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1010(807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3881 对比视野下中西方音乐中的文学性阐释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西方流行音乐之文学性的对比研究的著作, 该书重点围绕中西方流行音乐之文学性的有关内容以及教育实践展开论述。其中, 主要包括西方音乐作品中的文学性思维、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文学性体现、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学关系探究、中外艺术歌曲中诗歌的音乐文学特征对比、现代文学创作的音乐性--以沈从文、徐志摩为例、中西方音乐与文学的融合渗透等方面的内容。总体来看, 本书结构合理, 条理清晰, 内容详细、全面, 可读性强, 是一本值得阅读和研究的理论著作。 杨博, 房娟著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J609.1 68 0 荐购
3882 20世纪多元音乐文化探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音乐艺术概述、现代音乐文化概述、20世纪的西方古典音乐、20世纪的西方流行音乐、20世纪的现代音乐流派、20世纪的中国的现代音乐。 燕杨著 现代出版社 J609.1 69.8 0 荐购
3883 中国音乐史的历史进程与现代教学研究 中国音乐史作为音乐教学专业在学习中的必备内容, 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音乐史教学是时代发展下个性化思考的产物, 主要是对中国音乐现状进行分析, 并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对音乐的认识, 分析长期思考下深对音乐的看法。本文就以此为基础, 探讨中国音乐史及其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本书主要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音乐进行了梳理, 不但分析其发展的社会背景, 还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音乐形式、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交流的发展。最后则结合《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展开分析。 包为为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J609.2 72 0 荐购
3884 “延安时期”音乐文化传承及美育价值研究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音乐的美育功能日益凸显, 音乐美育也成为当代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延安时期”音乐作品所弘扬的民族精神和蕴含的美育思想对当下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也是推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基于此, 本书主要包括“延安时期”文艺概述; “延安时期”音乐艺术的传承发展; “延安时期”的歌曲艺术; “延安时期”的秧歌剧、新歌剧艺术; 延安时期戏曲艺术; 延安时期音乐美育思想的发展; “延安时期”音乐艺术对当代美育的启示这几部分。 邵瑞著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J609.2 58 0 荐购
3885 先秦乐教思想史论稿 本书内容共有五个主要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上古氏族--学校音乐教育的溯源与初现, 探寻音乐教育的起源和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 第二部分为夏商西周--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繁盛, 研究各历史时期学校音乐教育的机构、内容、师资、教育思想等; 第三部分是春秋战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流变与转型, 从官学与私学两个方面, 揭示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的特点; 第四部分是对先秦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与演变规律的概括和阐述; 最后一部分是从对先秦学校音乐教育的反思中, 引发对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思考和对先秦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借鉴。 马东风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J609.22 95 0 荐购
3886 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融合教学之探索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 是对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基本理论、教学模式与方法等进行分析。第二章至第六章是第二部分, 围绕乐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节奏与节拍、音程与和弦、调式与大小调式体系、中国民族调式与中古调式等内容进行分析, 先是分析其所包含的基本理论知识, 然后分析其视唱与练耳训练。第七章为第三部分, 是对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融合课程教学的分析, 包括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的分合利弊、构建衔接与转化、应用策略等。 王莉敏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J613 75 0 荐购
3887 钢琴考级《乐理视唱练耳教程》:修订版 本书分五个单元, 每个单元分三部分, 包括乐理、视唱、练耳。每单元最后一课是本级所需掌握的音乐术语。 主编汝洁 上海教育出版社 J613 58 0 荐购
3888 实用和声写作与分析研究 本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传统和声写作与分析, 包括自然音体系、离调、变和弦、同主音调式交替、调与模进; 第二部分为和声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包括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和声应用, 合唱写作中的和声应用, 曲式作品分析, 复调、配器课程中的和声应用。全书思路清晰, 内容有层次有条理, 理论阐述深入浅出, 使读者易读易懂且不失趣味, 是一部有特色且不可多得的和声研究著作。 张彩云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J614.1 76 0 荐购
3889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民族化风格研究 本书选定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为研究对象, 分别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内涵, 中国五声性调式音乐创作调式特征、和声结构、和声的功能、和声的应用及我国作曲家的创作手法入手, 阐释中国五声性调式理论的内涵与方法, 总结和声民族化风格的特点和规律, 探索其重要价值和历史走向, 希望能为我国今后的多声部音乐创作中的和声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宋歌著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J614.1 69 0 荐购
3890 音乐理论中的和声思维研究 本书主要围绕音乐理论中的和声思维展开分析。本书内容包括和声思维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 和弦的基本理论, 和声的配置方法, 功能和弦的用法, 和声横向和纵向的运用, 转调、离调及调式和声, 20世纪的和声技法。本书脉络清晰, 结构合理, 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李丽梅, 刘洋洋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J614.1 82 0 荐购
