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1 |
|
茅盾研究年鉴:2022 |
本年鉴全面呈现了茅盾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凸显出最活跃的茅盾研究队伍的弘毅身影, 精心遴选出茅盾研究领域的重要论著、论文, 以及期刊、报纸、学位论文的要目索引, 梳理了2022年茅盾研究大事记, 为文史专家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重要资料, 以便更好地传承茅盾精神。 |
赵思运, 张连义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206.7-54 |
248 |
0 |
荐购
|
| 882 |
|
红豆生南国 |
本书以爱为主题, 从诗经、楚辞、乐府、古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及近现代诗词中精选经典的、正能量的、富有诗意的关于爱的诗约120首左右, 予以勾玄提要的赏析, 以助读者体会爱的美妙--移人性情, 创造生命的奇迹, 提升生命的境界。 |
周啸天主编 |
天地出版社 |
I207.2 |
98 |
0 |
荐购
|
| 883 |
|
举杯邀明月 |
本书从诗经、楚辞、乐府、古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及近现代诗词中精选经典的、正能量的、富有诗意的饮酒诗和品茗诗约120首左右, 予以勾玄提要的赏析, 以助读者之品鉴、引用。 |
周啸天主编 |
天地出版社 |
I207.2 |
98 |
0 |
荐购
|
| 884 |
|
诗意回响:穿越千年的对话 |
本书精选上古歌谣、《诗经》、《楚辞》等唐代以前的古诗近70首, 加以现代性解读与赏析, 熔故事性、趣味性、批判性于一炉。该书以春、秋、梅、竹、松、桂等主题意象为中心, 对十几种古典诗歌创作中常见的题材及作品, 予以系统梳理和生动演绎。同时, 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 引导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 体会古典诗词的美妙意境和深刻内涵, 在古代文学的熏陶中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作者刘强, 同济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先秦诸子经典、古典诗学、笔记小说等。 |
刘强著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I207.2 |
68 |
0 |
荐购
|
| 885 |
|
即事每思亲 |
本书按题材分类, 每种字数约150千字, 包括思想内容健康、艺术精湛的历代经典诗词作品约100至120余首, 以便读者阅读、欣赏、检索、引用。本书以亲情、友谊为主题, 从诗经、楚辞、乐府、古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及近现代诗词中精选经典的、正能量的、富有诗意的亲情诗和友情诗约120首左右, 予以勾玄提要的赏析, 以助读者了解亲情和友谊在人生中的意义。 |
周啸天主编 |
天地出版社 |
I207.2 |
98 |
0 |
荐购
|
| 886 |
|
玫瑰刺绕枝 |
本书从诗经、楚辞、乐府、古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及近现代诗词中精选针对剥削阶级和人性弱点的幽默诗和讽刺诗约120首左右, 予以勾玄提要的赏析, 以助读者之品鉴、引用。 |
周啸天主编 |
天地出版社 |
I207.2 |
98 |
0 |
荐购
|
| 887 |
|
万物生光辉 |
本书以“咏物·花鸟”为主题, 从诗经、楚辞、乐府、古诗, 以及唐宋元明清和近现代诗词中精选经典、具备正能量、富有诗意的咏物诗尤其是花鸟诗约120首, 予以勾玄提要的赏析, 以助读者之品鉴、引用。 |
周啸天主编 |
天地出版社 |
I207.2 |
98 |
0 |
荐购
|
| 888 |
|
人生感意气 |
本书以立志、工作、成功为主题, 从诗经、楚辞、乐府、古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及近现代诗词中精选经典的、正能量的、富有诗意的感遇诗和励志诗约120首左右, 予以勾玄提要的赏析, 以助读者之品鉴、引用。 |
周啸天主编 |
天地出版社 |
I207.2 |
98 |
0 |
荐购
|
| 889 |
|
风流随故事 |
本书从诗经、汉乐府、历代文人 (蔡文姬、杜甫、白居易、元稹、吴伟业等等) 写作的叙事诗中, 精选经典的、正能量的、富有诗意的叙事诗和故事诗约100首, 予以分段详析, 以助读者之品鉴、引用。 |
周啸天主编 |
天地出版社 |
I207.2 |
98 |
0 |
荐购
|
| 890 |
|
玉律传佳节 |
本书是丛书中的第9册, 以“节令·风俗”为主题, 从诗经、楚辞、乐府、古诗, 以及唐宋元明清和近现代诗词中精选经典、具备正能量、富有诗意的节令诗和风俗诗100余首, 予以勾玄提要的赏析, 以助读者品鉴、引用。 |
周啸天主编 |
天地出版社 |
I207.2 |
98 |
0 |
荐购
|
| 891 |
|
游艺亦精深 |
本书从诗经、楚辞、乐府、古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及近现代诗词中精选经典的、正能量的、富有诗意的论诗诗和论艺诗约120首左右, 予以勾玄提要的赏析, 以助读者之品鉴、引用。 |
周啸天主编 |
天地出版社 |
I207.2 |
98 |
0 |
荐购
|
| 892 |
|
明月出天山 |
本书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及近现代诗词中精选经典的、正能量的、富有诗意的军旅诗和边塞诗约120首左右, 予以勾玄提要地赏析, 以助读者品鉴、引用, 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具有重要价值。 |
周啸天主编 |
