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3期1968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441 你好, 未来的我: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融 本书围绕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个部分展开讲解, 文中既有中国的政策变化、实践案例, 又有国际先进国家的经验总结, 将东方智慧和西方理论与实践交织, 让专业概念化作可感知的关怀温度。本书不仅探讨了养老金融的金融知识, 还深入分析了各类养老金融产品的特点。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 可从本书中学习到养老金融的基础知识, 为更好规划未来提供思考; 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 可以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工具, 融会贯通并更好服务客户, 为更多人提供养老规划建议; 对于养老行业从业者来说, 掌握金融知识可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助力, 寻求长期可持续发展支持。 王旭, 吴红梅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F831 60 0 荐购
442 世界金融简史:关于金融市场的繁荣、恐慌与进程 本书中, 作者对自1600年以来的金融市场行为以及相关的金融事件做了一次深刻全面的剖析。运用现代图表和技术分析技术, 作者阐述了外部股票是如何试图在金融市场制造极大的反应以及这些预测性的反应又是如何给投资者和交易者提供赢利的机会, 并带读者一起游历了从17世纪的郁金香狂热到21世纪次贷危机的金融市场的历史进程, 深刻剖析了每一件发生在金融市场的大事件, 并验证了每次金融历史事件来临前、进行中以及事后的市场气候。 (美) 蒂姆·奈特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F831.5 119.9 0 荐购
443 绿色金融:开拓市场新边界 本书系统地探讨了金融部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发展与应用, 内容涵盖绿色金融的核心理念、国际治理框架、中国实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全书首先介绍了金融部门关注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分析了气候变化的国际治理机制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对策略。重点聚焦于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 展示了中国在这些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及其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此外, 全书还涵盖了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 生物多样性金融的中国方案, 以及蓝色金融作为新兴领域的潜力与前景。 雷曜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F832 86 0 荐购
444 绿色金融促进低碳发展的效应、路径与政策优化研究 本书在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经典理论的基础上, 对绿色金融、碳减排两大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 构建了本书研究的概念框架; 并在充分认识两者理论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均衡分析构建了本书的理论框架; 在此基础上, 通过绿色金融发展与碳排放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 厘清了绿色金融发展促进碳减排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约束; 综合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中介效应分析、调节效应分析、门槛效应分析对绿色金融发展促进碳减排的效应、路径进行一系列实证分析; 最后, 根据本书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 结合中国现实国情, 从做大绿色金融、优化绿色金融结构、强化环境规制三个维度出发, 从政府支持和市场激励两种手段协调配合的层面提出绿色金融发展促进碳减排的制度与政策措施。 张梓榆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832 98 0 荐购
445 中国特色科技金融体系:理论、实践与政策 本书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科技自立自强战略, 深入剖析科技金融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书中并未简单套用西方科技金融理论, 而是基于中国制度优势与实践经验, 提出“政府协同资源作用”“政策工具非常态化”等原创观点, 凸显了中国特色科技金融体系的独特逻辑。全书以科技、金融、产业三者的互动关系为理论内核, 构建了“规律认知-历史演进-现状分析-国际比较-政策设计”的完整逻辑链条。理论篇从新形势、新要求切入, 明确提出科技金融需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国家需求, 体现了研究定位的前瞻性。 张俊芳, 苏牧, 张明喜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F832.1 68 0 荐购
446 中央对手清算:理论发展和中国实践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中央对手清算的理论发展共包含六章, 梳理分析了中央对手清算的概念、发展脉络、关键法律规制、核心风险管理职能和国际发展趋势等, 并开展了理论基础探讨。下篇中央对手清算的中国实践共十章, 阐述我国中央对手方在场外市场快速发展、法律制度基础日益完善的积极发展成果, 重点展现我国唯一场外中央对手方--上海清算所在风险管理、业务体系、国际化发展的突出成就, 对我国中央对手清算在场外市场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回顾、总结, 并展望了广阔发展前景。 马贱阳编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F832.2 98 0 荐购
447 外部冲击下中国主要金融市场稳定性研究:基于复杂网络模型的视角 本书聚焦于外部冲击下中国主要金融市场 (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问题。当前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不确定性和挑战显著增加, 多样化的外部冲击对我国日益开放的金融体系构成了潜在威胁, 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面临新的考验。本书从资本流动渠道、情绪传导渠道和信息传播渠道三个维度, 深入分析了外部冲击对金融市场的传导机制。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外部冲击指标体系, 并结合多种复杂网络模型, 深入研究了外部冲击下汇市、股市和债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王怡, 张仟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F832.5 88 0 荐购
448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地域化研究 本书提供数字化背景下地域因素影响资本市场和公司行为的“中国逻辑”, 从地方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气候环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中国资本市场的地域化特征, 不仅有助于验证西方成熟理论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适用边界, 从而发展一套内生于中国自身制度环境的理论, 还可以为我国监管部门推动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李东辉, 陈薇, 蔡楚岸等编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F832.5 85 0 荐购
449 中国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治理问题研究 本书构建了不同于目前已有的公司治理、基金公司治理和公司型基金治理的全新的契约型基金治理评价体系, 并据此设计了契约型基金治理指数。应用该指数对中国市场中的129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4924只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效率进行了评价和多维度的比较分析。本书还首次从名义契约出发推导出了综合考虑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的共同激励机制模型, 并采用持股集中度和持仓换手率两个指标刻画了基金经理在共同激励机制下的行为选择。 李学峰著 科学出版社 F832.51 198 0 荐购
450 机构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研究 本书以此为理论假设对机构投资者的有限理性行为进行了多维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并从“企业-市场-政策”的关系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具体使用2006-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大量数据, 通过网络系统的构建、测度和LSV模型得到了多个层次的数据, 包括面板数据、时间序列数据、买入与卖出同侪行为数据, 并运用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向量自回归、因果效应等统计模型进行经验研究, 并得到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 刘佳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F832.51 89 0 荐购
