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1 |
|
汉日话语礼貌策略对比研究 |
本书以和谐人际关系管理模式、礼貌策略理论和话语礼貌理论为依据, 研究汉语和日语母语者在闲谈时的语用行为种类及其基本态、话语礼貌策略、人际关系状态的特征, 完善语用行为的分类标准, 探索汉语和日语中礼貌策略和不礼貌策略的平行研究, 通过对比析出汉语和日语闲谈话语在语用行为、话语礼貌策略和人际关系状态方面所存在的异同之处。 |
李瑶著 |
民族出版社 |
H1 |
95 |
0 |
荐购
|
| 562 |
|
文化差异视角下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研究 |
本书带领读者从多个维度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汉英语言差异。本书结合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东西方文化传统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系统地比较分析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探索它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并剖析这些表达方式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通过比较研究汉英语言文化, 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尊重其他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 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构建合作共赢的世界。 |
王芳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H1-05 |
98 |
0 |
荐购
|
| 563 |
|
广韵 |
本书是中国现存的一部重要韵书, 成书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 (一〇〇八), 由陈彭年、丘雍等学者奉诏在隋代《切韵》、唐代《唐韵》基础上增广修订而成。“广”字即“增广”之意, 足见其集前代韵书之大成的性质。《广韵》是宋代的官韵, 也是中国第一部官修韵书。《广韵》共五卷, 平声分上下两卷, 上、去、入声各一卷。收字二六一九四个。分二〇六韵, 包括平声五七韵 (上平声二八韵, 下平声二九韵), 上声五五韵, 去声六〇韵, 入声三四韵。每个韵部下列举同韵字, 字下采用反切法标注读音 (如“东, 德红切”), 并详细解释字义、罗列异体字、收録大量异读, 甚至包含不少古字、俗字。 |
(宋) 陈彭年等撰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H113.3 |
108 |
0 |
荐购
|
| 564 |
|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
本书先由毛晃耗费十年写成初稿, 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 (一一六二) 进呈, 没有受到重视。其子毛居正继续修订重增, 至宁宗嘉定十六年 (一二二三) 首次刊行。今书中阴文标记「今圈」「今正」「增入」「重增」「晃谨案」「居正曰」等字样, 可见毛氏父子「增修互注」之迹。此次影印出版的底本, 为上海图书馆所藏宋刻元公文纸印本, 有钞补。原书六册, 板框高二八·二厘米, 宽一九·二厘米。半叶十行, 行十六字; 小字双行, 行三十二字。左右双边, 白口, 单鱼尾。避讳至宁宗止。纸背有字, 根据内容可知为元公文纸, 元胡师安等纂《西湖书院重整书目》著录者即为此本。 |
(宋) 毛晃增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H113.6 |
128 |
0 |
荐购
|
| 565 |
|
从符号到文字:商前刻划符号发展研究 |
本书主要论述全国考古遗址出现的刻划符号形成文字的可能, 对商前文字的起源、发展、传承进行研究, 揭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会遵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律。氏族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氏族的融合, 从简单逐渐变得复杂, 进而成为文字, 文字也因而成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直接反映。例如, 氏族符号 (田) -胞族符号 (畕、畾) -部落符号 (畎畦、町、畋、畠) -部落联盟符号 (魏、黄、畟、畲、疉、甾、異、冀) -国家名称 (魏、黄、、雷、画、鬼), 其共有特征就是“田”这一符号始终存在。 |
訾志刚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H121 |
89.9 |
0 |
荐购
|
| 566 |
|
汉、朝空间标记词功能对比研究 |
本书从“空间范畴及表达形式”“汉、朝空间标记词内部成员的语义功能对比”“汉、朝空间标记词的语义拓展及隐喻机制”“空间标记词的功能游移”“句法对空间标记词的抑制作用”“汉、朝方位词与附置词的关系”等六个方面关注并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认知特点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以及汉语和朝鲜语在空间概念的表达过程中出现的异同。 |
姜海燕著 |
民族出版社 |
H13 |
65 |
0 |
荐购
