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1 |
|
钧心明鉴:郑胜利钧瓷艺术作品 |
本书是一本以钧瓷工艺、技术为基础, 探索当代钧瓷艺术创新与发展的专著。作者郑胜利以一位钧瓷“守艺人”的视角,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钧瓷烧制技艺等角度, 分析解读当代钧瓷制作中的新理念、新工艺。在书稿中, 作者首次公开了钧瓷制作过程中被视为“秘不传外”的“配方”, 辅以作者创作的相关钧瓷作品, 系统分析了钧窑现代陶艺的创作风格、创作理念及创作技法。书稿中收录的作品栩栩如生、姿态各异, 配有详细的文字, 从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两方面引导读者走入精彩的钧瓷世界。 |
郑胜利著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J527 |
260 |
0 |
荐购
|
| 1342 |
|
溯源开新 |
本书为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 举行的大匠之风系列“罗洪文陶瓷艺术展”展览图录。本书分为“溯源”“开新”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收录罗洪文大师模仿致敬良渚黑陶、越窑、南宋官窑等传统器型作品共53件(套), 作品命名遵循“陶瓷种类+主要特征或纹饰+器型”的原则。第二部分主要收录罗洪文大师将现代艺术思想和传统技艺相融合的创新陶瓷艺术作品35件(套), 名称以体现作品主题思想的作者命名为准。本书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
罗洪文, 陈刚主编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527 |
298 |
0 |
荐购
|
| 1343 |
|
手艺:跨界 |
本书分为“在历史”“在研培”“在创作”“在无界”四大主题, 围绕主题来寻找跨界、探讨跨界, 以落地的实践与发散的哲思相结合, 多元、多维地打开“跨界”的外延。 |
周武主编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J528 |
158 |
0 |
荐购
|
| 1344 |
|
姹紫嫣红:折纸作品集 |
本书稿是个人折纸展的作品集, 作者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小学生, 她非常渴望朋友, 却为不善于表达自己愿望而苦恼, 但是在纸的世界里, 她通过自己的小手, 却能够把生动有趣的动物、花卉、生活用品, 表现得活灵活现。书稿折纸内容有: 蝴蝶、小猫、青蛙、蝎子、鹦鹉、孔雀、十二生肖等动物, 也有裙子、T恤等服装; 还有大量立体形式的作品, 如海盗船、果盒、花瓶、碟子、飞镖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美的追求。书稿中有朋友, 同学, 老师和社会各界对作者折纸作品的鼓励和评价。书稿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
蒋紫嫣著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528.2 |
158 |
0 |
荐购
|
| 1345 |
|
日本花艺名师的人气学堂:增补版:花艺配色基础与实践:第2版 |
本书从基础的色彩设计基础知识入手, 讲解花艺配色的基本原则、逻辑、方法, 进而详细讲解了淡色调、灰色调、鲜艳色调、暗色调, 以及单色设计五种最常用的花艺配色方法, 并辅以大量的实例解说。除了花艺作品本身的色彩设计, 本书还讲解了背景色对花艺作品的影响、如何根据花器来设计作品配色等实用内容。 |
(日) 坂口美重子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J535.1 |
68 |
0 |
荐购
|
| 1346 |
|
间接步骤:给音乐家的亚历山大技术指南 |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音乐表演者提供了解决实际练习和舞台表演问题的方法和新思路。作者从身体和心理的角度出发, 结合人体科学、心理学、运动学等多种思维, 使音乐表演者了解自己的身体, 帮助表演者缓解在练习和表演中由于身心失调引起的紧张、疲劳和疼痛, 发现并改进不良和无效的练习习惯, 同时觉察及克服行为与思想模式中的惯性思维, 进而正确使用自己的身体, 获得身心和谐的表演体验。 |
(巴西) 佩德罗·德·阿尔坎塔拉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J60-051 |
88 |
0 |
荐购
|
| 1347 |
|
中国传统音乐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
本书以中国传统音乐与美育的深度融合为核心, 系统构建了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选题契合国家文化传承与美育政策导向,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全书结构完整, 逻辑清晰, 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 尤其对传统音乐审美特征的刨析 (如“文学性”“儒道文化渗透”) 与古筝教学案例的实证分析颇具亮点。本书在学科交叉性、文化传承性和教育应用性上均表现突出, 具备出版潜力。本书立足传统文化传承与美育创新, 理论扎实、结构严谨, 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
林恬著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605.2 |
98 |
0 |
荐购
|
| 1348 |
|
民间传统与现代音乐 |
