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1 |
|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教程 |
本书是帮助高校辅导员们投入健康校园环境建设, 学习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学习谈心谈话技巧、学会处理心理危机、表达人文关怀,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完善高校辅导员的责任意识, 目标是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实现国家对辅导员岗位的基本要求。本书的作者集中了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的专家, 都有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线的经验, 所撰写的内容生动活泼、有实践应用价值。 |
李焰主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G444 |
76 |
0 |
荐购
|
| 462 |
|
心理健康的世俗信念与实践路径 |
本书从心理健康的内涵与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讨论了城乡居民的心理健康世俗信念, 即个体对如何保持、促进快乐情绪与平和心态, 如何解决心理困扰的看法或观点。基于喻明系统理论与品味情绪理论, 本书阐述了以喻明应对方式、品味积极情绪等方法促进心理健康的实践路径。 |
尹可丽, 王以柔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G444 |
128 |
0 |
荐购
|
| 463 |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
本书在综合吸纳国内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务的基础上, 结合国务院、教育部及各省市代表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编写而成。全书分为理论篇、实务篇和管理篇三篇, 共十六章。理论篇含第一章到第六章, 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路径等。实务篇含第七章到第十二章, 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常见心理问题辅导等。管理篇含第十三章到第十六章, 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机构等。本书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等层面展开论述, 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陈宛玉主编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G444 |
49 |
0 |
荐购
|
| 464 |
|
职业韧性:西部育人者的40个成长案例解析 |
本书是一部聚焦我国西部地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与实践智慧的案例研究著作。通过40个真实案例, 全书展现了我国西部教师坚守教育初心、深耕启智技能、突破职业瓶颈的韧性品质, 并系统性提炼西部育人者的成长经验与教育智慧。基于管理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 采用“案例描述+专业解析+成长工具”的多重结构, 本书从“职业精神-专业胜任力-核心创造力-价值影响力-成长领导力”五个维度具体描述和深入解析了我国西部教育工作者职业韧性的激发过程和养成机制。 |
孔茗, 张新安编著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G451 |
78 |
0 |
荐购
|
| 465 |
|
社会公正与教师教育的道德责任 |
本书立足于我国的本土情境,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历史研究和现实分析相统一, 从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 系统梳理社会公正和教师教育的逻辑关联, 阐明社会公正取向教师教育的理论意涵和当代价值, 明确教师为了社会公正而教所需的素养, 探究教师的社会公正理念及其实践表达, 整体分析与个案研究并重, 探讨社会公正取向教师教育的基本精神及其实践策略, 探索教师培养培训的新突破口, 助力高素质、专业化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助力推进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实证研究。 |
王夫艳等著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G451.6 |
68 |
0 |
荐购
|
| 466 |
|
学校转型:数字化评价与管理探索 |
本书内容包含学校数字化转型中涉及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评价体系、管理制度、资源库建设、审批流程、具体案例等,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
李百平, 沈传标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G47-39 |
69 |
0 |
荐购
|
| 467 |
|
教育资源配置的隐形成本:异地升学限制与流动家庭决策机制研究 |
本书针对中国现实的异地升学政策, 较全面的分析了异地升学政策的改革与实施历程, 实现了全国代表性城市的异地升学门槛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 从微观的角度, 完成了异地升学政策对流动人口家庭多维决策影响的理论分析、机制设计、计量分析、政策建议一系列内容。具体而言: 完善了现有异地升学研究的政策梳理与量化分析, 在此基础上, 聚焦异地升学限制, 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 分析异地升学门槛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分析异地升学门槛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留守”决策、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 分析异地升学门槛对流动家庭经济行为与隐形教育投资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 为优化人口分布、实现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以及教育公平提出政策启示与未来展望。 |
