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1 |
|
高等教育研究,何为 |
本书主要论述了教育研究的功能、作用和现实意义。开展教育研究有何作为,怎样才有作为?作者从自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丶教学及研究的实践,运用大量生动的事实、案例,总结出教育理论研究“作为”的具体体现,阐述了教育理论研究必须紧密与教育实践结合,并回答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彰显了教育理论研究的不可或缺性。 |
杨德广著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G649.2 |
102 |
0 |
荐购
|
| 1342 |
|
动态平衡视域下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研究 |
本书以动态平衡为视角,探究中国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问题。通过目标取样,对139所地方高校的500名高层次人才调研,获472个有效样本,用SPSS24.0分析。发现人才流动存在多方面不合理现状,其流动意愿受个人、组织、社会多维度因素影响。同时,通过对9名不同层级对象深度访谈,明确人才流动实现动态平衡的动因、措施等。最后从国家、地方政府等层面提出实现动态平衡策略,希望拓宽研究视域,为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
季艳茹著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G649.2 |
58 |
0 |
荐购
|
| 1343 |
|
产教融合视域下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范式研究 |
本书紧密结合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指南,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校企政行”发展的多元协同育人的路径基础上,本书结合当前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相关行业岗位对从业者能力要求的变化,从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制度体系、课程设置方式、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评价方式五个方面,探索了高校针对新型的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自主培养新范式,以最终实现符合党和国家新时代要求以及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情怀、懂理论、会技术、能应用”新型数智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
刘佳著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G649.2 |
98 |
0 |
荐购
|
| 1344 |
|
新时代我国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研究 |
本书通过产教融合发展政策,剖析地方各类型高校产教融合的现状,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系统阐述了地方各类型高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与发展趋势,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与发展路径,为地方各类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
计龙龙,李强,张健著 |
南京出版社 |
G649.2 |
60 |
0 |
荐购
|
| 1345 |
|
核心素养研究的系统哲学论 |
本书在系统哲学视域下将核心素养视为一个系统,分析系统内部的各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外部的环境影响因素;描述系统内部与外部的相互关系;分析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核心素养和学生核心素养系统;以实例说明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与结果,力求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新的路径,为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实际范例。 |
胡永近,武北峰,杨慧著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G649.2 |
42.8 |
0 |
荐购
|
| 1346 |
|
中外合作办学探索与实践:以山东交通学院中俄合作办学为例 |
本书内容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第二章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第三章为新时代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第四章为新时代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发展路径改革建议,第五章为山东交通学院中俄合办学发展之路,第六章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山东交通学院中俄合作办学机构顿河学院为例,第七章为山东交通学院中俄合作办学持续发展路径与规划。 |
王靖雯著 |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G649.2 |
78 |
0 |
荐购
|
| 1347 |
|
中国省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报告:2024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对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构建中国省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指标体系,测算各省市高等教育竞争力指数,全面评价和研究各省市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不同省市区高等教育竞争力模式和特点。本书为政府和教育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意见,支持其进行规划、改革和决策,以推动各省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叶赋桂等著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G649.2 |
78 |
0 |
荐购
|
| 1348 |
|
教育新视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下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探索 |
本书探索如何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背景下深化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下,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根本原则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研究从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强化产教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提升课程建设与管理、完善教育质量监控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期望为新一轮审核评估下工科专业建设提供指导,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培育新世纪自主创新、交叉融合的工科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
张中华主编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G649.2 |
68 |
0 |
荐购
|
| 1349 |
|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武汉大学2024年“教与学的革命”珞珈论坛优秀论文集 |
本书为武汉大学第五届“教与学革命”珞珈论坛教学研究成果,共汇集来自全校36个学院和单位的80多篇优秀论文。论文围绕“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主题,内容涉及培养方案与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改革等,学科专业覆盖文科、理科、工科、信息学科、医科,探讨武汉大学各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 |
吴丹主编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G649.2-53 |
58 |
0 |
荐购
|
| 1350 |
|
华夏高等教育论坛 |
