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1022(383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261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思政教育创新与发展 本书系统阐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必要性,深入探讨思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心理环境与接受机制、心理咨询与疏导等关键议题。同时,着重分析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路径,以及思政课教学实践发展,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思政教育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发展。 张乐著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G44 75 0 荐购
1262 教育游戏核心机制研究:从游戏成瘾到吸引力模型 面对数字娱乐的迅猛发展所引发新兴社会和教育问题,探讨如何将游戏所具有的引人入胜的特性进行系统化和模型化,以便操作性地应用于教学设计。本书首先对现有游戏理论和研究进行分析和综合,利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RSTR游戏框架模型;然后结合心流理论的研究成果建构了一个能对游戏的内在吸引力进行合理诠释的心流体验支持系统模型——SS-DA;综合上述模型,本书将详细阐述如何将SS-DA游戏吸引力模型与RSTR游戏框架相结合,构建可用于教育游戏或游戏化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的概念模型——SS-DA/RSTR;最后,针对该模型中的各要素进行具体分析,形成一套面向实际应用,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开发和评价工具。 邓鹏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G442 79 0 荐购
1263 大学生朋辈团体心理辅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介绍朋辈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梳理团体心理辅导的基础理论,构建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独特理论体系,为后续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支撑;阐述朋辈团体心理辅导从前期准备、启动环节,到中间各阶段的推进,再到最终评估的完整流程,重点讲解团体心理游戏如何巧妙融入各环节;分析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要点与实施步骤,分享如何根据不同场景和目标灵活调整方案,确保辅导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针对大学新生适应、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恋爱等常见心理情境,开展专项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分析。 李东,高兰主编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G444 49.8 0 荐购
126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创新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 本书具体包括: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常见心理问题、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自我认知与人格发展、学习心理、创造力心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职业规划、人际交往、恋爱心理以及生命教育等多方面内容。 王博韬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G444 45 0 荐购
1265 心路同行:辅导员守护大学生心灵之路 本书选取典型的大学生成长中的积极或消极案例,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解读共性问题和个案问题;并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角度,引导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工作、如何与大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张钊,王铭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G444 53 0 荐购
1266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书涵盖心理健康认知、心理咨询利用、自我探索、学习社交恋爱心理、压力情绪管理、网络防沉迷、生涯规划及生命意义探寻等内容。突出心育与五育融合,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通过案例分析、实操工具、情境训练等形式,助力大学生提升心理调适能力,为心理健康成长提供系统指导。 高涛,王玉杰,张燕平主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G444 38 0 荐购
1267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与操作 班级团体是有一定的规模,彼此互动,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班级团体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其中的社会角色及社会规范,反映了一个小系统与外在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作为班级团体中的一员,必定要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及其行为规范进行反思与回应。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等人际关系的互动和班级气氛的营造、行为规范的执行状态,都对心理辅导课的实效产生着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学生鲜活的生命活动是班级心理辅导课活动素材的不竭源泉,班主任教师若能深入到学生班级中,去感受班级日常运作的原生态,去了解学生班级生活、宿舍生活、课外生活的生命故事,就一定能够发掘和提炼出生动有效的心理辅导课的素材,实施富有创意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更为重要的是,它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突破了以往少数人做“宣传”、搞“讲座”、开设“心理辅导室”、建立“心理信箱”或“心理热线”等层面,让更多的教师、班主任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心理辅导中来。推动着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迈向更深、更广的阶段。团体心理辅导是指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以帮助个人成长的历程,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朱丽华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G444 98 0 荐购
1268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 全书共11章,旨在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总之,本书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旨在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潘恩安,徐晓敏,赵君波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G444 49.8 0 荐购
1269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理论与实务 本书内容涵盖心理危机的定义、理论基础、常见类型分析、危机识别与评估、危机干预技术等方面。同时,本书通过大量的理论阐述、实务分析和案例研究,探索了如何在校园内构建科学的心理危机防控体系,旨在为高校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咨询服务体系和危机后跟踪管理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参考。 孔荣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G444 68 0 荐购
127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本书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创新、路径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方向,提倡营造和优化校园心理服务文化,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融合多学科知识,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智能化、个性化和全流程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依托于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万物互联等新兴技术的发展。 岳明蕾,杨化刚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G444 98 0 荐购
