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41期2430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 《德意志意识形态》通释 本书立足广泛的国内外前沿研究, 从七大维度深入阐释。于学术史层面, 系统梳理《形态》的中外研究动态、剖析学术争议及背后困境, 展现多元文化与学术流派交织碰撞的思想图景, 为后续研读夯实基础。文本结构通释紧扣“人的本质”, 从历史、现实、理论逻辑三维度拆解, 助力读者洞悉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构建的思维脉络。核心要义通释围绕《形态》创作背景、思想史脉络、核心思想及问题导向展开, 抽丝剥茧, 让经典理论通俗可读。 方杲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811.21 118 0 荐购
2 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法兰西内战》义释 本书是对马克思经典著作《法兰西内战》的深入解读与阐释。该书详细剖析了《法兰西内战》中关于巴黎公社的原则、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 强调了公社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初次尝试, 其原则--即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无产阶级军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施--是永存的。书中通过阐述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展示了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并指出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此外, 该书还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对无产阶级政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具有深远影响。 闫永飞, 刘伟著 研究出版社 A811.23 68 0 荐购
3 马克思恩格斯无神论思想研究 本书是以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原文的方式, 阐述无神论思想原理要义的一部研究性著作, 旨在系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理论建设的“第一粒扣子”。本书通过研读爬梳, 把马克思恩格斯大量分散的、论辩式、批驳式的论述, 梳理成“历史的过程”和“思想的内涵”纵横“两条辫子”。同时, 把对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哲学解读拓展到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领域, 贯穿和覆盖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并围绕中国无神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发展作了初步的理论探索。 朱晓明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A811.63 98 0 荐购
4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治理思想研究 本书运用文本比较和历史梳理的方法, 在概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理论的基础上, 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国家治理理念。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在城市、乡村和家庭治理三个层面, 最终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国家向社会的复归, 人类将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其次, 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所提出的国家治理思想, 归纳和总结了具体的治理举措和制度设计; 同时, 以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和文化的观点为基础, 总结了对治理生态问题、发展新的文化和摒弃落后文化的思想。通过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国家治理基本价值理念和具体领域的治理思想三个方面的梳理,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治理思想。 许文星著 人民出版社 A811.64 75 0 荐购
5 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2024年 本书内容分为五个板块: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文化热点研究等, 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收入本书的文章多为论坛会议学者撰写的论文, 经编委会筛选后入选, 有比较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丁国旗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811.691 98 0 荐购
6 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2024年 本书内容分为五个板块: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文化热点研究等, 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收入本书的文章多为论坛会议学者撰写的论文, 经编委会筛选后入选, 有比较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丁国旗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811.691 98 0 荐购
