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1 |
|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海洋领域报告 |
本书在系统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与需求, 对海洋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面向2040年的中国海洋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与发展路径; 分析了海洋领域工程科技关键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 提出了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建议, 并对需要重点部署的基础研究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 |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编 |
龙门书局 |
G322 |
98 |
0 |
荐购
|
| 622 |
|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信息与电子领域报告 |
本书在系统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中国全面建成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与需求, 对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面向2040年的中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与发展路径; 分析了该领域工程科技关键技术、重要共性术、重要颠覆性技术, 提出了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建议, 并对需要重点部署的基础研究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 |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编 |
龙门书局 |
G322 |
98 |
0 |
荐购
|
| 623 |
|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与案例 |
本书深入探讨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议题, 全面梳理了相关基础理论, 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归纳与总结。书中不仅系统性地分析了影响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科技政策, 还通过深入研究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 提炼出了一系列促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策略和建议。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梳理、评价方法、整体情况、实践经验及发展建议等。 |
李骞, 雷柏茂, 杨颖坤著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G322 |
68 |
0 |
荐购
|
| 624 |
|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化工、冶金与材料领域报告 |
本书面向2040的工程科技领域发展战略, 研判流程工业与先进材料领域世界工程科技发展趋势, 着重突出划时代的重大变化; 从我国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所处的发展阶段等角度, 分析流程工业与先进材料领域工程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针对我国流程工业与先进材料工程科技体系能力, 分析该领域工程科技总体水平、优势领域, 分析其影响工程科技体系能力的关键短板、薄弱环节及其成因; 面向2040年远景目标, 说明流程工业与先进材料领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预测结果及愿景目标, 并分析对本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需求, 提出2040年流程工业与先进材料经济社会与工程科技融合发展的愿景。 |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编 |
龙门书局 |
G322 |
198 |
0 |
荐购
|
| 625 |
|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农业领域报告 |
本书在系统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与需求, 对农业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中国农业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与发展路径; 分析了该领域工程科技关键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 提出了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建议, 并对需要重点部署的基础研究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 |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编 |
龙门书局 |
G322 |
138 |
0 |
荐购
|
| 626 |
|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健康中国领域报告 |
本书紧密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提出了至2040年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 并探讨了关键技术和重大科技项目。此外, 报告还对需要优先推动的政策建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报告不仅揭示了我国在健康社会工程科技领域的现状和优势, 而且指出了存在的挑战, 如科技投资不足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并基于这些分析, 提出了解决策略。本报告围绕健康中国发展重点领域, 主要聚焦大健康方向展开战略研究, 内容涉及营养健康、环境健康、行为健康、心理健康、医疗健康等五大方面,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
“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编 |
龙门书局 |
G322 |
98 |
0 |
荐购
|
| 627 |
|
高校美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
本书围绕高校美育和高校美育课程的内容进行论述, 内容包括美育与高校美育的基础认知、高校美育的基本理论、高校美育课程研究、高校美育课程的教学分析、高校美育课程设计探析、高校美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
李莉莉著 |
吉林摄影出版社 |
G40-014 |
65 |
0 |
荐购
|
| 628 |
|
自然教育与研学旅行 |
本书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以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关理论为基础, 尽可能全面阐述了自然教育与研学旅行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让自然教育、研学旅行从业者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比较充分了解自然教育、研学旅行的概念、方法、案例。 |
张卓亚主编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G40-02 |
45 |
0 |
荐购
|
| 629 |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本书共分八个项目。项目一重点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常见教学媒体与数字化教学环境以及信息时代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及发展途径; 项目二重点讲解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介绍图像文件的格式、图像资源获取的方法、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教学中常用的图像处理技术; 项目三重点讲解了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 介绍音频的基本知识、音频文件的格式、音频资源获取的方法、声音录制、效果处理; 项目四重点讲解了数字视频处理技术, 介绍视频文件的格式、视频资源获取的方法及后期处理技术; 项目五重点介绍了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设计制作, 介绍课件的基本知识、开发流程, 介绍希沃白板课件的制作、放映和输出; 项目六重点介绍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特点及其开发的基本知识, 着重介绍微课的录制、编辑、转场、字幕的添加和微课的输出方法; 项目七重点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和增强仿真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八重点介绍了数字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实施与评价。 |
