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6期2373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661 中国涞水麻核桃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 内容丰富且详实, 涵盖了麻核桃的历史、种植、文化、收藏以及市场分析等多个方面。在上篇中, 本书深入探讨了麻核桃的前世今生, 从其悠久的历史背景到涞水麻核桃的发展历程, 详细梳理了其时间线和重要事件。同时, 书中还收录了与麻核桃相关的传统习俗、民间故事以及历史文献记载, 展现了麻核桃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篇则聚焦于麻核桃的实用知识, 包括详细的族谱分类、种植技术、盘玩方法及其对健康的益处。 涞水县惠农麻核桃协会组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G262.9 888 0 荐购
662 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创新管理探析 本书围绕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创新管理展开讨论。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 追溯档案信息化的演变过程, 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其次分别阐述档案信息化的基础管理流程、技术应用、资源转型和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再次聚焦于不同领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展示档案信息化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成果和经验。最后从宏观的视角出发, 探讨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策略和现代化进程。 杜志刚, 杨薇, 聂敬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G270.7 58 0 荐购
663 现代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 本书围绕现代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展开研究, 首先综述档案发展与管理, 其次解读现代档案管理的创新探索, 再次论述现代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优化建设, 然后探讨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之后研究现代城市规划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最后探索现代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本书结构完整, 覆盖范围广泛, 层次清晰, 注重章节之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确保了整体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每个章节都紧密相连, 呼应着整体主题; 在内容布局、逻辑结构、理论创新诸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刘云霞, 李丽, 刘佳彬著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G270.7 68 0 荐购
664 基于用户交互的数字视频档案资源语义组织与精准化服务研究 本书稿意在构建符合数字视频档案资源特性和利用要求的语义标注框架、聚合模型以及服务理论与方法体系, 不仅有助于丰富现代档案资源组织理论, 拓展档案信息组织研究的新领域, 而且还可以推动档案服务理论研究向个性化、精准化、知识化服务领域拓展, 深化现代档案服务理论内涵。另外, 将语义描述、关联链接、智能推理等技术引入数字视频档案资源组织与服务工作, 能为视频档案资源语义化处理、计算机系统自动化识别等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 推动视频档案工作不断向语义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从而实现数字视频档案资源组织与服务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最终成果。 吕元智, 谢鑫, 邹婧雅著 上海三联书店 G270.73 98 0 荐购
665 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 本书从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着手, 按照现状调查-需求分析-策略构建-实现保障的研究思路, 以区域大保护为导向, 以科学化、组织化、制度化为主导, 以普适性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以原生性保护为基点,以再生性保护为拓展, 在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区域大保护总体设计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针对广泛分散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集中保护、基于科学评估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精准保护、基于科学监测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动态保护、基于长期保存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数字化保护、 基于价值共创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活化保护, 并通过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元数据。 周耀林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G273.3 198 0 荐购
666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档案利用与价值挖掘研究 本书系统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价值挖掘方法及其对档案利用模式的创新影响。本书从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出发, 深入分析了其在档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提出了智能化档案服务、个性化推荐等创新模式, 并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证研究验证了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书中不仅梳理了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还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档案利用模式和价值挖掘方法, 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郭靖宇 ... [等] 著 中译出版社 G273.5 80 0 荐购
667 自然与人类:科学与现代性的塑造 本书聚焦于一个重要时期, 涵盖了从1739年到1841年的时间段, 这段时期科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涌现了众多杰出的科学家及发现, 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化学革命, 拉瓦锡提出了氧气的概念, 提出了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 如化学元素的概念; 二是生物学的兴起, 这段时期, 生物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 林奈提出了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基础, 推动了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道尔顿的原子理论也在生物化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是电学和磁学有了显著的发展, 卡文迪许进行了一系列电学实验, 奠定了电学基础。化学、电学和生命现象之间开始建立起某些力学相关的联系。作者通过详细的历史分析, 深入研究了科学、自然哲学和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英) 斯蒂芬·高克罗杰著 商务印书馆 G3 138 0 荐购
668 专利风险预警机制和高价值专利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本书旨在从知名企业专利预警调研概况、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管网北方管道公司存量知识产权资产分级分类评估方法等方面, 阐述企业高价值专利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的经验。 宋飞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G306.3 100 0 荐购
669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4 本书是《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的第五本,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基于科睿唯安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形成的研究报告。 基础研究人才是基础研究的主体,承担着更新科学知识与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本书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全球基础研究人才的评估方法和指数体系,为全面、客观、准确了解全球基础研究人才的分布和发展趋势提供了翔实的比较结果。本书抽取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自然科学领域2014~2023年的198个学科文献数据,根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学科组的划分,从学科、学科组和总体三个层面将上述学科文献数据进行归类,以学科为基本单元构建人才指数,进行学科层面的文献计量分析;在学科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组的划分,对应汇总相应学科的人才指数,形成学科组的人才指数;进一步汇总学科组的人才指数,形成自然科学总体的人才指数。通过对这10年各年度及年度合计的统计分析,研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学科、学科组和自然科学总体三个层面基础研究人才的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精准制定支持基础研究及其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参考。 柳学智,苗月霞,刘晔[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316 298 0 荐购
