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1 |
|
法语艺术歌曲合作艺术 |
本书是一本专注于法语艺术歌曲的学术与实践指南, 旨在帮助声乐学习者、钢琴合作者以及表演专业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一重要的声乐体裁。书中通过对法语艺术歌曲历史背景的分析, 结合诗词和语音的内容与特色, 提供了对发音、语调及歌词意义的详细解析, 帮助演唱者和钢琴合作者更好地掌握法语的语音特点, 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并着重解读声乐与钢琴之间的合作艺术, 提供了具体的排练技巧和表演建议。 |
崔岚著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J652.5 |
150 |
0 |
荐购
|
| 1362 |
|
勃拉姆斯《德语安魂曲》解析 |
本书以这部合唱作品为研究对象, 用尽可能收集到的有关其创作、排练与首演的史料, 结合作品的对称乐章结构、作者用母语德语自选《圣经》歌词进行创作, 以及歌词韵律等方面分析其艺术价值, 带领读者从安魂曲发展、宗教改革、新教精神、人文主义等不同角度, 了解这部浪漫主义时期合唱作品所体现的深刻情感和精神内涵。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传达出对逝者的追思, 但更加强调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者的慰藉。体现了作者的是“人文主义宗教信仰”, 让人们在作品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力量。 |
徐明基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652.52 |
49.8 |
0 |
荐购
|
| 1363 |
|
简易古典钢琴改编名曲集:1 |
本书以四手联弹的形式为钢琴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古典音乐素材。它共有20余首乐曲, 涵盖巴洛克、古典、浪漫等时期的经典名曲, 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等。该选题可以让钢琴学习者较早地接触古典音乐名曲, 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
(俄罗斯) S. 莫夫昌改编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J657.41 |
36 |
0 |
荐购
|
| 1364 |
|
古利特小钢琴家的第一课:作品82 |
本书共100首, 1877年于汉堡首次出版, 其程度大致对应于1-4级, 长度不一。原书有一个德语副标题, 意为“100首新创作的钢琴课入门非常简易的练习”, 而无论是从篇幅抑或难度, 我们都会联想到《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 |
陈学元, 林国森编订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J657.411 |
58.9 |
0 |
荐购
|
| 1365 |
|
钢琴四手联弹教程: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op.72 |
本书在撰写“演奏提示”的过程中, 既注重从整体逻辑来观察每首作品, 也着眼于对每首乐曲的细致解读, 希望能为演奏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建议, 并试图为演奏者提供一些创新思路和表现空间。在“演奏提示”中, 编者不仅详细分析了八首作品的舞曲形式、结构、调性、速度、力度等布局和安排, 还对两个声部的合作处理以及合作方式做了细致的解读和说明, 强调了合作精神, 提供了丰富的合作技巧和合作效果参考。《斯拉夫舞曲》(Op.72) 是德沃夏克于1886年创作的一部钢琴四手联弹作品, 共有八首。鲜明的民族民间音乐曲调、丰富的表现力和多样的情感体验, 使这部作品成为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经典之作, 受到演奏者和观众的强烈喜爱。 |
主编周丹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J657.418 |
49 |
0 |
荐购
|
| 1366 |
|
舞蹈表演理论与实践研究 |
本书是一部全面探讨舞蹈表演艺术的学术著作, 旨在为舞蹈爱好者、专业舞者及教育工作者提供深入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全书共分为八章, 从理论基础到未来发展, 系统性地剖析了舞蹈表演的多维度内涵与实践路径。在理论基础部分, 首先明确了舞蹈表演的核心要素, 包括动作、情感、空间与节奏, 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这些要素如何共同构建舞蹈的艺术魅力。同时, 书中深入探讨了舞蹈表演的历史发展脉络, 揭示了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与创新。实践部分则聚焦于舞蹈表演的具体实施, 分析了身体语言的表达特性、情感传递的心理机制以及舞台呈现的艺术手法。通过动作解析、空间运用与节奏处理等维度, 本书为舞者提供了实用的训练指南与表演技巧。 |
陈茜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7 |
68 |
0 |
荐购
|
| 1367 |
|
舞蹈教育与表演探索 |