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对建国初期传统戏剧的发展事项进行梳理与研究。2.对传统戏剧范式的发展、对外来戏剧的吸收改造及中国化后, 自身戏剧的革新及新观念的形成, 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和总结。3.对豫剧现代戏艺术风格的进一步探索。4.对建国初期戏剧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 条理清晰, 逻辑连贯, 各部分紧密围绕核心主题层层递进, 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相关内容。 |
陈宗花著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J605.2 |
56 |
0 |
荐购
|
| 1349 |
|
华乐年轮:十二刻度 |
本书汇集了30位杰出音乐学家和表演艺术家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到学术见解和深入思考。每一期“讲坛”收入“讲述者”“聆听者”“研究者”三部分论文。全书内容丰富, 详细记录了“华乐讲坛”每一期的内容, 通过“讲-思-研”的互文形式多角度展现民乐艺术家的学术理念和人文精神,引领当代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学术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编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J609.2-53 |
150 |
0 |
荐购
|
| 1350 |
|
桂林抗战文化城音乐编年史 |
本书以编年史书写体例, 将发生于桂林地区的音乐事件和音乐行为放置于“大历史”语境中, 揭示其产生、发展的内在因素以及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桂林文化城”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逐渐形成的。抗日统一战线在桂林音乐界的形成与贯彻, 是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和策略在桂林抗战音乐运动中的成功实施。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和策略在桂林文艺界的实施, 对桂林抗战音乐运动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者的主要结论是, 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桂林抗战音乐运动不会如此声势浩大、历时长久和影响广泛。 |
李莉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J609.25 |
168 |
0 |
荐购
|
| 1351 |
|
印度早期音乐和音乐思想 |
本书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对早期印度音乐及其音乐观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为人们了解印度音乐文化的古老根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刘易斯·罗威尔 (LewisRowell) 从吠陀时代到13世纪, 对印度音乐的调式、音阶、模式、节奏、手势、形式模式和体裁进行了重构, 与其说这是一部历史, 不如说是一部对印度辉煌音乐遗产的主题分析与解读。作者借助已知的理论著作和口述传统, 努力将音乐实践的技术细节置于其完整文化背景之中, 这部音乐文化史著作不仅是了解印度音乐及其哲学思想的入门著作。 |
(美) 刘易斯·罗威尔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J609.351 |
70 |
0 |
荐购
|
| 1352 |
|
视唱基础教程:新版 |
本书为视唱练类教程, 被多所高校选为教材。本书遵循教学的科学性, 在解决基本节拍、节奏、音准训练的同时, 注重乐感训练。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 每个章节按学习难度循序渐进, 从无调号的调式学习到两个降号内的调式。此版本为修订新版, 修正了原来书中的错漏, 调整了部分曲目顺序, 读者不用来回翻谱, 使用更方便, 版面重新设计, 更为贴近读者的审美和阅读习惯。本书自2000年出版至今, 常销十几万册, 曾多次登上开卷常销书排行榜, 深受音乐教师、学生喜爱。 |
编著冯往前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J613.1 |
39 |
0 |
荐购
|
| 1353 |
|
幼儿歌表演综合实践指导 |
本教材共包含6个模块, 对应6个学期, 每个模块下设3个学习项目, 总计18个项目。每个项目融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并设计了清晰的专业技能学习路径。根据幼儿园小、 中、大班的分班特点, 每个模块中的三个项目分别对应不同班级, 以满足不同岗位需求。本教材的使用形式灵活, 既可系统学习整个模块, 也可拆解后按班级分层学习, 例如第一学期可集中学习各模块里面小班项目的内容。本教材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等内容, 且每个项目都配有实操指导, 使教材更具直观性, 易于操作,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
主编王莹, 马银瀑, 高红梅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J614 |
79 |
0 |
荐购
|
| 1354 |
|
新爵士和声学:思考·聆听·演奏 |
本书内容包括对于和声学、即兴技巧和音乐理论的深入分析, 提供了从基本的和声知识到高级的即兴技巧, 旨在帮助音乐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爵士音乐中的和声原理。西科拉的教学方法强调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通过听、分析和演奏来学习和声。《新爵士和声学》不仅适合初学者, 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音乐家, 因为它详细讨论了从基本和声到复杂的调性和非调性结构。这本书通常被视为爵士音乐教育的经典之作, 广泛用于音乐学院和私人教学中。 |
