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1 |
|
顾毓琇纪念文集 |
本书收集了一些有影响的怀念顾毓琇先生的文章,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顾毓琇先生的生平以及他在科学、文学、戏剧、诗歌、音乐、教育等方面的杰出贡献。 |
顾宜凡主编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K825.46-53 |
50 |
0 |
荐购
|
| 1482 |
|
不只是欢喜而已 |
本书收录了朱生豪先生的经典书信。作为中国著名翻译家之一, 朱生豪先生的翻译态度严肃认真, 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 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其宗旨。译笔流畅, 文词华丽。在这些书信中, 我们能阅读到那个在师友笔下“渊默如处子, 轻易不肯发一言”“沉默、聪敏, 心中似乎有隐痛而已”“落落寡合, 好月夜独步江上, 高歌放啸, 莫测其意兴所至”, 甚至在爱人面前也“默然缄口孤独古怪”的朱生豪, 他的内心是那么的丰富而敏锐, 鲜活且灵动。在致亲友的书信中, 朱生豪是端然而谨肃的, 在致宋清如的书信中, 他却是俏皮的、活泼的、忧郁的、彷徨的、勤奋的甚至豪迈的。这批书信, 能让读者读出、读懂一个多面而全面的翻译家、诗人朱生豪。 |
朱生豪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K825.5 |
68 |
0 |
荐购
|
| 1483 |
|
鲁迅与胡适 |
本书由同一营垒到后来的分手、对立, 不仅隐含着中国新文化的主线, 而且也隐含着东亚在全球化过程中确立自身的文化冲突。鲁迅与胡适在现代化之旅中的两种思考、两种选择, 代表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精神路向。新文化的崛起、流变, “左”“右”精神风潮的迭起, 都关联着两人的名字。在中国现代史上, 他们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者认为, 鲁迅和胡适这两位智者相近又充满对立的文化思路一直到现在还留下长长的投影, 梳理他们的两种思考、两种选择, 仍然可为当今和以后的读者思考全球化问题和中国文化建设提供思想资源。 |
孙郁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K825.6 |
79 |
0 |
荐购
|
| 1484 |
|
何以诗仙:李白人格形象研究 |
本书以唐代最为著名的诗人李白为研究对象, 重点阐析李白的“人格形象”, 视角新颖独特。本书采用“上篇、中篇、下篇”的编排方式, 每“篇”之内设立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论题, 结构与众不同。本书密切结合李白的诗歌作品, 着力展示其“积极进取、挫而不折、乐观向上”的人格精神。这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崔际银著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K825.6 |
78 |
0 |
荐购
|
| 1485 |
|
无根鸟:李白传 |
本书呈现了一个经历和心理更加色彩斑斓的李白。在书中, 我们得以看着他一步步成长、挣扎, 体悟他遭遇了怎样的命运的摧折, 跟随他见闻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这是大唐文化峥嵘的时代, 是吴道子、李邕、张旭、贺知章、颜真卿、李龟年、公孙大娘呈现绘画、书法、音乐、歌舞等技艺的光辉岁月, 这也是盛极而衰的转折年代, 风流云散之后, 只留下了永久的传奇。 |
周文翰著 |
天地出版社 |
K825.6 |
88 |
0 |
荐购
|
| 1486 |
|
王次仲传 |
本书为王次仲的传记, 大约20万字, 再现了王次仲从出生到其少年学习篆书的笔画, 再到他开办学堂并研究八分体, 把隶属八分法的要领及每个字书写方法整理出来而倾尽全力, 最终惨遭杀害的故事。本书符合人物传记写法, 故事娓娓道来, 引人入胜, 填补了王次仲人物传记的空白。 |
张和平著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K825.72 |
68 |
0 |
荐购
|
| 1487 |
|
禅海拾贝:中国历代著名画僧研究 |
本书分为四部分, 以年代为序, 分别介绍了唐末五代、宋元、明末清初、清代中晚期等四个阶段的十二位画僧的生平简历、艺术特色、后世之影响, 解析其人其作之特色, 以及对于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分析其禅悟、禅趣, 或具有禅意、禅境的艺术作品。研究中国历代著名画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征、后世的影响等元素, 对于补充和完善中国绘画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
周晶著 |
中国书店 |
K825.72 |
98 |
0 |
荐购
|
| 1488 |
|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修订版 |
