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1 |
|
智慧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
本书从智能技术驱动课堂教学变革, 到数字化、信息技术、新媒体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政课中的深度融合与应用, 再到智慧课堂与“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探索, 旨在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
王素斐, 周毅著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G641 |
90 |
0 |
荐购
|
| 542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与实践 |
本书在介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着重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依据与基本策略, 然后从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创新、教育队伍建设、共享社区模式构建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
曾俊著 |
九州出版社 |
G641 |
58 |
0 |
荐购
|
| 543 |
|
课程思政视野中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从理论阐释到实践探索 |
本书共分为7章: 第1章集中论述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历史发展、深刻内涵、育人功能、关键概念及重大意义; 第2章概述了教育学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的有机融合、所蕴含的意义, 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第3章从课程本身出发,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阐述教育学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 第4章探索了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策略; 第5章概述了心理学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及目前存在问题; 第6章深入研究了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的教学设计; 第7章探讨并阐述了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途径。 |
胡童著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G641 |
65 |
0 |
荐购
|
| 544 |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 |
本书从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中析离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这一元问题,选取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确定选题。在问题研究过程中,秉承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路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具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运行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运行包括从发生、发展到完成的各个阶段和环节。研究遵循运行的一般流程,提取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运行前提、运行动力、运行线路、运行过程、运行阶段、运行机制、运行规律、效果测评八个基本问题,粗线条勾勒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发生、发展的运行态势。第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实证分析。编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问卷,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存在的问题,探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因素,为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提供依据。第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优化策略。作为从理论性研究向操作性研究的延伸,研究过程始终追问对策的可行性,确保接受过程的优化实效。首先明确了优化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要素优化和阶段优化两个层面展开,一方面突出大学 |
谭丙华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G641 |
98 |
0 |
荐购
|
| 545 |
|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年度发展报告:2023 |
本书主要体现2023年高校在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和育人方面的整体状况、主要成果、发展态势和典型经验, 以期为专家学者提供权威、全面和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和教学参考。本书全面反映2023年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整体状况和发展态势, 概括总结已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具体剖析典型案例, 并针对当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新思路、新举措。 |
罗方述主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G641.2 |
148 |
0 |
荐购
|
| 546 |
|
试点学院改革探索与案例研究 |
本书稿系武汉纺织大学学者的学术著作。书稿以试点学院为研究对象, 以大学双重治理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 围绕“政策试验”“执行偏差”“制度环境”“上下联动”等关键词, 深入探讨“以试点学院为代表的学院层面改革试点的制约因素及其破解路径”这个核心问题。本书从17所国家试点学院和103所省域试点学院中选取湖北省5所试点学院作为分析案例, 详细论述了试点学院的历史演变、改革现状、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在比较借鉴印度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学院双重治理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破解以试点学院为代表的学院层面改革困境的可能路径。 |
肖乃涛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G642.0 |
45 |
0 |
荐购
|
| 547 |
|
大学教学改革与创新 |
本书作者梳理了新中国七十年来高等学校教学发展和改革的几个关键课题--教学的弹性问题、课堂革命问题、教学方法问题、公共课的设置问题等, 在此基础上从用现代理念推动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诉求、学生评教制度建设、大学教学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研究新的历史时期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高校教学改革, 尤其关注近年来兴起的虚拟教研室、AI教研室等新现象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的新思维和新方向。作者强调, 虽然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教学可以置身于改革大潮之外, 不思进取, 而是要在坚守传统使命的前提下锐意进取, 更好地履行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使命。 |
别敦荣著 |
商务印书馆 |
G642.0 |
60 |
0 |
荐购
|
| 548 |
|
湖南师范大学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报告荟萃 |
本书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是政治发展篇, 围绕“干部驻村”“新农村基层医疗建设”“美丽庭院”等议题展开论述; 第二部分是经济发展篇, 包括“中医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油茶产业发展模式变迁”“互联网+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等议题; 第三部分是文化发展篇, 就“非遗文化媒介形象”“雷锋精神”“红色研学活动”等主题进行了研究; 第四部分是社会发展篇, 包括“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民族地区小学生陪读妈妈”“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等调研内容; 第五部分是生态文明发展篇, 就“乡村水环境保护”“传统村落景观保护”“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
谭吉华, 陈天嵩主编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G642.45 |
68 |
0 |
荐购
|
| 549 |
|
原始创新:中国理论与高校情境 |
本书内容涵盖高校原始创新的时代背景、理论溯源、国际比较、典型案例分析、影响因素, 以及现存问题与对策路径等六个方面。本书系统梳理了原始创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构建了分层次的原始创新概念框架, 并从我国高校原始创新的实际出发, 识别并提炼出影响原始创新的关键因素。通过总结和借鉴国外经验, 本书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系列对策路径, 旨在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养原始创新人才, 助力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南。 |
陈劲, 肖轶群著 |
科学出版社 |
G644 |
208 |
0 |
荐购
|
| 550 |
|
新时代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动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
本书旨在探究新时代高校专职辅导员工作动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如下: 第一, 高校专职辅导员工作干劲现状如何。第二, 高校专职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存在哪些问题。第三, 高校专职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有哪些。第四, 各影响因素与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相互影响关系、影响程度的大小和作用机制如何。此外, 还根据分析和量化结果, 提出分重点、分层次、分步骤的优化措施, 以推动高校制定相关有效政策, 提升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
