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1 |
|
汇率制度 |
本书首先批判性地回顾了上一代关于金本位的研究结果; 然后展示了1914年前的宏观经济政治环境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如何发生巨大变化的; 接下来说明, 布雷顿森林会议制定的新规则是如何设想出了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可以在不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那种破坏性的通缩调整的情况下实现汇率稳定; 最后分析了货币局的历史表现, 货币局是一种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为实现货币稳定而广泛采用的固定汇率制度。 |
(西) 斯特凡诺·巴提洛西, (意) 尤瑟夫·卡西斯, (日) 矢后和彦主编 |
格致出版社 |
F831.0 |
98 |
0 |
荐购
|
| 442 |
|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金融业制度型开放研究 |
本书多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金融业制度型双向开放的问题, 涵盖对银行、证券、保险、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金融科技等主要金融领域的研究。本书通过从政策文本出发构建金融业制度型双向开放指数, 为量化金融业制度型双向开放度提供新的思路, 丰富了当前研究成果。同时, 本书指出金融业制度型双向开放对经济各层面发展的影响机制, 尤其是风险发生机制, 并通过构建模型评估了金融业制度型双向开放的程度及可能导致的风险。另外, 本书认为金融业制度型双向开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扩大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的开放, 可通过构建金融业各领域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有机结合的链式制度体系, 进而形成新的经济、社会效应, 推动金融业服务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局面。 |
鲁春义等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832 |
88 |
0 |
荐购
|
| 443 |
|
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
在当今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的背景下, 绿色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聚焦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 致力于探索如何实现绿色金融的持续、稳定发展。绿色金融旨在引导资金流向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领域, 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共进。它涵盖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多种金融工具。同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先进经验, 共同推动全球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通过多方面的努力, 为绿色金融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助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
荀珣, 田一丹, 李静晗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F832 |
68 |
0 |
荐购
|
| 444 |
|
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探索与认识 |
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写于2019-2025年, 时间跨度6年多。书中所涉内容立足于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 涵盖党建、经营、发展、风控、安全、改革、开放等领域, 兼具宏微观、内外部视角, 既有作者多年从事银行工作的经验总结, 也有在新时代对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探索, 包含了作者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认识和梳理总结。 |
陈四清著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F832-53 |
86 |
0 |
荐购
|
| 445 |
|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5 |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展数字金融是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能的核心路径。数字金融是金融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重要领域,是金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和主导力量。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可能在网络安全与技术、市场、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数据开放以及金融监管等方面带来多重风险与挑战。中国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应用、数字资产、数字金融生态体系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构建有利于金融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和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数字金融发展体系,同时有效统筹创新与监管,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和安全。 |
王朝阳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F832.1 |
128 |
0 |
荐购
|
| 446 |
|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来源研究 |
本书采用了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并借助于计量经济分析工具, 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来源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实证发现第一大股东比例、股权制衡度与农商银行的风险显著正相关。同时, 独立董事比例与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显著负相关; 影子银行比例与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显著正相关; 金融科技( 投入) 比例与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显著负相关。 |
张豪著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F832.33 |
56 |
0 |
荐购
|
| 447 |
|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的协同机理及有效性测度 |
本书在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经典理论的基础上, 对农户创业、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协同三大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 构建了本文研究的概念框架, 并在充分认识二者协同理论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均衡分析构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 在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 通过对农户创业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 厘清了二者有效协同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约束; 综合运用双元Probit法、工具变量法并通过对创业农户传统金融服务供求关系的检验, 验证农户创业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协调的合理性;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的相互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判断二者协同的有效性。 |
张梓榆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832.35 |
78 |
0 |
荐购
|
| 448 |
|
2024年民间投资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数据分析报告 |
本书通过大量系统的数据分析, 描述2024年民营经济发展与民间投资形势。全书包括民营企业政策环境、民企工资增长、民间投资增长、工业发展、大中小型企业、民营建筑发展、民营商业外经外贸、民企外经外贸、民企五百强、民企富豪榜单、民企公益慈善等内容, 并收入了七篇专题调研报告。通过数据对2024年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情况与民间投资形式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量化分析。 |
北京大成企业研究院编著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F832.48 |
79 |
0 |
荐购
|
| 449 |
|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2023 |
本书正文共分为九章, 分别为总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衍生品市场。总论介绍了2023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运行的主要特点及2024年的展望, 以后各章分别介绍了各个细分市场的运行情况、主要特点、制度建设、对外开放和创新情况, 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附录包括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大事记和中国金融市场统计。此外, 书中还针对各市场的热点设置了多个专题和专栏, 内容涵盖银行间熊猫债市场开展境外机构债券定价配售机制优化试点、中央债券借贷业务正式推出、外币对交易中央对手清算业务上线、人民币NRA账号落地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等。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编写组编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F832.5 |
110 |
0 |
荐购
|
| 450 |
|
资本金融化的形成机制及中国论域 |
本书从学理上阐明资本金融化形成机制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现代经济运行中常见的金融部门膨胀、虚拟化等只是资本金融化的症候, 其动力是资本在超越自身限制而打造新的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资本形态。但由资本的本质所决定的自身矛盾性, 在克服原有限制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本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在哲学与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中揭示资本金融化的形成机制。金融是一个大概念, 从宏观角度可分为债权型金融和权益型金融, 它们对经济的影响方式不同, 分析金融化需要将其区分开来讨论。 |
任瑞敏著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F832.5 |
96 |
0 |
荐购
|
| 451 |
|
基金投顾蓝皮书:2024 |
