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1 |
|
沈果孙精讲围棋关键杀法 |
本书详细介绍了围棋中盘的攻防方法,由浅入深地为读者复盘围棋棋局,深入地为围棋爱好者指出提升围棋技能的方法,把棋理和实战相结合,详细解读围棋棋理,寻找其中的规律。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和对弈理的理解,对中盘战所面临的战略、战术以及作战方法分别加以论述,并以实战图例说明,力图探寻中盘战的规律,期望有助于围棋爱好者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棋理。书中采用左图右文的格式,图文并茂,以变化图探讨、说明攻防的多种可能和手段,讲解详细、生动,指导性、启发性强。 |
沈果孙,邵震中著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G891.3 |
58 |
0 |
荐购
|
| 1382 |
|
语法:优选论与范例理论的结合式选择 |
本书试图将两种颇具影响力的理论联系起来,其中一种是音韵学/语言学领域的优选论(OptimalityTheory),另一种则是普通认知学/心理语言学领域的范例理论(ExemplarTheory)。在书中,先是分别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它们各自的起源、发展脉络、核心概念以及主要的应用场景等内容。而后,作者经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精准地找出了一个有可能将这两种理论相互结合的切入点,旨在探索通过这样的结合,是否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带来新的突破,或是帮助解决一些以往单独运用某一种理论难以攻克的难题,从而为语言学以及与之相关的认知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更具创新性和拓展性的理论基础。 |
(荷)耶鲁安著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H0 |
88 |
0 |
荐购
|
| 1383 |
|
语言与文化依恋研究 |
本书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不同语言个体的文化依恋状态,丰富了文化依恋理论,可为促进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和谐发展提供参考。全书稿包括三章:第一章为文化依恋研究概况介绍;第二章对语言与文化依恋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第三章对语言与文化依恋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主要考察语言文字符号、方言掌握或保持对文化依恋、族群认知的影响。 |
伍丽梅著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H0-05 |
69.8 |
0 |
荐购
|
| 1384 |
|
日趋显性化的日本多语社会:准确理解及把握多语状况 |
本书为日本多语社会研究论文集,由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构成。总论部分从多语环境、多语现象的描写方式、多语社会的阐述方式及多语共生等视角出发,探讨多语社会的现状及发展。分论部分则分析了实例,基于日本国内英语的使用情况、移民、多国籍化及法律翻译等问题进一步阐述日本社会的多语状况。 |
(日)福永由佳编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H0-05 |
58 |
0 |
荐购
|
| 1385 |
|
互动语言学:理论与方法 |
本书希望通过对互动语言学一些重要领域内容的综述和介绍,使语言学界更加了解互动语言学的研究,也能够促进更多的研究者投身互动语言学的研究中。 |
谢心阳,刘娅琼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H0-53 |
128 |
0 |
荐购
|
| 1386 |
|
社交暗语 |
本书是一本在生活中非常实用的,有关谈话和沟通类的书籍。在所有活动中最复杂的莫过于人际交往,社交暗语黑话如同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潜台词,深刻影响着沟通效果与人际关系。掌握这些暗语黑话,能让我们在社交场合更加游刃有余。本书将从日常社交、职场工作、商务合作、领导与下属对话这四个方面,详细剖析常见的社交暗语黑话,让你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从而更好地掌握沟通的方法,形成自己内在的一套使用逻辑,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
吉昊著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H019-49 |
59.8 |
0 |
荐购
|
| 1387 |
|
破局话术 |
本书稿是一部帮助人们在不同场合说话表达的技巧指南,通过大量真实场景案例,讲解沟通技巧和应对策略,读者可以即学即用。书稿从七个关键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如何通过高情商回话赢得他人好感;如何在社交中知禁忌、懂规矩;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把握分寸、建立和谐关系。此外,书稿还提供了即兴演讲的技巧,帮助读者在任何场合都能自信表达;同时,针对应酬和饭局中的社交礼仪,给出了实用建议,助力读者拓展人脉。 |
王志和著 |
沈阳出版社 |
H019-49 |
69 |
0 |
荐购
|
| 1388 |
|
讲话可以套公式 |
本书是一本语言类图书。《讲话可以套公式》化繁为简,另辟蹊径,教读者讲话不冷场、不尴尬、不糊涂、不生气、不强制、不死板、不鲁莽、不伤人的多个公式;每一章末尾均附有实战指南,比如:如何圆场、拒绝、赞美等,让读者在极简的讲话公式中得到全方位的语言训练。与人交往聊天或办理事务时,说话的分寸、时机、措辞等掌控得稍有不当,便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不仅使自己蒙受损失,也给别人造成困扰。而要摆脱这种困扰,唯一的途径就是进行有效的口才学习和语言训练。一个人要想讲好话,若不通过正规的学习和训练,又没有具体的指点或启发,很难突破自己,很难顺利攻克说话的障碍,实现理想的说话境地。 |
易胜编著 |
哈尔滨出版社 |
H019-49 |
39.8 |
0 |
荐购
|
| 1389 |
|
应对话术 |
本书聚焦于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场景,从日常交流、商务谈判到矛盾冲突化解,全面解析有效话术的构建逻辑。通过丰富案例,生动展现不同话术带来的天壤之别。无论是想巧妙拒绝他人、得体回应质疑,还是在社交中脱颖而出,书中都提供了针对性策略与技巧。 |
谢普编著 |
现代出版社 |
H019-49 |
59.8 |
0 |
荐购
|
| 1390 |
|
会表达的人赢麻了:人前不紧张的说话技巧 |
“如果说话能不紧张就好了”,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呢?一站在别人面前,手脚就会不由自主地抖个不停;即便想说话,也会感到口干舌燥,几乎说不出话来;在会议上发言时,要么语速过快,要么语塞;在初次见面的人或异性面前战战兢兢、目光游离;聊不下去,想不出更好的话题;如果突然被提问,大脑就会一片空白……种种问题经常困扰着我们。 |
(日)森下裕道著 |
中国宇航出版社 |
H019-49 |
39.8 |
0 |
荐购
|
| 1391 |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修订译本 |