7 新时代怎样读懂《实践论》《矛盾论》 本书以《实践论》《矛盾论》原著为逻辑线索, 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视角, 结合必要的案例分析, 精确概括出其基本理论观点并给予现代解释, 特别突出其理论观点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的启示。力求语言通俗易读, 用词准确精当, 案例生动贴切, 叙述逻辑严谨, 结论给人启迪。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关键时刻, 重新阅读和学习这两篇光辉著作, 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苦奋斗历程, 掌握实践第一、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矛盾分析方法、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观点、正确处理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方法等等, 探索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规律, 加深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提升人们的哲学思维和领导能力,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感悟踔力前行智慧的宝库。 阮青著 人民出版社 A841.24 45 0 荐购
8 邓小平的丰功伟绩 本书主要讲围绕邓小平的深邃思想和丰功伟绩, 记载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的辉煌之处和闪光亮点。内容包括八个方面: 黄浦江畔临危受命; 百色龙州高举义旗; 敌后抗战立马太行; 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决战淮海挥师渡江; 挺进西南主政安邦; 改革开放铸就辉煌;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本书以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业绩, 着力反映邓小平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伟大贡献, 字里行间凝聚着他的理性思维和独特风范, 彰显出他的政治智慧和崇高人格。 邵维正, 曲跃厚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A849.164 58 0 荐购
9 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 本书内容丰富, 分哲学、文化和人生智慧三大部分, 共50个章节。涉及元哲学问题和当代科学与实践相关的分支哲学问题, 全球视野中的文化与价值问题, 多维视野中的人生智慧问题, 尤其倡导爱智、求真、向善、致美与崇圣的人生价值取向。整本教材围绕课程设置由问题出发, 由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 深入浅出, 说理充分, 资料翔实, 生动鲜活, 适合各个基础层面的学习者研修和参考。本教材充分重视哲学的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导功能, 秉持“以哲学思维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 处处体现着启迪智慧, 以理服人, 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的教育使命, 承担着启发思想、温润心灵的教育职责。 欧阳康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B 68 0 荐购
10 以人观之:走向人性化的存在 本书指出, 合乎人性的历史发展, 表现为一个过程。一方面, 人是目的, 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 人的自由趋向同样构成了人的本质特征, 人的发展需要合乎以上内容; 另一方面, 如前所言, 这种规定又与人性自身的不断深化相关。随着人性与人性化内涵的历史变迁, 人的衍化过程将不断扬弃非人化而走向人性化, 这一历史过程所趋向的理想目标, 则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杨国荣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B0 89 0 荐购
11 如何发挥精神的力量: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 本书是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专著, 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生成逻辑及其价值意蕴研究”研究成果。本书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入的研究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剖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力量的起源、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机制等核心问题。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来源、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问题; 重点是明确本书研究的逻辑起点、基础概念和核心概念。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精神力量的理论来源、资源借鉴以及精神力量形成的历史进程。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当代精神力量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张燕妮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B0-0 78 0 荐购
12 历史唯物主义的客体向度:基于马克思工艺学笔记的文本学研究 本书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二版 (MEGA2) 和工艺学思想史文献等第一手资料, 综合运用文献学考证、文本学解读和思想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系统梳理了马克思的“机器与技术笔记”所承载的历史背景和工艺学思想史脉络, 完整呈现了马克思的“机器与技术笔记”的写作过程和文本原貌, 深入剖析了马克思的“机器与技术笔记”及其工艺学研究内容对其创立和深化历史唯物主义、推进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影响和复杂理论效应, 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发掘了工艺学语境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意蕴和科学方法论内涵, 有力回应了西方学者在马克思“机器与技术笔记”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客观分析了西方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构及其理论得失, 为进一步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张福公著 人民出版社 B03 105 0 荐购
