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41期2430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381 苗霖学艺 本书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非遗曲艺节目, 以曲艺名家为核心, 展示多个非遗曲艺门类, 涉及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曲种, 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苏州评弹、北京琴书, 等等。主持人苗霖作为学艺人, 通过学艺的形式展现各曲种的历史、艺术家从艺经历、曲种表演特色、传承中的趣闻轶事、采访心得、经典曲目文本及解读等, 既立足传统, 又贴合当下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中国非遗曲艺的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精选39位曲艺名家, 将节目中的内容整理优化成文字, 并配上插图, 图文并茂地记录这些非遗曲艺, 图书配合节目, 相互借力, 能更立体地展示这些非遗曲艺的独特魅力, 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对非遗曲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苗霖编著 金城出版社 J826 79 0 荐购
1382 悲惨世界:文学、舞台与银幕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维克多·雨果的文学巨著《悲惨世界》, 从纸页上的磅礴叙事, 历经无数艺术家的匠心诠释, 蜕变成为风靡全球的音乐剧传奇, 并登上大银幕的完整发展历程。书中重点聚焦于音乐剧与音乐电影的制作核心, 带您直击创意诞生的第一现场。从最初的词曲创作、演员选角、舞台调度, 到电影版的镜头语言、实景拍摄与声音设计, 大量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技术难题与创作趣闻将被一一揭开。 (英) 本尼迪克特·奈廷格尔, 马丁·帕尔默, 马特·沃尔夫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J832 298 0 荐购
1383 中国高等戏剧教育:2024 本书内容: 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是由中央戏剧学院倡议、发起成立的一个联系中国高等戏剧教育机构的常规学术型组织。旨在建立一个联系中国戏剧教育机构的有效机制, 增进各院校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提供戏剧教学、研究和创作的广阔平台, 促进中国戏剧教育事业长足发展。联盟将每年举办一届常规交流活动, 由加盟院校轮流承办。谭霈生主编的《中国高等戏剧教育》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 通过学术论坛、教学展示和舞台演出的形式, 沟通观点、博采众长, 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成果。本书为2024年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活动暨第五届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的文集。 谭霈生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J892.8 128 0 荐购
1384 视听语言:思维拓展与应用实训 本书从“源与流: 发展历程”“镜头之内: 内部构成的语言要素呈现”“镜头之间: 1+1>2的语法关系处理”“镜头之上蒙太奇或长镜头的语态选择”“镜头之外:‘功夫在诗外’的底层支撑”五个方面, 深入审视与探究了视听语言的内涵与外延, 结合典型案例 (经典作品、学生作品), 进行研讨分析与实践创作的分环节、进阶式应用训练, 力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强化学生的视听思维、技术认知与艺术感觉, 提升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论阐释能力, 增强学生视听创作的实践应用水平。本教材配有在线数字资源, 包括视频案例、学生作业、课件等, 方便师生和学习者使用。 主编黄颖 北京大学出版社 J90 56 0 荐购
1385 中国校园青春题材网络剧的情感研究 本书以中国校园青春题材网络剧的情感为研究内容, 运用西方的情感研究和中国的情感哲学观照中国校园青春题材网络剧, 以情感社会学相关理论和梅斯特罗维奇的后情感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 采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视野探讨中国校园青春题材网络剧的情感特征、情感逻辑与情感功能, 进而指出中国校园青春题材网络剧的情感所存在的问题, 为青年群体的情感与价值引导提供策略与方法。 田晔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J904 68 0 荐购
1386 电影解读 本书分为主体和附录两个部分, 主体通过梳理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呈现视听语言演变的脉络, 以重要的电影思潮、电影运动、经典电影作品为纲, 为读者把握影视艺术的艺术、语言、产业三项特征提供纲要式的认知轮廓。附录部分为电影批评实践范例, 为读者呈现将视听语言分析、文化研究方法用于电影评论写作的路径。 郭梅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J905 49 0 荐购
