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1 |
|
孔府旧藏“誊黄”类档案研究 |
本书以誊黄为研究对象, 全书分为六章, 系统梳理誊黄定义、誊黄档案价值、誊黄制度起源与演变、孔府誊黄档案保存现状及整理情况、孔府誊黄档案活化利用与展示等, 为学术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
王秀萍著 |
齐鲁书社 |
G279.275.23 |
65 |
0 |
荐购
|
| 822 |
|
科技英语综合教程 |
本书的8个单元涵盖了最常见的理工科专业领域, 包括交通运输、物流运输、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人工智能、环境科学、信号与通信技术。 |
程瑾涛, 王建荣主编 |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G301 |
49 |
0 |
荐购
|
| 823 |
|
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 |
本书全面系统地研究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的相关知识。从科技论文的定义、特点、类型到质量要求, 再到高效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本书逐一详细阐述。在写作部分, 不仅涵盖前置部分如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的撰写, 还深入探讨主体部分的写作, 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此外, 书中还涉及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不同类型论文的写作要点, 最后探讨科技论文的投稿与评价。 |
王彬编著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G301 |
81 |
0 |
荐购
|
| 824 |
|
A practical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nglish |
本书结合了审辨思维和科技英语实践的内容, 旨在培养学生的审辨思维和科技英语能力, 更好地满足“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学习需求, 培养具备优秀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多元化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使学生在科技领域中能够理解、分析和应用相关知识。本书围绕科技领域的最新趋势和研究成果, 通过分析科技新闻、科技主题演讲、科技项目报告等内容, 展开口语和写作的综合训练, 学生除了可了解到最新的科技动态, 培养对科技的审辩能力外, 还可以提高其科技英语表达能力。 |
刘彬编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G301 |
67 |
0 |
荐购
|
| 825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报告:2024 |
本书由总报告、12篇专题报告、单列科学、附录组成, 涵盖国家社科基金主要项目评审立项、中期管理、鉴定结项和成果影响力分析, 以及学术期刊资助、社科学术社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等多项内容。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
学习出版社 |
G311 |
98 |
0 |
荐购
|
| 826 |
|
图解实验室安全密码 |
本书运用精美图解方式对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管控进行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的展示和指导, 具体内容主要涉及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消防安全、实验室电气安全、实验室化学品安全、实验室气体安全、实验室辐射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与环保、实验室机械安全、实验室仪器设备与特种设备安全、实验室应急管理等。 |
王秉, 王成, 周继祥编著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G311-64 |
88 |
0 |
荐购
|
| 827 |
|
科技馆教育活动开发与创新实践:第七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科学表演项目优秀作品集锦:下册 |
本书内容讲述自2009年起, 为搭建全国科技馆学习交流平台, 以赛代训, 以赛促学, 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正式启动, 每两年一届, 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为更好的展示各地科技馆辅导员风采, 为广大科普从业人员提供可借鉴的教育活动案例, 促进科技馆行业互动交流, 提升科技馆展教业务能力水平, 推动科技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公众提供更多丰富、优质的科普服务, 特继续出版第七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优秀项目集锦。该书为科技馆行业专业性丛书。适合科普场馆工作者、科普工作者、教师等人员参阅。 |
中国科学技术馆编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G322.2 |
198 |
0 |
荐购
|
| 828 |
|
张菊荣教育日知录 |
本书分为“越忙的时候越要思考”“在实践现场处理理论问题”“理解儿童需要纯正的心”“课程的背后是活生生的人”“让知识成为经验”“课堂是诞生思想的地方”“教育写作的第一要义是精神”“真正的阅读是阅己”“管理没有那多的技巧”等篇章。第二辑: 没有人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一个人, 一个团队, 在方向对头、方法对路的前提下, 持之以恒的前行, 他或者他们能够作出的创造, 一定会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作者领衔的张菊荣名校长工作室的成员在日不断间地“日知录”写作中所创造的自己都不相信的成长, 正是“没有人知道自己能走多远”的实证。 |
张菊荣著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G4-53 |
88 |
0 |
荐购
|
| 829 |
|
什么是教育 |
本书中既有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 又有个人经历的现身说法; 既有针对国家的教育改革反思, 又有针对老师、家长的教学建议; 他主张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 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尊重、互相照亮; 提倡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并提出了本真的教育的方法; 字字珠玑, 鞭辟入里, 是一部值得每一位教育从业者一读再读的教育宝典。 |
(德) 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
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
G40 |
68 |
0 |
荐购
|
| 830 |
|
源之源起: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的可视化建设与美育研究 |
本书依托汉代摇钱树文化和漆木马文化、绵竹年画及白马藏族民间美术、北川羌族民间美术等, 建设各具特色的传统视觉文化教学基地, 将相对静态的绵阳区域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以在地重建课程资源的方式, 使区域传统文化在美术学科建设中不断积累、释放、重生和创新。这种新型的视觉文化模式和区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 在一定意义上加强了国家美术课程建设内容与地方性区域文化之间的联系。 |
主编龚浩 |
辽宁美术出版社 |
G40-014 |
86 |
0 |
荐购
|
| 831 |
|
