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61 |
|
音乐与心灵的对话:声乐艺术赏析 |
声乐艺术, 是最古老的音乐艺术之一, 她裹挟一身音乐才华, 正缓缓走来。本书带你开启一段声乐艺术之旅, 认识不同时期的声乐艺术特点, 感受她的古典、质朴、高雅、多彩、璀璨; 感受西方声乐与东方声乐的不同艺术风格与魅力。赏析声乐、品读声乐、感悟声乐, 快来跟上声乐艺术的脚步, 与她携手共舞。 |
曹意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J605.1 |
56 |
0 |
荐购
|
| 3862 |
|
最美音乐学赏入门:聆听大师传奇人生 |
唯美的音乐, 与之相伴的总是一段唯美的故事。唯美的音乐总是有这样的魅力, 让人沉醉其中, 而后又穿越旋律聆听到背后的故事。在这里, 你将纵越千年、横跨中西, 跟随音乐大师的脚步踏上音乐之路, 近距离观察音乐大师的精神世界, 感受他们的不朽音乐, 感悟他们的悲喜人生。 |
王小侠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J605.1 |
56 |
0 |
荐购
|
| 3863 |
|
中西方音乐艺术欣赏研究 |
中西方音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反映着当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情况。在中外乐坛上涌现出了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和传世名作, 他们给后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财富。本书概括地介绍了中外音乐的发展进程, 力求简明扼要地阐述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作品类型。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音乐篇, 使读者对我国声乐和器乐的成就及其多元化发展态势有一个细致的了解; 第二部分为西方音乐篇, 对西方音乐的主要事件、整体状况进行横向的分类叙述。全书结构合理, 内容丰富全面,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读性。 |
武潇, 孙刚平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J605.1 |
67 |
0 |
荐购
|
| 3864 |
|
基于文化视野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 |
本书是流行音乐方面的著作。本书属于文化研究的范畴, 既关注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内在价值, 力图勾勒出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独特境遇和文化生态。全书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首先从概念上对文化以及流行音乐中的文化进行了解读, 第二章论述了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章对中国流行音乐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阐述了中国流行音乐与传媒的互动, 最后在第五章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现代性审美进行了分析。本书对于流行音乐研究者与爱好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田竞著 |
沈阳出版社 |
J605.2 |
46 |
0 |
荐购
|
| 3865 |
|
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研究 |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实践为重点研究对象, 通过借鉴国内高校音乐教育研究方面的成功案例, 深入探索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上, 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 重点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对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中国传统音乐的人文特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
武君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J605.2 |
68 |
0 |
荐购
|
| 3866 |
|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研究 |
本书共分为六章, 内容包括: 中国传统音乐概述、中国民间歌曲、中国曲艺音乐、中国戏曲音乐、中国民族器乐、中国宫廷与文人音乐。 |
李东璟著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J605.2 |
55 |
0 |
荐购
|
| 3867 |
|
欧洲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研究 |
本书属于音乐学方面的著作, 由欧洲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欧洲前古典主义时期的器乐、古典主义时期的大师海顿和莫扎特、古典主义时期的大师贝多芬、浪漫主义时期德奥音乐的兴起、浪漫主义时期欧洲音乐的繁荣、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和意大利的歌剧音乐文化、从标题交响音乐到交响诗、十九世纪中下叶的德国音乐文化、十九世纪中下叶的法国和意大利的歌剧等内容组成, 探讨欧洲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文化特征及发展脉络, 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大师及其作品, 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音乐画卷, 对相关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詹林平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J605.5 |
89 |
0 |
荐购
|
| 3868 |
|
斯克里亚宾音乐作品选析与研究:二:舞曲、即兴曲、音诗与小品篇 |
本书主要对斯克里亚宾的“舞曲、即兴曲、音诗与小品”三种体裁的全部音乐作品 (包括遗作) 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音乐体裁简介、作品简介、曲式结构图与音乐分析报告等。笔者将在明后年继续分析、研究和撰写《斯书》第三、四部, 以实现对作曲家毕生音乐创作的完整思考与解读。 |
崔佳著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J605.512 |
58 |
0 |
荐购
|
| 3869 |
|
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与表演实践研究 |
本书对民乐的教学理论和实际表演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与分析, 从教学方法与实施、演唱理论与技巧、音乐创作与乐器使用、舞台呈现与表演方式等几个方面, 系统地讨论了民乐的理论基础、教学方式、创作方法、演唱和演奏技能及实际的舞台表现等, 从而对民乐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梳理。稿件注意了民乐作为一种声乐艺术的独特性, 例如教学和实践间的差别较大、在创作和研究上需注意中西结合、在表演上强调突出传统文化特色等, 能帮助读者较好地了解和学习民乐, 特别是将理论转化到实际应用之中, 有很强的教学价值、艺术价值。 |
刘文珺著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J607 |
68 |
0 |
荐购
|
| 3870 |
|
九江山歌“三声腔”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
本书主要研究对象为九江山歌“三声腔”等内容。本书主要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音乐学和中国历史文化作为理论指导, 阐释了江西民歌与九江“三声腔”的音乐形态;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角度, 探究了九江山歌“三声腔”的保护和传承方法, 为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江西九江“三声腔”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本书条理清晰, 内容全面。 |
彭芳著 |
九州出版社 |
J607 |
79 |
0 |
荐购
|
| 3871 |
|
民间音乐概论与传承发展研究 |