本书内容全面, 涵盖舞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与探究、美育教育体系与实践、编创与表演艺术审美、表演艺术的意蕴呈现以及表演实践等方面。从舞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到其目标与任务的明确, 从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探讨到教育组织的评价, 本书力图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舞蹈教育研究体系。同时, 本书还着重探讨舞蹈教学设计的意义与任务, 技能教学的发展, 以及舞蹈作品与基础知识的学习, 为舞蹈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张溪璐, 汝传姬, 孙思思著 |
天天出版社 |
J7-42 |
68 |
0 |
荐购
|
| 1368 |
|
舞蹈概论:第2版 |
本书是现代舞蹈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从当代舞蹈等多视角出发, 剖析了欧美舞蹈的历史脉络。作者自成一派的理论, 一直得到西方舞蹈与哲学界的赞同和引用。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中的舞蹈分为三章, 分别是动作的本质、形式与创作、风格的基础。第二部分动作中的舞蹈, 分为七章。第一章我们为何并如何舞蹈; 第二章娱乐性舞蹈; 第三章场面辉煌的舞蹈--芭蕾; 第四章表现派舞蹈; 第五章中间地带; 第六章舞蹈教育; 第七章当代趋向种种。 |
(美) 约翰·马丁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70 |
128 |
0 |
荐购
|
| 1369 |
|
翩若惊鸿:敦煌舞蹈艺术 |
本书收录了王克芬先生《敦煌舞谱残卷探索》《晚期敦煌壁画舞蹈形象的考察与研究》《元代敦煌壁画舞蹈形象的考察与研究》《健舞〈柘枝〉和软舞〈屈柘枝〉》等从舞蹈艺术的角度研究敦煌文化史的力作, 包括舞谱探索、乐舞壁画考释、个案研究、乐舞艺术史和艺术价值通论等部分, 有力地展现出敦煌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
王克芬著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J722.4 |
68 |
0 |
荐购
|
| 1370 |
|
中国舞简明教学法 |
本书包含中国舞所涵盖的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中国古典舞的内容, 包括现行中国古典舞基础和身法韵律的教材与教法; 第二部分是中国舞技巧的内容, 包括地面的翻滚类技巧、支撑类技、翻腾类技巧和传统舞蹈技巧; 第三部分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内容, 包括汉族民间舞中的东北秧歌、山东秧歌和安徽花鼓灯, 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民间舞蹈及其基本的、有代表性的教学方式、方法, 考虑到本书成书在四川, 因此增加了羌族民间舞蹈的教法。 |
黄凰 ... [等] 主编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J722.9-42 |
98 |
0 |
荐购
|
| 1371 |
|
向假求真:我的编剧艺术 |
本书篇收录文章近50篇, 其中既有他通过多年艺术创作总结出的纲要性经验之谈, 也有他平时零星在创作中写下的心得札记, 还有他回顾自己成长足迹的悠美散文及他为众多戏剧人写就的唱和文章, 从业者从中可以获得诸多启发。书中还收录有作者精心挑选而出的3部剧作--《哪嗬咿嗬嗨》《歌王》《新刘三姐》, 能够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创作理念, 为后学者提供借鉴。另外, 随书附有作者创作年表, 清晰地反映了作者成长轨迹。 |
常剑钧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8-53 |
118 |
0 |
荐购
|
| 1372 |
|
戏剧文本与演剧的互动 |
本书从文本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戏剧, 探讨戏剧文本与演剧的互动, 包括戏剧文本的本体论、中国戏剧文体嬗变的历史轨迹、剧场性与戏剧文体互适的理论阐释、中国戏剧文体的音乐形式、中国戏剧文体的叙事形式、剧场性与文本性互动的个案--李白醉诗如何入戏等内容, 深入研究了戏剧文体的理论形态。本书不同于传统戏剧文本研究, 注重戏剧的文体形态研究, 运用文体学理论考察戏剧, 并结合戏剧演出的实际情况, 突出戏剧文体的音乐性、综合性特色。 |
刘晓明, 孙向荣著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J80 |
88 |
0 |
荐购
|
| 1373 |
|
《光荣·梦想》创排演纪实 |
本书共分为序幕及六个分幕, 以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主题进行呈现, 再现了辽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伟大辉煌历程。作为大连艺术学院十年十部大剧之一, 本剧尽力将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将舞台表演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 在推动高校思政课创新与实践育人方面做出了有力探索。 |
王贤俊主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805.2 |
228 |
0 |
荐购
|
| 1374 |
|
晋察冀边区戏剧与民众动员研究 |