本书为当代语言学经典著作,是公认的认知语言学隐喻系统研究的开始,在国外隐喻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影响。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书中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中词汇的问题,还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我们的价值观念并不是独立存在,而必须形成一个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概念相一致的系统。 |
(美)乔治·莱考夫,(美)马克·约翰逊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H05 |
72 |
0 |
荐购
|
| 1392 |
|
人物写作课 |
全书共分六部分27章,文章作者包括张寒、安小庆、李斐然、林松果、罗芊、谢梦遥等15位资深特稿作者,内容按照“选题捕捉、采访设置、结构搭建、线索获取、叙事质感、细节呈现”等有逻辑的非虚构写作公式,抽丝剥茧地为读者揭开好故事的写作秘密。 |
《人物》杂志社编著 |
东方出版社 |
H05 |
148 |
0 |
荐购
|
| 1393 |
|
秒懂AI写作:让你轻松成为写作高手:2版 |
本书针对职场、生活、学习领域常见的40余种写作应用场景,详细介绍了如何正确利用AI完成多种写作任务,并归纳出使用AI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本书分为5章。第1章通过5个步骤、6种写作结构介绍了如何让AI完成多种类型的写作任务;第2章至第5章分别详细介绍了在职场应用文写作、商业营销文案写作、新媒体文章写作、知识研究型写作等场景中使用AI写作的技巧,帮助读者充分发掘AI的潜力,让写作简单有趣,让工作轻松高效。 |
秋叶等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H05-39 |
59.8 |
0 |
荐购
|
| 1394 |
|
学术写作十讲 |
本书共分为十讲。具体包括:学术写作的基本逻辑,如何确定选题和寻找材料,如何撰写开头及引入学术脉络,如何撰写文献综述,如何获取及组织材料,如何将材料与理论结合,如何撰写论文结尾,写作伦理与评审意见回应等。 |
卞冬磊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H052 |
45 |
0 |
荐购
|
| 1395 |
|
翻译实务学习指要:日译汉篇 |
全书分为8个部分,分别为导入——翻译学习方法论、第一单元社论翻译(涵盖社会生活、经济动向、政治政策3个主题)、第二单元文学翻译(涵盖散文、随笔、推理小说)、第三单元议论文翻译(涵盖业界动向、社会问题、工作杂文)、第四单元说明文翻译(摘录两篇科学类文章)、第五单元学术论文翻译(文史研究和翻译研究类文章各1篇)、第六单元翻译实务练习以及实务练习参考译文。 |
王唯斯,谷文诗主编 |
中国宇航出版社 |
H059 |
56 |
0 |
荐购
|
| 1396 |
|
视听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
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1.第一章概述视听翻译的理论框架,论证视听翻译的理论基础,包括其发展历程、核心概念和本质特色。2.第二章深入研究视听翻译的不同模式,这些模式的区分与糅合,以及这些模式的选择如何适应全球化与本地化的需求。3.第三章关注视听翻译者,探讨其职能设定、工作模式、专业技能,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与社会认可度等。4.第四章通过具体的翻译案例,分析翻译视听产品过程中的技巧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
刘大燕著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H059 |
60 |
0 |
荐购
|
| 1397 |
|
许渊冲翻译思想研究 |
本书以著名翻译家和翻译学者许渊冲为研究对象,在把握近半个世纪以来翻译理论发展基本脉络的基础上,结合许渊冲丰富的翻译实践和对翻译理论的不懈探索,尤其以许渊冲对翻译的有关论述和重要观点为考察重点,探寻许渊冲翻译思想的理论之源,挖掘许渊冲翻译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学术价值,并力图揭示其针对文学翻译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有机构成,进而就其翻译思想的特质与译学贡献加以探讨。许渊冲针对翻译活动的理论思考与不懈探索对加强我国翻译学与相关学科的理论建设,对构建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对推动世界译论的多元化发展和中华典籍译作的经典化,都具有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
祝一舒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H059 |
95 |
0 |
荐购
|
| 1398 |
|
国际传播视域下跨文化外语教育理论研究 |
本书中对国际传播视域下外语人才的培养与外语教育体系构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资源和培养途径,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趋势、原则、评价,以跨文化意识为导向的外语教学模式与创新,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意义与翻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
顾红霞,袁靖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H09 |
58 |
0 |
荐购
|
| 1399 |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外语教与学的心理研究 |
本书尝试梳理积极心理学主流理论框架,描述基于这些框架在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师发展领域做出的重要研究,全面审视主要研究话题、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和局限性,并对未来此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做出合理推测和建议。 |
李倩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H09 |
98 |
0 |
荐购
|
| 1400 |
|
中国外语环境下学习者语言的复杂动态系统发展 |
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应用语言学的超学科范式转移,并以此为背景详细阐释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语言发展的关键概念。第二章对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第二语言发展实证研究展开范围性综述,辨析了相关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围绕复杂动态系统的“动态性”“变异性”“互适性”“复杂性”四大关键概念,结合丰富数据,全面展现了学习者口语和书面语发展的特征,探究了语言发展的模式和规律。第七章从方法论角度提出展开“融合性”方法设计的必要性,第八章讨论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第九章介绍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方法论,第十章展望了该理论视角下的语言教学。 |
郑咏滟著 |
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
H09 |
9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