1387 锻炼锻炼有好处, 先生:达内电影笔记 本书作者塞尔热·达内是法国著名影评人, 曾任《电影手册》杂志主编, 1991年创办电影杂志《交通》。达内关注电影、电视, 有一套极为独特的图像理论。本书是作者去世后, 其生前故旧将1988-1991年间的笔记、日记、草稿集结而成。内容涉及电影与影像, 既有非常私人的自言自语, 也有较为成熟的理论表述, 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影评人的“思想原汤”, 以及他对这个时代图像轰炸的一贯警惕。本书是笔记结集, 可较为直观地反映一名影评人的思考, 帮助我们思考图像在现今社会中的地位与用途, 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 (法) 塞尔热·达内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J905.1-53 89 0 荐购
1388 英雄的变奏 本书以我国的英雄电影为研究对象, 包括故事片、舞台艺术片等七十余部影片, 对英雄电影的艺术样式、成因、美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揭示英雄电影的表达程式、内容呈现和意义生成, 总结了高水平英雄电影的创作经验, 对我国当下的电影创作实践具有启发意义。《英雄的变奏》对我国英雄电影的研究较为深入, 角度全面, 行文流畅, 无政治敏感性问题。赵晶晶是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管理与传播学院的优秀青年学者, 在电影研究领域卓有建树。本书在学科意识上具有代表性, 其研究成果既有创新的观点, 又有详实的史料。 赵晶晶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J905.2 58 0 荐购
1389 银幕上的抗战诗篇:抗战电影笔记 本书收录了青年电影评论人张雍评述中国抗战电影的文章, 既包括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抗战题材作品, 也包括近些年抗战题材的网络电影, 既包含了经典之作, 也涉及到一些较为冷门的作品。如同前作《来路星光灿烂: 回望20世纪8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影片》一样, 在本书中, 作者张雍依旧选择了用“考古式影评”的方式, 搭建起了中国抗战电影的一个轮廓。跟随着这种时间脉络去阅读电影评论文章, 亦能够感觉到中国抗战电影在不同时代所具备的共性与个性。 张雍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J905.2 45 0 荐购
1390 中国电影产业史期刊资料汇编:1921-1949 本书稿主要是以“电影产业”研究为脉络, 通过对1921-1949年之间中国早期电影刊物的内容全面爬梳与整理, 按照早期电影产业史研究中的几个不同的考察路径, 包括制片主体 (影企)、基础建设 (影院)、电影宣发、明星建构、电影交流、技术发展、社会效益 (电影教育) 几个不同的板块, 对原始/一手史料进行内容甄别, 并对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原文摘抄, 包括其中的一手图片资料。通过这一汇编的编撰, 将较为清晰地呈现出1921-1949年, 在电影期刊视阈下的早期电影产业史的发展脉络。 陆佳佳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J909.2 580 0 荐购
1391 百年中国动画:中国动画审美与民族影像创新 本书回顾了中国动画百年来的演变与成就, 从美学视角出发, 研究中国动画的影像表现手法与叙事创新, 揭示这一艺术形式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与社会文化背景中演变与发展, 以及它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所做出的独特贡献。以编年史的学术视角, 理论与创作结合, 深入揭示中国动画在美学建构和技术突破方面的独特价值, 对中国动画的美学演进和未来创新趋势作出权威解读, 是动画学术界、教学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 孙立军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J909.2 80 0 荐购
1392 走近乔治·史威兹格贝尔 本书全面收录了动画大师乔治·史威兹格贝尔 (GeorgesSchwizgebel) 与北京电影学院的交流历程, 深入剖析他的动画创作哲学、艺术理念和教学方法。全书分为四篇, 依次呈现史威兹格贝尔在东西方动画艺术碰撞中的思考、在北影教学中的实录与反思、学生亲身体验的分享, 以及他的代表作视觉实验与创作年表。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内容, 本书带领读者走近一位国际动画大师的艺术世界, 体会其作品中独特的影像魅力与深邃的思想。本书集合了乔治·史威兹格贝尔亲授的艺术理念、北影学子与业内专家的心得见解, 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与收藏价值。 孙立军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J954 75 0 荐购
1393 中国武侠电影的侠女形象嬗变 本书稿以文学研究的视角切入, 运用了历史研究、文化研究和电影批评等多种研究方法, 探讨电影中”侠女”的文化形象。该形象随着武侠电影进入现代大众文化的再现系统, 成为传统与现代话语共同建构的一种女性形象。就武侠电影的商业性而言, 侠女是大众娱乐消费下视觉奇观的形式之一; 而就武侠电影的人文性而言, 侠女则承袭了中国文人以女性自喻的传统, 是诸多导演自我表达的叙事符号与美学载体。侠女不仅是武侠电影中重要的类型元素, 使我们重新进入对中国武侠文化的影像阐释。 周舒燕著 九州出版社 J975.1 78 0 荐购
1394 “神话”的解剖:《黑神话: 悟空》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研究 本书以2024-2025年中国影视游戏动漫行业最重要的两个“超级成功”案例《黑神话: 悟空》与《哪吒之魔童闹海》为研究对象, 以“影游融合”“动游融合”为基本定位, 以“电影工业美学”“想象力消费”“跨媒介叙事”“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等为方法和视界, 立足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产业与媒介融合发展的前沿, 谛听时代脉动, 追索来踪去影, 全面深入地剖析、解构这两个现象级“神话”的叙事与表意、结构与机制、技术赋能与工业升级、影游新美学与中国文化再生产等, 总结、探求其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和奥妙。本书依托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发展及审美趋向研究”的优秀结项成果, 新老课题组成员合力“接着写”, 以期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启示和教训, 系国内首部及时之作, 有“醒世恒言”之追求, 具开风气之先之功效。 陈旭光等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J992 98 0 荐购