|
| 567 |
|
酒里乾坤:汉语酒文化词语研究 |
本书依据社会符号学理论, 采取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 筛选汉语中大量关涉酒文化的熟语例证, 深入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涉酒词语的来源、语义类聚、产生基础、结构类型、结构关系功能, 并对涉酒词语语义的生成机制、涉酒词语的语义特性进行系统考察, 剖析酒文化熟语中所反映的酿酒技术、酒肆文化、饮酒习俗、酒事酒典等物质民俗形态, 挖掘提炼了蕴含着中国人思想道德文化的酒文化熟语独特的文化内涵,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酒文化熟语从古代流传至今,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俗特色, 并对当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展汉语涉酒熟语的语言文化研究, 可以更好地挖掘其中的文化底蕴, 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
李树新著 |
商务印书馆 |
H13 |
120 |
0 |
荐购
|
| 568 |
|
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主观化"左移"现象研究 |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主观化‘左移’现象研究”的结项著作。本书主要考察汉语中处所结构、性状成分、量性成分、否定成分, 以及小句的主观性, 揭示这些成分换位表达时的主观性差异, 并据此解释其对句法结构的影响, 同时结合其他语言的相关现象进行跨语言类型分析, 探讨了这些成分的主观化与句法表达的共变关系, 为汉语作为强势VO语言提供了主观化维度的佐证。 |
李国宏著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H146.3 |
92 |
0 |
荐购
|
| 569 |
|
实用文写作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实用文概述、实用文的文本要素与写作提升、公务文写作、事务文写作、商务文写作、社交文写作、传媒文写作、论说文写作、创意文写作。本书既有理论, 又有案例。本书设计有导练平台、课堂研讨、拓展链接等辅文, 用以巩固、检验、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 方便教师的教与学, 增强本书的教学性、实践性、应用性。 |
于文秀, 林超然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H152.3 |
38 |
0 |
荐购
|
| 570 |
|
公务文书写作教程:第5版 |
本书分三编讲解公务文书写作的基础知识, 15种公文的用途和写作方法, 8种常用事务文书的种类、作用、特点和写法等。 |
高红玲, 刘俊阳, 钟厚涛编著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H152.3 |
62 |
0 |
荐购
|
| 571 |
|
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典籍外译的理论与实践 |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 中国典籍外译的理论基础、中国典籍外译的历史回顾、中国典籍外译的原则与方法、《道德经》的外译与全球影响、《孙子兵法》的全球传播、中医典籍的外译与全球健康事业等。 |
赵冉, 王雪敏著 |
重庆出版社 |
H159 |
68 |
0 |
荐购
|
| 572 |
|
说文段注讲稿 |
本书稿是作者在多年研究生教学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而成的一部语言学专著。本书稿作者从文字学、词义学、音韵学、文献学、语法学、古代文化史等方面对段注加以论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材料翔实、讲解细致, 能够引导研究生步入学术研究之途。 |
冯宽平著 |
民族出版社 |
H161 |
68 |
0 |
荐购
|
| 573 |
|
汉语方言学 |
本书较为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方言调查研究所必备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知识, 重点阐述了方言分区、方言地理、方言历史等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还注重对方言现象的具体分析, 同时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探讨汉语方言学研究发展中的前沿问题。在没有学术研究背景的情况下, 一般读者及方言学爱好者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 初步了解汉语方言学的基本内容。 |
顾黔著 |
商务印书馆 |
H17 |
138 |
0 |
荐购
|
| 574 |
|
浙江方言常用字典 |
本书是一部以省为单位的地区型方言字典, 它的定位为地区型、常用性、普及性。地区型是指涵盖全省主要方言、面向全省方言使用者; 常用性是指目前先从主要方言着手, 先收录最基本、最常用的方言字, 先解决主要问题和普遍性问题; 普及性是指面向社会大众普通读者, 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收字、字形、注音以及编排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 力求做到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喜欢用。 |
