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1 |
|
高校辅导员的32次主题班会工作笔记 |
本书主要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成长成才的规律和现实需求,内容从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分为四个部分,以主题班会为载体,设定了理想信念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学业培养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安全教育、实习实训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板块,每次班会都阐明了召开的目的、主要内容、总结、答疑等,推荐了相关新闻报道和配套资料,力求为高校辅导员召开每一次主题班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和学校职能部门的积极引导作用、确定鲜明班会主题、创新班会内容形式、建立班会保障制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
马敬原著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G645.1 |
98 |
0 |
荐购
|
| 1322 |
|
“谈心有道”: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实务 |
本书从辅导员谈心谈话概述、流程、规范、技巧、方法参考以及案例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谈心谈话的内涵、意义、作用、分类、原则、阶段等一般概述性内容,重点介绍了第一时间必谈内容、谈心谈话误区、通用技巧、打破僵局的谈心谈话技巧、常见问题谈心谈话方法参考等工作实操性内容,并配以辅导员工作中常见的案例,采用边叙述边举例的方式,突出重点,期待给广大辅导员以及教育工作者以最全面、最细致的工作方法参考和借鉴。 |
张哲,赵丽娜,姜铭奎主编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G645.1 |
56 |
0 |
荐购
|
| 1323 |
|
讲好Z世代的辅导员育人故事:破茧成蝶和双向成长 |
全书以十个篇章构建育人叙事体系,并创新提出“三阶育人模型”。内容主要讲述Z世代辅导员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下面临着诸如处理学生问题、应对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等各种挑战时,坚守岗位并积极应对的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中充分体现了辅导员们的丰富经历和智慧。旨在通过展现辅导员们的工作点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同时也让读者深刻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传播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理念。 |
胡劲生编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G645.1-53 |
68 |
0 |
荐购
|
| 1324 |
|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策略与方法 |
本书聚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素和环节,结合大学教育教学实践特点,围绕高校教师教学责任与规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良好课堂关系构建、学生学业指导、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竞赛与教学学术等十个主要方面进行系统阐释。 |
王远均主编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G645.12 |
78 |
0 |
荐购
|
| 1325 |
|
跨越数字鸿沟:青年大学生沟通技能的培养路径与实践探索 |
本书内容包括:分析数字鸿沟对大学生沟通技能的影响,从信息获取、思维方式、社交方式等方面,分析数字鸿沟如何影响大学生的沟通技能发展。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提出针对性的沟通技能培养策略,如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沟通方式等。 |
贾鹏飞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G645.5 |
86 |
0 |
荐购
|
| 1326 |
|
高校学生数据化管理研究 |
本书深入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如何革新了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从而更加精准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教育质量。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了大数据在学生行为分析、学业成绩预测、心理健康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管理策略和建议。本书旨在深刻解读大数据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实际应用及其潜在价值,进而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
张国兵著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G645.5 |
58 |
0 |
荐购
|
| 1327 |
|
思享家的星辰笔记:浙江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七色光” |
本书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成果总结,书稿内容涵盖思想引领、榜样示范、日常工作、能力提升、文化艺术、随笔札记等多个领域,记录了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剖析了青年群体动态,呈现了数字化时代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全新模式与发展趋势。 |
丁晓等主编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G645.5 |
78 |
0 |
荐购
|
| 1328 |
|
新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透视与解析 |
本书为辅导员提供了识别安全隐患、开展安全教育、应对突发事件及提供心理支持的实用工具。本书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社交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及法律知识等方面,重点分析了辅导员在每一类事件中的实际角色和干预方法。书中的每个案例都附有专业解读,帮助辅导员理解事件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并从教育和支持的角度提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
姬国斌,郑文捷主编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G645.5 |
59 |
0 |
荐购
|
| 1329 |
|
学院治理理论与实践 |
本书是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治理理论探索和工作实践的系统提炼和总结。加强学院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对激活学院办学活力、促进学院快速发展、提高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不断增强学院声誉和社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书共分10章,分别论述了大学、学院、学院治理、学院战略规划、学院形象塑造、学院学科建设、学院专业建设、学院人才培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学院学风建设,体系完整,内容充实。既有理论的探索和论述、又有农学院的理念、做法和成效,做到了知识性和前沿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
李友军著 |
科学出版社 |
G647 |
158 |
0 |
荐购
|
| 1330 |
|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本地化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
本书聚焦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地化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通过案例研究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高校与城市互动中的多维影响因素。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多主体、多要素互动的结果,涉及高校与政府、企业、社区的合作,以及正式与非正式合作策略的运用。构建了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理论模型,揭示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三条高绩效路径:策略驱动型、人际互动型和综合协同型。为高等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对高校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具有指导意义,旨在优化高校的社会服务网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刘珊珊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G647 |
98 |