(德) 弗兰克·西科拉著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J614.1 |
148 |
0 |
荐购
|
| 1355 |
|
合唱与排练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合唱基础知识介绍, 合唱组成编排、合唱训练、合唱排练, 以三声部合唱作品和四声部合唱作品为例作合唱与排练, 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 符合现代音乐学以及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
董治平主编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J616.25 |
42 |
0 |
荐购
|
| 1356 |
|
合作的艺术: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合作技巧 |
本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深入探讨了钢琴在合作演奏中的多重角色与功能。从音色融合、节奏律动以及合作时的音准概念等合作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第二部分聚焦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 涵盖了从以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时期到比利时作曲家弗兰克等浪漫主义作曲家的经典曲目。书中不仅对所选作品进行了详细的技法分析与解读, 并且将其标注于乐谱之上, 可以让读者在具体的乐谱实例中对第一部分的内容获得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与理解。 |
史博阳著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J624.16 |
118 |
0 |
荐购
|
| 1357 |
|
俄罗斯经典钢琴基础教程 |
本书是我社原版从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出版社引进的经典图书。作为俄罗斯的核心钢琴教程, 它已经在俄罗斯盛行了多年, 并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其主要涵盖练习曲、民歌、小奏鸣曲、复调乐曲等音乐体裁, 并通过独奏、合奏 (四手联弹) 来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该选题可以让学生在启蒙阶段就形成技术与乐感同样重要的思维模式, 为其之后通向正统的古典音乐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选题适合所有钢琴初学者使用, 将推动国内对俄罗斯钢琴教学体系的认知, 并促进我国钢琴教学的发展。 |
(俄罗斯) A·尼古拉耶夫主编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J624.16 |
138 |
0 |
荐购
|
| 1358 |
|
琴韵流长:古琴艺术的千年传承与现代演绎 |
本书以古琴为研究对象, 深入探寻了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深厚底蕴。本书从“古琴之源”切入, 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 追溯古琴起源与发展脉络; 深入剖析了“琴道合一”的文化内涵, 揭示了其与儒、道、佛思想及文人精神的紧密关联; 细致阐述了古琴构造、音色美学、演奏技法等艺术表现; 聚焦斫琴工艺与保养修复, 展现传统技艺的精妙。同时, 本书关注当代发展, 探讨民间力量推动下古琴艺术的创新传承。全书融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 为读者呈现古琴艺术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图景。 |
张雅琳著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J632.31 |
76 |
0 |
荐购
|
| 1359 |
|
二胡协奏曲《春江水暖》:warmth of the spring river |
本书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为核心, 生动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盎然春意。全曲采用西方协奏曲的三乐章结构 (中-慢-快), 巧妙融合中国五声音阶与大小调和声体系, 形成独特的江南风格旋律。作品通过二胡细腻的音色变化与乐队互动, 既展现传统丝竹乐的婉转韵味, 又赋予交响化的层次感。第一乐章以复三部曲式构建, 音画结合, 意象鲜明; 第二乐章抒情如歌; 第三乐章灵动活泼, 技术性与意境美并重。该曲被誉为中国二胡文献中的经典, 兼具教学价值与舞台表现力, 是中西音乐语汇交融的代表作。 |
金复载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J648.213 |
95 |
0 |
荐购
|
| 1360 |
|
赵子翔古筝作品集 |
本书收录了作曲家赵子翔创作的五首古筝作品, 既是对传统音乐语汇的系统梳理与解构重组, 更是在现代作曲思维观照下进行的多维实验。故此, 在这五首古筝作品中, 作曲者大胆尝试将古筝与各种乐器进行结合, 如古筝与钢琴, 古筝、钢琴与大提琴, 古筝、箫与打击乐等, 力图在21世纪的“新”古筝作品中, 呈现百花齐放的初衷。在技法革新层面, 作品突破性地运用连续大跳音程构成的立体音响织体, 开创性地将小撮技法与点奏技术进行复调化处理, 并通过多声部旋律的器乐转接形成空间声效。 |
赵子翔著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J648.32 |
5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