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1 |
|
文化创意产业重要问题解读 |
本书共七章, 内容包括: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发展问题解读、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问题解读、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问题解读、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与品牌塑造问题解读、文化创意产业其他问题解读等。 |
包晓佳著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G124 |
30 |
0 |
荐购
|
| 422 |
|
区域国别视域下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
本书旨在探讨区域国别视域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挑战与机遇, 通过分析相关学术文献、研究报告等, 梳理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案例, 分析其在不同区域国别的传播效果和经验教训, 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以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
尹小菲著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G125 |
98 |
0 |
荐购
|
| 423 |
|
南孔文化 |
本书以浙江衢州为南孔文化的发源地, 详细介绍了南孔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本书从核心思想、精神特质、代表人物等多个角度, 展现了南孔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
吴锡标著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G127.553 |
68 |
0 |
荐购
|
| 424 |
|
湖溪镇非遗表演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湖溪镇非遗表演的历史脉络、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以罗汉班、盾牌舞、叠罗汉、大洪拳、大头舞、郭宅大蜡烛等民间艺术为代表, 着眼于各类表演的历史来源、形式与特点、传承与保护, 分析其在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进而提出可行性建议, 以期为湖溪镇乃至其他地区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关于湖溪镇非遗表演的研究, 至今为止, 研究人员甚少, 尚未有相关书籍问世。 |
王静霞著 |
南方出版社 |
G127.554 |
43 |
0 |
荐购
|
| 425 |
|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
本书共分为八章, 主要介绍了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书中详细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内涵, 探讨了相关的理论基础, 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 展示了海南在文化传承中如何实现现代化创新。同时, 书中还对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 提出了海南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政策建议。 |
郑纯子著 |
团结出版社 |
G127.66 |
58 |
0 |
荐购
|
| 426 |
|
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2024-2025 |
本书对2024至2025年我国传媒融合创新实践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 剖析了目前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的问题, 并预测了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 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库服务。全书分为总报告、内容融合创新篇、渠道融合创新案例、产品融合创新案例、经营管理融合创新案例和县级融媒体研究专论六大块内容, 主要以不同层级的媒体单位或组织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具体研究和分析。 |
崔海教, 刘建华, 卢剑锋主编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G206.2 |
178 |
0 |
荐购
|
| 427 |
|
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模型分析与最优控制 |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主要概括了复杂网络上计算机病毒传播动力学的研究进展。第二章研究了复杂网络上具有非线性发生率的两类SIS传播动力学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第三章研究了具出生和死亡的SIS传播模型的动力学行为和最优控制策略; 在第四章,提出了一个复杂网络上带有隔离项和治疗项的传播动力学模型,旨在探究同时实施隔离和治疗措施对控制疾病在网络上传播的效果; 第五章研究了一个具有出生和死亡的传播模型在随机扰动下的动力学行为; 第六章研究了复杂网络上带有饱和治疗函数的传播模型的分支现象等动力学行为。 |
魏晓丹 ... [等] 著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G206.2 |
79 |
0 |
荐购
|
| 428 |
|
社交媒体娱乐 |
本书系统分析了油管 (YouTube)、照片墙 (Instagram) 等平台上的创作者经济, 提出“社交媒体娱乐产业”这一新范式, 强调平台算法、品牌合作与粉丝社群如何重塑全球文化生产。核心观点是, “社交媒体娱乐已超越传统影视工业, 形成去中心化的内容生态系统, 其经济模式依赖平台化劳动与微名人策略”。同时, 这本著作还关注全球化文化生产, 探讨了不同地区( 如亚洲、欧美) 创作者在平台算法、粉丝经济与文化政策中的差异化策略。 |
(澳) 斯图尔特·坎宁安, (美) 大卫·克雷格著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G206.2 |
79 |
0 |
荐购
|
| 429 |
|
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第七辑 |
本书共收录全国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领域高质量学术论文11篇, 内容涉及从高校科幻的蓬勃发展看科学传播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科幻教育先行, 科学传播为本, 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科幻文化和科技传播融合发展的教育元宇宙的构建、科幻艺术在科学传播和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创新、科学强国战略下科幻通识教育和科普教育及科学教育的联动机制和创新、科幻影视的融合美学及以影视艺术为载体推进高校科幻教育和科学传播的发展路径等, 此外, 还涉及美国《化学与社会》教材的科学风险议题研究、研究生科学教育学位论文的统计与分析、STEM课程对农村学生STEM素养的影响等。 |
郭传杰, 周忠和主编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G206.2 |
56 |
0 |
荐购
|
| 430 |
|
传媒创业者素养提升研究 |
本书深入探讨了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传媒创业者所需的素养及其教育模式。首先, 从传播学理论层面分析媒体深度融合对传媒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影响。接着, 从影视摄制、综艺节目制作、网络自媒体、文创服务四个领域出发, 分析相关领域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创业热点, 并根据实际创业案例, 初步提出了传媒创新创业人才素养框架, 分析了传媒创业者应有的素养。随后, 应用了扎根理论, 对相关案例的访谈记录进行了深度编码分析, 形成了传媒创业者素养模型, 为传媒创新创业教育、创业素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最后, 通过构建并实践传媒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对创业者素养教育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阐述, 并在教育实践中进行验证。 |