该集刊预计收录论文35篇,论文均来自于华夏高等教育论坛。该集刊是由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共同打造的学术集刊,致力于为民办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设“前沿学术论坛”“教育教学研究”“人才培养探索”“科学成果应用”等栏目,融学术性、思想性与政策性于一体,系统呈现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创新成果。凸显四大核心特色:以方向性引领民办高校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强化差异化办学与团队建设;以创新性推动学科持续发展,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深度结合;以开放性构建学术共同体,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智慧,开展前沿议题研讨;以包容性促进学科协同创新,通过中外文化互鉴与区域合作激发教育活力。 |
程艳霞主编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G649.2-53 |
49 |
0 |
荐购
|
| 1351 |
|
共同富裕大场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本书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基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求的大学生‘麦田计划’资助育人工程项目”和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规划重点项目“共同富裕大场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两个省部级课题项目,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时代背景,聚焦共同富裕大场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展示浙江省高校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伟大实践中的使命、责任与担当,为全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积累浙江经验、贡献浙江智慧、提供浙江方案。 |
陈杰,叶爱芳,陈芳主编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G649.20 |
68 |
0 |
荐购
|
| 1352 |
|
教育管理视域下高等学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
本书以教育领导和管理助力高校教育质量提升为导向,在对教育领导、教育管理的概念、属性、特点、研究现状与发展等理论进行充分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领导、教育管理与教育体系关系的相关研究,对教育领导和管理助力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从转变教育领导和管理思想理念、深化教育领导和管理队伍的建设、整合教育领导和管理的资源、推动教育领导和管理体制的完善、促进教育领导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五个方面,形成立体框架,构建教育体系,为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指明具体的实践方向。 |
史捷龙,鲍敬敬著 |
中国商务出版社 |
G649.21 |
79 |
0 |
荐购
|
| 1353 |
|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基层教学组织运行模式研究 |
本书详细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基层教学组织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全书具体内容包括绪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产教融合基层教学组织运行现状的调查分析、运行模式的案例分析、研究结论和贡献等。 |
李昂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G649.21 |
98 |
0 |
荐购
|
| 1354 |
|
高校民族预科“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
本书稿从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梳理入手,论述了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对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的指导和支撑,到课程体系建设的技术路径,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民族预科课程体系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总结了西南民族大学预科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反思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究了民族预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
林屏峰,郝丽娜,张毅著 |
民族出版社 |
G758.4 |
40 |
0 |
荐购
|
| 1355 |
|
新时代融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本图书从融合教育的价值思考出发,探索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强调融合教育的重要性;总结融合教育的创新发展,探讨将社会议题融入教育;聚焦基于融合教育的教学探索,讨论高品质研学、思政融合、思维融合、情境融合等的实现方式;最后用丰富的学科教育案例,阐释践行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
杨军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G76 |
88 |
0 |
荐购
|
| 1356 |
|
新赛道 新优势:超大城市教育数字化治理之路 |
该书聚焦超大城市教育数字化治理问题,旨在理清背景与现状、挑战与使命,梳理国内外典型案例与经验借鉴,明晰功能定位,分析优化路径,构建监测指标与应用机制,为全国超大城市教育数字化治理探索新路。 |
李伟涛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G779.2 |
60 |
0 |
荐购
|
| 1357 |
|
相互倒映的湖水:如何面对BANI时代的教育 |
本书主要探讨了“为什么教育越来越难”“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急需的变革”即“父母到底怎样才能影响到孩子”等问题。书中把孩子成长的过程比作“生物运动”,就像农业一样有“时令”,探讨了不同阶段应该侧重培养孩子的什么素质以及怎样去培养。同时本书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阐释了新颖而实用的“心理补偿机制”。另外,本书还针对当前青少年的两大问题——“佛系”“拖延症”,分析了问题背后的深刻原因,并且给出了可操作的解决办法。最后,本书分析了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给家长们提供了实用可行的问题解决建议。 |
李永远著 |
科学出版社 |
G78 |
59.8 |
0 |
荐购
|
| 1358 |
|
中东草:我的日本文学屐痕 |
《中东草--我的日本文学屐痕》收录复旦大学邵毅平教授评点日本文学的读书笔记,主要聚焦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太宰治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包括《明治汉学与西学》《漱石的汉学》《伦敦顿悟》《三姐妹与<细雪>》《比较跟踪学》等约三十篇文章。作者立足中国,审视明治维新以来著名日本文学家们的作品,进行中日文学比较。 |
邵毅平著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G792 |
48 |
0 |
荐购
|
| 1359 |
|
体育运动营养研究与探索 |
本书主要论述了各种体育运动、营养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营养对健康的促进、运动对营养的需求、运动对健康的促进等。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各个系统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营养是人体维持生命运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合理摄入营养可以保持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给身体提供能量;健康是运动和营养的平衡。 |
刘宪哲著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G804.32 |
50 |
0 |
荐购
|
| 1360 |
|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体育健康研究 |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近年来,大学生体质下降、健康问题增多、运动习惯缺失等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高校体育与健康不仅要教会大学生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意志品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路径。 |
彭涛,吴惠宇,陶斌著 |
大连出版社 |
G807.4 |
6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