13 生命哲学研究:总第9辑 本书收录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第9辑由《论老子的欲望观》《王阳明“万物一体”思想的伦理探析》《尼采对“禁欲训练”的批判与重估》等18篇论文与1篇书评组成, 从中西哲学视野出发, 探讨了生命哲学的多元传统。全书内容涵盖老子与泰勒斯的生命观、《太上感应篇》的儒道融合思想, 以及王阳明、王心斋、杨简等儒家学者的生命意识与伦理观念等。本辑文章在梳理生命哲学历史与理论脉络的同时, 回应了当代生命教育的现实关怀, 展现了思想与生活的紧密对话。 詹石窗主编 商务印书馆 B083 115 0 荐购
14 先秦儒家生命哲学融入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本书聚焦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 落脚先秦儒家生命哲学如何融入大学生生命教育, 从探讨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先哲对生命有关问题, 包括生命本源、生命关系、生命价值、生命境界、生命实践等的思考和认知, 概括总结先秦儒家生命哲学的核心思想; 从先秦儒家生命哲学的本体论根源、价值论基础、系统论视角和思想境界, 探究先秦儒家生命哲学的结构特征, 建构起一套以“天道”为伦理总纲, 以“仁”“礼”“义”为一体, 可以会通天人、和合众生、物我一体的生命哲学体系。其次,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 从新时代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要求出发, 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点, 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特征、内容等作出新的概括和阐释。最后, 在充分汲取先秦儒家生命哲学思想精华的基础上, 将其作用于大学生生命教育, 探究先秦儒家生命哲学融入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路径对策, 充分调动大学生审视生命本质、探索生命意义、追求生命价值、实现生命超越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与生命对话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潘虹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B083 56 0 荐购
15 中国思想的感觉逻辑:从开眼看世界回归品味世界 本书是作者继《味道哲学》《味觉思想》之后第三部有关味觉思想的哲学著作。前两部分别侧重味觉思想的理论阐发与历史脉络的勾画, 本书则侧重阐发从视觉、听觉到味觉三种感觉的历史与演变逻辑, 特别关注近代“开眼看世界”以来的思想趋势与命运担当。不同于作者之前在三联出版的《味道哲学》侧重于以味觉重新阐释中国思想, 本书随时点破视觉 (西方哲学) 与味觉 (中国哲学) 的差异, 从视觉中心主义转向对直感的探索。 贡华南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B2 79 0 荐购
16 楊氏易傳 本书内容讲述《杨氏易传》二十卷, 南宋杨简撰。卷一至卷十九为说解经文, 卷二十为泛论《易》学的杂论。解说《周易》以“人心”为主, 通过解《易》进一步发展了“心性”之学。其说虽后儒褒贬不一, 但一直很有影响力, 到了明代末期, 更是大行于世。《杨氏易传》宋刻本今已不传, 今存版本有明万历二十三年 (1595) 刻本、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民国《四明丛书》本, 此次校点, 以四明本为底本, 以明万历刻本、四库本为校本。校点者为曾凡朝。 (南宋) 楊簡撰 北京大学出版社 B221.2 80 0 荐购
17 先秦儒家情论研究 本书共涵盖九章: 第一章, 先秦儒家情论概观; 第二章, 仁爱之情: 孔子对先秦儒家情论的奠基; 第三章, 道始于情: 《性自命出》对先秦儒家情论的深化; 第四章, 中和之情: 《中庸》天人交涉下的情论建构; 第五章, 本心之情: 孟子反本推扩的情论理路; 第六章, 情欲交织: 荀子在先秦儒家情论上的转进; 第七章, “中正之情”: 《易传》天人感通视域下的情论建构; 第八章, 先秦儒家具体情感的情论建构; 第九章, 先秦儒家情论的比较研究。 高志强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B222.05 108 0 荐购
18 文明儒学:反思与建构 本书首先从文明比较的视角, 对以柏拉图为中心的所谓哲学的产生发展给出宏观分析, 从其历史演变指出其不仅不足以支撑文明, 亦难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学科范式放之四海而皆准。然后聚焦《周易》与《春秋》文本之形成背景、内容演进及其实践落实, 从这一孔子晚年定论与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互动关系揭示儒家与中华文明的意义影响。文章认为, 扬弃哲学范式, 回归文明论述, 不仅是一种知识学的逻辑要求, 也是文化自信文明自觉的时代需要。 陈明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B222.05 58 0 荐购
19 “文庙与儒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癸卯卷 本书稿以文庙与儒学为主题, 论文从文庙祀典与国家礼制、孔子形象与思想演变、儒者从祀的学术与政治、地方文庙与文化秩序、庙学与书院演进、儒家经典与文献研究、道统传承与学派争鸣、海外文庙与儒学传播、现代启示与保护开发、区域文化与个案研究等十个方面展开论述, 涵盖《文庙祭祀与传统中国的文化认同》《清代河北文庙与书院对地方文化秩序的建构》《两宋“学颜子”焦点的转移及颜子的道统地位问题》《昭潭书院与清代湘潭县文运》等议题。 谢慧, 周平主编 湖南大学出版社 B222.05-53 58 0 荐购
20 言子与慈善 本书是集中阐述言子慈善思想的专著。言子即言偃, 春秋末吴国常熟人, 孔子弟子之一, 身居孔门“十哲”之列, 被尊称为言子。言子撰《礼运》篇, 借孔子之口, 阐述“大同”“小康”社会理想, 发慈善理念之先声, 在中国慈善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旨在系统研究言子的慈善思想, 内容分为五个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言子及其慈善思想, 然后分别从言子慈善思想的内涵、渊源、影响几方面研究言子的慈善思想体系, 文末附录古代咏言诗赋类编和言子研究论著举要两种资料, 以便查考。 常熟市慈善总会编 广陵书社 B222.25 98 0 荐购
页码:1/121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