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1 |
|
隐居通议 |
本书是书为笔记杂记体, 以零星札记的形式平章学术、谈论诗词文赋。在体例上, 随笔杂录, 分门类编, 又多录诗文全编, 得以在宋元诗文辑佚方面具备一定价值, 《四库提要》称其“于征文考献, 皆为有裨, 固谈艺者所必录也”。本书以台湾所藏清刘凝整理本 (清写本) 为底本进行整理。《隐居通议》三十一卷, 元人刘壎撰, 是宋元时期的重要笔记体著述。是书为笔记杂记体, 以零星札记的形式平章学术、谈论诗词文赋。在体例上, 随笔杂录, 分门类编, 又多录诗文全编, 得以在宋元诗文辑佚方面具备一定价值, 《四库提要》称其“于征文考献, 皆为有裨, 固谈艺者所必录也”。 |
(元) 刘壎撰 |
中华书局 |
K247.066 |
98 |
0 |
荐购
|
| 1422 |
|
多元视野下的明清社会与文化 |
本书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合办的“多元视角下的明清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的结集, 共收录论文16篇, 主要围绕明清时期社会与文化相关议题展开, 涉及宗教、文学、科举以及中外交流等, 反映了各领域的前沿成果。本书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合办的“多元视角下的明清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的结集, 共收录论文16篇, 主要围绕明清时期社会与文化相关议题展开, 涉及宗教、文学、科举以及中外交流等, 反映了各领域的前沿成果。 |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云茂潮中华文化研究中心编 |
中华书局 |
K248.07-53 |
128 |
0 |
荐购
|
| 1423 |
|
近代中国的个人、社会与国家 |
本书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综合研究近代中国的个人、社会与国家。全书分为三辑, 分别对应书题中的“个人”、“社会”与“国家”。辑一“生命史与集体心态”, 偏重于以心理学和心态史研究方法剖析“个人”; 辑二“社会阶层与流动”, 主要借助社会学方法研究中国社会层面问题; 辑三“国家的形塑”从政治学视角讨论中国近代农业、交通, 以及国民党政府的机构运作和军事。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引入是作者对历史学研究方法的补充, 也可看作其史学研究的求新求变尝试。 |
张瑞德著 |
商务印书馆 |
K250.7 |
168 |
0 |
荐购
|
| 1424 |
|
从甲午到辛亥:清王朝的最后时刻 |
本书描绘了自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晚清最后十多年的历史画卷, 围绕这一时段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社会生活展开, 内容涉及甲午战争的失败、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及清末新政的努力与辛亥革命的爆发等, 全书以严谨的史料和细致的解读梳理出清王朝覆灭的内在逻辑, 指出清朝的覆灭是一种总体性失败。 |
雷颐著 |
岳麓书社 |
K252 |
88 |
0 |
荐购
|
| 1425 |
|
华南抗战史:第2版 |
本书共八章: 第一章,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的广东, 介绍抗战初期广东各方面的情况; 第二章, 广州沦陷与日伪在广东的统治, 介绍日军侵入后在广州的所作所为; 第三章, 日军扩大侵略与汪精卫的诱降阴谋, 介绍日军攻占琼崖、潮汕、广州湾等地的情况; 第四章, 战时广东的经济与文化, 介绍广州等地沦陷后, 日伪在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的控制; 第五章, 对日伪统治的反抗与广东抗战的胜利, 介绍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及日本在广东的投降; 第六章, 广西战场的辉煌一页--桂南会战; 第七章, 中国抗战与台、港、澳收复问题; 第八章, 华南抗战余论, 包括: 两广抗战中的张发奎、李汉魂, 孙科的抗战主张, 台胞在广东的抗日复台活动等。 |
左双文著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K265 |
88 |
0 |
荐购
|
| 1426 |
|
档案里的山东抗战 |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从档案资料角度着眼,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抗日战争史料, 包括照片、手稿、报纸等,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讲述山东军民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历史壮举, 宣传弘扬万众一心、舍生忘死、昂扬不屈、百折不挠的山东抗战精神。 |
山东省档案馆, 山东广播电视台编著 |
齐鲁书社 |
K265.06 |
198 |
0 |
荐购
|
| 1427 |
|
四川抗战历史文献 |
本书所辑录的历史文献, 其时空范围, 主要是1937-1945年间, 在当时四川省 (包括今四川省、重庆直辖市)、西康省 (1939年1月1日正式成立, 其行政管理的范围在原四川省区域内, 1955年10月撤销) 与经济相关的各类抗战历史文献。经济卷所涉及的资料十分丰富, 本卷主要选编和收录了农村经济和工业两部分相关资料。由于经费与时间的原因, 有关交通、金融和财政等资料暂未收录在内。本选辑的抗战历史资料的来源, 主要是抗战时期的报刊、书籍、档案等文献。为了保持相关文献内容的整体性与连贯性, 本书所辑录的文献一般均原文照录, 个别与主题无关的部分, 酌予删节, 并用脚注作说明。 |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K265.06 |
1280 |
0 |
荐购
|