本书是2015年出版的《布衣壶宗: 顾景舟转》的全新修订版。原版曾获2015年度中国好书、中国最美图书、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奖、第九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顾景舟是当代紫砂陶艺名家中名号最多的一位, 所享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 世称“一代宗师”。一生三次参加全国美术代表大会, 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 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 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修订版文字部分补充增加了1万余字, 新选用各种图片40余幅, 文字资料20余篇, 其中包括顾景舟从未公开的日记、手札、图纸、信函、笔记等。 |
徐风著 |
译林出版社 |
K825.72 |
108 |
0 |
荐购
|
| 1489 |
|
龙门有灵秀: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
本书是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2023年年会论文集。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一直致力于《史记》研究, 研究会每年举办一次学术年会, 围绕司马迁及《史记》精神进行研究、阐释和交流, 探讨如何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中, 加强对《史记》及周边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本书是2023年年会的论文精粹, 分人物、文学、历史、文化、文献等诸多方面, 对司马迁及《史记》进行了又一轮全面的挖掘。 |
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编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K825.81-53 |
98 |
0 |
荐购
|
| 1490 |
|
国情分界线:胡焕庸线及胡焕庸其人 |
本书是一部全面回顾中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一生事迹和学术成就的纪念文集, 由胡焕庸教授的后人胡复孙编著。文集内容包括胡焕庸的个人背景、求学经历、工作及教学生涯, 特别强调了他于1935年提出的“胡焕庸线”及其对中国人口地理研究的深远影响。此外, 文集还收录了胡焕庸在地理教育、政治地理、边疆安全、水利水情、农业区域等领域的研究文献。附录提供了胡焕庸教授的年表、著述目录以及他与家人、同事、学生的照片和手迹, 其中部分是首次公开发表。这部文集不仅是对胡焕庸教授个人生涯的纪念, 也是对中国地理学发展历程的珍贵记录。 |
胡焕庸等著 |
东方出版社 |
K825.89-53 |
98 |
0 |
荐购
|
| 1491 |
|
德厚流光:郭永怀 |
本书基于丰富史料, 以科学家传记文学的手法叙写, 抓住郭永怀在求学、在国外研究工作、回国参与祖国建设, 致力“两弹一星”事业的故事, 讲述了郭永怀为实现人生理想, 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终生的故事。本书旨在弘扬科学家的爱国精神, 大力提倡科学家精神等。郭永怀 (1909-1968), 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即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99年, 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本书是中国编辑学会组编“中国科技之魂”丛书之一种。 |
中国编辑学会组编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K826.11 |
89 |
0 |
荐购
|
| 1492 |
|
华罗庚 |
本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全面阐述华罗庚的成长故事、学习历程、数学思想, 再现他身残志坚、自学成才、勤奋求实的刻苦精神,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
王元著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K826.11 |
129 |
0 |
荐购
|
| 1493 |
|
华罗庚传 |
本书以大量的第一手采访资料, 生动地记述了华罗庚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环境, 对他的成长过程、学术成就与一生的经历都作了深刻的阐述。读者可以透过本书生动细致的描述, 了解到华罗庚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与伟大的人格魅力,从而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努力奋斗。 |
顾迈男著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K826.11 |
68 |
0 |
荐购
|
| 1494 |
|
林徽因:大写的她 |
本书在多方面史料的积累基础上, 以影像、设计、人格三重维度还原这位民国才女的真实面貌。《那些被误读的老照片》考证历史影像, 揭示其作为建筑学家的专业姿态; 《设计的封面与刊头》展现其融合中西的美学实践, 如国徽设计中“以玉璧为基, 五星为魂”的匠心; 《困境中的品质》则聚焦抗战时期夫妇二人带病测绘古建、守护文化根脉的学者风骨。全书以实证破除“绯闻才女”的刻板印象, 重塑其“理性与诗意并存”的立体形象。 |
李传玺著 |
作家出版社 |
K826.16 |
52 |
0 |
荐购
|
| 1495 |
|
独辟蹊径 求实笃行:曾庆元院士学术人生 |