0 |
荐购
|
| 1331 |
|
规则与规训:现代大学知识场域的运行逻辑 |
本书将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福柯的规训理论结合起来分析现代大学运行逻辑的具体问题,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构建性,又具有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因而,既可能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也可能对大学治理的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 |
陈乐著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G647 |
68 |
0 |
荐购
|
| 1332 |
|
从学生创业到师生共创:清华x-lab案例课 |
本书展现了清华x-lab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与丰硕成果。清华x-lab为学生创业者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与科研界限,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深度合作与知识共享,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清华x-lab不仅关注当前的市场需求和创业趋势,还积极引导学生和教师关注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变化,培养他们的前瞻性和创新能力。 |
清华x-lab编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G647.38 |
69 |
0 |
荐购
|
| 1333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启航:理论、案例与实训 |
本书旨在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精神,分为创新创业导论、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基础与创业计划、创业实践与新企业创办管理五大模块。本书系统讲解了创新创业的概念、价值、政策,培养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方法,解析创业精神与创业者素质,组建与管理创业团队,识别与评估创业机会,整合创业资源,设计商业模式,撰写商业计划书,参与创新创业竞赛,以及新企业的创办与管理等。 |
泥川主编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G647.38 |
49.8 |
0 |
荐购
|
| 1334 |
|
医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本书介绍了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尤其是基层就业政策,引导医学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增加了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清晰阐述大学生的毕业去向,指导毕业生明确目标,选准方向,着力进行能力提升,以不同的就业方式选定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加入医学生从业资质的要求及工作后职称晋升的标准等内容,引导医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更好适应职业需要作准备。同时结合国家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医学类院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践积累,增加相关案例。 |
张铭,余亮主编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G647.38 |
48 |
0 |
荐购
|
| 1335 |
|
创新创业与工程实践 |
本书共6章:第1章构建创新思维体系,解析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创业关系,系统地阐述了发散等创新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第2章聚焦工程实践启蒙,强调工程伦理与社会责任,结合车削、铣削、钳工等基础技能与实际项目,实现理论向实践转化。第3章夯实电气安全与电子技术基础,涵盖安全规范、焊接技术及实训项目。第4章探索人工智能领域,梳理AI发展脉络与AIGC应用场景,通过实训项目培养AI技术能力。第5章塑造创客素养,依托3D打印等项目提升数字化制造实践能力。第6章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探讨科学素养与工程创新素质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 |
康亮,毕烨,于敬涛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G647.38 |
39 |
0 |
荐购
|
| 1336 |
|
新时代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对策研究 |
本书拟首先分析国家政策导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挑战。从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入手,界定高质量就业的概念、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并综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揭示就业观念的变迁及其对就业选择的影响。在明确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高校、企业到个人各层面的综合性对策,以促进就业目标的实现。书中强调多元协同视角下就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探讨了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协同机制及其实施效果。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内在逻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洪恩华著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G647.38 |
98 |
0 |
荐购
|
| 1337 |
|
敢闯会创东大人: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典型案例 |
本书共分为学生篇、教师篇、校友篇三个篇章,通过系统的案例梳理、详尽的数据分析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东北大学师生、校友在双创活动中的突出成果与独特的育人成才历程。全书不仅详细记录了东北大学师生、校友在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中的探索与实践,而且深入剖析了这些成功背后的教育理念、培养机制、政策支持以及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 |
李鹤,黄达,顾晓薇主编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G647.38 |
60 |
0 |
荐购
|
| 1338 |
|
数智时代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实践探索与创新:以上海民办高校为例 |
数智技术使得传统教育模式逐渐向开放化、个性化、在线化方向发展。数字化的高度互联性推动了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新与融合,传统产业界限变得模糊,新兴的数字经济形式层出不穷。这些变化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本书基于上海民办高校的实践案例,为满足未来的就业创业市场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出的更高需求,构建了数智时代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实践探索与创新的可借鉴模式。 |
孟方琳,隆烨主编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G648.7 |
30 |
0 |
荐购
|
| 1339 |
|
中国民办高校品牌传播研究 |
本书主要目的在于调查学生群体对就读民办高校品牌的看法与态度,梳理民办高校品牌传播历程以及现阶段品牌传播现状;明确民办高校品牌传播过程中影响学生群体择校行为结果的重要因素;探究在择校过程中学生对不同信源的依赖程度,重点分析了民办高校官方传播对其品牌认同的影响。 |
樊亚男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G648.7 |
109 |
0 |
荐购
|
| 1340 |
|
国际传播视角下跨文化能力:路径与影响机制 |
本书的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大学生跨文化接触量表和大学生跨文化能力量表是对国外已有测评量表本土化的一次有意义的实践。2)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为跨文化研究学者提供一些新的影响跨文化能力的因素和研究视角,同时,为高校教师跨文化外语教学和课程设计带来一些启示作用。3)构建的跨文化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影响机制模型在跨文化理论研究方面具有拓展与创新意义。4)构建的跨文化体验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构方程模型为大学生通过跨文化接触和体验促进其跨文化能力发展提供路径和方法借鉴,同时,为高校国际教育管理者和跨文化外语教育者提供一些数据支撑和建设性建议。 |
彭仁忠,吴卫平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G649.1 |
10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