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1 |
|
负零 |
本书以“时间旅行”为主题, 讲述了主人公俊夫意外乘坐时间机器从1963年穿越回1932年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故事跨度从昭和初期到昭和中晚期, 着重描写日本“二战”战前和战后真实存在的风物、人情, 其中不少事物至今仍然存在, 非常有时代特色, 笔触细腻、内容详尽, 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作为一部软科幻小说, 作者没有对时间机器的原理和其他科技相关内容太多笔墨, 而是对剧情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对时间旅行及其相关悖论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整个故事伏笔繁多, 情节首尾呼应, 逻辑严谨, 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
(日) 广濑正著 |
科学普及出版社 |
I313.45 |
65.8 |
0 |
荐购
|
| 982 |
|
巴赫传 |
本书是一本介绍音乐家巴赫人生经历的传记小说。描写了巴赫与妻儿共度的家庭生活、在教堂附属学校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和亲王的友谊、宗教信仰等日常事迹, 以及其作品被人们淡忘了多年, 最终因为门德尔松的重新演绎才被世人理解的故事。本书与常见的严肃传记不同, 着眼生活细节, 穿插了大量对话和心理描写, 堪称精彩的小说作品。在书中, 音乐家的形象犹如身边的朋友般真实、立体、熟悉, 其作品的来历也在书中娓娓道来。 |
(日) 日野圆著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I313.45 |
45 |
0 |
荐购
|
| 983 |
|
金阁寺 |
本书是世界公认的长篇杰作。1950年, 日本京都名胜古迹金阁寺, 被年轻僧人的一把大火焚毁, 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这便是《金阁寺》的原型。三岛由纪夫根据僧人林养贤的一句独白--“我嫉妒金阁寺的美丽”, 展开想象的翅膀, 由此有了这部名作的诞生。少年沟口, 天生结巴, 自幼孤僻, 热爱金阁。父亲去世后, 他遵照遗愿成为金阁寺的僧人。正值战争期间, 他终日幻想金阁将毁于空袭, 但战争却自始至终没有波及京都。在学校, 他结交了好色成性、脚有残疾的柏木。 |
(日) 三岛由纪夫著 |
商务印书馆 |
I313.45 |
38 |
0 |
荐购
|
| 984 |
|
伊豆的舞女 |
本书是川端康成以其十九岁 (一九一八年) 之时的伊豆之旅为素材而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者幼失怙恃, 到十六岁时身边的亲人都离他而去。悲凉的身世使他形成了一种孤僻忧郁的性格。为排遣这种压抑的心情, 作者十九岁时独自开始了一段伊豆之旅。途中遇到了一行以巡回演出为生的艺人, 作者被其中一位十四岁的舞女的纯真与善良所打动, 一路跟随。可惜二人之间巨大的身份差异使得这场朦胧的恋情只能无疾而终。 |
(日) 川端康成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I313.45 |
36 |
0 |
荐购
|
| 985 |
|
莫扎特传 |
本书是一本介绍音乐家莫扎特人生经历的传记小说。描写了莫扎特童年被父亲带着四处旅行演奏学习、母亲客死异乡、违背父亲意愿娶了自私自利的妻子等人生经历, 展现出一个天真烂漫的音乐家的形象。本书与常见的严肃传记不同, 着眼生活细节, 穿插了大量对话和心理描写, 堪称精彩的小说作品。在书中, 音乐家的形象犹如身边的朋友般真实、立体、熟悉, 其作品的来历也在书中娓娓道来。书中还附有相关插图、音乐术语解释、人物大事年表、入门曲目推荐等, 内容丰富。 |
(日) 萩谷由喜子著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I313.45 |
49.8 |
0 |
荐购
|
| 986 |
|
夏日烟火, 她的幽灵 |
本书为乙一另一本小说《夏日幽灵》的姊妹篇。这是一部唯美感人的青春恋爱物语, 已经确定漫画化。儿时好友一之濑夕七在十七岁时因溺水事故死去。不可思议的是, 只要点上优奈喜欢的线香烟花, 她就会以漂浮的姿态出现, 但是只有我能够看见她。为了见优奈, 我怀着没有传达的心情, 一遍遍地点燃线香烟花。时光飞逝, 我在不断地长大, 从家乡来到了东京, 从学生变成大人, 有人向我表白, 我一直没有接受, 因为我知道我心里爱着的是已经死去的一之濑。 |
(日) 乙一著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I313.45 |
49.8 |
0 |
荐购
|
| 987 |
|
一千零一夜:精选典藏版 |
本书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婚姻爱情、航海冒险、宫廷趣闻和名人轶事等等, 故事中的人物有天仙精怪、国王大臣、富商巨贾、庶民百姓, 三教九流, 应有尽有。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 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 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的珍贵资料。 |
