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1022(383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281 多元化英语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 本书围绕“多元化英语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这一主题,以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解读为切入点,由浅入深地阐述了英语教学模式与设计、英语教师创新教学与能力培养、英语课堂教学的多元化维度、英语课堂教学的多元化维度等,并系统地论述了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包括多元化视角下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与实践等内容。此外,本书介绍了英语教学评价概述、英语教学评价的方法等相关内容,全方面诠释了多元化英语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的主题。 许敏,甄英英,柯欢欢著 哈尔滨出版社 G623.312 48 0 荐购
1282 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基于课例分析的视角 本书主要围绕中小学课堂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进行的讨论与分析。上篇分别从学科核心素养概述、单元教学任务统整、核心学习活动设计、教学方式变革路径、“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等方面进行研讨;下篇则选用具体课堂实际教学课例分析进行案例讲解,包括《骆驼祥子》《一堂习作课的心理学视角》《小小鞋码——大学问》《简·爱》《把爱带回家——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化解》等中小学获奖课例分析。 李令,王蜀明,李胜利主编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G632.421 68 0 荐购
1283 项目化阅读与群文阅读实践探索 本书稿生动讲解了项目化阅读的四个步骤:设计驱动性问题、形成项目阅读任务、开展项目化阅读实践、进行项目化阅读评价,并根据每个步骤的具体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如:设计驱动性问题,在于设计让学生处于真实的、与生活相关联的情境之中的问题;形成项目阅读任务,在于学习支架的设计要将阅读中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整合,分解成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探索学科内和学科外的融合途径,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等等。 郭咏梅主编 西南大学出版社 G633.332 78 0 荐购
128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教育观念的演变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观念“是什么”“何以是”“如何变”“何以变”的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意义。 曹荣荣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G633.932 52 0 荐购
1285 劳动课程 劳动,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劳动创造。新时代劳动育人的课程建设该如何,是目前,劳动教育从宏观需要走向中观和微观的关键阶段,比如课程如何具体开发,活动如何规划,课堂活动如何设计,课堂评价如何指向劳动育人,活动评价该如何设计,劳动周改如何设置内容和评价等,真正让劳动教育落地到学校,课堂,学生身上,不是前期的理论普及和熏陶,而是一活动一方案,一活动一评价,让劳动课程立起来,让十大任务群实践的方法具体化,可行化,为教育同仁提供可操作的实践经验。 观澜主编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G633.932 120 0 荐购
1286 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性发展研究 本书聚焦于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性发展的相关研究,深入剖析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方法,挖掘制约其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以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丰富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培育高素质人才。 李影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G640 68 0 荐购
1287 精神引领未来: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本书首先对精神素养的概念与内涵进行界定,探讨其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深远影响。精神素养不仅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通过精神素养的培育,帮助学生提高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是本书的核心议题。 杨美新著 中南大学出版社 G640 68 0 荐购
1288 思创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实践 当今时代,创新是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核心驱动力。大学生作为创新主力军,其创新教育与实践至关重要。随着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要求提高,创新渗透各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创新创业创新教育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但二者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存在脱节,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未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创新教育易陷入误区。因此,探索二者深度融合构建新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紧迫需求。本书基于此背景,从思创融合基点出发,查阅文献、分析规律,借鉴多学科成果与高校经验案例,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资料,揭示融合在培养大学生中的作用与机制。 茹丽静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G640 78 0 荐购
1289 基于情景剧教学法的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产生机理与培育研究 这是一部研究基于情景剧教学法的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产生机理与培育的学术专著,同时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新时代新征程中高校思政课建设已进入内涵式发展,大学生获得感是评价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核心指标。世界已进入有图有真相时代,以文字叙事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传递正逐渐让位于以读图解码为指向的认知模式。情景剧教学法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图像化认知交流方式。深度剖析情景剧教学法运用中,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产生机理,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行为——认知”“认知——情感”“情感——意志”“意志——行动”各阶段获得感的形成和转化,对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有重要意义。教师依据“情理—道理—事理—学理—政理”的顺序图像化重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意义”与“有意思”,对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有重要意义。 习蓉晖著 新华出版社 G641 78 0 荐购
1290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及引导机制 大学生思想动态是指一段时间内大学生群体的政治信仰、价值取向、道德追求、学习态度、心理状态等发展变化的综合体现,是时代发展在大学生群体上的鲜明映射。 黄岩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G641 148 0 荐购
1291 自媒体环境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本书首先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界定自媒体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两个核心概念的定义,进而开始分析自媒体的产生与发展、特征与属性以及自媒体与意识形态相结合后的新功能,然后分析自媒体环境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其次,分析自媒体环境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意义。再次,基于对八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学生和教师通过问卷发放与回收、现场访谈等方式得出的调研结果,阐述自媒体环境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及成因。最后,根据理论分析、现状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提出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 陈嘉迪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 G641 58 0 荐购
