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41期2430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221 希拉 本书是西班牙作家玛丽亚?杜埃尼亚斯于2021年4月出版的长篇小说, 是其首部作品《时间的针脚》的续篇, 作品将虚构与现实相结合, 生动刻画了历史上真实的两位女性人物。二战结束之后, 在《时间的针脚》中与英国情报局合作的西班牙女情报员希拉, 正迫切地想要回归平静的生活。然而命运再一次与她开了个玩笑, 一场突如其来的不幸让她不得不放弃安逸的幻想, 再一次接受英国情报部门的招募。此后的日子里, 希拉紧握自身命运的缰绳, 在充满未知的日子里谋求新生, 她的足迹遍及耶路撒冷、伦敦、马德里和丹吉尔, 将要经历的既有生离死别, 也有久别重逢, 既有惊心动魄的冒险, 也有初为人母的喜悦。如今的希拉不再是从前那个单纯且无所畏惧的女裁缝, 但其周身散发的魅力依旧摄人心魄。 (西) 玛丽亚·杜埃尼亚斯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551.45 79 0 荐购
1222 家史 本书是英国作家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小说以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为背景, 讲述了三十九岁的寡妇伊夫琳的故事。伊夫琳邂逅了年轻的迈尔斯, 并热烈地爱上了他。然而, 传统的伊夫琳惊诧于迈尔斯洒脱不羁的行为方式。这种激烈的观念上的碰撞最终将伊夫琳推向了深渊。小说既展现了两人在爱情中的矛盾与挣扎, 同时也生动细致地呈现了欧洲旧式社会的人们对工作、社会、家庭的不同态度的交锋。 (英) 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561.45 59.8 0 荐购
1223 论憎恨的乐趣 本书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 探讨了围绕人类憎恨的复杂情感。哈兹利特深入探讨了憎恨的心理和道德层面, 认为虽然憎恨常常受到谴责, 但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强烈的快感和宣泄的源泉。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个人反思, 他挑战了传统智慧, 并邀请读者重新考虑自己对这种强烈情感的态度。哈兹利特的文章仍然是对人性和人类经验阴暗面的发人深省的探索。这本相当短的选集收录了威廉·哈兹利特的六篇作品: 《拳击》、《印度杂耍演员》、《君主制的精神》、《何为人民》、《理性与想象》、《论憎恨的乐趣》, 最后一篇是有史以来最优秀、最永恒的长篇大论之一。 (英) 威廉·哈兹里特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I561.45 52 0 荐购
1224 海上无航标 本书是英国作家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身患绝症的埃德蒙在知晓自己余命仅剩四个月后, 决定用剩下的时间与女性朋友劳拉参加同一场邮轮旅行。在这本书中, 温和优雅与始终存在的悲伤底色并行, 反映了作者对爱情、亲密关系, 以及生命和死亡的深度思考。 (英) 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561.45 45 0 荐购
1225 大限将至 本书内容讲述泰晤士河畔的里士满区, 河景苑以六栋门禁森严的豪宅与精巧花园, 构筑了都市生活的典范。然而肯沃西一家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四辆引擎轰鸣的豪车与聒噪的孩童, 很快打破了社区的宁静。深夜的喧嚣派对、刺耳的流行乐声, 连同那个遭到众人反对的泳池修建计划, 将河景苑的田园诗境碾作一地鸡毛……当肯沃西死于非命时, 所有邻居都成了嫌疑人。这桩谋杀案如同开启了一扇门, 谎言、欺骗接踵而至, 更多的死亡随之而来。警方束手无策。 (英) 安东尼·霍洛维茨著 新星出版社 I561.45 59 0 荐购
1226 叶芝诗选 本书精选叶芝的《快乐的牧人之歌》《在你年老时》《丽达与天鹅》《天青石雕》和《布尔本山下》等诗篇, 展现了其早期华丽风格, 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 以及其后期现代主义诗风。其中《在你年老时》是被国内读者熟知的英国经典歌颂爱情的诗歌, 其语言简明, 但情感丰富真切。诗人运用假设想象、对比反衬、意象强调、象征升华, 再现了诗人对女友忠贞不渝的爱恋之情。 (爱尔兰) 叶芝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I562.25 40 0 荐购
1227 爱情与夏天 本书是一个从田野黄昏的乏味生活迈向远方的爱情故事, 一首唤醒读者青春的激情与记忆的夏日序曲。在一个漫长的夏天里, 艺术家后代弗洛里安回到爱尔兰处理家庭的房产, 在他即将离开爱尔兰时, 恰好赶上科尔内蒂夫人的葬礼, 在葬礼上他邂逅了为他指路的埃莉。他们爱过一个夏天, 但注定面临分离。爱尔兰当代文学巨匠、被广泛认为是当代英语世界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的特雷弗以娴熟的写作方式唤起了角色与这座爱尔兰小镇居民的激情和沮丧。本书适合享受慢节奏的生活时光、情感细腻的读者阅读。 (爱尔兰) 威廉·特雷弗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I562.45 68 0 荐购