纳训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I371.73 |
398 |
0 |
荐购
|
| 988 |
|
罗亭 贵族之家 |
本书收录了著名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两部极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罗亭》塑造了19世纪40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主人公罗亭聪明、热情, 好思想, 善辞令, 向往真理, 憧憬未来; 但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罗亭本人脱离现实、缺乏毅力等原因, 他无论在事业上, 还是爱情上, 处处碰壁、事事败北; 然而他最终走上革命的道路, 牺牲在巴黎的街垒之上, 这一悲壮的结局又给沙皇残暴统治下的俄国带来一线希望之光。 |
(俄罗斯) 屠格涅夫著 |
商务印书馆 |
I512.44 |
78 |
0 |
荐购
|
| 989 |
|
海洋小说:英美小说中的水手与大海 |
本书内容涉及古希腊的海洋叙事特征、英国的海洋小说传统( 譬如笛福的海洋小说特征、奥斯汀笔下的水手世界、马里亚特笔下的海军军官形象、狄更斯小说中的大海与商业主义、维多利亚中期的海洋小说书写、康拉德的海洋小说书写) 、美国的海洋小说书写( 譬如库柏的海洋小说、麦尔维尔的海洋书写等) 和英美海上冒险小说等。该著结合海洋小说的三个传统阐释维度--水手、航海挑战和历史语境, 特别关注英美海洋小说中的身体表征, 譬如身体虐待和食人习俗, 阐述了英美海洋小说是如何围绕海上的男性气概和专制制度与岸上的家庭生活和文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来深入探索诸如民族身份、文化属性、国家认同、帝国扩张以及资本主义本质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
(英) 约翰·佩克著 |
海洋出版社 |
I516.074 |
198 |
0 |
荐购
|
| 990 |
|
精神与爱欲: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
本书是黑塞经过青年时期的摸索与成年之后的自我追寻之后的杰作, 被誉为“融合了知识和爱情的美丽的浮士德变奏曲”。小说讲述代表理性的禁欲主义者那齐士与代表感官享乐主义者戈特孟这对朋友的经历。那齐士才华过人, 而新来的学生戈特孟迷恋世俗生活, 他们虽成了朋友, 但戈特孟无视那齐士的理性说教, 后又逃出修道院, 到处流浪, 漫游使他逐步成熟, 可之后因爱上总督的情妇而被判死刑。做了修道院院长的那齐士把他从狱中救出, 让他专事雕塑艺术。 |
(德) 赫尔曼·黑塞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516.45 |
60 |
0 |
荐购
|
| 991 |
|
希腊神话:神奇故事集 |
本书是美国19世纪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精心改编的希腊神话集。霍桑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叙事风格, 重新诠释了12则经典的希腊神话故事, 赋予它们新的文学魅力。他的改编既保留了神话的奇幻色彩与冒险精神, 又巧妙地融入了道德与哲理的思考, 使这些故事成为兼具趣味性与文学性的经典读物, 这些故事也在其笔下得以突破时空限制, 诉说着对正义、勇敢和光明的追求。霍桑的作品跨越年龄与时代, 至今仍为全球读者所喜爱, 彰显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深远影响。 |
(美) 纳撒尼尔·霍桑著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I545.73 |
89 |
0 |
荐购
|
| 992 |
|
航行的故事:18世纪英格兰的航海叙事 |
本书围绕航海叙事的写作动机、目的与手法展开, 本书取材于第一手文献, 包括官方出版物、印刷品与个人记叙, 涉及作者源自英格兰各阶层有航海家威廉、詹姆斯库克、科学家福斯特父子、诗人塞缪尔、小说家亨利等。本书以英国在海洋领域的发展为背景, 围绕航海叙事的写作动机、目的与手法展开, 内容涉及航海叙事与海洋科学知识、阶级等等之间的关系。 |
(英) 菲利普·爱德华兹著 |
海洋出版社 |
I561.064 |
138 |
0 |
荐购
|
| 993 |
|
莎士比亚戏剧来源文献汇编:喜剧卷 |
本书将莎士比亚十二部喜剧的来源文献尽情呈现, 为我们揭示莎士比亚思想的形成过程, 揭秘莎士比亚思想的真实面相提供了一种可能。喜欢莎士比亚、英国文学、世界文学的外国文学研究者, 关注文学阐释学、文本价值的文艺学研究者, 关注英国史、英语文化的世界史、区域国别学研究者, 以及人文社科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 都是本书的潜在读者。 |
李伟昉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I561.073 |
298 |
0 |
荐购
|
| 994 |
|
推敲“自我”:小说在十八世纪的英国:修订版 |
本书敏锐地捕捉到18世纪的英国小说与彼时盛行的个人主义思潮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复杂关系, 梳理了1688年至1789年一百年间重要作家及其小说文本中的自我观念, 以具有洞察力的笔触呈现了18世纪英国小说对社会转型期种种社会问题的书写、回应、反思与批判, 并进一步探讨了彼时的作家如何通过虚构人物的“自我塑造”对个人主义的弊端进行修正, 从而调和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探索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可能。 |