现代美育的学科融合转型与新文科视角研究 |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美育领域的学科融合转型, 以及研究美育问题时采用的新文科视角。在内容方面, 本书关注了美育和多学科之间的交叉点, 探讨了如何将跨学科方法与基础理论相结合, 以推动美育领域在新文科视角下的创新和变革。在结构方面, 本书的布局、逻辑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充分体现出系统性、时代性与实用性等显著特点。 |
高红娜著 |
中国人口与健康出版社 |
G40-014 |
46 |
0 |
荐购
|
| 832 |
|
高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
本书共分为十章。其中第一章对美育的内涵、性质、特征及任务、资源进行了系统阐述; 第二章分别探讨了中西方美育思想理论; 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当前大学生美育素养及高校美育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分别对高校美育理论基础及内容进行了解析; 第六章及第七章对高校美育课程及公共课程的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 第八章对高校美育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第九章研究了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的融合与发展问题, 并提出了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美育的实现路径; 第十章对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机制及创新发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
张晓敏著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G40-014 |
48.8 |
0 |
荐购
|
| 833 |
|
美育创新与实践 |
本书立足审美教育, 从美和美育的基本常识、基本理论出发, 选取美术、音乐、文学等学科进行解析, 让读者在获得美育基本认知的基础上, 掌握艺术鉴赏方法, 提高审美能力和提高审美修养。全书涵盖诸多艺术门类, 共八章内容分别为: 美及美育、万水千山景如画、画卦制字世无双、千古文章留芳华、丝管纷纷舞翩翩、精妙绝伦压群芳、光影流转品人生、寻常生活美自显。 |
杨明娜, 何洪平主编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G40-014 |
48 |
0 |
荐购
|
| 834 |
|
垄上集:上海市浦东新区实习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文集 |
本书拟分如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 理论探源, 第二部分, 实践深思, 第三部分, 教育随笔。通过不同教师的角度阐述了劳动教育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以及如何在新时代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势与内容。 |
蔡志峰, 吴黎辉主编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G40-015 |
78 |
0 |
荐购
|
| 835 |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本书包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三章, 分为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等十四节, 每节均由“知识与能力”“故事与案例”“感悟与行动”“劳动与实践”“传承与拓展”“复盘与反思”六部分组成。“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内涵, 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故事与案例”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 为大学生树立榜样模范。 |
张静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G40-015 |
34 |
0 |
荐购
|
| 836 |
|
劳动教育 |
本书针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生, 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 从劳动与人性、劳动与幸福、劳动与创造、劳动与道德等方面, 多维度阐述劳动在创造世界、创造价值和塑造个人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知识、情感、能力和行为等层面, 运用大量案例分析与人物榜样,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热爱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 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选择与大学生相适应劳动实践平台从事相应的工作,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 让学生注重掌握劳动技能, 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劳动体验、习得劳动本领, 让劳动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克服不劳而获的思想、根除“靠老”“啃老”社会恶习, 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造”的育人目标。 |
韩方希, 王磊, 陈萍主编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G40-015 |
27 |
0 |
荐购
|
| 837 |
|
劳动教育经典文献导读 |
本书立足于“劳动”和“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 从劳动思想史和教育学两个学科出发, 从劳动教育的中国底蕴和国际视野切入, 在梳理劳动观念演变、中外教育原理文献的基础上, 讲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等领域的文献, 全景式呈现劳动学科、教育学科和劳动教育细分领域的古今中外相关文献, 供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研讨学习, 亦为关注劳动教育的各界人士提供参考。 |
党印主编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G40-015 |
45 |
0 |
荐购
|
| 838 |
|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 |
本书分三篇, 共七个章节。其中, 上篇为“劳动意识篇”, 内容包括“劳动光荣, 劳动最美”和“时代精神, 强国之魂”; 中篇为“劳动体认篇”, 内容包括“家校劳动, 自立自强”“产业劳动, 立诚至广”“志愿服务, 回报社会”; 下篇为“劳动常识篇”, 内容包括“劳动安全, 杜渐防萌”“奉公守法, 省身克己”。 |
主编李包庚, 代玉启, 刘勇 |
航空工业出版社 |
G40-015 |
49.8 |
0 |
荐购
|
| 839 |
|
教育哲学:第2版 |
本书包含绪论和十章内容, 具体涵盖教育哲学的历史发展、教育的本质、人性论与教育、认识论与教育、价值论与教育、伦理学与教育、美学与教育、社会哲学与教育、文化哲学与教育、教育哲学与教师发展等。 |
《教育哲学》编写组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G40-02 |
41 |
0 |
荐购
|
| 840 |
|
润心生慧 “豌豆”绽放:“豌豆”主题文化教育实录 |
本书独辟蹊径, 以引人入胜的故事作为开篇, 徐徐揭开“慧心教育”办学历程的神秘面纱。在这一过程中, “豌豆”文化如同一根坚韧的丝线, 贯穿始终。它聚焦于一所专为外来务工子女设立的学校, 记录了一场充满灵动与感动的教育实践。书中借助小豌豆的自述, 从幼芽破土时的艰难萌动, 到快乐成长中的蓬勃活力, 再到润心培育时的精心呵护, 以及花开慧生的美好绽放, 直至满实豆成的丰收喜悦, 多个篇章层层递进。提出的“从内心长出来, 从脚下走出来”育人观, 强调挖掘学生内心潜能, 同时脚踏实地开展教育行动。 |
仝汝华著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G40-03 |
7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