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9期1387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481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 内容涵盖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以及多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第一章“民族传统体育概述”, 从起源、发展历程、特点、价值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全面介绍。第二章“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 聚焦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并探讨其发展途径与策略。第三章“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研究”, 深入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理论体系, 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以及教学组织与实施。从第四章到第十一章, 我们选用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包括初级长拳 (第三路)、二十四式太极拳、八段锦、蹴球、木球、珍珠球、板鞋竞速和陀螺等。 黑生林编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G852.9 88 0 荐购
482 攀岩技术全图解 本书是一本权威好读的攀岩技术实用指南, 全书以轻松易懂的方式讲解了攀岩技巧, 带你一步一步提升攀岩能力。书中, 作者基于长年的攀岩教学经验, 不仅详细讲解了基础手法、脚法和进阶动作技巧, 还通过彩色插图生动展示了每个动作的细节, 如发力方向和手脚配合的顺序, 让复杂的动作也变得清晰明了。此外, 书中还从物理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论证了每种技术为何有效, 从而也为每一位攀岩人提供了重新思考攀岩技术的机会。 (日) 东秀矶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G881-64 68 0 荐购
483 筋膜训练:改善灵活性、提升运动表现、促进恢复的科学训练指南 本书从肌筋膜的概念到全面讲解肌筋膜的拉伸与放松方法, 是一本能够提高身体灵活性、运动表现与恢复能力的科学运动指导用书, 一位杰出的运动员应该拥有能够快速收缩和放松肌肉的能力。肌筋膜连接着身体的各个关节与部位, 在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通过9个章节系统地阐述了肌筋膜的的概念及关于肌筋膜的系统训练方法, 肌筋膜训练可以作为各项运动的配合训练。相信通过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有效地针对各部位的肌筋膜进行训练, 从而提升运动表现, 避免运动损伤。 (英) 埃斯特尔·阿尔比尼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G883.2-62 148 0 荐购
484 围棋教育学 本书从教育学的视野总结了围棋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并分别研究了幼儿围棋教育、少儿围棋教育和高等围棋教育各自的特色, 还展望了围棋教育发展的未来。本书的一大特点是书中不仅有围棋理论阐述, 更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案例, 对围棋教育的指导实操性更强。 何云波主编 书海出版社 G891.3 68 0 荐购
485 语言学讲义:第2版 本书共分八章: 第一章为绪论, 主要介绍“语言学概论”课的性质、学习语言学的必要性及语言学的任务; 第二章为语言的性质, 主要介绍语言的符号性和系统性; 第三章为语言的功能和运作原则, 主要介绍语言的外部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以及默认原则、羡余原则、类推原则、经济原则、临近原则、格式塔原则, 等等; 第四章为语音学, 主要介绍语音的分类、语音学及其性质、音素、音位与音位变体、音标、音位的区别特征、音节、语流音变, 等等; 第五章为语法学, 主要介绍语法学的范围及发展阶段、语法单位、语法意义、语法手段、形态、语法范畴、词类、句子的分类及分析方法, 等等; 第六章为语义学, 主要介绍词义、义素分析和语义场、短语与句子的意义、语义角色和语义指向、预设及其种类和运用, 等等; 第七章为语用学, 主要介绍言语行为、会话含义和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指示语、关联理论, 等等; 第八章为语言的演变, 主要接受少语言演变的事实、原因和特点以及语言接触和融合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等等; 后配附录, 介绍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和类型分类。 卢英顺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H0 68 0 荐购
486 语言研究论稿 本书分五个栏目, 分别是语音文字篇、词汇篇、语法篇、修辞篇、语言调查篇。语音文字篇探讨了音变现象与语言经济原则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对汉字形声字的重新认识和如何有效进行汉字教学的问题; 词汇篇重点讨论一些特有的词汇现象, 揭示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含义, 以及在现代社会民族词汇借词的嬗变情况; 语法篇深入分析汉语语法中的特有的一些现象, 指出其语法功能、特点等; 修辞篇既有一般意义的修辞理论探讨、修辞格构成的机制和类型, 也有对具体作品中修辞运用的深入分析; 语言调查篇着重于汉语方言的调查。全书对语言现象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中的各种特有现象进行揭示分析, 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揭示其规律。 周锦国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H0-53 138 0 荐购