451 区域金融生态综合评价及优化研究 本书基于区域金融生态运行现状, 设计区域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区域金融生态评价模型, 计算区域金融生态指数、测度区域金融运行效率, 并通过金融生态区域间的对比分析, 探讨不同区域金融生态的演化差异并解释其产生原因, 在此基础上, 运用耦合模型进一步探讨区域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科技创新等动态发展关系, 并据此提出区域金融生态改善建议, 以实现金融生态、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邓瑜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F832.7 88 0 荐购
452 中国 (上海) 新金融发展报告:2023-2024 本书依托上海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这一研究平台, 聚焦2023-2024年中国新金融领域重大进展和发展动向, 选择新金融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作为研究专题, 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讨论, 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内容涵盖金融科技、数字金融、产业数字化转型、财富管理、数字人民币、金融科技监管等新模式、新产业与新趋势, 同时, 基于我国新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 提出了系列政策主张与对策建议。本书以翔实可靠的统计数据为依据, 分析和阐述新金融行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 顾晓敏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F832.751 88 0 荐购
453 普惠保险蓄势待发 本书梳理了国内外普惠保险的实践发展和支持政策, 调研了供给端主要参与主体和产品服务的发展情况, 以及分析了普惠保险需求方的风险特征、风险偏好和保险意愿, 并从政策和行业两个角度提出未来推进普惠保险的相关建议。 贝多广, 邢鹂编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F842.61 40 0 荐购
454 媒介与历史:文化传播学读书报告集:第三辑 本书稿以文集的形式, 从学科构建、读书报告、成果简目等几个方面对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博士点培养模式, 特别是博士生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本书“学科建设”部分是部分导师对学科建设的思考; “读书报告”部分收集、整理2021-2023年间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博士在读期间研读文化传播学相关专著的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学习成果; “成果简目”部分展示博士生在读期间的著作、论文及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李炜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G0-53 89 0 荐购
455 古代文明比较研究指南 本书挑选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与古代中国文明之间的比较研究, 对近几十年来古代中国-古希腊、古代中国-古罗马和古代中国-古埃及的比较研究的现状给出较为全面且细致的概览。此外, 本书还包括不同领域学者的思考、回应和批评, 既有古典学和埃及学, 也有国学, 同时也涉及文史哲不同的学科, 旨在为有志于此的研究者提供全局性的指引。 张巍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G04-62 88 0 荐购
456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论阐释与路径探寻 本书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阐释, 主要介绍了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以及国际上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与发展研究; 第二部分为路径阐释, 首先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两个角度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路径探索, 其后深入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本书遵循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架构, 全面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状况。 李莹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G114 98 0 荐购
457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24-2025 本书为第10本文化建设蓝皮书, 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组织编撰。本年度文化建设蓝皮书着眼于我国文化发展现状, 从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传播与影响力等方面, 对“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的新发展、新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描述和客观分析, 揭示我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并对2025年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文化建设发展进行科学预测, 为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社会文化管理提供了宏观上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旨在增强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张智敏, 江畅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12 148 0 荐购
458 中国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人文情感作用机制研究 本书综合了营销学、设计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 跨越学科的范畴从整体上探寻多重并发因果诱致的情感认同是“如何”发生的, 并尝试超越传统的个案研究方法, 系统地考察情感认同发生的成因以及在地性识别因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性关系组合, 试图解释促成情感认同产生的关键因子、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激发事件产生的复杂的成因组合, 以期深化对中国文创产品情感认同产生的复杂因果关系的理解, 为文创产品设计中人文情感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于雷著 燕山大学出版社 G124 88 0 荐购
459 文化产业新视域研究 本书为文化产业专题研究类图书, 包括数字藏品、网络文学、智能艺术、游戏人生、粉墨空间、光影世界、神工意匠、妙手丹青、传统新生、创意泉城、古城新的十一个板块。其中, 数字藏品板块旨在研究数字藏品赋能文旅产业新发展和博物馆元字宙数字藏品的发展路径。网络文学板块旨在探索微信平台中诗歌的数字化生存和网络文学“优质内容回归”开发模式。智能艺术板块旨在研究AIGC技术背景下的网易云音乐产业和AI数字音乐利弊游戏人生板块旨在研究推理小说的影视改编、乙女游戏和电影中的人性困境。粉墨空间板块重点探究与剧本有关的文化产业。光影世界板块主要思考影视剧改编问题。神工意匠板块旨在研究德州黑陶的匠心传承和聂家泥塑的新生。妙手丹青板块重点研究玻璃“内画”和传统年画的时尚化创新。传统新生板块旨在探索鲁绣的传承与创新和“丝路绸语”文化创意园的发展思路。创意泉城板块则聚焦南丰戏楼国风文化创意馆、济南D17文化创意产业园寻找济南老商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开发的可行性路径。古城新韵板块探索新旧文化融合与“文旅+”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主编李辉, 孙书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G124 146 0 荐购
460 中文文学经典化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本书是2023年10月8日至10日, 由浙江大学文学院、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浙江大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23浙江大学-哈佛大学世界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结集。书稿从文学经典化的角度, 探究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与华文文学、经典化的理论建构、经典化的批评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 反思文学经典化的意义, 凸显出华语文学研究的丰富性, 对于梳理中文文学经典化与当代华语文学的重要理论资源和创作方向有着重要意义。 金进, (美) 罗柏松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G125 128 0 荐购
页码:23/82页  每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