1228 小说的诱惑:文学阐释的情感维度 本书的出发点是寻找新的方向, 并提供新的概念性工具来凸显文学的价值。在此过程中, 本书阐明了文学互动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文学写作过程、作者和文学批评, 重点探讨了小说以何种方式吸引当代读者的阅读兴趣。本书认为对文学的社会价值有过深入研究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可能是这个新兴研究领域的关键, 他们的研究表明, 阅读文学小说可以提高移情、社会感知和情商。 (法) 让-弗朗索瓦·韦尔奈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I565.074 68 0 荐购
1229 约翰·克利斯朵夫:插图珍藏版 本书为公版图书, 是罗曼·罗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代表作, 1913年获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 191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者从构思到首版出版跨越20多年, 一面世便誉满欧洲。故事以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为原型, 描述了一位名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音乐天才一路的成长、奋斗乃至一生的跌宕起伏, 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从幼年音乐天赋的觉醒, 青年时对权贵的反抗, 到成人后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表现出昂扬的人格力量, 期间他屡遭磨难, 最终找到了生命的宁静。整部作品犹如一部气势磅礴的交响乐, 或恢宏, 或悠扬, 富于深厚的蕴涵。 (法) 罗曼·罗兰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565.44 398 0 荐购
1230 红与黑 本书是斯丹达尔的代表作, 作品讲述: 主人公于连是小业主的儿子, 凭着聪明才智, 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与市长夫人勾搭成奸, 事情败露后逃离市长家, 进了神学院。经神学院院长举荐, 到巴黎给*保王党中坚人物拉莫尔侯爵当私人秘书, 很快得到侯爵的赏识和重用。与此同时, 于连又与侯爵的女儿有了私情。最后在教会的策划下, 市长夫人被逼写了一封告密信揭发他, 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他在气愤之下, 开枪击伤市长夫人, 被判处死刑, 上了断头台。 (法) 斯丹达尔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I565.44 48 0 荐购
1231 女士之城 本书以寓言形式呈现, 讲述作者在阅读一本书时, 三位象征“理智”“正直”和“公义”的女性化身出现, 指导她建立一座象征女性美德与智慧的“女士之城”, 其中居住着历史上杰出的女性, 如女英雄、学者等。皮桑在书中批驳了中世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并强调女性的智慧、德行和贡献。《女士之城》作为欧洲最早的女性文学作品之一, 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思想价值, 被视为先驱之作。 (法) 克里斯蒂娜·德·皮桑著 商务印书馆 I565.63 69 0 荐购
1232 白晋文集:第2卷:康熙皇帝传 中国见闻录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康熙皇帝传》, 第二部分则是《中国见闻录》。1697年, 白晋以康熙皇帝特使的身份回到法国, 觐见国王路易十四。为使路易十四深入了解东方大国的统治者, 白晋以奏折形式呈上精心撰写的《康熙皇帝传》, 其中介绍了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品性好恶、治国理家等多方面的情况。《中国见闻录》内容丰富多元, 涵盖《中华帝国现状》《中国行记》《中国医药》三个专题。《中华帝国现状》是白晋以康熙皇帝特使身份返回法国时, 呈献给法国王室勃艮第公爵及其夫人的珍贵画册。 (法) 白晋著 商务印书馆 I565.64 70 0 荐购
1233 秋叶集 本书汇集了纪德1925-1948年发表的三十多篇文章, 它们主题各不相同但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展现出与《日记》《人间食粮》《如果种子不死》相同的“纪德风采”。 (法) 安德烈·纪德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I565.65 55 0 荐购