天地出版社 |
I207.2 |
98 |
0 |
荐购
|
| 893 |
|
往来成古今 |
本书从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及近现代诗词中精选经典的、正能量的、富有诗意的咏史诗和怀古诗约120首左右, 予以勾玄提要地赏析, 以助读者品鉴、引用, 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具有重要价值。 |
周啸天主编 |
天地出版社 |
I207.2 |
98 |
0 |
荐购
|
| 894 |
|
酌雅诗话笺注 |
本书对清代云南剑川文士陈伟勋的诗歌理论著作《酌雅诗话》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陈伟勋《酌雅诗话》诗学理论之得在于对儒家式主体人格修养在诗歌创作中的推崇, 特别强调诗人雅正的性情对诗歌境界的决定作用, 强化诗歌在伦理道德、为人处世、家庭教育等的作用, 对提出的诗学概念如“理趣”等进行了深入阐释。其失在于对儒家式主体人格过度推尊, 诗学思想单一, 充满复古气息, 暴露了《酌雅诗话》特别注重诗歌实用性而极其忽视诗歌审美性的缺点。 |
陈志刚笺注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207.22 |
69 |
0 |
荐购
|
| 895 |
|
唐诗通解一百首 |
本书精选具有代表性、能启发思路的唐诗100余首, 在词义、句法、章法三个层面通解语言。每首诗设五个栏目。一曰“题解”, 介绍本篇写作背景。二曰“句解”, 分析名物词、用典、陌生的熟词、“语码”词等词语, 分析诗句结构与节奏之关系。三曰“章解”, 分析章法, 厘清句与句、联与联、段与段 (片与片) 间之关系, 连贯全篇, 理清脉络。四曰“异解”, 介绍若干名家解读; 五曰“讨论”, 辨析疑难点, 富有知识启迪。 |
王俊鸣著 |
商务印书馆 |
I207.224.2 |
98 |
0 |
荐购
|
| 896 |
|
莫砺锋讲唐诗课 |
本书将从装帧设计、内容选取、编辑体例等方面进行革新, 重新出版本书。作为百家讲坛“诗歌唐朝”主讲人和著名的古典诗词研究大家, 莫砺锋教授在本书中用40堂唐诗课全面梳理了唐诗史上最重要的诗人和诗歌, 带领我们穿越回千古名诗的诞生现场, 追寻诗人们的传奇人生, 体悟唐诗的生命力与感发力, 感受蕴藏于最美汉语中的不老诗心。 |
莫砺锋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207.227.42 |
68 |
0 |
荐购
|
| 897 |
|
清代咏松花砚诗整理与研究 |
本书对清代咏松花砚诗进行整理并开展研究, 主要从松花砚“砚史”和其文化意涵两个方面展开。“砚史”部分涉及清宫大量制作松花砚的时间、松花砚最早出现的时间, 松花砚石材的产地和称谓演变几个方面的考述; 文化意涵部分则关注清诗中松花砚的皇家印记、总体评价、特征描绘和民间流行几个方面。 |
刘萱仪著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207.227.49 |
78 |
0 |
荐购
|
| 898 |
|
宋词名篇名家的阐释与传承 |
本书从文本细读与传播接受两个层面, 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宋词名篇和宋词名家, 彰显宋词名篇名家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上篇从主题内涵、情感特质、艺术表现、经典品质四个方面论证宋词名篇的总体特征及其所彰显的审美力量。中篇则以欧阳修、陈师道、陈亮三位宋代名家的具体词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从文本的审美、语言、主题等方面探析宋代名家词的特征和文学文化价值。下篇则立足于文学与文化影响的传承与建构, 以柳永、朱敦儒、辛弃疾三位宋词名家身前身后的影响效应为例, 揭示宋词名家在中国文学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和影响。 |
郁玉英著 |
人民出版社 |
I207.23 |
79 |
0 |
荐购
|
| 899 |
|
蔡桢词学文集 |
本书是“河南大学文学院词话研究丛书”第二辑“民国时期河南大学词学名家文丛”之一。 蔡桢(1891~1950年代),字嵩云,或松筠,号“柯亭词人”,江西上犹人。早年求学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经晚清四大家之一、词坛领袖朱祖谋的引导,走上了词学研究道路,颇具成就。其一是作词,蔡桢一生笔耕不辍,词作体裁多样,才与学相资,声与文并懋,意内言外,继承了常州词派的填词宗旨和家法,强调内藴深厚而出之比兴寄托。其二是词学研究和批评理论,其思想主要体现为词律理论和词法理论,既汲取了古典词学的传统智慧,又借鉴了现代学术的研究方法和理念,达到了词学研究和批评的现代高度。 本书乃蔡桢词学著述的汇编,包含《词源疏证》《乐府指迷笺释》《柯亭词论》《作法集评唐宋名家词选》《论词书札》《柯亭长短句》。 |
孙克强整理、编校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207.23-53 |
168 |
0 |
荐购
|
| 900 |
|
《红楼梦》与红学新论 |
本书是红学研究者张福昌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从2002年以来对《红楼梦》以及相关红学研究的各种观点进行汇总, 并归纳了红学研究的四种主要矛盾: 一是《红楼梦》和《石头记》两个系统本之间的矛盾; 二是《红楼梦》残缺的矛盾, 即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矛盾; 三是在传抄过程中零星句子和词语等讹误的矛盾; 四是各版本之间时序、情节、年龄、连接不顺等矛盾。作者试图追随俞平伯的红学研究风范, 并以批判的方式打碎新红学。书稿收录了作者近年研究红学的二十一篇文章, 并附了七篇附录。 |
张福昌著 |
沈阳出版社 |
I207.411-53 |
7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