曹志耘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H17-61 |
60 |
0 |
荐购
|
| 575 |
|
兰银官话方音字汇 |
本书列出了兰银官话区一省三区43市、县、区各文字的方言字音, 全用国际音标标写字音的声母和韵母, 用五度标记法标记调值。收录字目2916个, 一个字目代表古韵书的一个字( 词) ; 字目按国家通用语音序排列; 注中古音切, 包括声、韵、调、摄、等、呼各项。 |
莫超著 |
民族出版社 |
H172.2 |
148 |
0 |
荐购
|
| 576 |
|
浙江方言资源典藏:临安 |
本书简要描写临安方言的声韵调、连读变调、文白异读、小称音变等, 以国际音标标注1000个汉字的老派与新派读音, 收集1200条方言词及50个语法例句; 语料方面既有规定内容的《牛郎和织女》长篇故事, 又有广泛流传于当地的童谣、谚语、俗语、歇后语、谜语、传说等口头方言文化作品, 还有即席讲述的反映当地文化风俗的自然话语, 具有十分珍贵的方言语料价值, 所有方言文化的内容均有对应的方言转写及普通话译文, 同时还以二维码方式附有音频及视频。 |
徐越, 戚灵隆, 陈伟康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H173 |
68 |
0 |
荐购
|
| 577 |
|
教师汉语课堂用语教程:第2版 |
本书是一部规范、实用的教师汉语授课指导用书。内容丰富, 全书筛选了教师常用的课堂用语, 包括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常用课堂用语、汉语教学各课型的常用课堂用语、中学文理科各科目的特殊课堂用语。例句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条理清楚、表达得体、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不仅提供了课堂用语的范例, 还介绍了课堂汉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
姜丽萍, 闻亭, 吴霄岳著 |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H19 |
58 |
0 |
荐购
|
| 578 |
|
新编大学语文:第2版 |
本书是一本供大学本科阶段通识课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 主要具有如下特色: 一是在编写理念上, 以中国优秀文化为线建构教材框架, 选取体现中国特色优秀文化的古今文学作品, 每一章都编写有文化导读; 二是在编写体例上, 按照思想引领和德行为先的原则编排章节, 弘扬立德树人的观念, 选取体现高尚政治品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的作品; 三是在文章类型上, 遵循古今兼收、以中为主、中外并容的选取原则, 汇聚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 四是在时代精神方面, 弘扬中国改革创新精神, 选取体现古今改革创新精神和成果的作品, 收录体现创新科技成果的篇目。 |
李勇主编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H193.9 |
43 |
0 |
荐购
|
| 579 |
|
多模态汉语二语学习的认知机制及教学实践研究 |
本书系统研究多模态学习与教学, 主要内容包括多模态学习的认知基础, 图文双模态释义对汉语二语者词汇学习的影响, 不同的图片呈现方式对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视觉模态与视听双模态输入对二语句法学习的影响, 视觉模态与视听、视听说多模态对汉语二语学习影响的综合考察, 视觉模态与视写模态对汉语二语者量词学习的影响, 视写、视说多模态转换任务对汉语二语名量词学习的影响, 听觉模态与听说模态对汉语二语听力理解的影响, 手势对汉语二语者声调感知与产出的影响, 手势与图片对汉语二语者词汇学习的影响, 等等。 |
洪炜等著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H195.3 |
68 |
0 |
荐购
|
| 580 |
|
数智赋能的湖湘文化资源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
本书是一本关于国际中文教育的论著。内容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 探索如何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支持下, 实现湖湘文化的有效传播与国际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本书重点论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多模态呈现、虚拟现实等数智技术在教学内容开发、教学场景建设、资源传播路径等方面的赋能作用, 并提出一系列融合教学实践路径与创新应用策略。书中不仅提供理论支撑, 还辅以多个典型案例, 展示了湖湘文化在国际中文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成果, 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实践指导性和推广意义。 |
吕晶晶, 吴可佳著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H195.3 |
6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