孙留萍著 |
九州出版社 |
G645.1 |
68 |
0 |
荐购
|
| 551 |
|
让青春走向未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选编 |
本书以高校辅导员及其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背景, 以真实的育人案例为切入点, 通过辅导员对案例的分析处理、工作思考和建议, 运用心理学技巧和网络信息捕捉的方式, 来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行为特征, 以便更加充分地感知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 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帮助青年学生妥善处理成长困惑和心理危机。同时, 本书展现了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工作的深层次探究, 透过个体案例的现象来看大学生各种问题产生的本质, 重新解读了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各种问题, 为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工作提供了参考。 |
王冰雪编著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G645.1 |
36.8 |
0 |
荐购
|
| 552 |
|
教师队伍建设常用规范指引 |
本书收录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就加强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定的一系列常用政策文件, 同时收录部分省(市、区)教育部门关于师德师风的文件,内容丰富全面, 能满足不同地区高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多样化需求。本书为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提供指引和参考, 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能够帮助高校和教师更好地落实师德师风建设要求。 |
《教师队伍建设常用规范指引》编写组编 |
中国法治出版社 |
G645.16 |
39 |
0 |
荐购
|
| 553 |
|
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分类培养理论与实践 |
本书主要包括五章内容: 第一章概论, 论述了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素质和能力要求及工作方法; 第二章从学校、级部、班级、寝室层面分别论述了学生干部的分类和设置; 第三章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 具体为基本理论、专家观点及高校实践; 第四章从基本理论、专家观点和高校实践方面论述了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 第五章讲述了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的考核激励。 |
王义波, 李睿, 张军廷主编 |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G645.5 |
35 |
0 |
荐购
|
| 554 |
|
高校学生管理实务实践探索 |
本书围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展开深入探讨。第一章先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概述, 让读者初步了解其基本情况。第二章追溯高校学生管理相关理论, 涵盖历史变迁以及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呈现出其发展脉络与多元视角。第三章着重于高校学生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从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 到学风、日常事务、网络思政、校园危机应对、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 详细剖析各类案例。最后第四章总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 并点明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有益参考与指导, 助力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 |
马宏主编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G645.5 |
50 |
0 |
荐购
|
| 555 |
|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质量研究 |
本书共分为八章, 主要包括本书的研究意义、背景、思路与方法, 学习的本质以及大学生学习质量的结构、理论基础,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状态的分析,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质量的实证研究,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因素,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策略, 等等。 |
慕志浩, 范智主编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G645.5 |
30 |
0 |
荐购
|
| 556 |
|
大学生工作的创新与实践探究 |
本书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 首先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概念、特点、要求、原则以及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性进行了探究, 让读者对此有了初步的认知; 然后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工作管理的内容, 包括事务管理、对话管理及就业管理等内容; 最后研究了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体系创新以及不同背景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
李雯著 |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G645.5 |
48 |
0 |
荐购
|
| 557 |
|
高校学生工作研究:2025年第1辑(总第15辑) |
本书由吉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团队负责,专注于观察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发展、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立足点,旨在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学生工作者以多元视角聚焦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新思维的前沿性和规律性研究,推出一系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著作和理论文章。 |
丁世海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G645.5-53 |
79 |
0 |
荐购
|
| 558 |
|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与发展研究 |
本书紧紧锁定当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将其作为核心研究对象, 以极为严谨且全面的态度, 深入梳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内涵, 让读者明晰其本质与范畴。同时, 详细剖析其中蕴含的原理和遵循的原则, 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在探索现代教育理念引领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方面, 本书不遗余力。通过对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展开研究, 寻求更贴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管理路径; 对教师管理模式创新进行探索, 激发教师的教学活力与创造力; 在课程管理模式创新上发力, 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创新领域深耕, 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此外, 还针对当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模式及应用进行探讨, 并着力于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 |
张雷著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G647.3 |
68 |
0 |
荐购
|
| 559 |
|
多元融合下的高校班级建设研究 |
本书主要探讨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 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建设和管理,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合。同时, 强调了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融合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方法, 以及构建包容性学习环境的必要性。此外, 还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与班级发展的关系, 探讨了班级建设的多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靳祺著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G647.34 |
98 |
0 |
荐购
|
| 560 |
|
创业基础:第3版 |
本书总体遵循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中的“创业基础”教学大纲, 系统地阐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包括创新创业的概念、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风险、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创业相关法规、新企业开办与管理、网络创业以及创新创业虚拟仿真实验等相关理论和方法, 附有众多的相关创新创业现实前沿活动案例。从而能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 掌握创业的基本理论, 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 |
梅强主编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G647.38 |
4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