本书从革命史和社会史的研究路径出发, 以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为中心, 将戏剧与民众动员有机结合起来, 对戏剧在民众动员中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对戏剧的认识和定位等进行全面考察, 对革命新剧的创作与演出、旧戏的利用与改造、民众对革命戏剧的认知过程及其影响进行系统研究, 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戏剧、民众、根据地社会变迁三者的互动关系, 总结边区戏剧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现实启示。本研究对深化乡村史与革命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郑立柱著 |
人民出版社 |
J809.26 |
98 |
0 |
荐购
|
| 1375 |
|
演员的“把戏” |
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在东西方戏剧表演创作中的经验, 为当代的表演从业者提供了一套简洁且实用的工具, 从训练身体的日常准备工作开始, 一直到演员走上舞台的那一刻, 包含了表演排练创作的整个过程。此外, 还提供了大量练习, 帮助演员将表演技巧融于演出准备的不同阶段。 |
(日) 笈田吉, (英) 洛娜·马歇尔著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J812.2 |
68 |
0 |
荐购
|
| 1376 |
|
戏剧舞台语言技巧 |
本书秉持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 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首要任务; 在此基础上, 致力于提高影视表演及相关专业的教育质量, 旨在为行业输送高素质、专业技能扎实的人才。教材同时强调工匠精神的培育, 鼓励学生追求卓越, 尊重艺术创作, 培养对工作的敬业态度。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本教材创新性地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混合式学习方法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还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 |
郝丽娜, 王兆麟主编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J812.3 |
48 |
0 |
荐购
|
| 1377 |
|
剧论:第四辑 |
本书收入黎国韬、董上德、丁明拥等一批戏曲研究专家的文章, 分“早期戏剧研究”“元明清戏曲研究”“戏曲文物研究”“戏曲理论研究”“其他戏剧戏曲问题研究”等板块, 涉及问题思考深入, 反映了当代戏曲研究的较高水平, 力图为戏剧史研究带来新材料、新视角和新观点, 进而为中国古代戏剧史研究的创新与突破探求新路径, 也为中华传统艺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保护做出贡献。 |
黎国韬主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82-53 |
88 |
0 |
荐购
|
| 1378 |
|
京剧基础教程:京剧切末术语 |
本书内容讲述京剧术语是中国戏曲文化艺术长河中的坐标性支点, 是一把开启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钥匙。京剧术语的理论研究及翻译方法这些之于京剧未来的国际传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发挥着非同寻常的重要作用。基于此, 我们出版了此教材, 这是目前较为系统介绍京剧切末术语的中英对照的书籍, 我们把切末术语分为仪杖类用具、宫廷官府用具、兵器类用具、景物设置类用具、生活类用具五大类进行中英文介绍, 并配有插图。 |
董新颖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J821-61 |
68 |
0 |
荐购
|
| 1379 |
|
中国话剧的“剧场性”观念研究 |
本书从译介出发, 梳理了从20世纪40年代到2020年前后“剧场性”的相关理论, 以“建筑场”“演出场”“仪式传播场”为中心, 结合目前各类代表性的观点, 建构“剧场性”的主体性内涵, 认为找到适合中国话剧演剧的“剧场性”, 要认识到中国话剧的“剧场性”观念的历时性特征, 将新的“剧场性”观念纳入话剧史的脉络中来, 在历史与当下的对比中把握主流, 还要认识到“剧场性”观念的多样性, 要在主观与客观里寻求融合。 |
方桂林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J824 |
68 |
0 |
荐购
|
| 1380 |
|
黄梅剧转型发展研究 |
本书全面探讨了黄梅剧在新时代的转型发展, 明确了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提出了标准化建设与艺术流派建设两大课题。深入分析了黄梅剧艺术流派的建设意义, 对比了其他剧种, 确立了科学划分的依据。同时, 强调了黄梅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特别是语言标准化的战略优先地位。在此基础上, 本书创新性地提出了“字腔韵情”四要素教学法, 构建了“中文歌唱三元正音系统”和“黄梅剧语言四级三元正音系统”, 旨在克服传统拼音和辙韵学说的局限, 为黄梅剧声乐教育提供新理论。最终, 本书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开发了黄梅剧声乐教育新教材, 推动了黄梅剧教育和传播的现代化改革, 以促进黄梅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王燎原著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J825.54 |
18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