黄梅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561.074 |
98 |
0 |
荐购
|
| 995 |
|
该熄灯了 |
本书结合了绘画和诗歌, 素描和涂鸦, 以及观察、记忆和照片, 来展现一位老者眼中的衰老过程和忧伤、趣事。他沉思衰老和死亡, 也回溯童年、怀念父母、思念亡妻并回顾自己的一生, 有时滑稽, 有时忧伤, 有时自嘲, 有时又洒脱无畏, 像一部永远不会结束的作品, 那些存在于记忆中的, 或者被记录下来的已经离去的人们, 在书里一次次得到重生。 |
(英) 雷蒙德·布里格斯著绘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I561.25 |
118 |
0 |
荐购
|
| 996 |
|
《简·爱》整本书阅读与检测 |
本书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之作。自幼父母双亡的简·爱, 在舅妈家受尽欺凌, 后被送往孤儿院, 艰苦的环境并未磨灭她的坚毅。成年后, 她应聘成为桑菲尔德庄园的家庭教师, 与庄园主人罗切斯特相爱。然而婚礼前夕, 简·爱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尚在人世, 出于尊严, 她毅然决然地离开。历经波折, 在罗切斯特遭遇变故后, 简·爱又回到他身边, 最终收获了平等而真挚的爱情, 展现出女性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爱情的不懈追求。 |
(英) 夏洛蒂·勃朗特著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I561.44 |
75 |
0 |
荐购
|
| 997 |
|
简·爱:有声版 |
本书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之作。自幼父母双亡的简·爱, 在舅妈家受尽欺凌, 后被送往孤儿院, 艰苦的环境并未磨灭她的坚毅。成年后, 她应聘成为桑菲尔德庄园的家庭教师, 与庄园主人罗切斯特相爱。然而婚礼前夕, 简·爱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尚在人世, 出于尊严, 她毅然决然地离开。历经波折, 在罗切斯特遭遇变故后, 简·爱又回到他身边, 最终收获了平等而真挚的爱情, 展现出女性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爱情的不懈追求。 |
(英) 夏洛蒂·勃朗特著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I561.44 |
65 |
0 |
荐购
|
| 998 |
|
弗兰肯斯坦 |
本书讲述了年轻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为了追求和利用生物学知识, 从停尸房等处取得不同人体的器官和组织, 拼合成一个人体, 并利用雷电使这个人体拥有了生命的故事。弗兰肯斯坦虽然成功地创造了一个生命体, 但这个怪物因面貌丑陋而被社会视为怪物和巨大的威胁, 处处碰壁。怪物虽然天性善良, 向往美好, 渴望感情, 但却因为受到人类的排斥和迫害, 变得孤独而愤怒。他要求弗兰肯斯坦为自己制造一个配偶, 但弗兰肯斯坦在接近成功时, 担心怪物种族会危害社会, 于是毁去了女性怪物。 |
(英) 玛丽·雪莱著 |
科学普及出版社 |
I561.44 |
63 |
0 |
荐购
|
| 999 |
|
巨变时代 |
本书是引进自英国的长篇通俗历史小说。讲述了英国工业革命浪潮下, 王桥镇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相互交织, 共同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时代之音。第一册讲述了萨尔与她6岁的儿子基特被他们所在的村庄无情驱逐。无家可归的他们一路步行来到离他们最近的城镇--王桥镇。萨尔和基特的命运与王桥镇其他人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第二册讲述了聪明但天真的阿莫斯继承了一家制布工厂, 以及巨额的债务; 埃尔茜想教孩子读书写字, 但经常与古板的父亲发生冲突等众多小人物的人生故事。 |
(英) 肯·福莱特著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561.45 |
99.9 |
0 |
荐购
|
| 1000 |
|
杂草的故事:典藏版 |
本书内容讲述: 英国博物学作家理查德·梅比讲述了在人类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 四处流浪的杂草是如何被定义、被诠释、被限制和被不公平地对待, 又是如何冲破文明的边界, 并影响人类对自然的看法。理查德·梅比一方面为自然界不被待见的植物辩护, 一方面从历史、小说、诗歌、戏剧和民间故事中钩沉杂草与人类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文明背后的野性从未走远, 一部立足英国本土的杂草变迁史, 却勾勒出全球化视野中一幅包罗万象的野生植物迁徙和狂欢的图景。 |
(英) 理查德·梅比著 |
译林出版社 |
I561.65 |
7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