本书以曾庆元院士学术成长历程为主线, 展现曾院士作为大先生的精神面貌, 总结曾院士的学术人生和重要成就, 挖掘其在桥梁学科领域的创新脉络, 并以此书纪念曾庆元院士100周年诞辰。本书分为三篇, 共十章和六个附录。第一篇为“学术历程”, 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 介绍曾庆元青少年成长、缘结铁路、情系桥梁、潜心探索直至晋升院士的历程, 描绘曾庆元的学术成长之路, 探秘其创新之法; 第二篇为“学术贡献”, 包括第五章至第八章, 集中介绍曾庆元重要的学术创新成果, 展现其在结构动力学原理、车桥振动、结构极限承载力以及列车脱轨分析理论方面的学术贡献;第三篇为“学术人格”,包括第九章至第十章, 介绍曾庆元教书育人和守正立身等方面的轶事, 弘扬其教育家精神。附录内容包括曾庆元关于人才培养的讲话稿、主要论著及其年表等。 |
中共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委员会组织编写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K826.16 |
100 |
0 |
荐购
|
| 1496 |
|
经纬民生:梅自强 |
本书内容: 梅自强是我国著名的纺织工程科技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毕生致力于高产梳棉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新型棉纺设备关键技术的攻关以及纺织学术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等工作, 为振兴中国纺织工业倾尽心血, 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书以传记的形式客观真实地呈现了梅自强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 描绘了他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与繁荣付出的艰辛努力。通过他的事迹, 读者可以真切领略中国纺织工业从举步维艰发展成为纺织强国这一波澜壮阔的历程, 感受科学家献身祖国的无私奉献精神。本书旨在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读者带来深刻的思想启迪与精神鼓舞。 |
中国编辑学会组编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K826.16 |
98 |
0 |
荐购
|
| 1497 |
|
此心光明:钱学森 |
本书以可靠翔实的文献、图片和音视频材料为基础, 运用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 生动展现钱学森“看到光明”的生命历程。在这个生命历程之中, 钱学森从早年立志而逐渐成就自我, 到青年通过积健为雄而在治学中不断突破自我, 再到壮年挺膺入局新中国科技事业而奉献自我, 最终在晚年回归治学之中实现思想和精神的超越自我。阅读这个生命历程能够切实感受到贯穿其中的钱学森思想史和精神史, 同时亦能从中体会到近代中国以来科技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
中国编辑学会组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K826.16 |
99 |
0 |
荐购
|
| 1498 |
|
肝胆春秋:吴孟超 |
本书以吴孟超的成长轨迹为经线, 本书以他在各个时间节点上的典型事迹为纬线, 从幼年到成年, 从入学到步入医疗行业, 从普通外科医生到结缘肝胆, 从对于肝胆外科的巨大贡献等多个角度, 书写吴孟超作为一名大医圣手谦和仁爱、锐意进取、异彩纷呈的一生。 |
中国编辑学会组编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K826.2 |
98 |
0 |
荐购
|
| 1499 |
|
一个女人的自传:纪念版 |
本书作为她前半生的回忆录, 作者用质朴平实的文字, 将自己从出生到求学, 担任校长, 东渡日本留学, 毅然自我退婚, 回国创办女子医院, 再到结识赵元任等一系列重要人生经历逐一记录下来。读者透过这些文字, 能够看到一位身处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形象。在那个风云激荡、变革丛生的年代, 她在婚姻、教育以及工作等人生关键领域, 始终勇敢无畏地追求自由与独立。 |
杨步伟著 |
商务印书馆 |
K826.2 |
56 |
0 |
荐购
|
| 1500 |
|
孝庄皇后 |
本书内容讲述姓博尔济吉特, 名布木布泰(或译为本布泰), 蒙古族, 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公元1613年3月28日), 出生在科尔沁蒙古部落中段西辽河之滨、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镇浩日彦艾力(汉译王府屯)的蒙古贵族世家。她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地长到十三岁(虚岁, 下同), 按照当时早婚的习俗, 1625年根据满蒙联姻的需要, 嫁给后金(清)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四贝勒皇太极。1626年, 努尔哈赤去世, 皇太极即汗位, 她被封为西宫福晋。1636年, 皇太极称帝, 改国号为清, 她被封为次西宫永福宫庄妃。随着她的儿子福临(顺治皇帝)、孙子玄烨(康熙皇帝)相继即皇帝位, 她先后被尊为皇太后和太皇太后。1688年1月27日病逝, 享年七十五岁。 |
孟昭信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K827=49 |
55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