487 弹幕语言研究 本书稿以弹幕语言为研究的重点, 因弹幕语言接近口语表达以及传播主体特征的不确定性、言论表达自由的无边界扩张、弹幕内容的不可控等特点, 从而造成弹幕文化中“越轨行为”即不文明语言的出现。本书使用Python从B站的17个主题中分别选取了视频热度排序前100的视频, 并在1700个弹幕视频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数据集。从情感计算、统计分析等定量分析的视角切入, 考察弹幕不文明语言的语言类型、语义变化、分布特征、网络释义及社群差异等内容, 进一步探讨弹幕中不文明语言的语义演化动因、分布影响因素及社会文化影响因素等内容。 范娟娟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 H034 59.8 0 荐购
488 洞见大国:“中国关键词”翻译与海外传播 全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 介绍了中国政治话语翻译与传播研究的起源。第二章概述了中国政治话语翻译与传播的意义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探讨了中国政治话语翻译与传播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并介绍了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关键词”平台中的政治术语翻译及传播的意义。第四章至第九章为个案研究, 分析了基于语料库的六个“中国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富裕”“小康社会”“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制造2025”以及“上海合作组织”英译在西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这些个案研究讨论了这六个关键词的政治意义、翻译问题以及在海外的传播效果。最后一章对中国政治话语翻译与传播研究的前景与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余晋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H059 68 0 荐购
489 翻译史研究:2025 本书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策划及编辑出版的学术性刊物, 以中国翻译史作为专门探研对象, 侧重个案研究, 每年出版一辑, 是全球第一种中国翻译史研究学术期刊。自2011年翻译研究中心成立40周年之际推出以来, 《翻译史研究》连续出版八辑收录优秀的中国翻译史研究论文, 介绍海内外翻译史研究的丰硕成果。《翻译史研究》于2025年起复刊。在继续坚持严谨学术要求的同时, 更加强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阵容, 并与东方出版中心合作出版, 协力推动中国翻译史研究。 王宏志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H059-09 88 0 荐购
490 译学论丛:2025. 1 本书聚焦于翻译研究领域, 秉持“全球视野、融通中外”的核心理念, 致力于融合翻译学术探讨、文化交流与传播于一体, 通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展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成就, 介绍国内外前沿翻译理论, 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翻译, 展现杰出译者的风采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本刊每年发行两期, 主要栏目包括: 译论研究、译史钩沉、译才培养、典籍外译、视听翻译、口译研究、翻译技艺、文化译研、译传效果、博士新作、人物访谈、新书书评等, 旨在促进学术交流, 加深中外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陶友兰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H059-53 48 0 荐购
491 含弘自强 传承创新:重庆工商大学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 本书专注于过去40年来重庆工商大学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 共分为八个章节, 内容涵盖重庆工商大学大学外语教学的历史回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现行教学模式的批判性分析、教学法的创新、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课程内容的更新、评价体系的重构、三全育人、教师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本书旨在为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 深入分析当前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 刘繁, 杨玉兰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H09 88 0 荐购
492 外国语文研究:引领与发展 本书以“引领与发展”为主题, 聚焦外语学科的前沿动态与创新实践, 展现了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文学文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研究等多个领域的最新成果,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 积极探索外语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外语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部分中, 多位学者围绕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改革展开深入探讨, 凝练了外语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原则与进路, 创新与实效并重, 建构了不同语种的多样化的特色建设路径, 为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范例。 陈新仁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H09 80 0 荐购
493 二语习得与写作中的书面纠正性反馈 本书针对语言与写作教师应如何给予学生书面纠错反馈这一重要议题展开了系统探讨。作者整合了多条并行互补的研究脉络, 既涵盖二语习得领域对口语/书面语错误反馈的探讨, 又融合写作课程中纠错效果的研究成果, 并深入探讨其教学实践应用。通过有机衔接二语习得与写作教学这两个独立却密切关联的研究领域, 本书实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突破性尝试, 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提供了兼具学术深度和实践价值的参考。 (新西兰) 约翰·比奇纳, (美) 达娜·R. 费里斯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H09 40 0 荐购
