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6期3401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181 唐宋金元王维接受史 本书借鉴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与研究思路, 全面梳理和论述了唐宋金元时期读者对王维其人其诗画的接受情况、理论阐释及其效果和影响。揭橥了王维诗画的突出特色, 奠定了王维诗画在唐诗接受与文人画发展史上的影响与地位, 从中可见王维诗画的接受效应, 与社会政治状况、时代审美风尚、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接受心理以及诗画艺术自身的发展流变等因素密切相关。本书借鉴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与研究思路, 全面梳理和论述了唐宋金元时期读者对王维其人其诗画的接受情况、理论阐释及其效果和影响。 张进著 中华书局 I207.227.42 98 0 荐购
1182 四时之诗:大字版 本书带你领略唐诗里的春夏秋冬, 围绕着四季的节气和节日, 带你领略古人对季节的变化、对节日的情感。 蒙曼著 中国盲文出版社 I207.227.42 59 0 荐购
1183 严绳孙集汇校辑注 本书诗词集以康熙雨青草堂刻《秋水集》为底本, 参校了康熙间自刻本、康熙刻百名家诗本、乾隆刻本、清刻本、民国六年无锡图书馆木活字排印本。文集则以民国十一年上海中华书局排印锡山先哲丛刊本《秋水文集》为底本, 参之以北图藏的《严绳孙诗文稿》。此外, 还参考了大量诗词总集、选集、文人别集及诗话、词话等, 校对力求赅博精审, 在此基础上还做了尽可能的辑佚。 邱林山校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7.227.49 139 0 荐购
1184 宋词三百首全解 本书依据晚清词家上彊村民 (朱祖谋) 所编定的著名宋词选本《宋词三百首》原本, 进行注释、语译及赏析。全书注释简明扼要, 语译雅正, 紧扣原文, 并结合各位作者的生平创作、历代的评笺, 对各首作品做了精美的评析。本书是当今较有影响力的宋词选本。本版较之原平装本在开本、版式、封面等进行了升级, 并改正了原版中发现的错误。 (清) 上彊村民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I207.23 58 0 荐购
1185 论宋词与词调 本书收录了作者20世纪80年代迄今的关于宋词的30篇余文章, 汇聚了作者多年宋词研究的优秀成果, 文章视野开阔、涉及面广、创见迭出, 既是个人学术史的集中呈现, 也是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谢桃坊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I207.23 78 0 荐购
1186 妙理与高情:南宋词学思想研究 本书是关于南宋词学思想的研究专著。除引言外, 大体分五个章节, 第一章探讨李清照《词论》在词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及词的体性问题; 第二章概述意识形态笼盖内外的词学思想理路; 第三章通过细读承载词学思想的若干种类文本, 分析其形态与内涵; 第四章从“兴”“比”角度论述稼轩词和南宋咏物词的审美转向; 第五章从较为宏观的艺术史与批评史的视角, 以“清空”“骚雅”为中心, 详析词学与画学的关系并作比较。 谷卿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I207.23 56 0 荐购
1187 清词批评与经典建构 本书主要从文学经典化的视角, 探讨清词的时代特质与创新特色, 更好地阐释清词“中兴”的实质与内涵; 探讨清人对清词经典化的意识、清词批评与清词经典化的关系、清词创作中所体现的经典化思路等, 进而研究清代词坛对当代经典的建树与确认机制; 探讨民国以后词学批评对清词经典的确认与修正, 以及五四以来新文学观念对清词经典化的影响与阻滞, 进而反思造成清词经典化不够充分的原因。 沙先一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I207.23 88 0 荐购
1188 现代中国“自我”的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 本书以“自我”为研究视角, 对早期新诗的历史起源展开研究, 力图在观念史、思想史、社会史与新诗史的视野交汇中, 将早期新诗与“自我”的互动关系放置在“五四”开放性的社会场域之中, 考察早期新诗的文类建设与“自我”建构的相互关系, 在复杂的历史结构中抽绎出新诗与“自我”相互生产、相互成长的历史痕迹, 对早期新诗的思想主题、写作动力、抒情方法、形式机制等问题予以回应, 以期既能够探查出早期新诗兴起的历史根源, 又能够呈现现代中国“自我”的现代性起源, 进而也能够还原“五四”丰富、复杂的历史面貌, 在“诗句危机”“自我危机”“社会危机”的逻辑关系中重新审视早期新诗和现代“自我”对于“五四”重要的历史意义。 宋夜雨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7.25 149 0 荐购
1189 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改编精选作品读解 本书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为视域, 考察电影改编观念及特征的演变轨迹, 并选取30多个典型案例, 从改编方法、视听呈现、艺术特色、思想意蕴等方面, 加以分析解读。 周仲谋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207.35 78 0 荐购
1190 中国四大名著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越南文化及中越文化交流的整体论述。第二部分为《三国演义》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 包括不同历史时期《三国演义》在越南传播的途径、形式、地位及其影响。聚焦《三国演义》对越南汉字文学创作的影响, 译本中的诗词审美和《三国演义》在越南和泰国传播与影响的异同。第三部分为《西游记》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 包括不同历史时期《西游记》在越南传播的途径、形式、地位及其影响。考察《西游记》的喃字改写本, 不同时期拉丁化越南文译本的传播和影响, 译本中的诗词审美, 同时探讨《西游记》在越南和泰国传播与影响之异同。第四部分为《水浒传》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 包括不同历史时期《水浒传》在越南传播的途径、形式、地位及其影响。重点考察和梳理《水浒传》在越南的不同传本、译本, 越南不同阶层在各个时期对《水浒传》的评价、接受和批评, 译本中的诗词审美, 并与《水浒传》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进行比较。第五部分为《红楼梦》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 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红楼梦》在越南传播的途径、形式、地位及其影响。考察《红楼梦》的喃字改写本, 不同时期拉丁化越南文译本的传播和影响。译本中的诗词审美, 并与 刘志强著 商务印书馆 I207.41 128 0 荐购