| 1428 |
|
山河在:一部鲜活的抗战史 |
本书内容: 为了迎接2025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特与知名二战老照片收藏者合作, 以独特视角展现中国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以及所获得的胜利。全书总数160张左右的上色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场照片: 40张 (不涉及重要领导人形象), 中国正面战场的照片: 30张 (不涉及重要国民党要人), 抗日统一战线和中国民众的照片: 30张,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照片: 20张, 侵华日军的照片: 25张, 海外华人的照片: 10张, 汉奸伪政权的照片: 5张, 每张照片是800字左右介绍性文字, 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和所反映的历史大事件。邀请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会长王建朗所长 (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以及汪朝光所长 (抗战史研究知名学者, 原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所长) 撰写推荐序, 拟申报中宣部主题出版物项目。 |
邹德怀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K265.06-64 |
228 |
0 |
荐购
|
| 1429 |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 |
本书内容讲述北伐烽火燃遍华夏时, 日本的对华棋局已暗藏吞并之心。面对国民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浪潮冲击, 日本以“反共”为旗帜, 一手持怀柔之饵, 推“扶蒋反共”之策分化革命阵营; 一手挥屠刀之锋, 兵临山东、陈师京津与东北, 企图分治中国。本书主要利用日本外务省与军部档案等一手资料, 分析日本对国民革命的认知与政策, 尝试与国际学界展开对话, 并在阐释币原外交与田中外交推行的侵华政策、解析日本出兵山东的目的、梳理日本对北伐军进军京津以及东北易帜的干涉等问题上, 提出新见解, 以深化九一八事变成因的研究。 |
王美平著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K265.307 |
148 |
0 |
荐购
|
| 1430 |
|
鄂豫皖苏区史论丛 |
本书汇集了学界关于鄂豫皖苏区史的多项研究成果, 涵盖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卫生建设、群众动员等多个方面, 并对大别山精神的历史地位、精神源泉、研究现状、时代价值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通过汇集学界的研究成果,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鄂豫皖苏区历史和大别山精神的窗口。 |
吴宏亮, 巴杰主编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K269.4 |
36 |
0 |
荐购
|
| 1431 |
|
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文集 |
本书共收录汉、藏文学术论文30篇 (汉文20篇、藏文10篇), 包括当代政治研究、社会转型与变迁、历史研究、藏传佛教研究、因明研究、语言文学、文化艺术、梵藏文献、藏医历算、蒙藏文化关系、藏文信息技术等专题研究, 基本涵盖了藏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另收录开幕致辞3篇、大会发言6篇, 以及会议综述1篇; 书前附有彩插, 展示了会议及活动盛况。本文集综合反映了本次研讨会的概况, 集中展示了当前中国藏学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 |
陈宗荣主编 |
中国藏学出版社 |
K281.4-53 |
138 |
0 |
荐购
|
| 1432 |
|
清代满汉关系史 |
本书以清代满汉关系为主线, 借助长时段的考察, 就清代满汉关系的基本线索、主要内容、变化趋向、深刻影响等作细致梳理, 进而分析清王朝盛极而衰的深层原因, 及清代满汉民族关系的演进历程对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影响。 |
刘小萌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K282.1 |
498 |
0 |
荐购
|
| 1433 |
|
西双版纳傣文文献选读 |
本书稿内容囊括傣语语音知识、傣族民歌、诗歌、寓言故事、佛经、医学著作等各类书籍, 文献材料可谓全面, 丰富了读者对傣语及傣族文献、历史等的了解。本书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及学术研究者学习使用, 培养其对文献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本书主要是帮助他们进一步研读傣族古籍。傣族古籍以诗歌, 本生经为主, 民间故事、农业资料、傣族历史、法律法令、道德规范、医药著作和天文历法文献数量也不少。在挑选选文时, 我们尽可能覆盖傣族古籍大多数类型, 故本选读的傣族古籍包括傣族历史、民间故事、傣族民歌, 傣族叙事诗、傣族法律、道德规范、傣族药典、傣族本生经、天文历法和被列为国家珍贵古籍的南传佛教经典等。 |
戴红亮, 岩温溜编著 |
商务印书馆 |
K285.3 |
139 |
0 |
荐购
|
| 1434 |
|
长河流年 |
本书主要按照题材和内容分为走近黄河、文化访古、大河流影三章。第一章走近黄河展示了黄河的自然、地理、历史、治理开发重大事件、治河机构的历史演变以及黄河博物馆的变迁, 使读者在欣赏黄河山水胜景的同时, 也感受到黄河的厚重、黄河的沧桑巨变; 第二章《文化访古》以黄河流域的一些古墓遗址、古城遗址、寺观庙宇为事例, 选取读者喜闻乐见的切入点, 作通俗易懂的解读, 帮助读者增加对黄河文物古迹的认知; 第三章大河流影中的人物专访, 对现身国家水利事业的学界精英给与了“浮雕式”展现, 展示了为黄河安澜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的家国情怀与风采。 |
