兴华的新诗融合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汉语言文字的特质和西洋诗歌的形式,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现代转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本书首先按诗体来分, 将吴兴华诗分为新绝句、新古风、新歌行体、十四行体、素体诗、其余诗体六类, 各选代表作若干首进行注释、解析, 而后从主题、意象、形式、语言四方面研究吴兴华的诗歌技法, 以期对吴兴华诗歌成就作出较为客观完整的评价。 柳伟平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I207.22 93 0 荐购
3192 言说的芬芳 本书选择杨炼、匡国泰、张枣、宋炜、朱朱等中国当代诗人的诗作尤其是长篇诗作进行精细的分析与透辟的阐释, 展现中国当代诗学观念的转移、语言技术的进步与感性形式的变迁; 也为阅读、研究中国当代诗歌提供新颖的思路和别致的视角。 江弱水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I207.22-53 48 0 荐购
3193 徜徉在语言之途 本书系苍耳先生中国当代诗歌评论文章的结集。本书与中国当代诗歌嬗变的历史进程同步, 既有对新诗潮的独到观察与剖析, 也有对现代诗形式与技巧的探微与思辨, 可以说是作者近三十年诗学理论和批评实践的总结。 苍耳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I207.22-53 58 0 荐购
3194 诗经趣语精编 本书一百二十多篇文章, 每篇文章涉及《诗经》一首诗或多首诗的内容、词语。作者对《诗经》的内容、语句, 信手拈来, 娓娓而谈, 深入浅出, 如数家珍, 运用《诗经》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广泛内容、完美形式, 结合当代社会的生活、民俗、民风、文化等国计民生问题, 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反映了作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当下人们种种行为方式的反省与自责, 有着浓郁的忧患意识。 许峰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I207.222 99 0 荐购
3195 古典诗词欣赏 本书内容: 从《诗经》的时代开始, 中国诗歌的海洋中不断孕育出晶莹耀眼的珍珠。经典诗词是我们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书的编撰目的就是把这些散佚在各个时代的珍珠串在一起, 成为一束文化的珠链, 艺术的珠链。“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本书精选100首中国经典诗词, 分成“中国古代诗词”和“中国现当代诗歌”两个部分, 在每一首诗词“原珠”之后加上新颖独到的“鉴定分析”, 使读者明了经典诗词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姚国军主编 中央编译出版社 I207.227.2 93 0 荐购
3196 蒋薰评本《陶渊明诗集》校正 本书为范子烨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陶渊明文献集成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蒋薰, 字闻大, 自号丹崖, 别号申庵, 浙江海宁人, 明末清初学者。蒋薰工诗善文, 所著诗文编为《留素堂文集》十卷、《留素堂诗刪》十三卷, 皆流传至今。评本《陶渊明诗集》体现了蒋薰研究“陶学”的成果, 该成果在充分吸收元初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相关成果的基础上, 增入了部分明代学者及蒋薰自己关于陶渊明及陶诗的评注文字, 为明末清初“陶学”研究较有特色的成果, 对考察此期的陶渊明接受与传播很有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乾隆二年最乐堂刊本为底本, 以宋至明十余种陶集为参校本, 注重各类异文的比勘及异文关系形成依据的说明。整理成果不仅有助于考察陶集在宋至明这几个时期的版刻用字情况, 还有助于考察这几个时期汉字的发展演变情况。 (清) 蒋薰评点 中国社会出版社 I207.227.372 95 0 荐购
3197 诗境浅说 本书就唐代诗人所作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的文学意义展开多方面的分析和论述, 重在分析每首诗、每副名联所展现的文笔之美、构思之巧、意境之妙等。 俞陛云著 文化发展出版社 I207.227.42 46 0 荐购
3198 清前期宗室诗歌研究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清朝前期宗室诗人群及其作品, 从创作群体、诗歌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以及诗歌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因有清一代的时间跨度较长, 宗室诗人的数量以及作品数量较为庞大, 大多数研究在时间节点以及研究面上都未全面进行囊括, 本书便从清前期 (主要集中在康熙时期) 这个阶段, 总结了宗室诗人的诗歌旨趣、诗风宗向、诗学思想, 揭示他们与清代诗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 黄斌著 云南大学出版社 I207.227.49 68 0 荐购
3199 宋词品读:人生况味篇 本书约15万字, 作者以“人生况味”为主题, 精心选取了有宋一代的代表性词作110首, 时间上广泛涵盖了南北宋各个历史时期, 内容上分为忧患人生、快意人生、历史人生、梦幻人生四个层面, 由此来展现和体悟宋代词人所吟咏的人生百味。 刘尊明编著 商务印书馆 I207.23 29 0 荐购
3200 温婉的风景:唐宋婉约词史研究 本书以唐宋婉约词为一种独特的词体文学现象, 将其置于历史文化发展的宏观视野中来加以系统地探析, 同时依据词体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性, 界说婉约词及其审美特征, 对唐宋婉约词的演变进程予以历史文化观照, 既探究婉约词在唐宋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环境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又以唐宋婉约词的大家名家为个案研究对象, 分析唐宋婉约词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创作手法及声韵情调等方面所蕴含的审美意蕴, 以期在历史文化与艺术审美的互动观照中深入揭示词体文学独特的文化审美特质, 这亦是词学本体研究的核心问题所在。 王小荣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I207.23 89 0 荐购
页码:160/289页  每页: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