1191 刘心武谈《三言》 本书内容讲述冯梦龙根据宋元话本纂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刘心武对《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重要的、经典的或具有典型性的篇目进行故事内容的演绎, 并根据故事自身的特点, 选择其主题、史料价值, 思想内涵、艺术成就等进行评点, 带领读者一边去领略跌宕起伏的故事走向, 一边经历宋元时期的人情世态, 一边感受话本小说集大成者的文学魅力。刘心武的妙语, 使人读懂意趣横生的话本故事而不觉吃力, 掩卷亦能有所感、有所思, 使阅读不流于表面, 重新唤起文学爱好者对冯梦龙“三言”再认识、再发现的兴趣。 刘心武著 东方出版中心 I207.41 68 0 荐购
1192 问红文丛:第一辑 本书内容以有关红楼梦研究和故事为主, 另有随笔、回忆、书评等, 并附有关红学的书画, 整体构成一本具有影响力的红学文本。 张建智主编 北岳文艺出版社 I207.411-53 68 0 荐购
1193 文学文本的文化解读 本书选取中国当代小说中已获公认的典范文本如《棋王》《白鹿原》《废都》《尘埃落定》等为研究对象, 从“文化”的视角对其给予新的解读, 挖掘蕴涵于文本之中的深层“文化”特质。文本个案的解读一方面展示的是“文化”在传统、乡土、都市、地域、风俗、异质等不同层面的多样形态, 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其各式的侧面呈现中华文化丰富性的同趋向。本书突破了常规的分析模式, 从对典范文本的精细解读中发掘蕴涵于文本之中的“文化”内涵及其深层意味。 黄云霞, 贺昌盛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207.42 58 0 荐购
1194 小说中原:新时期河南小说研究 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新时期以来的河南文学创作,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当代河南文学进行研究, 个案分析对象主要是长期生活、工作在河南, 并在新时期创作上做出了重要成就的作家。在宏观层面, 对当代河南文学的特点, 成因进行分析; 在微观方面, 针对当代河南文学代表作家代表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刘宏志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I207.42 89 0 荐购
1195 传统、现代、民间视域下的贾平凹小说创作 本书以贾平凹小说不同创作阶段的思想意蕴和审美风貌为中心, 以其创作的传统性、现代性、民间性特征为切入点, 将内容分析和形式研究相结合, 围绕当代小说创作的美学、文化学、叙事学、文体学等相关理论问题, 力图对贾平凹40多年小说创作的成就与不足做一整体研判。 江河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I207.42 89 0 荐购
1196 中国古代散文名篇选读 本书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际, 精选中国古代经典散文名篇, 详加注释, 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这些经典名作进行赏析, 力图做到深入浅出, 切实帮助学生克服古代散文学习的畏难心理,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增强文化自信。本书精心设置了思考练习题, 真正做到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助力学生成长为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栋梁之才。 鲁慧, 凌天松, 王博施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I207.62 48 0 荐购
1197 中国古代说唱文学海外译介研究 本书在系统梳理中国古代说唱文学海外英译百年历史的基础上, 深入阐释如何运用融通中外的方式, 使中国地方性民俗文化在新的文本和文化语境中获得新的意义和生命, 从而构建出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民俗形象, 更好服务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国际传播。本研究从历时的角度对英语世界中国古代说唱文学译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梳理出肇始期、上升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形成了宏观的说唱英译历史画卷, 丰富了中国典籍翻译史研究。 刘翔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I207.7 58 0 荐购
1198 新世纪中国抗战题材儿童小说发展与作品赏析 本书籍以时间为序, 回顾新世纪以来中国抗战题材儿童小说创作历程, 通过对这一时期重点作品内容概述和审美赏析, “一书一评”艺海拾贝式勾勒这一类型化创作的发展新变, 揭示这一经久不衰的命题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郭子涵著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I207.8 59 0 荐购
1199 破境:网络文学名作细评 本书稿为网络文学作品评论集。本评论集精心遴选出《九州缥缈录》《斗罗大陆》《雪中悍刀行》《将夜》《牧神记》《诡秘之主》《惊悚乐园》七部现象级作品, 进行全方位的探讨研究。作者们以“教-研融合”与“合作式批评”的方式, 从世界设定、主题思想、叙事艺术、人物塑造、美学风格等方面展开扎实而细致的“内部研究”, 以回归文学的本真与本心, 剖析尚未被重视的网络文学“文本”, 探寻网络文学渐入主流视域背后的审美趣味, 展现网络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 单小曦等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I207.999 88 0 荐购
1200 悉为我有!:11世纪中国的快乐、拥有、命名 本书的三个关键词--快乐、拥有、命名, 皆围绕“物”之地位与所有权的崛起展开, 背后则是商业与士人文化的纠缠。宇文所安在古文中探索这些关系的显与隐, 也睹见了写作者所处的社会情境。欧阳修“六一居士”的雅号、苏东坡的石头、司马光“独乐的”私人花园, 以及黄庭坚、苏舜钦等一代文人的学识“资本”, 都在多种力量并存的北宋文化阵地上游荡; 文本的调和与自辩, 也引导着我们认识文学的虚与实。 (美) 宇文所安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209.44 69 0 荐购
页码:60/149页  每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