本书由中国证券报联合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中欧基金、华安基金、盈米基金等致力于发展投顾业务、在投顾业务中取得一定成绩且具有行业责任感的六家基金投顾机构联合编写。结合多年来业务实践, 本书编写成员深刻剖析了当前基金投顾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投资、资产配置、顾问服务等方面, 展现行业在基金投顾业务发展中的探索和尝试, 同时, 描绘出基金投顾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
中国证券报编 |
新华出版社 |
F832.51 |
65 |
0 |
荐购
|
| 452 |
|
蒙积误差模型及其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 |
本书通过对非负金融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和日内模式进行分析、对单变量参数产品误差模型及其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应用研究, 以及对单变量非参数产品误差模型及其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向量积误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采用理论模型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我国金融市场微观结构进行深入剖析, 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组织者、监管者和参与者认识和进入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鲁万波, 亢晶浩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F832.51 |
98 |
0 |
荐购
|
| 453 |
|
数字普惠金融对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 |
本书对研究所涉及的金融发展理论、长尾理论和国际投资区位选择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确定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互补关系。对银行信贷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对FDI流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对数字普惠金融是否能够通过提升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创新创业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等机制影响FDI流入展开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并考察了传统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对于FDI流入作用机制的异同。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和FDI流入对经济发展的联合效应。 |
蒋敏著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F832.6 |
69 |
0 |
荐购
|
| 454 |
|
一带一路”海外投资保险创新模式及实施路径研究 |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第二类业务, 也就是海外投资保险。研究内容包括六个部分, 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 阐述项目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等。第二部分是相关问题的国内外文献回顾。第三部分运用“项目-风险-保险”的分析框架, 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情况与主要特征、对外投资企业及项目面临的六大风险、我国海外投资项目总体保障, 并结合第二章文献讨论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分析了中国海外投资保险目前的业务情况。第四部分寻求将政策性机制稳健与商业性机制效率这两者有效结合的其他领域发展经验, 以供海外投资保险发展模式改革借鉴。 |
王雅婷著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F832.6 |
95 |
0 |
荐购
|
| 455 |
|
甘肃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4 |
本书系统梳理总结了2023年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情况, 本书涵盖时间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研究方法上, 本书综合采用实地调研、案例研究、数据分析及指标评价等多元化方法, 全面归纳2023年国内外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甘肃省绿色金融实践、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以及甘肃省九市 (州) 绿色金融创新试点成效, 深入剖析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进而提出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以期为加快甘肃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力。 |
兰州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 甘肃省金融学会编著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F832.742 |
73 |
0 |
荐购
|
| 456 |
|
农信机构运营管理转型发展研究:新疆农村信用社运营管理优化实践 |
本书通过对新疆农村信用社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了运营管理优化内容和运营管理优化的对策建设, 目的是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运营效率, 增强市场竞争力, 实现单位战略目标。本书共有六部分内容: 一是背景介绍; 二是总体设计; 三是应用过程; 四是取得成效; 五是经验总结; 六是推广建议。 |
李耀涛著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F832.745 |
42 |
0 |
荐购
|
| 457 |
|
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4 |
本书在资料收集与文献分析的基础上, 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分析方式, 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脉络梳理, 明晰在国家绿色金融总体政策要求下, 长三角地区各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战略侧重点。同时从市场侧挖掘金融支持“自下而上”的创新路径, 立足实践发现亮点, 并在此基础上升华提炼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 各地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的协同与合作, 为其他地区的创新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
上海市金融学会 ... [等] 编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F832.75 |
118 |
0 |
荐购
|
| 458 |
|
广州金融发展报告:2025 |
《广州金融发展报告(2025)》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的“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汇集了广州市内外金融领域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科研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了解广州金融强市建设及高质量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资料。2024年以来,广州积极推进金融强市建设,引导金融资源全面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动金融资本精准赋能“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硬科技”新赛道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绩、新突破。奋进新征程,广州将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和产业变革趋势,以“竞”的姿态、“拼”的干劲,以推进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硬科技”企业、增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为目标,优化金融资本配置效率,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培育壮大耐心长期资本,做大做强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再造新广州注入金融硬核力量。 |
张跃国,伍庆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F832.765.1 |
128 |
0 |
荐购
|
| 459 |
|
巴菲特的估值逻辑:20个投资案例深入复盘 |
本书对巴菲特主要的长期投资组合做了最为详尽的分析。作为资深投资人, 本书作者从巴菲特1958年对桑伯恩地图公司的投资开始, 连续追溯了另外19个巴菲特的主要投资案例。借助于合伙人信函、公司文件、年度报告、第三方参考资料和其他原始信息, 作者把巴菲特投资的独特性定位为: 时点的把握、本能的发挥、外界信息的运用和投后的援手。作者还从中辨识出适用于所有投资者 (无论其公司大小或国内国际) 的成功要素。 |
(美) 陆晔飞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F837.124.8 |
89 |
0 |
荐购
|
| 460 |
|
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事业发展报告:2024 |
本书共分为九章, 第一章是总报告, 主要介绍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 阐述江苏省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现实需求、政策背景以及发展现状。第二章是长期护理保险的国内外经验, 主要介绍国内外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和经验。第三章是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标准评定, 主要介绍江苏省各地级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过程中所采用的失能评定标准, 并对不同等级的失能人员规模进行测算。第四章是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分析, 是对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的失能人口进行测算, 并预测未来失能人口规模以及长期护理需求规模。第五章是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给付分析, 主要介绍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标准, 并对未来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规模和财政负担进行预测。第六章是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给付分析, 主要介绍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模式。第七章是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经办管理分析, 主要阐述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的经办管理体系。第八章是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立法分析, 主要介绍国外长期护理保险立法的经验, 并对国内长期护理保险立法进行理论上的阐述。第九章是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对护理产业的影响, 主要介绍江苏省长期 |
曹信邦, 顾忠贤, 田勇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F842.625 |
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