1234 从空间书写到生存探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空间美学研究 本书通过梳理国内外阿特伍德研究发展脉络, 宏观把握阿特伍德创作思想全貌和演变过程。结合对西方“空间转向”渊源及流变的研究, 探讨空间对文学、文化研究的影响及空间美学理论的建构。空间美学的特质正在于其“生存一体验”的主体实践维度。阿特伍德作为“空间性存在者”既为社会空间所塑造, 又生产塑造社会空间。阿特伍德将当代时空哲思及自身的空间体验与审美感悟渗透进文学表征空间的建构,表现为“存在与空间”的哲学运思替代了“存在与时间”的传统命题、传统线性叙事让位于空间叙事、由传统宏大历史叙事转向对人的生存空间体验的关注。 吕晓潇著 九州出版社 I711.074 95 0 荐购
1235 坏牙 本书是国内引进的阿特伍德全新短篇小说集。作者阿特伍德是国际知名文学奖项布克奖获得者。在这部短篇小说集里, 作者阿特伍德通过童话故事、对谈、散文等不同体裁的15个小故事, 认真审视了婚姻、死亡、衰老、亲情、欲望等人类世界永恒的母题。阿特伍德自20世纪60年代起, 始终引领世界女性文学写作。 (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 文汇出版社 I711.45 69.9 0 荐购
1236 雪天向晚稍待在林边:弗罗斯特抒情诗选 本书精选弗罗斯特作品中朗朗上口的一百三十余首抒情诗, 其中不乏《雪天向晚稍待在林边》《未选的路》《有感于横在路上的大树》等名篇, 语句随和, 音韵优美, 诗意盎然。 (美) 罗伯特·弗罗斯特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712.25 59 0 荐购
1237 布鲁克林有棵树 本书通过少女弗兰西的成长历程, 展现知识如何照亮贫瘠生活中的希望之光。在20世纪初的布鲁克林贫民区, 弗兰西凭借图书馆的免费书籍与母亲的坚定支持, 在物质匮乏中构筑精神丰饶的世界。作品以“天堂树”为隐喻, 诠释教育对个体命运的重塑力量, 其关于家庭温情、阅读救赎的主题表达, 为当代青年突破现实困境提供勇气范本。史密斯以细腻笔触捕捉市井生活的尊严与诗意, 开创平民史诗的文学新范式。《纽约时报》评价“这本书让每个在水泥缝里生长的灵魂看见光”。 (美) 贝蒂·史密斯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712.45 88 0 荐购
1238 钟形罩 本书讲述了大二学生埃斯特·格林伍德在纽约实习的经历以及她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全优学生埃斯特·格林伍德在一次时尚杂志征文比赛中获奖, 由此获得了去纽约知名出版社实习的机会。大都市的繁华和浮躁在埃斯特身上埋下了不安的种子, 面对着周围人的期许、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爱情生活中的挫折, 埃斯特陷入到对自我、存在和社会的思考之中。最终, 她在女医生诺兰和同龄人的帮助下走出了情感挣扎的泥潭, 继续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生活的挑战。 (美) 西尔维娅·普拉斯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712.45 68 0 荐购
1239 鹅之书 本书是一部关于友谊、艺术和记忆的故事。法比安娜儿时最好的朋友阿涅斯在美国收到了其去世的消息。消息来自遥远的法国乡村, 那是两个女孩长大的地方, 也是十年前法比安娜帮助阿涅斯逃离的地方。现在, 阿涅斯可以自由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了: 曾经, 在一个饱受战争蹂躏的乡村里, 作为孩子的她们拥有一个只属于她们的精神世界。法比安娜用各种怪诞的故事来描述日常生活, 她让阿涅斯把它们记下来, 并出版成书, 这令阿涅斯有机会以作者的身份走出乡村, 踏上壮阔的旅途, 遇见名声、财富和可怕的失去。 (美) 李翊云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I712.45 72 0 荐购
1240 北京往事 本书以记录的风格, 展现了晚清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下, 美国青年约翰·索恩与英国少女伊丽莎白·肯特跟随各自亲人跨越重洋来到中国, 机缘巧合下结识了汉族青年李煌与满族贵族冯梅兰。面对战火与困境, 他们相互扶持, 从最初的隔阂与偏见, 到彼此理解与信任, 逐渐结下深厚情谊。在动荡的历史洪流中, 两位外国年轻人对中国的认知也经历了蜕变, 从最初的刻板印象, 转而对这个国家萌生出特殊情感, 对其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体现了晚晴时期中外青年的跨国友谊, 具有一定程度的冲击感, 可读性非常强。 (美) 路易丝·乔丹·米恩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I712.45 85 0 荐购
页码:62/121页  每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GO