670 现代高校美育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本书首先对美育基础理论进行简要概述, 介绍美的本质、美育的性质与特征、美育的任务与教学资源, 然后对高校美育美学体现、高校美育课程建设、高校美育教育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高校美育教育的路径与发展策略, 最后在美育视野下的艺术教育实践、美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美育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效融合、美育教育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实践、高校美育教育创新实践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现代高校美育教育实践的创新路径。 郭鑫著 中译出版社 G40-014 68 0 荐购
671 工程训练中的劳动教育 本书以工程训练中的劳动教育为主题, 重点探讨如何在工程训练中最大化达成生产性劳动教育效果。具体来说, 从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切入, 通过对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层层探讨, 指明当前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点方向。随后以工程训练与劳动教育的关系为主题, 探讨在工程训练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工程训练实际, 探讨如何在工程训练中开展劳动教育。具体将从通过工程训练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并在材料成型、机械加工、先进制造训练中锻炼生产劳动技能三个方面着力。 李晓春编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G40-015 68 0 荐购
672 劳动教育评论:第14辑 《劳动教育评论》是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教育类学术集刊,其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理论为基础,以劳动教育政策解读、劳动教育理论前沿、劳动教育哲学研究、劳动教育案例分析、国际劳动教育比较、劳动教育思想研究以及劳动教育相关学科建设为主要研究领域,旨在弘扬劳动思想,繁荣劳动教育科学研究,构建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学科体系,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40-015 58 0 荐购
673 劳动与智慧同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考 本书以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和理论基础为切入点, 详细阐述了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的内涵、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职业素养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结合、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与校园文化的关联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劳动教育的深入探讨,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劳动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如何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此外, 本书还对劳动教育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探讨了劳动教育与科技发展的结合以及在新时代的教育使命。 张玺, 王昱程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G40-015 75 0 荐购
674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本书深入探讨了多元化视角下的平面设计。平面设计的核心在于如何将视觉元素与结构完美结合, 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在传统的设计中, 我们往往只关注形式的美观性, 而忽略了其内涵和深意。而多元化视角下, 我们不仅关注形式, 更重视其背后的文化、情感和意义。在现代社会,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平面设计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平面设计手法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和突破。综合运用多元视角下的平面设计元素, 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多媒体技术, 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元和立体的设计作品。总之, 平面设计的多元化视角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创作思路。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设计的内涵和价值, 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设计水平和审美观念。 主编杨燕芬, 贾晓雅, 魏娜 重庆出版社 G40-015 35.2 0 荐购
675 民主主义与教育:第3版 本书共二十六章, 各章力图分析和陈述民主社会所蕴含的理想, 并应用这种理想来谈论教育问题, 具体涉及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 (美) 约翰·杜威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G40-02 43.2 0 荐购
676 科教育人新范式:虹口区青少年科技教育探索实践之路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基础、课程开发、成果提炼以及参赛流程, 为教师提供了全面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书中特别强调了将视频资源和平台互动融入教学的新模式, 为科技教育创新开辟了新路径。 田健编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G40-05 58 0 荐购
677 数字文化驱动下的教育技术革新与应用研究 本书系统探讨了数字文化对高等教育技术革新与应用的影响。该书从数字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出发, 深入剖析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及数字文化产业的数据驱动特性。进而, 在数字文化框架下, 详细阐述了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进程, 包括数字化教育的变革、转型发展趋势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动向。书中还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数字化创新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并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推动教育技术的创新实践与教学范式的重构, 如数字化延伸传统教学场景、新型技术赋能文化育人模式等, 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杨丽可著 北方文艺出版社 G40-057 59.8 0 荐购
678 舒新城讲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 本书是一部详解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的作品。舒新城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教育家。本书汇集舒新城先生的重要研究成果, 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近代中国教育思想的演变特点与规律, 勾画出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大致轮廓, 体现了作者的教育史学观和他对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规律的理解、认识和把握。书稿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思想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且对当代教育改革和思想史研究仍不乏启迪之功。作者倡导向西方学习的同时, 尤其注重结合中国国情, 是当时中国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舒新城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G40-092 68 0 荐购
679 陶行知教育家精神文选 本书主要依据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的六个维度, 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全方位展现出陶行知先生伟大的教育家精神, 每个方面包括与该方面主题相关的文章20篇, 全书共120篇文章。本书的出版对于涵育教育家精神, 对于引领广大教师站在更大的意义场中理解教育家精神对国家的战略意义, 对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激发教师投身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志华主编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G40-092.6 60 0 荐购
680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第3版 本书选译的是杜威早期的六部教育著作, 包括《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教育中的道德原理》、《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和《明日之学校》。其中, 《我的教育信条》是杜威早期教育理论的纲领性著作, 预示着他后来大部分教育著作的内容; 《学校与社会》是杜威早期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 影响最大; 《明日之学校》为杜威与其女儿合著, 是对当时正在实验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新型学校进行的革新所作的详细记述, 实际为“今日之学校”, 因其代表新学校未来发展的共同趋势, 所以取名“明日之学校”。 (美) 约翰·杜威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G40-097.12 48 0 荐购
页码:34/100页  每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