129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七辑 本书主要分为“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数字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与课程思政研究”三个栏目,围绕核心价值观培育、高校思政课建设、心理健康与课程思政等问题深入阐述核心价值观,深入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等相关问题,多层次、多视角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最新理论动向和研究成果,探讨了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如何增进思政课的获得感,如何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四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红色文化等,并就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融入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等关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经验、对策等主题开展深入探讨,予以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谷生然,张晓明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G641 138 0 荐购
1293 口述党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全书共分8章,包括口述史概念、方法、访谈资料的搜集,口述史料的课堂及实践教学应用、考核以及思政课口述史资料库建设。按口述史料教学需要,本书把口述史料分为文稿类、实物用品类、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类,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内容、不同人物的口述史料根据思政课教学需要进行划分并做了举例说明,所列举的口述史料十分珍贵。 孙明杰著 湘潭大学出版社 G641 66 0 荐购
129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案例·体验”三位一体教学法研究 全书首先对现有的探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法进行了透视与反思,随后详细阐述了三位一体教学法的核心要义、理论基础、应用步骤、实施路径及检测评估,并提供了具体的教学示范案例。 秦淑娟,李忠华编著 东华大学出版社 G641 88 0 荐购
1295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 本书以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作为研究对象,充分探讨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现状、知行特点、培育路径等内容,对培养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实践活动中关心自身、关心社会、与整个世界友善相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面为大学生营造全面自由发展的外在友善交互环境和内在的友善价值培育,将友善价值观夯实在大学生的认知与践行中,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的职责所在与使命担当,也是破解当前大学生友善践履能力提升之难的需要。 黄雪雯著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G641 86 0 荐购
1296 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 本书为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结项成果,结合6所不同层次高校连续2年的智慧课堂教学的2000余份调查数据,系统梳理和比较当前国内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的开展情况,描述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教学创新的成绩以及不足,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从技术智慧性、管理智慧性、生态智慧性三大视角界定了思政课智慧课堂的内涵与特征,并从空间再造、过程优化、主体彰显三个方面探讨了思政课智慧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和方法。同时,也归纳整理了思政课程智慧课堂教学创新的实例,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熊富标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641 98 0 荐购
1297 思政引领,大道铸魂: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 本书以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省级和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凝练我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展示浙江大学在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阶段性成果。论文集将围绕文学、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等外语学科几大方向,总结外语类课程如何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符合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的高质量外语人才的经验。除课程思政外,将汇集文科资深教授许钧、教育部长江学者刘海涛教授等在内的多位名家的育人讲稿。 赵佳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G641 88 0 荐购
1298 读懂社交媒体环境下的“00后”大学生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统御,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出发,从社交媒体的视角切入,探讨社交媒介环境下“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检视大学生思想行为出现的问题及成因,系统探寻“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引导策略,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本书在分析当前“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检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等方面,始终把握“媒介即环境”的理念,尝试从较为宏阔的视野,阐发社交媒体对当前大学生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影响,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交媒体作为工具性平台、技术性平台或者某个单一社交媒体平台的分析框架,以期实现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把握,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符合大学生新特点、解决当前新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 祝鑫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G641 58 0 荐购
1299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研究 本书首先围绕大学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基础、认同的形成机理等进行理论阐释,其后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确立了大学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内容、情感、行为维度,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探究教师、学生动机、重要他人、教学形式与方法、社会实践、信息获取偏好等诸多因素对大学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其表现特征,并提出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提升的育人体系。 魏荣,朱苇苇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G641 95 0 荐购
1300 “大思政课”与大学生主体性协同发展探析 本书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大思政课”的建设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本书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大思政课”的内涵与外延,明确了其在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书中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之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特别地,本书强调了在“大思政课”框架下,通过互动式、体验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 徐爱花著 山西经济出版社 G641 68 0 荐购
页码:65/166页  每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