邓红, 邓云著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K292 |
98 |
0 |
荐购
|
| 1435 |
|
娘子关镇志 |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系统记述了娘子关镇的自然、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变迁。概述文章《京畿藩屏娘子关》总述娘子关镇的历史地位、地域特色、文化特色; “三晋重镇”“名关秀水”“特色文化”“风土民情”“名人与名镇”“采英撷萃”“大事记略”“古镇保护”“旅游开发”等类目, 着重刻画娘子关镇的人、事、地、物、情, 并择要记述了在娘子关发生的重要战役战斗, 客观展现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现状、古镇保护开发情况, 并集长城雄关风貌、北国水乡景观、地方民俗风情等特色内容于一体, 为社会各界认识娘子关镇、研究娘子关镇提供了重要文献。 |
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
方志出版社 |
K292.25 |
185 |
0 |
荐购
|
| 1436 |
|
山西历史文化教程 |
本书内容共分三编14章, 从介绍山西地理特征, 历史文化发展开始, 重点对山西的传统村落文化、建筑文化、晋商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间风情与风尚、民俗与非遗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历史名人文化进行了介绍, 最后提炼出开放包融、坚韧图强、开拓创新、诚信务实的山西精神。每一模块既有知识的讲解, 也有实训的练习, 同时还有开放性问题思考。教材对接人才培养岗位要求, 在提升文化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 强化实践能力提升。 |
李晓红, 赵伟主编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K292.5 |
59 |
0 |
荐购
|
| 1437 |
|
山西地域文化 |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山西从古到今的自然环境、山川河流、气候物产、植物矿藏、历史沿革、政权交替、风土人情, 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图文并茂, 点面结合, 既可由教师组织学习, 也可由学生自学。每一章除主要内容外, 穿插知识拓展、资料链接等辅助内容, 课后列有思考与分析。这些栏目的设置, 一则帮助读者消化课文内容, 二则开拓思维, 活学活用, 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
米丽萍, 赵娟主编 |
三晋出版社 |
K292.5 |
49 |
0 |
荐购
|
| 1438 |
|
皇城村志 |
本书是一部记录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发展的史料性图书, 该书历时5年编纂完成, 主要分为地理、人口氏族、村镇建设、旅游、煤炭冶炼铸造等共23章。皇城村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曾涌现出以先贤陈廷敬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创造了一门九进士、三世六翰林的科举仕宦奇迹。当前, 皇城村仍然保留着很多历史文化遗迹。改革开放以来, 皇城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改变了一清二白的落后面貌, 走出一条旅游、煤炭、制药、制酒、建筑产业等多元发展的乡村产业格局, 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乡村样板。 |
《皇城村志》编纂委员会编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K292.55 |
598 |
0 |
荐购
|
| 1439 |
|
西北丝路途径地旧志编纂与刊行研究 |
本书探讨旧志编纂与刊刻问题, 所涉及地域空间即西北丝绸之路涉及我国范围内的区域。深入探讨丝路途经地旧方志编纂的规律特点, 以及刊刻演变情况, 较为客观的呈现本来面貌, 努力展示中国古代西北丝路图金地灿烂辉煌的方志文化魅力, 增强文化自信。全书包括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6个纵向单元和1个横向的关于丝路历代旧志编纂的特点和规律总结。6个纵向单元分为4个方面, 分别梳理丝路途经地地方志编纂刊刻流传情况、途经地存世旧志书内容编纂情况、序跋情况、编纂者的构成。 |
贠有强著 |
方志出版社 |
K294 |
128 |
0 |
荐购
|
| 1440 |
|
青岛文化研究:2025年第1辑 (总第9辑) |
本书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青岛古典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集刊, 创办于2016年, 从第四辑开始被中国知网收录。主要栏目有“传统文化与文学研究”“家族文化研究”“文化名人研究”“齐鲁文化与文学研究”“青岛历史文化研究”“文学中地方景观”“学术评论”等。本书收录专题论文20余篇, 在文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文化名人研究、传统文化与古典文学研究等方面, 具有鲜明创新性。 |
刘怀荣主编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K295.23 |
8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