1271 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向上力量 本书共七章内容;第一章讨论了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阐释,包括时代趋向、关键任务和高阶目标;第二章描述了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地点和研究过程;第三章探讨了深圳市“年度教师”评审的背景与政策;第四章通过群像素描的方式,描绘了深圳市“年度教师”的形象;第五章提供了一些卓越教师的个案研究;第六章分析了卓越教师的典型特质;第七章探讨了卓越教师的成长路径,包括文化滋养、环境孵化、制度催生、专家引领和个体自觉。本书深入探讨了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旨在揭示高质量教育背后的关键要素。 孙立春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G451.2 58 0 荐购
1272 化解教师成长困境: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本书是当代教育名家鲁鹏程写给青年教师的职场成长指南书,针对教师们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惑,从人生规划、家庭关系、修身养性、学习成长、职业素养、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家校合作等8个方面,全面总结、提炼、阐述了帮助教师成长的100条建议。作者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理解、实践与传承,创造性地把中华传统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融入到现代教师教育实践之中。 鲁鹏程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G451.2 58 0 荐购
1273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县域实践与行动研究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综合育人—乡村教育守望者的温暖修行”围绕班级文化建设、家校协同共育及主题活动设计,探讨乡村教师如何通过育人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现乡村教育的温度与情怀。第二章“课堂教学—乡村教室里的别样风景(上)”聚焦教学目标的重建与教学资源的重组,探索乡村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创新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第三章“课堂教学—乡村教室里的别样风景(下)”从教学过程重构与教学标准重塑出发,分析乡村教师如何优化教学流程,提升课堂质量,展现乡村课堂的独特魅力。第四章“教学评价—乡村孩子成长的多元标尺”围绕评价理念更新、方式方法创新及作业设计优化,探讨乡村教师如何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第五章“校本研修—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能量场域”从价值取向、路径依循及体系支持三个维度,剖析校本研修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教师成长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持。 王大新,陈鹏飞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G451.2 56 0 荐购
1274 教育的情感维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特别关注了乡村教育的特殊性。首先,介绍了情感维度在各领域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从文化视角探讨了情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王晶著 燕山大学出版社 G451.2 99 0 荐购
1275 教育家精神赋能卓越教师一体化成长 本书深入剖析了教育家精神在卓越教师成长全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第一章阐述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涵盖理论基础、价值意义等多方面内容;第二章聚焦师范人才向合格教师的转变,揭示教育家精神在专业身份等多方面的赋能作用;第三章着眼于合格教师向骨干教师的跃升,阐述教育家精神助力教师在多维度实现突破;第四章探讨教育家精神赋能骨干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的内在逻辑;第五章剖析卓越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包括内涵价值、功能表现等;第六章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支持体系,从文化、制度等四个维度,为卓越教师终身发展提供支撑,推动其一体化成长目标的达成。 冯淑霞等编著 科学出版社 G451.2 99 0 荐购
1276 中国人的教育:新校本 本书集中呈现了梅贻琦先生毕生教育思想精髓。作为清华校长,他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核心理念,强调教育应培养“全人格”而非单一技能型人才。书中系统阐述通才教育主张,认为大学教育需兼顾德、智、体、美、劳五育,尤其应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融合。他批判功利化教育倾向,主张通过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构建文化浸润式的育人环境。针对20世纪中国教育西化浪潮,梅贻琦创造性提出“中西会通”路径,在坚守儒家修身传统基础上吸收西方实证精神,强调科学精神须以人文底蕴为根基。 梅贻琦著 九州出版社 G52-53 46 0 荐购
1277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政策研究与阐释 本书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总体要求、“八大体系”、综合改革和组织实施等十一个维度,深入剖析了纲要的规划背景与时代意义,对纲要所涉任务、要点逐章逐条解读,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与政策意义。同时,借助数据呈现与案例比较,系统梳理了纲要从规划至实施的过程及内涵,对于我国加速建成教育强国、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是一本兼具实践参考价值与学理分析深度的学习读物。 周洪宇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 G521 80 0 荐购
1278 北京民办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23-2024 全书由总报告、分报告、重点关注、外省市调研报告、案例报告、附录五部分组成,系统反映了北京市各级各类民办教育的基本情况、问题与趋势。总报告主要展现北京市各学段民办学校发展的基本状态数据,包括学校数、在校生数、教师数、教师职称情况等,结合民办教育新政策,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分报告主要关注地方修订民促法实施办法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科技赋能教育的新实践以及分类管理制度建构问题、民办义务教育的发展空间问题、民办高中多样化发展问题、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路径、民办国际学校发展等问题。外省市调研报告选取广东、浙江、辽宁三个省份,了解民办教育新政策的出台及实施情况。案例报告以北京市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为基础,遴选各学段在课程改革、管理模式、课后服务等领域的优秀案例,展现北京民办教育的亮点,打造北京民办教育发展的新名片。附录以史料形式呈现民办教育统计基表和数据,以及年度民办教育发展大事件。 冯洪荣,郭秀晶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522.74 128 0 荐购
1279 美国教育史:学校教育与社会变迁 本书按时间顺序记载了美国学校教育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初等教育、中等(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产生和演变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招生制度、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从中总结出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时,记录了特定时期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人口学特征及其升学或就业情况,梳理了各时期学校教育相关的学术著作和教学实践。 (美)约翰·L.鲁里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G571.2 118 0 荐购
1280 早期教育 本书介绍了婴幼儿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和理论依据,从0—3岁婴幼儿解剖生理及生理发展特点着手,进行重要性的阐述,进而按照早期教养内容(保育与教育)进行分年龄、分阶段教养指导,讨论了早期教育的一般原则、教学设计以及关键问题解析,阐述了与早期教育与发展有关的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书中也展示了如何将这些原则转化为课堂实践活动的方法和要求。 李妍伶,雷欢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G61 39 0 荐购
页码:64/166页  每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