主编况爱农, 孙丽, 向兰宣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G40-057 |
58 |
0 |
荐购
|
| 630 |
|
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研究 |
本书从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视角, 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思路, 通过对梁氏本人的著述、报刊、杂志、传记、回忆录等文献的检阅, 深入分析、解读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 梳理其发展理路, 系统介绍其基本内容, 探讨其主要特征, 客观分析其进步性与局限性, 总结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的精髓。本书是以历史学与教育学视角系统研究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的专著。 |
高东辉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G40-092.6 |
79 |
0 |
荐购
|
| 631 |
|
记住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
本书分“故事”“理论”“回响”三部分: “故事”部分按时间线梳理马卡连柯的生平并附带对小说《教育诗》里经典教育案例的解读; “理论”部分对集体教育的概念和马卡连柯的集体进行了解析, 并基于“三大原则”(自由与纪律相平衡、尊重与要求相结合、个人与集体同时作用) 的新框架重新系统梳理了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思想; “回响”部分介绍了马卡连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并对集体教育的当代价值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全面认识马卡连柯这位世界级的教育家并迅速把握其集体教育模式的精髓, 同时也能为广大中小学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提供一种可能是更加正确的理解我国“班集体建设”优良传统的视角。 |
徐俊著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G40-095.12 |
88 |
0 |
荐购
|
| 632 |
|
德育原理 |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与德”思想观念发展与演变为线索, 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思想内容的丰富性, 并将此作为德育原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以中国传统道德中对“道”与“德”的动态变化和丰富内涵为基础, 立足于当代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对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梳理, 详细阐述了当代学校德育的境遇; 学校德育中的教师与学生; 学校德育的实施、管理与评价; 传统学校德育及发展等。 |
易连云, 邓达主编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G41 |
68 |
0 |
荐购
|
| 633 |
|
教科书编辑学 |
本书围绕教科书编辑的历史、原理、政策、编辑方式、编辑素养等方面的基础问题, 初步建构了教科书编辑学的基本框架, 呈现了教科书编辑活动的发展过程和具体要求。 |
李学著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G423.3 |
88 |
0 |
荐购
|
| 634 |
|
教科书文化学 |
本书共六章, 主要内容包括: 文化与教科书文化研究概述, 教科书的文化传承与交流, 教科书的文化选择与创新, 文化冲突与教科书的变革, 教科书编写的文化观念, 教科书使用过程的文化意识。 |
辛继湘著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G423.3 |
88 |
0 |
荐购
|
| 635 |
|
教科书心理学 |
本书共八章, 主要包括: 教科书心理学的内涵、意义与学科性质, 教科书心理学的研究价值、对象、原则与方法, 教科书中的先行组织者, 教科书中的认知要素等。 |
石娟著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G423.3 |
98 |
0 |
荐购
|
| 636 |
|
教科书传播学 |
本书内容分为: 教科书的传播性、教科书的把关人、教科书传播的受众、教科书传播内容的符号化、教科书媒介、教科书的传播话语、教科书的舆论传播共七章。 |
段发明著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G423.3 |
88 |
0 |
荐购
|
| 637 |
|
教科书管理学 |
本书借鉴文化学的原理与方法, 结合教科书文化的研究与实践, 揭示了教科书与文化的关系, 阐述了教科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 以及文化冲突对教科书产生的影响, 从多个维度探讨了教科书编写过程中的文化观念、教科书内容确定过程中的文化优选和重组、教科书使用过程中的文化意识。 |
刘学利著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G423.3 |
88 |
0 |
荐购
|
| 638 |
|
百年中国教科书图文史:1840-1949:科学 |
本书主要论述了1840-1949年, 我国科学教育的基本情况。现代意义的小学科学教科书诞生在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传统科学教育和西方科学教育的碰撞、交会中。在科学教科书已经普及的今天, 回溯中西方科学教育的碰撞与相遇的历史, 追溯中国科学教育与教科书诞生的源头, 对当前理清清末民国时期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发展脉络可谓意义重大。并且本书图文并茂, 书里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图片, 这些图片都极具价值。 |
石鸥主编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G423.3-092 |
148 |
0 |
荐购
|
| 639 |
|
百年中国教科书图文史:1840-1949:美术 |
本书稿共分为四章, 按时间顺序系统梳理了“近代图画、手工教育的滥觞 (1840-1904) ”“晚清图画、手工教科书的兴起阶段 (1904-1912) ”“民国图画、手工教科书的蓬勃发展阶段 (1912-1927) ”“民国图画、手工教科书编写趋于成熟阶段 (1927-1949) ”等四个时期的美术教材。本书以时间为经, 以美术学科介绍为纬, 全面梳理了美术教科书在我国编辑出版的时代背景、编审制度、主要机构、编撰群体、内容概要、形式体例等, 细致分析了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插图构成、物理形态等。 |
石鸥主编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G423.3-092 |
188 |
0 |
荐购
|
| 640 |
|
百年中国教科书图文史:1840-1949:数学 |
本书稿以作者搜集的大量清末民国时期的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 立足于第一手资料, 以时间发展为脉络, 全面梳理了1840-1949年中国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辑出版的时代背景、编审制度、主要编撰群体和出版机构、内容概要、编排特点、形式体例等, 细致分析了教科书的物理形态、内容选择、名词术语、习题设计等, 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和国家命运与教科书积极互动的过程, 重点总结了不同历史时期教科书发展的外在走向和内在特征,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百年中国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历史发展轨迹。 |
石鸥主编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G423.3-092 |
24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