贾婧, 柯睿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G52 |
96 |
0 |
荐购
|
| 468 |
|
贫困治理的教育之维:以我国“三区三州”为个案 |
本书内容包括: 第一章贫困治理与教育; 第二章我国“三区三州”教育反贫困的内在机理; 第三章“三区三州”教育反贫困的演进与发展; 第四章“三区三州”教育反贫困的特殊意义; 第五章“三区三州”教育反贫困的特殊困难及成因; 第六章“三区三州”教育反贫困经验; 第七章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区三州”的教育阻贫; 农户问卷和干部 (教师) 问卷附录。书中个案主要针对“十三五”时期“三区三州”教育反贫困特殊困难与对策而展开的阶段性研究, 属特殊时期解决特殊问题。从2018年立项, 到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研究跨度覆盖脱贫攻坚战从发起到全面胜利的全过程。它既直观反映了“三区三州”在特困时期, 教育反贫困中的特殊困难与治理经验, 也关照到“三区三州”地区在后扶贫时期, 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志智双扶”“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现实样态。 |
吴晓蓉著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G52 |
58 |
0 |
荐购
|
| 469 |
|
低收入群体迈向共同富裕:财政教育政策的路径与效果 |
本书以生命周期模型和世代交叠模型为数理基础, 利用历史数据对财政教育政策如何降低低收入代际传递性效应, 及其如何促进低收入人群迈向共同富裕进行了理论研究, 同时本书也为防止低收入群体返贫提供了政策建议。本书构建了具有家庭教育投资和财政教育投资的父子两代、三期的世代交叠模型, 并把教育区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 基于教育支出、教育年限最优这两种教育决策进行均衡分析。本书在研究过程中为将收入、福利水平类比于生产函数中的产出, 采用了生产分析中的随机前沿方法; 为规避双向交互影响, 选取兄弟姐妹数量作为工具变量; 为捕捉收入困境经历对成年后的收入、教育的影响是否存在兄妹差别, 使用同一家庭出生次序不同的个体资料来分析个体成年后教育、收入的差异。上述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
解雨巷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G526.7 |
55 |
0 |
荐购
|
| 470 |
|
近代贵州地方教育文化研究 |
本书是一本关于近代贵州地方教育与文化变迁研究的专著。近代以来, 由中央发起, 受社会文化较发达地方人员及文化影响, 贵州地方政府在各地区发展、改革教育, 发展文化。丁文江、竺可桢、黄质夫、张宗和等文化名人对贵州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代贵州执政者周西成、吴忠信、吴鼎昌、杨森等在其主黔政的时期, 改组贵州教育, 发展地方文化, 使贵州省各个地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师范教育以及民众教育得以兴起和不断发展。 |
杨建忠著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G527.73 |
98 |
0 |
荐购
|
| 471 |
|
民国教育的记忆与重构 |
本书为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以自传、回忆录为中心, 对其中体现的民国教育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全书主要分为三大章, 分别对人们记忆中的小学、中学、大学时期的教育叙事进行了纵横向梳理。纵的包括每阶段都按时间顺序呈现1912年到1949年期间的学校发展概况, 然后对每个时段的教育进行横向的分析, 包括了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师素养、学生生活等各个方面, 从中还涉及教育与成长、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等相关问题。通过对民国教育记忆重构的教育历史, 是曾经鲜活地存在于无数民国教育亲历者记忆中的教育画面的综合, 从另一视角呈现了民国教育的面貌。 |
陈桃兰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G529.6 |
138 |
0 |
荐购
|
| 472 |
|
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现代测量学研究 |
本书稿以《走向优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以下简称《优质标准》) 在全国抽样测评数据为例, 讨论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三个测量属性即信度、效度和公平性。首先, 基于现代信度估计方法, 包括基于潜变量的同质性和内部一致性系数估计方法、概化理论方法和项目反应理论模型等, 估计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容信度和评价者信度, 并据此提出最优评价方案。其次, 采用现代教育、心理统计方法, 如多水平线性模型和多水平中介效应模型等, 讨论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证效度, 并运用项目反应理论模型分析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性效度。最后, 基于倾向匹配法估计项目功能差异, 据此探索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公平性。 |
陈德枝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G610 |
78 |
0 |
荐购
|
| 473 |
|
爱的共鸣曲:“一站式”亲子体验活动攻略 |
本书深入剖析了“一站式”亲子体验活动的背景、内容框架及实施细节。从理论到实践, 从规划到执行, 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旨在帮助读者实现亲子活动的高效组织与开展。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 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案与指导策略。该书是一本集理论性、实用性与成长性于一体的亲子活动指南。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高质量的亲子体验活动方案, 还加强了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高华, 何永吉主编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G612 |