1395 陕西电影图志 本书挑选百部影片展现陕西电影发展历程, 全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民族电影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 具有极强的史料价值, 对陕西电影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在梳理陕西电影艺术价值、审美风格的同时, 突出陕西电影的红色基因传统以及主题思想, 传播当代主流价值观念, 是一本全面介绍、整理、反映陕西电影发展历史特征的图书, 其资料性整理的性质以及较高的学术品质, 定为今后陕西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经验和资鉴性作用。 张阿利主编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J992-64 130 0 荐购
1396 在图像中阅读历史 本书是一部以历史与图像为研究对象的书评与论文集。作者从“历史图像学”这一概念入手, 研读大量相关书籍, 将个人的阅读心得与长期以来关于“历史图像学”的思考结合起来, 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研究视角和观点。收入本书的书评基本上是作者多年来发表在“上海书评”的专栏“一周书记”上的文章, 选择的标准一是有关历史与图像研究的著作, 二是议题比较鲜明、论述比较集中的书评。 李公明著 上海三联书店 K0 88 0 荐购
1397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5年上卷 (总第32卷) 本书设有史学方法论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中国史学史文献整理、外国史学研究、人物志、当代史学评论等7个栏目, 刊文凡19篇。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具有微观考辨与宏观思辨双重特质, 是生生不已的学术领域。本刊论文有的发掘了新的史料和学术空白点, 有的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做了再思考, 在史学理论史学史研究的拓宽和深入方面都具有其特别的价值。深化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和运用, 关注中国传统史学对中华文明形成的价值导向, 以增进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是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应始终坚持的工作态度。 杨共乐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K0-53 128 0 荐购
1398 普林斯顿历史学研究指南 本书是乔治梅森大学历史学教授扎卡里·M.施拉格关于历史学研究的独特洞见, 是二十一世纪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手册。《普林斯顿历史研究指南》在数字时代为学生、学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了从事历史学职业而需要的技能, 但也没有忽视数个世纪以来界定历史学著作的根本价值和技艺。扎卡里·M.施拉格开篇阐释了如何提出优秀的问题, 然后逐步引导读者纵贯历史研究的全部阶段, 从缩小一个主题和找到文献到做笔记, 精心叙事, 以及将一个人的著作与现有学术著作相关联。 (美) 扎卡里·M. 施拉格著 研究出版社 K0-62 88 0 荐购
1399 论比较历史研究 本书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关于历史比较研究的重要论文集, 一篇为《论欧洲社会的比较历史研究》, 是马克·布洛赫史学著作中的名篇, 是其全部著述中关于比较史学方法论的最集中的表述, 其中提出的历史比较研究所运用的方法及遵循的基本原则, 展示了他关于比较历史研究方法论的深思熟虑, 被认为是关于“比较史学”的经典之作, 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 影响深远。另一篇《比较史研究中的法国与德国侍臣阶层问题》是布洛赫实践其比较史学研究理论的一个典例。前篇讨论理论与原则, 后篇是实践其思想的具体的比较研究案例。 (法) 马克·布洛赫著 商务印书馆 K03 20 0 荐购
1400 华盛顿的假牙:非典型的十八世纪指南 本书以华盛顿的假牙为契机, 进而探讨18世纪的文化状况, 主要是启蒙运动的产生。全书集中在四个相互关联的主题: 法国与美国之间的连结、法国的文坛生活、传播方式以及法国启蒙运动特有的思想方法。作者选择的论证事例多是被人们尤其是历史学家容易忽视的边边角角, 琐细但不枯燥。作者特有的写作方法使得18世纪的法国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孔多塞、布里索等重要的历史人物, 在作者笔下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 而是更为真实有趣。国王的放荡, 宫廷不堪入耳的丑闻通过口耳相传慢慢变成人们街头巷尾和文人沙龙里津津乐道的谈资。一些文人、知识分子从中得到启发, 逐渐萌发了启蒙思想。启蒙运动最早也就源自这种沙龙聚会。 (美) 罗伯特·达恩顿著 商务印书馆 K103 58 0 荐购
页码:70/121页  每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