3891 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 (Op.72) 创作研究 本著作的研究对象《钢琴小品18首》(Op.72) 是柴可夫斯基生命中的最后一部钢琴套曲。本书一方面让读者尽量详细地了解把握柴可夫斯基在这些作品中的具体创作手法, 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一份比较详细的作品分析报告的参考范例, 可谓一举多得。本著作按照钢琴小品的编号顺序, 对涉及到的一共18首钢琴作品统一按照写作分析报告, 画出曲式结构图, 在谱例上用详细的标注方式来进行写作。通过每章的三个小节, 对每首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技法、主题特征等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每首作品的被题献者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 黄金城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J614.17 58 0 荐购
3892 复调音乐写作技术与视听训练 本书先是分析了复调的基本理论、复调音乐的意义及表现作用、复调音乐的风格衍变, 然后围绕对比复调音乐的写作、模仿复调音乐的写作、支声复调音乐的写作、其他复调音乐形式的写作以及复调曲体--赋格曲的写作等进行全方位的论述, 最后则针对复调音乐的思维及视听训练进行研究。全书思路清晰, 内容有层次有条理, 理论阐述深入浅出, 使读者易读易懂且不失趣味, 是一部有特色且不可多得的复调音乐研究著作。 王一冰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J614.2 80 0 荐购
3893 声乐教学与演唱实践创新研究 本书属于声乐方面的专著。首先, 本书对声乐相关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随后, 本书对声乐教学理论如声乐教学的特点、原则、内容、方法等进行了介绍, 并对实践创新如声乐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模式探索、语言呈现、心理课堂实践以及情绪调控作了探讨。接着, 本书对声乐演唱理论如生理学与语言学理论、机能训练基础等作了介绍, 并对声乐演唱实践进行了探索, 如声乐作品的选择与内容分析、声乐演唱舞台表演实践以及音乐剧舞台与曲艺表演实践。 陈爱云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 J616 78 0 荐购
3894 声乐演唱艺术与舞台表现技巧研究 声乐演唱, 是人们用歌声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的、普遍的艺术形式。一位演唱者要完成一部作品, 需要有正确辨别音准概念的能力、形象的想象思维能力、丰富的情绪情感表达能力、驾驭声音和表达作品的能力、歌唱的审美能力等多种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全书首先论述了声乐演唱艺术概论、声乐演唱作品的分析与创作, 然后对民间歌曲、诗情画意的艺术歌曲、戏剧性的歌剧艺术、通俗大众的流行歌曲展开研究, 探讨其各自的风格特征、演唱技巧与实践、舞台表现技巧。本书思路清晰, 内容有层次有条理, 理论阐述深入浅出, 使读者易读易懂且不失趣味。是一部有特色且不可多得的声乐研究著作。 连文玲, 张端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J616 70 0 荐购
3895 中西声乐艺术的对比与融合 本书首先介绍了中西声乐研究的现状, 主要包括中西方声乐艺术的审美等内容对比, 然后对中西方歌唱方法、声乐的表现形式和体裁等进行对比, 包括中西方为声乐伴奏的乐器与器乐的对比, 最后通过声乐作品实例来展现中西方声乐艺术的差异与融合。本书对中西声乐艺术的对比与融合研究能使我们对中西方声乐交流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进而增加交流的有效性, 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西声乐艺术提供了一种参照。 马晓红著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J616 68 0 荐购
3896 当代声乐艺术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探索 任何的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 歌唱活动也一样。歌唱活动不只是单纯的能力训练, 更需要有雄厚的理论基础知识来指导歌唱活动, 同时通过声乐实践来实现声乐学习的目的, 从而提升歌唱水平。本书主要围绕当代声乐艺术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当代声乐的科学体系、教学、历史、流派、演唱个性、二度创作与钢琴伴奏、舞台表现与实践。 陈焕玲, 陈红玲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J616 72 0 荐购
3897 声乐艺术教学散论 在声乐学习高度普及的今天, 声乐教学手段是否直接、有效关乎学习者的歌唱质量和成才速度。本书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理念和三十年声乐教学经验, 重点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并在最后一章附一些声乐作品, 就作品的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进行论述。本书所有论点都简洁明了, 尤其是针对声乐技巧的教学方面, 运用质朴流畅的语言, 详细描述简洁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手段, 力求让声乐学习者一目了然, 这是本书的写作目的。 高婧著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J616 76 0 荐购
3898 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人才培养研究 全书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主要从声乐艺术发展史、声乐教学基础和发展现状三个部分对声乐教学进行了概述; 第二章从声乐教学的本质与特点、声乐课堂教学实践、声乐教学情境创设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声乐教学的过程; 第三章重点阐释声乐技能培养与训练, 其中包括声乐发声训练与嗓音保健、声乐歌唱机能训练、声乐歌唱技能训练和声乐作品演唱训练; 第四章论述声乐教学人才能力培养实践, 主要包括声乐教学中表演能力培养、声乐教学中情感能力培养以及声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 第五章介绍声乐艺术指导与声乐人才培养, 主要包括声乐艺术指导、声乐艺术指导与声乐人才培养的关系、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第六章主要分析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创新。 赵一蓉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J616 68 0 荐购
3899 声乐教学艺术与表演实践研究 歌唱艺术不仅是声音上的艺术, 也是声音、感情与动作的融合体。完美的声乐不但要有很好的发声技能, 还要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 声乐表演者通过表演和歌唱将音乐信息展示给观众。但是在实际声乐教学过程中, 演奏者的表演能力培养往往被忽视, 所以,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成了教学重点。因此, 本书在对声乐教学艺术进行研究的同时, 对相关的声乐演唱实践进行指导。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声乐教育教学理论, 中西方声乐文化对比, 声乐艺术教学与文化, 声乐艺术的教学方法与实施, 声乐演唱的理论与技能, 声乐教学实践 (视唱练耳教学、音乐欣赏教学、音乐表演教学), 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与表现, 不同类型声乐作品的表演实践。 杨小高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J616 88 0 荐购
3900 声乐作品创作方法与艺术表现研究 本书对声乐作品的创作与表现展开了研究。本书首先对声乐作品的一度创作进行了宏观的分析, 包括声乐作品的本体与创作手法等; 然后又针对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 如民间歌曲、艺术歌曲、古典诗词歌曲、歌剧艺术的创作与艺术表现进行了分析; 最后则围绕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与表现展开分析。本书脉络清晰, 结构合理, 环环相扣, 理论联系实践, 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王静, 刘雅琴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J616 75 0 荐购
页码:195/289页  每页: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