本书首先概述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与音乐体系、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 其次重点分析了民间歌曲、中国民族戏曲艺术以及中国民族器乐等内容, 最后分析了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现状, 理清了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 提出了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的具体对策, 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提供了重要参考。 |
高鹏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J607.2 |
58 |
0 |
荐购
|
| 3872 |
|
齐鲁文化在沂蒙民歌中的渗透与体现 |
本书分中国民歌艺术、齐鲁文化与沂蒙文化、山东民歌的艺术分析、齐鲁文化与沂蒙民歌、沂蒙民歌的表现手法、沂蒙民歌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六大板块, 旨在探讨山东沂蒙民歌的表现形式和演唱风格。 |
桑潇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J607.2 |
39 |
0 |
荐购
|
| 3873 |
|
音乐与媒介: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传播研究 |
本书为“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理论研究”的成果之一, 课题研究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 一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 二是当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理念与实践; 三是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对策与建议。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历史与途径、当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媒介与渠道、当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困境、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哲学基础与理念、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实践专题研究、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对策与建议。出版本书旨在全面推动优秀中国民族音乐瑰宝迈向世界, 力争实现从“中国听”到“听中国”的转变。 |
李小莹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J607.2 |
95 |
0 |
荐购
|
| 3874 |
|
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
本书立足于中国民族音乐, 谈一谈其未来发展问题。本书内容共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中国民族音乐整体的分析, 包括其概念界定、现状与特色、保护策略与价值等; 第二部分围绕中国民族音乐的各个体裁, 对其展开认知、形式、历史发展、现代传承与保护的分析。 |
魏凤萍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J607.2 |
82 |
0 |
荐购
|
| 3875 |
|
音乐与心灵的对话:中国民族音乐鉴赏 |
中国民族音乐, 它生于民间, 有着婉转优美的旋律, 它历史悠久, 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与中国民族音乐展开一次心灵的对话, 可谓一大幸事! 不过, 前期的准备不可少。你需要从古到今、从内到外, 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而这正是我们能为你做的--让你系统掌握中国民族音乐, 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与中国民族音乐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
冯彬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J607.2 |
56 |
0 |
荐购
|
| 3876 |
|
中国传统音乐当代学术史纲 |
本书在参考学界以往理论分期基础上, 将当代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分为三个时期, 予以分章归纳: 民间音乐理论的初期建设 (1949-1966)、传统音乐理论的拓展与转型 (1978-2000)、传统音乐理论的深化与新发展 (2001-2020)。本书从学术史角度, 对中国当代1949-2020年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予以全面总结, 是对当代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成果的全面梳理与研究, 查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学科的研究现状, 对学术自身的发展历程进行反思、分析和研究, 从而寻找规律, 总结经验, 发现不足, 为学人了解学术发展的脉络与走向奠定基础。 |
刘振涛著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J607.2 |
88 |
0 |
荐购
|
| 3877 |
|
沅陵山歌腔系研究 |
本书是沅陵山歌腔系方面的著作。本书稿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本书从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沅陵山歌出发,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考察, 对沅陵山歌的形成背景、沅陵山歌的分类、沅陵山歌上河腔的特征、沅陵山歌下河腔的特征、沅陵山歌北河腔的特征、沅陵山歌三大腔系比较研究、沅陵山歌保护传承的价值与现状、沅陵山歌保护与传承的策略等八个方面对沅陵山歌各大腔系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
蒋兴荣著 |
九州出版社 |
J607.2 |
75 |
0 |
荐购
|
| 3878 |
|
历史文化语境中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
中国音乐与中国文化一样, 历经数千年积蕴, 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崇尚简约, 讲究品味, 体悟意境。千百年来, 它伴随着历史的路程, 表述着人们的心声, 发挥了“动心化人““陶冶性情”的积极作用。本书以中国传统音乐这个大的概念为对象, 从中国传统音乐的体系构成、形态特征、研究范畴,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及美学研究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探讨, 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及其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 |
邹昊著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J607.2 |
58 |
0 |
荐购
|
| 3879 |
|
中国传统民歌艺术的传承与风格研究 |
本书以中国传统民歌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分析。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民歌艺术的理论知识、中国传统民歌艺术的源流与衍变、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中国传统民歌艺术, 可见本书涉及了中国传统民歌艺术的方方面面, 但以民歌艺术的地域风格和民歌风格为重点。 |
李东璟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J607.2 |
74 |
0 |
荐购
|
| 3880 |
|
湘西凤凰苗歌译注及语言学研究 |
本书主体部分由四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以苗语和苗歌的关系入手, 概述了山江苗歌的音系、词法和句法, 对苗歌的种类和记录方式进行了介绍, 并对苗歌的“三要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 第二章将五十首湘西凤凰现代生活类苗歌按时间顺序分为六个小节, 除归纳歌词大意外, 对每句歌词都做了详细的译注; 第三章基于第二章对苗歌的描写与分析, 从特殊的句法现象入手, 将其与凤凰苗语的口语进行对比, 归纳总结了苗歌的语言特点; 第四章是作者对苗歌传承人、歌师、研究者和村民的田野调查手记, 记录了他们对苗歌和苗族文化的认识。 |
吴芳, 刘鸿勇著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J607.216 |
112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