494 北斗语言学刊:第14辑 本书以“坚实、会通、创新”为办刊方针, 提倡以共时的语言调查和描写为基础对语言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重视以历史文献考证与历史比较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语言的历史, 继承、发扬中国语言学的优秀传统, 吸纳世界其他民族的语言学的精华。《北斗语言学刊》关注学术前沿, 志在求实创新, 致力于中国语言学的繁荣发展, 努力为国内外从事汉语共时与历时研究的学者提供展示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的园地。《北斗语言学刊》第十四辑分为方言音韵研究、文字训诂研究、史林3个单元, 收录马重奇《太史林碧山先生珠玉同聲》(清初) 音系研究、周赛华/鲁晞颖《六书述古》所记录康乾年间的合阳方音、谭翠《福州藏》随函音义俗字札考、鲁国尧的辩证法闪光的体大思精之著--序刘晓南教授《朱熹语音及语音思想研究》等17篇文章。 乔全生主编 商务印书馆 H1-53 128 0 荐购
495 古代汉语 本书结合古代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根据理论联系实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原则, 分五个单元讲述, 内容涵盖文字概述、音律与格律、词汇概述、语法概述、修辞概述。每个单元精选了通论知识及部分优秀文选: 通论的学习用于总结归纳古代汉语作为语言的相关规律; 文选的阅读用于把语法规律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材料之中。教材结构清晰,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内容编排、教学方式、选材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通过通论知识与文选阅读的穿插学习, 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古书阅读能力。 胡梦娜, 郭莹, 杨蕾主编 湖南大学出版社 H109.2 48 0 荐购
496 浙江遂安方言语音研究 本书以遂安方言语音为研究对象, 在实地调查了70个方言点的基础上, 对遂安方言的语音面貌进行全面细致的描写, 归纳遂安方言语音的共性特征, 并详细描写记录九个重要方言点的音系情况; 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遂安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进行描写分析, 运用方言地图直观呈现其地理分布情况, 分析考证遂安方言语音的历时演变, 并结合非语言因素解释遂安方言语音特征的分布情况。此外, 本书描述了遂安7个边界方言点的语音面貌, 分析其与遂安方言的语音差异, 探讨其形成原因。 周汪融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H173 95 0 荐购
497 上海方言韵脚 本书为上海方言类非遗文化研究著作, 韵脚是韵文 (诗、词、歌、赋等) 句末押韵的字。自汉语第一部韵文书《切韵》(隋朝) 至宋代修订的《集韵》、元代的《中原音韵》和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的《佩文韵府》, 几乎都以“官话”和“北曲押韵”为准, 以上海方言用韵的工具书历来没有, 尚属空白。而上海传统艺术门类中绕口令、滑稽戏、沪剧等特别讲究使用上海方言的“韵脚”, 以往都是按约定俗成口耳相传的方法用韵。作者以此为研究方向, 按“韵脚”“韵脚词汇”“上海方言尖音词汇”“上海话熟语900例”分目解析, 做基础性语言保护工作。 诸弘宇著 文汇出版社 H173 58 0 荐购
498 大学语文:第3版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79篇, 分为8个单元。前七个单元是中国文学作品, 按照由古到今的时间顺序排列, 以利于学生学完本教材能大致勾勒出从古到今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轨迹;第八单元是外国文学作品。教材兼顾文体的多样性和阅读文本的典范性, 以使这些阅读素材成为大学生理想确立、人格培养、道德熏陶、文学鉴赏的重要精神食粮。 孙静, 王红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H193.9 56 0 荐购
499 汉语教学学刊:总第20辑 本书是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主办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刊物, 主要发表以下领域中的学术文章: (1)面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与认知研究;(4)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相关的书评、译介与学术动态等。本辑共12篇论文, 具体篇目如下: 1.论信息化时代的对外汉字教学 (李泉) 2.汉语对话中疑问句的形式与功能:以多人竞争游戏对话为例 (张文贤苏祺) 3.语块的整体性认识与界定 (孔令跃) 4.句子语境对汉语语块加工影响研究 (陈肯)。 《汉语教学学刊》编委会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H195-55 42 0 荐购
500 国际中文教育多维研究 本书收录了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部分教师、学生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优秀文章, 本辑计有二十余篇。总的来看, 这些文章可以分为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汉语本体研究、国际中文教育中的三教问题研究、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交际问题研究三大类。内容较多、较广, 涉及国际中文教育的研究热点, 具体探讨了专业建设、三教问题、语言规划、海外汉语、跨文交际等,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等, 对中文在世界的传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沈玲, 白云, 彭建玲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H195.3 98 0 荐购
页码:25/54页  每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