傅梅烂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G206.2 |
79 |
0 |
荐购
|
| 431 |
|
新闻英语导读 |
本书共分为两大部分, 共设置了八章。第一部分为新闻基础知识。设置了西方新闻媒介发展史、世界著名媒体机构、新闻理论和新闻生产四个章节。第二部分为新闻英语语言文体及解读路径。安排了新闻的种类和结构、标题与导语、新闻话语语言分析和新闻报道批判性分析四个章节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设置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闻传播和英语两个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技能的掌握, 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学术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培育。 |
张青主编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G210 |
59 |
0 |
荐购
|
| 432 |
|
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传播研究 |
本书首先介绍了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接着对媒介融合在新闻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模式、新闻传播策略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最后结合实践, 对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传播的新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
董若霖, 孙瑀淼著 |
云南美术出版社 |
G210 |
45 |
0 |
荐购
|
| 433 |
|
《生活》周刊新闻图像传播研究 |
本书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 对《生活》周刊新闻图像的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特质以及历史经验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整理总结了《生活》周刊新闻图像在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方面的特点、优势和作用, 进而概括其新闻图像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技巧以及传播受众中表现的传播特质, 并且总结了《生活》周刊新闻图像的历史价值和对当今图像传播的启示。 |
张玉鑫著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G210 |
58 |
0 |
荐购
|
| 434 |
|
新闻策划手记 |
本书稿主要选取作者在新闻工作中组织实施的十二个有特色的重大选题策划, 从每个时政类新闻报道选题策划的缘起、组织实施过程、不足缺陷入手, 全面总结策划工作的得与失, 并辅以部分发表在《石嘴山日报》的新闻作品加以分析说明。全书共十二个主题报道, 都以编辑手记开篇, 主要阐述作者如何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通过分析、构思、反复酝酿、调整, 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 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标和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 |
冮红著 |
阳光出版社 |
G212 |
62 |
0 |
荐购
|
| 435 |
|
新闻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叙事说服及其模式 |
本书借鉴叙事学、说服理论及国外叙事说服的研究成果, 提出“叙事是一种无意说服”的观点, 并以我国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为观测点、以对来华留学生和国内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为参照, 重点分析网络叙事与跨文化叙事的特点和叙事策略、修辞策略与技巧, 最终归纳出讲好中国故事无意说服的四种模式, 即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说服模式、讲好中国故事的扩展说服模式、讲好中国故事的内聚力说服模式和讲好中国故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服模式。本书为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了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 也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策略和技巧。 |
曹茹著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G212.2 |
98 |
0 |
荐购
|
| 436 |
|
新闻传播史论丛:第2辑 |
本集论文主要包括地方新闻史、红色新闻史、新闻人物史、阅读史、新闻社会史等方面的内容, 约为20篇优秀论文。 |
蒋建国主编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G219.29-53 |
78 |
0 |
荐购
|
| 437 |
|
2023北京广播影视年鉴 |
本书记录了2022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及网络视听业发展情况, 设特载、专项纪事、概况、大事记、频率频道、节目栏目、媒体融合与智慧广电、网络视听、技术、公共服务、电视剧、书报刊出版、受众调查、组织机构、获奖作品、典型经验等18个栏目。 |
北京广播影视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
北京出版社 |
G229.271-54 |
178 |
0 |
荐购
|
| 438 |
|
文以载道:中国出版“走出去”数字化模式研究 |
本书以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实践为突破口, 重点研究国外受众群体特征以及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基础、现状和典型案例, 发现中国出版“走出去”数字化的趋势、规律和关键成功要素, 从而构筑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数字化新模式, 优化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影响力实现路径及其推进机制。 |
韩建民, 付玉著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G239.2-39 |
88 |
0 |
荐购
|
| 439 |
|
叩学事铅椠:古籍出版四人谈 |
本书分为“纪事”“亲历”“记人”“论书”“心得”五个部分, 通过不同出版社、不同地区的丰富案例与深刻见解, 回顾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历史脉络, 记叙亲历的重要出版项目与杰出前贤事迹, 总结古籍出版工作的实践经验, 展现了他们“怀铅提椠”访求学问的探索精神。 |
徐俊, 宫晓卫, 高克勤等著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G239.2-53 |
138 |
0 |
荐购
|
| 440 |
|
2023-2024年重庆出版业发展报告 |
本书集围绕2023-2024年重庆出版业展开, 主要涵盖重庆出版业各细分领域发展报告, 如图书音像电子、期刊、数字出版等; 还涉及全民阅读、新质生产力赋能出版业等专题报告。同时, 纳入了期刊发展趋势、网络文化生态等相关研究成果, 以及网行者大会、数字出版年会综述等会议内容, 多角度呈现重庆出版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机遇, 探索行业发展方向, 具有积极出版价值。它全面展现了重庆出版业在各领域的发展态势, 为行业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助力从业者把握趋势、制定策略, 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重庆大学出版科学研究所编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G239.277.19 |
42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