108 |
0 |
荐购
|
| 474 |
|
没有屋顶的课堂:幼儿园户外实习场的探索与实践 |
本书内容讲述对幼儿来说, 想象是自由的, 生活是丰富的, 学习是无边的……户外实习场是没有屋顶的课堂, 让幼儿走出边框束缚, 在一个个能引发“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的真实的户外学习情境中, 开启“渐进式”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 向着“幸福全儿童”生长。就课程实践而言, “没有屋顶的课堂”, 既推动着教师展开环境重构、课程重组、教学关系重建等实践思考, 也呈现了幼儿园在园本化的课程体系建构和教学关系重构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 |
严英等著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G612 |
55 |
0 |
荐购
|
| 475 |
|
幼儿园教育活动工作手册 |
本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教学一体化。案例示范, 项目驱动, 场景实践, 符合教学对象的心理、年龄、智力类型特征, 便于教师教, 便于学生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本教材编写是深化实施教育实践改革创新, 探索实现教育实践课程化, 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体现。第三, 本教材为工作手册式教材。突出行动导向, 按照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 融入项目、任务、案例等内容, 进行系统设计开发。本着开放式编写原则, 以期开发实现生成性的教育实践指导用书。每个学生都可以利用手册记录个人的操作和反思, 并进行评价。 |
李咏梅, 郭海燕主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G612 |
39 |
0 |
荐购
|
| 476 |
|
幼儿园项目化课程:大班 |
本书的编写基于立足生活、注重生成、指向发展的宗旨, 从项目化主题入手, 设计课程故事, 提出实施方案, 把幼儿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清晰呈现, 同时, 还把教师的行为与思考进行梳理并结合理论进行阐释, 给出指导和实现方案, 是理实融合的实践类教材。本书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教学指导, 特别是为主题活动园本化、项目化、生活化提供理论与实践参照。 |
张晗 ... [等] 编著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G613 |
50 |
0 |
荐购
|
| 477 |
|
幼儿园项目化课程:小班 |
本书基于立足生活、注重生成、指向发展的宗旨, 从项目化主题入手, 设计课程故事, 提出实施方案, 把幼儿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清晰呈现, 同时, 还把教师的行为与思考进行梳理并结合理论进行阐释, 给出指导和实现方案, 是理实融合的实践类教材。丛书分为小、中、大三册: 《幼儿园项目化课程 (小班)》《幼儿园项目化课程 (中班)》《幼儿园项目化课程 (大班)》。本书是小班分册。 |
胡娟 ... [等] 编著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G613 |
55 |
0 |
荐购
|
| 478 |
|
幼儿园自然教育与深度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
本书始终坚持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 紧扣幼儿五大领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准确把握编写思路和意图的基础上, 深入探索基于自然教育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与实践案例, 结合本地资源, 设计周到而详细的教学方案, 既能反映当今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与成果, 又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幼儿教育一线教师开展户外课堂教学以及相关的文本解读活动。在教学策略建构时, 该书特别强调要结合主题活动, 灵活施教: 在自然教育当中, 教师设计富有自然禀赋的主题活动, 依照活动要求开展探究, 并根据幼儿的需要与活动中生成的问题制订应变性策略, 既强调了教学策略的针对性, 也根据幼儿深度学习的生成性展现了一定的灵活性。 |
谭晓明主编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G613.3 |
58 |
0 |
荐购
|
| 479 |
|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
本书共搜集了34个中班、大班数学教育活动, 包含“数与量”“图形与空间”“集合”等活动内容。每个教育活动的开篇都是“设计思路”, 有助于读者理解依据“关键经验和儿童年龄特征”需要教什么; 而接下来详尽的设计方案及设计意图便于读者了解“怎么教”及“为什么这么教”。本书遵循实践导向的原则, 在结构设计、内容选择和术语表达等方面都尽可能贴近一线教师的需求, 力图帮助一线教师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的策略, 助力儿童发展。 |
茅秀君主编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G613.4 |
49.8 |
0 |
荐购
|
| 480 |
|
西关娃娃画广彩:幼儿园广彩主题教学活动 |
本书结合广州彩瓷 (广彩) 的文化特色内容,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指引下, 遵循“从感知经验的积累到艺术的表达与创造”的幼儿艺术学习规律, 不断地深入研究, 进行资源的优化、补充、调整, 开发出一系列的幼儿园广彩主题教学活动课程资源。这些资源与各领域相融合, 使课程形象生动, 又具有浓厚的本土文化气息, 给幼儿园教师提供广彩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 以更好地组织地方文化的教学活动, 从而达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等各方面发展的目的。 |
李宏主编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G613.6 |
5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